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参加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少儿英语大赛,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二年级参加“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获江苏、徐州赛区一等奖;
连续两届参加SPELLINGBEE比赛,均获徐州赛区冠军,去年5月,以优秀成绩通过剑桥KET考试。
酷爱英语的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四(2)班的王靖萱的梦想是环游世界,从上小学开始,她就和爸爸一起制定了英语学习计划,每天晚上坚持半小时的英语学习。在一年级时就学完了五年级的英语课程,2009年出生的她,如今英语词汇量超过3500个,在菲律宾上语言学校时,跟外教老师和外国同学可以无障碍交流。
连夜背诵10本英语绘本
第一次英语大赛获大奖
如今四年级的王靖萱,已经可以独立阅读英文报刊,包括《哈利波特》等原版英文书籍。在同学们看来,王靖萱是个活泼开朗、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女生。同学们在英语方面遇到难题,她都会不厌其烦的帮助解答疑惑。流利的口语让大家羡慕不已。
SPELLINGBEE
两次拼字大赛获冠军
三年前,王靖萱看了一部美国电影《AkeelahandtheBee’(阿基拉和拼字大赛)》,讲的是一位失去父亲的小姑娘,调皮,叛逆,却始终钟情于父亲曾经和她一起玩过的一种拼词游戏。最终,阿基拉克服种种困难与束缚,夺得了拼词大赛的冠军。兴趣使然,她去查了一下这个拼词比赛,于是第一次知道了SPELLINGBEE。
这是一项起源与美国的拼词大赛,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发展成一项国际性的赛事,每年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选手,参加这个比赛。比赛的形式多种,主要是速拼。考官与选手一对一,考官读词,选手重复所听到的单词,然后在一分钟内,完成拼词。可以停顿,不可更改。
被这项比赛深深吸引的王靖萱,在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报名参加了2017-2018赛季SPELLINGBEE徐州赛区小低组(1-2年级)的比赛,比赛的基础词汇有800个,随机考察。既有基础词,也有陌生词;既有短词,也有长词。拼读技巧很好的靖萱,记词的速度是非常快,顺利进入到了决赛阶段。
对于当时决赛的场景,王靖萱记忆犹新。决赛开始后,王靖萱走上台,向评委老师问好,然后就轻轻闭上了眼睛,听词,读词,拼词,一气呵成。她当时注意力非常集中,语速也很平稳。赛后爸爸问她,为什么会闭上眼睛?她说:“闭上眼睛,是为了排除所有的干扰。听到的词,都非常清晰的在我的脑海里,我不需要背词,只需要准确的把它们读出来就好了。”
获得了徐州赛区小低组冠军后,王靖萱又代表徐州市,去北京参加了SPELLINGBEE的全国总决赛。临行前,爸爸对靖萱说:“这一次出行,多认识朋友,开阔眼界,那是一个更大的舞台,那里有全国最优秀的孩子。”全国赛,王靖萱止步于小低组50强。但是,没有遗憾,她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2018年,她再次参加了2018-2019赛季SPELLINGBEE徐州赛区小中组(3-4年级)的比赛,获得了徐州赛区小中组的冠军。
学习英语贵在坚持
爸爸曾说过,英语是你更好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为了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王靖萱和爸爸一起制定了英语学习计划,每天晚上坚持半小时的英语学习。选书、给孩子读书、制定启蒙计划、执行计划,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记录片,一步步成长,接触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爸爸的悉心陪伴给孩子的成长夯实了基础!
王靖萱的英语启蒙,是从上幼儿园开始的。因为当时,爸爸对她的灌输,只限于单词。常见的动物,水果,生活中的各种物品。
天津外国语大学毕业的父亲,英语专业水平达到八级。
对于孩子如何学习外语,他表示:“语言的学习,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听说读写,就这四个字。”如果你对孩子的英语启蒙,或者后续的学习,有疑问,那么就请回想一下,我们的孩子,是如何学会说话的,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婴幼儿时期沉默期,不断的听,从听不懂父母的言语,到可以听懂。听懂了,慢慢开口说,重复简单的词汇,到短句,长句。最后是认字,朗读,写字。
英语的学习也是一样,启蒙前期,做海量的听和说,现在互联网上和APP都有大量的资源,而且有难度和级别划分,非常方便。
听和读,是第一步,但开始不要追求数量,一个绘本,彻底读熟。读熟了之后,开始去刻意的认一些常见词。写,一定是在听和读的基础上,最后介入的,一般都是从单词的默写开始。但是默写单词不是死记硬背,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自然拼读。熟练掌握了自然拼读,再开始默写单词,从一开始,就用正确的方法记单词,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言之,前期的启蒙,包括后续的学习,一定是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从听到说,从读到写。小靖萱喜欢看英文原声电影或记录片,先泛听,然后逐句听写,回头再去看字幕,检查并且纠正错误。妈妈则会在假期,带着小靖萱去菲律宾等国家游学,学习纯正的英语。
一年级学完五年级英语教材
这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可供选择的教材太多。很多家长朋友很困惑,不知道该选用哪种教材。
但英语科班出身的爸爸却偏爱英语校本教材。“其实,大多数成熟的、体系性的英文教材,都是基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编纂的,都有各自的级别划分,比如朗文、剑桥、新概念等等。选择任何一套,系统的学下去,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爸爸认为,而其中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套教材,就是我们校内的课本,也就是苏教译林版的教材,也是靖萱的第一套教材,入手简单,循序渐进,配套资源丰富。
从一年级第一天开始,小靖萱跟着爸爸学习这套教材。靖萱进步很快,一年级下学期,就把1-5年级所有的英语课本学完了。
靖萱的第二套教材,是《新概念一》。“我们可以用‘古老’一词形容这个教材,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推崇,它就是经典。最佳的阶梯性,层层递进。语言一直在变化,但是有些东西,是不变的。”爸爸说。同时,新概念的学习,为她做更广泛的阅读,视听,以及口语的交流,提供了词汇、语法基础。读得懂,听得懂,意思理解准确;说的出,说的对,意思表达准确。
三年级时,小靖萱准备了KET,也就是2020改版后的A2的考试。爷俩把这个考试,当作教材来学习。更多的词汇,更贴近生活的话题,更灵活的阅读和听力。准备的过程,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唯一的一点遗憾,就是最终的考试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卓越,只是优秀,因为平时的练习,她基本都可以在笔试,听力部分,做到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