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英语自学手册》联名众筹于8月21日至9月4日之间开展,分「天使版」和「普通版」两种规格,均包含Context订阅权益和《英语自学手册》栏目阅读权益,低至市场价格的53折,《英语自学手册》的老读者、少数派会员均有专属优惠。
▍引言
为此,我们当时邀请了原新东方讲师、专业译者郝海龙,制作了这份长达二十多万字、六章五十小节的详尽教程,旨在帮读者重塑英语思维,打破旧有的、错误的观念,像一个真正的英语母语使用者一样,通过自学完成英语技能的全面提升。
《自学手册》上架后,当年即销出数千份,成为少数派最畅销的栏目之一,至今还有新读者陆续慕名前来购买。
▍从阅读开始,以语境为重:来自《自学手册》的方法论
为什么从阅读开始学习?
郝海龙老师认为,既然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与重复,那么我们一定要先找到模仿与重复的对象,即已经存在的正确英语表达。这意味着我们只能先从听力或者阅读学习。
相对而言,对于在非英语国家长大的成年人,从阅读入手有其独有的优势:
阅读时如何查词典?
郝海龙老师认为,阅读时遇到生单词时,应当只查该单词在该语境下的意思。原因在于:
实际上,背单词解决不了所有的单词问题,原因就是很多单词的含义和用法都需要结合语境去掌握。因此,我们学英语时,也需要尽量建立单词和语境的关系。当你在特定语境碰到一个单词时,应该用尽全力只记在这个语境下的意思。至于其他语境下的意思,碰到了再去记就好了。(如果你一直碰不到,那就说明这种意思或用法非常罕见,平时用不到。)
在查词时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理想的背单词软件应该是什么样?
郝海龙老师认为,一款理想的背单词软件需要有以下六项功能:(1)按照遗忘曲线设计的复习周期;(2)手动和自动发音的选项;(3)背单词时有列表模式;(4)支持常见词和已熟记单词的归档;(5)完善的生词本;以及(6)基于「辅助精读法」的阅读模式。
郝海龙老师还重点介绍了他对「生词本」功能的设想:将记录的单词也要纳入到复习周期中。具体来说,这个生词本最好能够有:
考研学生
@阿谢尔伊芙斯:我目前是考研的学生,学英语的重点主要是记单词和分析句子成分。以前的方法主要是背单词表,然后看一些外刊之类的;用过「不背单词」app,也报过英语补习班。
在公测前期,Context添加词条的步骤还有点繁琐,收藏一个词往往需要五六步。后来的版本已经优化了步骤,点击一个单词,选择「查询」,再点击对应的意思,确认保存就可以了。不过,如果能再精简一步,比如,像点读机一样直接点击单词就查询,就更顺畅了。
结合我学英语的一些痛点,希望以后还能开发词义推荐、分析句子成分的功能。然后导出的格式我希望再丰富一点。
@阿谢尔伊芙斯的Context界面
英语专业学生
@寒蝉:Context吸引我的是简化摘录过程,让阅读期间积累单词过程变得很「轻量」,相当于数字化了纸质上的「发现生词—抄录—查询—笔记—回顾」整个流程,但省去了誊抄。
Context的定位也很清楚,虽然功能上不像MarginNote是「瑞士军刀」,但是专精化的功能方向也有更低的学习成本,能更快上手。对比市面上几个主力笔记、阅读软件,Context的界面设计也是非常美观的。我个人觉得Context就很适合拿来做长期外语阅读者的收集库;如果是为了应对短期应试需求,创建一个收集库从单词书中收集也是很方便快捷的。
看到新版更新了导出到Anki功能,我也导出复习试过几次,发现整个阅读—收集—复习的过程体验下来都非常流畅顺滑。相信「基础功能买断+特性功能订阅」的付费模式应该也会支持到良性的发展。
@寒蝉的Context界面
英语阅读爱好者
@德叔:《英语自学手册》我很早就买了,学到阅读的章节就进行不下去了,停滞了一年半,直到Context出来。
希望Context以后能增加长难句分析功能。虽然我基本已经可以自己判断了,但偶尔还是需要辅助判断,而读懂长难句对提升学习自信心有很大帮助的。海龙老师的句子分析方法我扒下来了,阅读的时候随时翻看,确认自己有没有分析对,如果Context集成了就更方便了。
@德叔的Context界面
初中学生
@扎布多得勒:我是一个初三学生,平常喜欢看些书和新闻。因为自己也算是个哈迷,不满足于过去阅读的中文翻译版作品,并且期望通过英语结识世界各地的笔友,便在暑假开始以阅读英文原著提高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