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知识付费分销平台是怎样赚钱的?运营派

所以,分销是一件让利行为,那就必须能有一套机制能让这个让出去的利润发挥到足够的价值。而这套模式很难从一个刷屏的活动中发现。

对于单次活动,只需要保证单次活动的成功。而活动的目的,可以有很多,大家可以去从头找一些刷屏的分销案例,大多数“分销活动”本身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营收和利润,而是为了推广“某个品”“拉新增付费用户”等,对应不同的目标,在活动设计上各有侧重点。

(下图活动,目的是APP拉新)

活动的成功,特别是分销裂变活动的成功,有时候是要靠运气的,能不能爆,能爆几次,换一个产品还行不行,都是未知的。所以,为什么很多平台刷屏的分销案例就一个?(韭菜可以割多茬,但经常换个镰刀才行)

但是分销平台的目的是一定要能保证营收最大化,不能依靠人力驱动,需要合理的制度驱动分销员自发去推广。

市面上的分销平台太多了,比如大家比较熟知的云集、京东芬香等。

而今天小刀想围绕一类可能并没有进入运营圈视野的“分销平台”,跟大家探讨下分销平台。

先解释下,什么是教育产品甄选+分销推广平台?

目前此类平台市面上已经大大小小有20多个,发展较好的平台月流水近1000万。

平台会从各大教育公司甄选3-15岁孩子及孩子妈妈需要的教育产品,上架到平台,然后以分销的模式进行推广。所以整套模式里面有4个关键点,分别是课程生产方、分销平台、分销员、消费者。

整体的业务逻辑为:课程生产方生产课程——分销平台上架课程——分销员推广(或购买)课程——消费者购买课程,但看起来简单的一个流程,想要顺利下来,有很多个需要很多个点:

上图我们按照业务流程标出了5个问题,而这5个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3大部分,即:

接下来,我们对这3大部分一一分析。

课程生产方能给分销平台多少利润?课程这么多,选择什么样的上架?

分解来看,即课程生产方能给分销平台多少利润?课程这么多,选择什么样的上架?既然涉及到合作,我们就来看下各方的需求是什么。

在线教育和知识付费,特别是K12领域,面临如下情况:

所以,对于课程方来说,最大的需求是新客户,也就是更多的是流量型产品的投放。

这个说来就简单了,分销平台的目的简单直接,就是要赚钱,那就是利润高+好卖的产品。

对于分销平台来说,什么样的产品好卖?

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对于妈妈群体(分销员)来说,什么样的教育产品更适合安利?

这个做教育行业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可能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所以,我们初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按这个结论说,太难了,没有这样的产品。因为乍一听,决策成本低、价格低的产品利润就不可能高,容易外化的产品(比如打卡之类的)价格就很难低。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吗?

根据上面的分析,以及目前市面上分销平台的课程销售情况,我们总结如下:

(1)低价高利润型产品

很多课程生产品的引流产品是很低价格的,这种情况下如何跟分销平台合作?

(2)高价高利润型产品

高价高利润的产品难点在于如何销售出去,而基于分销-熟人推荐的场景下,有一类产品很契合这个场景-打卡0元学。

打卡大家肯定不陌生,而打卡0元学也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模式,一般要求每个用户只能参与1次(新客),购买后按照要求进行学习打卡,即可在完成任务后获得学费返现。

这类产品很有意思,成为分销平台的宠儿并不是偶然,而是有一套适合分销平台的产品逻辑:

一个朋友圈妈妈都在用,还可以0元学的产品,自然不难推广!

类似的产品还有年卡型、训练营型产品。属于高价但是高返利且容易效果外化型产品。

附:能自购省钱的产品类型

既然我都要报,那为什么不自购?

注:上述产品属于更容易卖爆的产品,不代表没有其他类型产品哦。

这类平台在招募分销员的时候,一般会宣传这3个点:

分销平台如何搭建分销体系,就决定了分销员能赚多少钱,这一部分会比较复杂,建议大家深呼吸一下,耐心看。

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说过,分销平台就是把原本平台的利润拿出一部分给到分销员,让他们帮平台去推广售卖课程。

对于平台来说,同样卖出一件产品,自己卖赚的肯定要比分销员帮自己卖赚的多,那为什么还要让分销员帮自己卖呢?

因为平台能触达到的用户量很有限。分销平台想要用分销的模式赚钱,就一定要保证卖出去的量更多。要么平台有很多很多的分销员;要么平台每一个分销员都有能力卖出去很多课。

而为了刺激每一个分销员的潜力,就像我们的销售会根据不同的销售业绩设置不同的提成比例一样,分销员也会有对应的级别。

这样,每一个分销员为了成为平台更高级别的分销员,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就会自发的激励自己达成平台的升级要求,从而分销平台就可以进入正向的自我发展阶段。

而如何设定有效的机制,让分销员有更强的自我驱动力,是分销平台成败的关键。

很多小伙伴可能觉得:分销员不就是找人帮你卖,你给人家些钱嘛,为什么会复杂?当然是给他们越多越好了!

钱是要给的,但是怎么给,给多少却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是思维导图,会发现,每一个分销员,都会有2个职责,一个是推广平台的课程,而另一个就是招募分销员。

我们都说,做活动要聚焦1个目标对不对?你不能即要A又要B,而且还2个一样重要,这样会导致你A和B都做不好,因为这决定了你给A和B的资源和投入度都不会足够。

那对分销员也是,当他有2个任务。一个是推广课程,另一个是招募分销员。你更希望他哪个任务,你就要给哪个任务分配更多的利益。

现在,你来想一下,如果你要做一个分销平台,会怎么分配?

在开始前,先同步一个前提。目前市面上的平台还算都是守规矩的,没有乱价现象,基本同一款产品能给到(分销员体系)的比例是相同的。即对于同一产品,如果平台有100元盈利,各大平台都按照规矩固定给(分销员体系)60元。

但这60元怎么分配,各个平台就会各有不同,而这个分配比例,也就是直接决定了模式的不同。

因为不同分销平台体系不一样而且很复杂,我接下来的描述将会以最能凸显区别给大家举例子进行分析,不代表真实各平台利润分配模式。

先给跟大家统一下名称认知:

我们把各模式分销员级别统一定为ABC三级,A为最高级,即A招募了B,B招募了C。

注:分销佣金必须在2级以内,否则涉嫌传销哦!

目前市面上的课程分销平台,分别对应最经典的2种利益分配模式,我把这两种模式分别叫:团队型平台和销售型平台(刀式叫法,非官方)。

下面给大家举例子阐述:

我们假设平台售卖出某产品后,能给出的分销体系佣金最多为180元:

我们看下团队型平台和销售型平台分别如何分配?

如果C基本分销员购买/售卖了这一个产品:

很明显的区别在于,在团队型平台,利润分配集中在管理层面。而在销售型团队,利润分配集中在直接销售的人。

而且,看表格里面,在团队型平台,C级别的分销员招募同级别的分销员是不享有管理佣金的。所以,想在团队型平台赚钱,就要努力做到B级别,成为管理层,然后招募很多代理去帮我卖。

而如果在销售型平台,我招募的分销员售卖出去,我能分到的钱很少。但是如果我自己卖出去则能分到的钱很多。所以,我在销售型平台,想要赚钱,最好是自己能卖出去产品。

暂停1分钟,回想下,这两种模式,你觉得哪个更好?如果你要做平台的分销员,你会选择哪个?

先上图,看跟你想的是不是一样?

我们先来看下,团队型平台的模式的特点:

从分销员的角度来看,利润高度集中在管理层,平台上线第一波能快速吸引来之前就有团队的分销员,比如之前微商大咖、淘宝客等。

对平台本身来说,这样的驱动模式下,平台一会发展成为一个“微商式”的团队。即使平台本身调性不鼓励微商式氛围,它的模式也决定了也必然会走向“微商化“。(小声叨叨:什么是微商化呢?极端来说,就是卖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朋友圈晒的是:引流、收益、培训….)

总结一下:团队型平台,主要是以某些头部分销员为中心、以快速发展下级分销员升级为途径进行发展。

这类平台在最初阶段由于能吸引到很多有资源的团队,所以前期扩张会很迅速,但是后期发展会很乏力。因为当利润集中在高层、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些的C级分销员会面临三种选择:

而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成为受益者,C级分销员大量离去,平台就陷入了困境。团队型平台更像是韭菜培训基地,来的快去的也快。

有资源的高级分销员们也不傻,红利结束就要换地方割了。否则为什么从之前的团队来到你这里?

我们再来看下销售型平台的特点:

平台上的分销员,会把重点放在:推广课程。我更愿意我朋友圈的人都来买我卖的课,而不是来成为我的代理。

销售型平台的模式的弊端在于,吸收不到有大资源的团队,分销员扩散难。但在前期稳扎稳打,培养一批“销售力“分销员,后劲要比团队型平台强。

这个时候你可能就有疑问了:你不是说,分销平台要自发展吗?大家都只卖货,不发展分销员,那不就扩散不出去了?

大家再看上面的图,这里稍微提一下,销售型平台的分销员也是需要升级的,因为更高级别的分销员,卖出去后赚的更多。

而有时候靠一个人的销售力量很难升级,所以分销员在自己销售的基础上不得不去进行一定的分销员招募,帮助自己完成升级的目标。

当然,你也可以反驳,那我把团队型的升级指标里也加入销售额不就能刺激销售了?

对此,我想说,聪明的团队型平台,不会考核你的销售额的。因为在设计这套机制的时候,平台已经想好了要成为什么样的平台。

写到这里,小刀是带有一些个人偏见的,教育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崇高的。销售型平台起码还是有在认真卖课。

我们知道了分销员有级别,对于不同级别分销员的利润分配方式导致有团队型和销售型平台两种模式。

那对应的,团队型平台和销售型平台对分销员的门槛要求和晋升要求分别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先来看下,市面上常见的分销员门槛要求:

一类门槛:要求有购买行为,比如消费者自购满99元后,可自动升级为C级分销员;

再暂停1分钟,大家觉得这两类门槛,哪一个“门槛更高”?如果是你制定规则,你会选择哪一个?

在研究这一部分的时候,最开始小刀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自购满99元门槛更高。一方面,因为涉及到钱了(从口袋掏钱,是一件不开心的事情);另一方面因为我潜意识拿自己的好友数量横向对比,觉得好友数量soeasy。

所以,哪个门槛高并不绝对,取决于这个门槛面向谁,毕竟对于好友只有50人的来说,花99元要比把好友加到1500人更简单。

既然不同的人,会更偏好不同的门槛,那不同门槛是不是应该也应该匹配到不同的平台呢?

销售型平台和团队型平台,分别应该匹配什么样的门槛?

我们先把门槛带入平台的模式,看看有什么化学反应。我们假设小刀是某销售型平台的分销员,这个平台对分销员的门槛要求是,自购满99元即可成为C级分销员。

大家发现问题了吗?对于销售型平台来说,最重要的是客户。我希望他们购买我的课程,然后再复购我的课程。但现在客户一买课就自动升级分销员了,我???没得玩了。

对于团队型平台,分销员数量很重要,而且我们再回头看下这个图。在团队型平台,要有一大批没什么经验、没什么资源的分销员快速成为我的代理,这些人流量池可能没有,但是想赚钱的欲望很容易被激发。

所以小金额的购买门槛,比较适合团队型平台。

而销售型平台,主要在于销售,分销员质量很重要。一方面要求分销员有销售能力,而流量池的准入门槛保证了分销员有最初的资源,有较大几率可以卖出去;另一方面这个机制能保证分销员能持续对部分用户进行销售,而不是转化为代理。

同样的,有如下两种升级模式,你对应匹配到什么平台?

所以,在最开始你想做一个什么类型的平台,你就必须要设计相应的利润分配模式,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

注:没给大家提无门槛的平台,无门槛的平台属于很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为,课程合作方也不倾向于跟此类平台合作。

这部分主要阐述,作为平台能给分销员什么样的赋能,可以帮助分销员更好的完成目标?其实对于不同类型的平台应该是有不同的运营策略的。

对于团队型平台的模式,因为高级分销员享有更多的利益,所以他们也更愿意自发驱动下级分销员,所以很大一部分管理及运营职能集中在高级分销员。

而对于销售型平台来说,高级分销员并没有很强的动力驱动招募来的分销员,所以驱动更多的在于平台。

现在市面上的分销平台,大多开启锁粉机制:

主流的平台,想要成为分销员,都要有邀请码,而平台首发部分邀请码后不再直接发送邀请码,这样保证了用户不会直接从平台注册,让平台抢走了分销员的客户。

在体验的时候,很多平台加入后,只有一个素材群,各类产品信息飞舞,找不到重点。

有一家平台采取这样的策略,素材群推荐品牌-私信小助手回复品牌词,获得入群邀请-进入品牌专属群。

进入品牌专属群后,会有专门的品牌课程经理进行产品讲解,群内只阐述一个产品,分销员对于产品的认知会更深度、更清晰。

而且,这个进群的过程,是一种筛选,筛选了对这个品牌产品更感兴趣的分销员,且在筛选进群后,产生“团队感”

我们之前提过,销售型团队的模式更扁平化,没有“团队化”,但加入品牌专属推广群后,这个群就变成了一个团队。

在这个团队内,进行整体培训,制定销售目标,如:库存剩100的时候,我们将会发红包;组织晒单-群内晒单即可获专属红包;进行出单接龙,销量排行前可获得专属奖励。

这样的一套操作,就把一群毫无关系的人聚集到了一起,发挥出了“另类团队感”。

这里我想说的不是培训,而是“直接赋能”,不是教你怎么做,而是直接帮你做。

对于很多分销员来说,会有自己的社群,可是如何维持社群活跃,为社群内用户产生价值呢?这个对分销员来说是个难题。某平台为此开启了“共学营”。

如果你是平台的分销员,且有自己的社群,就可以申请小助手入群,同步直播。

在这一步的基础上,平台也会针对重点推广的产品,对分销员进行直播售卖帮助,即群内可同步专业的销售人员进行产品讲解,帮助分销员进行销售转化。

分销员的本质是销售,刺激到分销员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就是金钱。

这里就需要注意下老生常谈的事情了,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销售额更多?还是为了新付费客户赠多?还是为了刺激邀请新的分销员?

根据平台的发展阶段,制定平台最需要的活动策略。

本文由@数据驱动增长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THE END
1.知识付费平台如何实现多元化盈利?总之,知识付费平台盈利模式是其发展的关键和核心,课程费用、打赏费用和引流费用这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和优缺点,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形式、场景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调整。知识付费平台需要不断地探索和优化自己的盈利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和内容创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价值,为自身和行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和https://www.xiaoe-tech.com/extendRead/1916.html
2.知识付费的七种高效变现策略知识付费的七种变现方式。 一在线问答 以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来对提问者的问题进行回答。只要你在某些领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那么你的回答就能得到提问者的青睐,就可以赚取相应的佣金。不过这种收益方式效果甚微,而且属于一次性收益。虽然不存在什么风险,但是收益也很低。 https://blog.csdn.net/m0_63733331/article/details/128496288
3.知识付费风口下,如何通过知识付费盈利?3、推广知识课程 当我们课程上架到知识付费平台后,并不是马上就会有用户过来购买的,还需要我们去推广课程。我们可以从各种自媒体平台宣传自己的课程,还可以开启课程分销模式,让分销员来帮我们推广课程。4、维护粉丝学员 做知识付费不仅仅只是讲课程卖课程,还需要维护我们的客户。一般会打造知识社群,将老师和学员连接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64545156971193896&wfr=spider&for=pc
4.我做知识付费一个月赚了8万,(翻身必看)揭秘知识付费月入过万的当你的收入变得稳定而持续,你就需要思考如何扩大你的收益。 把之前成功的方案复制一份,再重新开始新的账号,进行矩阵操作。当你的私域粉丝积累到一定体量,就会出现1000个铁粉。1000个铁粉定律 是可以让你真正实现财富自由的关键,所以要不断复制,再复制,直到你拥有了1000个铁粉,你才可以把知识付费作为你稳定的收入来源https://www.zhihu.com/tardis/bd/art/709662871
5.知识付费项目的常见盈利模式创业美文知识付费项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盈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盈利模式: 1.课程销售 创作者创建并销售自己的在线课程,学员购买课程时支付费用。这是最常见的盈利方式之一,创作者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有价值的学习体验吸引用户购买。 2. 会员制度 创作者设立会员制度,提供额外的特权和福利给订阅会员,并收取会员费用。会员制http://www.ertong61.net/news/3296.html
6.“知识付费”这门生意该怎么做——知识付费平台运营模式分析接受付费提问,同时假如这条语音被更多人偷听,那么每条偷听都将收取1元偷听费,在平台整体抽佣10%的前提下,提问者与被提问者五五分账。 图表:分答App平台盈利模式 粉丝经济还是知识变现? 国民老公王思聪曾在“分答”上回答了网友的32个问题。内容涵盖投资理念、择偶条件甚至大尺度的生活隐私,为王思聪带来了23.8万元收入https://d.ocn.com.cn/news/data/201708/pduyu21558.shtml
7.知识付费赚钱怎么做?2025知识付费从平台选择到变现实操思路分享野兔平台的变现模式同样值得称道。其创立的“野兔吧”功能,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变现途径。无论是通过付费入吧、付费阅读还是分销模式,都能有效实现知识资源的变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野兔平台在变现过程中实行零抽成零手续费的政策,确保了内容创作者的最大收益。 https://www.jianshu.com/p/31c8f2d39014
8.好的知识付费平台应该怎么做?定价与收费方式直接影响用户购买意愿和平台收益。设定价格时,需综合考虑用户消费能力、知识价值及市场情况。可采用按次付费、按月/季度/年付费等常见方式,也可尝试会员制度、VIP付费等高级模式,以提高收益。 六、有效推广与营销 推广与营销是知识付费平台成功的关键。根据目标受众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推广渠道和方式,如https://www.ckjr001.com/newsdetail/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