通过本课程教学,具体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目标1:掌握分析工作中有关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初步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目标2:以误差为主线,掌握四大滴定的基本原理、有关化学平衡处理方法及四大滴定相互间的联系,掌握各类滴定操作方法及结果计算。同时掌握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
目标3: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了解仪器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分光光度法定性和定量方法。
目标4:了解分析化学中复杂样品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2)能力方面
目标5:具备样品分析过程中有效数字记录、判断和运算的能力;初步具备复杂样品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大量分析数据处理的能力。
目标6:具备滴定分析法、沉淀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实验操作的能力。
目标7:初步具备复杂样品化学分析法方案设计、文献查阅和方案实施的能力。
(3)素质方面
目标8: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目标9:培养学生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
目标10: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沟通讨论和相互合作的学习态度。
本课程是考试课程,设期中和期末两次闭卷考试。学生学业成绩由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部分组成,其比例为平时:期中:期末=3:3:4。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后书本作业、网上测试成绩、课外教学视频观看和总结归纳、讨论等四部分构成,其比例为4:3:2:1。
过程考核:
考核等级:
无机化学I、无机化学实验I、高等数学
1.推荐教材及参考文献
(1)《分析化学》(第四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分析化学》(第五版)华东理工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分析化学》(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分析化学–核心教程》孟凡昌,潘祖亭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
(5)《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林树昌,胡乃非,曾泳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刘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7)《分析化学中的离子平衡》,周性尧,任国建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
(8)《AnalyticalChemistry》(FifthEdition),GaryD.Christian,JohnWiley&Sons,Inc.,1994。
(9)《分析化学前沿》,高鸿主编,科学出版社,1991年。
(10)《21世纪的分析化学》,汪尔康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
(11)《AnalyticalChemistryandQuantitativeAnalysis》,DavidS.Hage,JamesD.Carr,2011.
2.课程网站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