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沪江的上市梦,怎么就碎了?

5月20日,互联网教育科技公司沪江宣布,整体累计用户已经突破2亿,其中三四五线城市用户占比近三分之一。

这是沪江在近期陷入困境传闻后的首次正面发声。

然而,沪江上市梦碎俨然已成事实。

按照港交所上市6个月申请期限的规定,5月7日前,若沪江无法更新申请或挂牌上市,上市之路就已经宣告失败。如今,已过了6个月的期限,而沪江最近一次更新招股信息还停留在去年7月。

危机早在年初便开始了。

网传沪江裁员情况截图

2019年春节刚过,王佳佳收到了沪江的裁员通知,此时距她入职沪江还不足一年。

离职的那天,她平静地收拾完物品,办好离职手续,走出了沪江的办公楼。对于这次裁员,她并不意外,这已经是公司进行的第二批裁员。

最终,王佳佳的部门裁掉了大部分人,只留下了几个人维持运营,没想到的是,李涛所在的CCtalk业务线也裁掉了三分之一,他感到有些吃惊,“很多人才刚招进来的,并且都是从别的公司挖进来的,公司当时也花了不少钱。”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裁员,有消息传出,是公司的对赌上市协议失效。一位员工爆料称,“消息很接近了,对赌不是管理层,是阿诺(沪江创始人兼CEO伏彩瑞)签的,大股东层层对赌,离个人破产不远了。”

沪江称对亏损业务线进行了优化与合并,对赌并不存在

曾是在线教育领域独角兽的沪江,正在迎来它的至暗时刻。它的处境,也折射出整个在线教育的困境。英语流利说的财报显示,2018年全年,其净亏损为4.88亿元,51Talk财报显示,2018年全年,其净亏损4.17亿元。

盈利难题,是在线教育许多玩家面临的困境。

断臂谋上市

去年加入沪江的李涛,见证了它提交上市申请的过程。

李涛来之后不久,公司便提交了上市申请,因为是第一个向港股提交的在线教育平台,在公司内部便有“赴港教育科技第一股”的说法,仅隔14天,新东方在线也在其后递交了赴港上市申请。

“那个时候我们没怎么在乎新东方在线”,李涛对公司抱有信心,他觉得沪江做了十几年,要比新东方在线更有希望上市,在他看来,新东方一向都是以线下为主,没有线上的基因,而沪江在互联网领域深耕多年,从品牌本身来说要比新东方在线更有优势。

在为即将成为“上市公司员工”而欣喜的同时,李涛也感困惑:CCtalk课程交易额低,一直没有出现较大的爆款,几个头部的爆款比较依赖老师本身,平台的作用较小。他们渴望找到快速复制爆款的模式,而不是仅仅靠运气,不然很难有大批量地增长。

在沪江提交上市申请之后,便进入了静默期,但市场并不平静。

两个多月后,2018年9月28日,英语流利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这家仅仅成立了6年的公司,比沪江提前实现了上市梦想。11月19日,新东方在线通过了上市聆讯,三天之后,沪江才通过了上市聆讯。

此时的沪江,在风平浪静的背后,是正在酝酿中的一场暴风雨。

有员工发现,此前公司提供给员工的牛奶零食等小福利消失了,加班晚餐也险些“断供”。“这些牛奶零食真花不了多少钱”,李涛说,很明显能看出,公司已经开始在资金上收紧了。

2018年年底,沪江开始经历一轮“管理层降薪、岗位优化”。据当时沪江员工曝出的内部邮件截图显示,沪江称为了进一步对接资本市场,提升公司运作效率,公司核心管理层集体降薪20%~50%;所有高管贡献出独立办公室,用于业务拓展、协同办公或会议室使用;组织架构有相应调整。

沪江有关降薪的通知

每年在公司楼下拍一个全体员工的巨大合影是曾沪江的传统,去年原本通知员工,要用无人机拍一个2000多人的合影,但也突然通知“不拍了”。公司原本准备邀请平台的所有老师在一个豪华宾馆举办答谢宴会,后来也取消了。

但这些节约成本的方式似乎都是杯水车薪,大刀阔斧的裁员便接踵而至,“主要是因为需要控制成本,当上市压力来临的时候,成本太高了,要降低成本,裁员是最快的方法。”李涛告诉锌财经。

尽管沪江否认了上市对赌协议,但皖新传媒披露的公告中却显示:其在2015年10月与沪江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以1亿元的价格认购26.67万股,占沪增发后的总股比例的1.43%,每股的价格为375元。

这一数据与沪江递交的招股书中的信息吻合。招股书显示,D-1轮系列投资者每股的认购价格为375元人民币。

回购条款显示,除不可抗力之外(包含且不限于国家政策及上市排队因素),如沪江未能按时在2018年底前完成上市发行(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战略新兴版),沪江需以回购价格对投资者持有的股份进行回购,价格为投资金额加上按年息10%复利计算的利息之和。

对赌的意味不言而喻。

另据天眼查数据显示,4月8日,沪江教育科技公司还发生了股权质押,出质人为上海互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质押的股权数额约为1.24亿元,质权人为钱洪菊。

根据沪江向港交所提供的招股书显示,互捷投资持有沪江31.99%的股权。沪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伏彩瑞也是该公司的大股东。

股权质押与大面积裁员的背后是沪江所面临的资金压力。

沪江的连年亏损额引人注目。招股书显示,沪江在2015~2017年,亏损额分别为2.80亿元、4.22亿元、5.37亿元,累计亏损12.4亿元。而在2018年的前8个月,营收和亏损分别为4.36和8.63亿元,这一亏损已远超2017年的数值。

“听到一些前同事说上市不太顺利,说直白一点就是上市有可能会不成功,可能会选择放弃,在上海科创板上市”,李涛告诉锌财经。

这已经不是沪江第一次与上市失之交臂了。近几年,沪江曾多次尝试上市,但均因各种原因折戟。2012年,沪江便表示具备上市条件,但为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放弃上市,2015年,创始人伏彩瑞表示准备登陆A股战略新兴产业板,后因“战兴板”被取消再次失去机会。

身陷危机的沪江,不禁令人回想起曾经的巅峰时刻。

辉煌之路

2001年,还在读大三的伏彩瑞大概不会料想到,他当时创办的沪江语林网,后来会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平台之一。

这也是沪江的前身,一个提供免费外语学习资源的社区。那时候的伏彩瑞意气风发,踏入了互联网论坛时代的浪潮。

沪江创始人兼CEO伏彩瑞

2006年,伏彩瑞研究生毕业,用凑来的8万块钱,带着8个人的团队在小区的出租屋里正式创业,此时的他们已经积累了20万论坛注册用户。同年8月,江苏老乡俞敏洪的新东方成功登陆美股,点燃了教育行业的一把火,无数看到火光的人,前赴后继奔向这个领域。

此时的伏彩瑞,在琢磨着如何进行商业化之路,网站建立之初,一直是公益化运营,凭借免费的学习资料积累了大量用户,商业转型之后,流量也就成了变现的重要途径。

伏彩瑞发现,这条路可能走不通了,于是公司业务开始转向toC,伏彩瑞曾在自己的个人公众号里回忆那时候的决定:“我相信toC才是沪江的未来。”

2009年,沪江的办公室从民宅搬到了张江高科技园区,曾风靡一时的沪江网校便是在这里诞生的第一个产品,这是一个B2C在线学习平台,初期以外语培训为主,面向学员收费。

毫无疑问,沪江踩上了第一个快车道。

李涛告诉锌财经,沪江网校也成为了沪江的立身之本,“当时这样一步一步做到了顶峰,也可能是它最辉煌的时候。”

至此,沪江已经从一家初创公司发展成一家备受瞩目的教育新星,完成了从天使轮到A轮融资,紧接着2013年完成了2000万美元B轮融资,踏入了行业的第一梯队,也奠定了沪江的根基。

2012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掀起,各领域的创业者们都在抢占先机。

沪江再次踩上了风口,推出工具化APP——开心词场、沪江小D词典,踏入移动端市场,三年后,沪江的用户量过亿,飞涨10倍。

但是,到达顶峰之后的沪江,在风口上却没能抓住新的机遇。

在风口上掉队

在移动互联网风口之年,沪江积极拥抱变化的同时,还要面对后起群雄争夺市场。

2012年,英语流利说诞生在移动端,上线后数月,用户数便迅速突破了一百万,也是在这一年,成都软件园区内,另一家互联网教育企业“超有爱”成立,这家公司先后诞生了百词斩、薄荷阅读、番茄英语等软件,在朋友圈内获得病毒式转发,迅速累积了大量用户。

移动端在线教育的风口来临。2013年1月,英语流利说完成天使轮融资,10月完成纪源资本、IDG领投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2014年,超有爱完成经纬中国投资的3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在融资方面,沪江也不甘落后,2013年完成B轮融资,2014年获得百度1.23亿元战C轮略融资,打破当时在线教育领域单笔融资额记录。

备受资本宠爱,但沪江在群雄争夺赛中,却没能打造出一个爆款。移动端主打产品开心词场的用户数虽多,但后来出现的百词斩、英语流利说、扇贝单词、网易有道词典等产品快速占领了高地,“抢”走了部分原本属于沪江的用户。

“这几样工具对沪江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因为现在的90后、00后基本都在用这些工具背单词了。”李涛告诉锌财经。

沪江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2015年4月,沪江网在14周年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品牌升级为“沪江”,业务上,把平台化和移动化作为当年公司的主要战略目标。

此次品牌升级之后,沪江旗下分为四大业务体系:沪江网校等录播直播平台、CCtalk等学习工具、沪江社团提供学习社区、沪江网专注于学习咨询。对此,伏彩瑞曾对外表示:“我们需要重塑沪江品牌,让外界了解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沪江。”彼时,沪江已经计划一两年内在A股上市,因此此举也被认为是为了上市铺路。

沪江品牌升级后的业务线

2015年10月,沪江完成D轮10亿元人民币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互联网教育领域的独角兽。至此,沪江的故事也到达了高光时刻。

行业的火热也在这一年达到了顶峰,但是好景不长,2016年,风口转冷。投资周期长,难以盈利的问题成为行业困扰,这一年,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资也大幅减少,虾兵蟹退出舞台,头部企业激流勇进。

难以盈利的问题也同样降临在沪江头上,只是充足的现金流并未让它有危机感。

沪江领跑行业的用户数,背后是高昂的获客成本,而移动端竞争中,将产品打造成“爆款”,从而自生流量的低成本获客方式已成为主流,持续亏损的沪江在这个时候便已埋下了定时炸弹。

沪江也意识到了“爆款”的魅力,但是却没能打造出一个这样的产品来。

薄荷阅读火了之后,沪江也曾想复制它的成功,李涛提到:“他们一个月能卖十万二十万单,一年开二十四期,一个月两期,大家看了这个数据都眼红了,都想复制,沪江也不例外,但是没做多久就被砍掉了。”

招股书显示,沪江以往在做的研发项目达59个,包括基础设施21个、智能学习系统11个、大数据技术5个、人工智能技术7个、其他自由品牌课程功能10个和其他CCtalk平台功能5个,仅2017年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就为2.3亿元,但是即使是这样的高投入,也并没有诞生出爆品。

虽然自有品牌课程、CCtalk和开心词场数百万级别的月活数据还称得上不错,但并未能给沪江带来足够的收益。

在王佳佳看来:“沪江在风口上没有赶上最佳时机,虽然是行业老大哥,但是前进步速过于缓慢。相比其他竞品,它的模式、内容都很老旧。”

这头互联网教育领域领域的独角兽,在逐渐壮大的同时,也开始暴露出了问题与疲态。

内忧外困

危机最早开始于公司内部。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层面:领导管理迂腐、形式主义严重、待遇差等。这些回答者的身份虽有待核实,但此时沪江内部管理,俨然已经显露出了问题。

知乎问答页面截图

其中一位员工还提到,在2014年底,沪江网校曾进行过一次裁员,裁撤100多人,其中还包括老沪江员工、有忠实用户但是没有业绩的老师,甚至有人评价老东家“为了上市,不顾一切”。

很快,公关删帖,伏彩瑞出面平息风波,表明“很多沪江的问题的确存在,感到痛心,发展快不应该成为借口”,在沪江内部,这次事件也被称为“知乎事件”。

沪江在2017年公布的成绩依然夺目,截至2017年12月31日,沪江宣布累计用户数突破1.6亿,其中移动用户数突破1.3亿。数据亮眼,在线教育领域用户数破亿的公司并不多,但是,沪江的症结在于庞大的用户量并没有带来相应的营收。

在沪江后来公布的招股书中显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其拥有约1.86亿用户。然而,同一时期,其自有品牌课程平均月活跃用户只有860.6万。

这几年里,在线教育领域的创业公司不断推出风靡一时的App,沪江的策略是从当红的创业公司里挖人,野心勃勃地想打造出属于自己的App工场。

2018年,沪江的总员工数也快速增加了1000人左右,李涛提到,“沪江花了很多钱在各个领域成功的那些公司里面挖人,招进来去做这些产品,他们是有这个决心的,因为他们自己有做在线教育的基因,就赶紧去抢占赛道。”

去年,李涛来到了沪江,负责CCtalk业务线,这时候的CCtalk200余人,人数最多的时期,大约是260人,这在彼时拥有总员工数2000余人的沪江,仅是一个小的分支。

李涛因为沪江的名气和平台来到了这里“镀金”,也对自己要做的事业抱有野心,但是进来之后却发现,这家公司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他还记得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整个环境规规矩矩,墙上挂着的是行为规范、保密协议、规章制度,座位是格子间,“真的有点像政府的行政单位,大家也比较安静,不太像一个互联网公司的那种开放、随时沟通的氛围。”

在李涛看来,沪江在互联网领域,是一种慢公司的感觉,相比其他公司,沟通效率并不高,一线员工的目标感模糊,“可能也是公司管理风格的问题,虽然挖了很多人,但是却激发不出来,大家好像慢慢地就懈怠了。”

在李涛负责的业务线,基本很少有管理者开会,因为传达不到位,他注意到,几乎每个一线员工都在做最基础的工作,在各大公司都在抢人的时候,沪江却没有将挖来的人才“人尽其用”。

即使是中层领导的开会次数,也是一个月一次,例会后来变成了两周一次,裁员风波之后,例会的次数就更少了。“领导们只知道一个大目标,做收入,做GMV。”李涛说。

成也网校,败也网校

在沪江陷入裁员风波的时候,同期递交上市申请的新东方在线,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赴港教育科技第一股”之争,尘埃落定,而直至今日,沪江更新的上市信息,仍停留在6个月前。

在线教育领域,获客成本、转化率和续费率,是衡量一家企业的重要指标。而沪江作为老牌在线教育机构,即便有超2亿的用户,在这三项指标上的表现上,却日渐衰落。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来袭时埋下的定时炸弹,终于爆炸。

此时的沪江,身陷上市失败、对赌协议的负面新闻,一面是裁员风波,另一面是显出疲态的业务模式,这位在线教育领域的独角兽跌入了谷底。

招股书上显示的沪江亏损额

而相比之下,新东方在线的获客成本却低出很多,2018财年的营销费用为1.05亿,占总营收的16.2%,2016财年和2017财年更低,分别为12.4%和14.1%。

转化率和续费率上,沪江的表现依然普通。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沪江自有品牌的转化率为9.47%,到了2018年,仅有4.43%。而续费率也有所降低,2016年为31.7%,2018年前八个月为20.4%,在该领域,这样的续费率也并不算高。

而这些问题都直指向沪江的核心业务线“沪江网校”,这个在2009年B2C转型时期,让沪江一越而上的产品,如今却增长乏力。

“每个公司在做梦之前,都要有一个基础,沪江网校就是沪江的基础,而CCtalk等产品,就是沪江未来的一个梦想”,李涛表示,目前,沪江还是靠沪江网校存活,虽然成本支出高,但现金流是业务线中最大的。

高客单价的自营课程是沪江网校的核心,但李涛认为,高客单价的课程,让用户产生的犹豫成本也比较高,包括CCtalk等产品的客单价都较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长GMV,给投资人看数据,但高客单价的课程很难谈分成,因为很难区分这个用户到底是老师的铁粉,还是冲着我们平台来的。”

依赖名师的模式,让沪江与老师的利益分配问题易产生矛盾,也导致大量名师离开沪江,另寻出路。

如今,沪江网校成了此次裁员的重灾区。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2517.6亿元,其中作为沪江重点的高等学历教育在全产业中的占比逐年压缩,与此同时,K12逐年崛起,但这却是沪江的业务短板,K12课程的交易净额占比仅为4.5%,且增长乏力。

“很明显,没有现在的创业公司玩得动了。”李涛说。

在资本市场,沪江曾一直受到青睐,自2007年起共完成9轮融资,融资总额近17亿元。

在王佳佳眼里,伏彩瑞是一个有情怀爱教育的人,但投资人也不会因为情怀买账,是商业变现和运营能力的问题,导致公司走到现在的局面。李涛则认为,这是沪江的至暗时刻,但非走向衰亡的前夜,只是想要飙升式的增长更加困难。

“我们曾有一千种理由可以死掉,而没有一种理由可以活下来,所以我可能比全世界任何人都了解一个教育创业者的孤独与期待。”两年前,伏彩瑞在一次演讲当中颇为感慨地谈起了沪江的过去。

THE END
1.海信回应裁员传闻:均为不实猜测裁员新浪财经海信微博12月10日发表声明,目前网络流传的关于海信裁员的相关数据信息,均为不实猜测。对一些媒体和自媒体通过刻意夸张裁员数量和比例"博流量"的恶劣行为,海信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相关责任。海信和大多数企业一样,通过考评机制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每年年末都会根据企业业绩和个人绩效进行组织和员工的适度调整,对公司中高层和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10/doc-incyxrwx5165147.shtml
2.沪江网校网传全部裁员具体是什么情况?官方已辟谣?沪江网校网传全部裁员 具体是什么情况?官方已辟谣? 3月6日,今天有网络爆料沪江网校出现裁员情况,根据网络截图,说沪江崩了,全部裁员。 听口气,该消息有点夸张的成分,不过据说沪江网校是因为对赌失败才出现裁员的,市场部门、督导部门都有涉及,就连沪江网校的老师也难逃被裁员的命运。https://www.jianshu.com/p/fc7ee726c826
3.沪江网校“崩了”?官方否认裁员:消息不实不存在上市对赌协议网传内容大致为:2019年3月沪江网校将进行各业务线裁员,并且取消了2018年年终奖。明确公司核心管理层集体降薪20%~50%,所有高管贡献出独立办公室,用于业务拓展和协助办公和会议室使用。 今天,沪江网校裁员千人的消息不胫而走,据爆料人称,此次裁员涉及的部门包括市场部、督导部门以及部分教师。 https://www.cqcb.com/wealth/2019-03-06/1477578.html
4.直击沪江否认裁员千人传闻并称不存在上来自互联网杂谈网【直击|沪江否认裁员千人传闻 并称不存在上市对赌协议】针对沪江网校全部裁员及上市对赌协议失败的传闻,沪江方面回应称“传言不实”,并表示“不存在上市对赌协议这个东西”。此前,有已认证沪江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沪江突然裁员1000人,所有部门都有涉及。 https://weibo.com/2545050924/HjEnp47Wu
5.沪江网上市还有望吗?在沪江网盈利缩水、续费减少、开支难控的情况下,课程质量也让学员不满意,退费退课乱象频发,这对沪江来说均为恶性发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公众号校长邦(xiaozhangbang),作者:橙子,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今天上午,有网友爆料称沪江网校出现裁员情况,据网传截图显示,网友爆料称: https://www.tmtpost.com/3802698.html
6.沪江教育陷入裁员风波在线教育或进入质变临界点沪江第一大股东涌金方也作出回应表示,沪江教育加速盈利,是全体董事及股东集体决策的成果,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涌金会全力支持沪江减亏增效,以及对接资本市场的各项举措。 沪江近年亏损额持续扩大 沪江表示,网传“95%裁员”的谣言严重失实,但并不否认近期在针对亏损业务线进行优化与合并。早在今年1月,一份署名为“集团CEO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3071062410942.html
7.上市对赌失败导致全部裁员?沪江:谣言严重失实【文/观察者网 谷智轩】 日前,网络上流传出有关“沪江网校因上市对赌协议失败,导致全部裁员”的消息。 对此传闻,沪江方面今天对观察者网回应称,关于“95%裁员”的谣言严重失实,该公司目前运营一切正常,上市正在进行中,不存在对赌。 观察者网注意到,3月2日,有经过认证的沪江员工在脉脉上称,“沪江这下突然裁员1000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9_03_06_492529.shtml
8.沪江上市遇阻背后:奉行“烧钱”法则,CCtalk恐成拖累随着融资轮次的不断加深,沪江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2015年百度的加入,使得沪江教育的品牌完成升级,正式成为全国性的在线教育机构。2016年的D1轮融资伴随着沪江教育的股份制改革,标志着沪江教育正式进入IPO准备阶段。 网传对赌是咋回事? 然而多次的融资为IPO的进程埋下了隐患。根据2015年10月27日皖新传媒发布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90983
9.一边裁员一边招聘,领导到底想干啥?裁员与招聘最近,互联网公司的裁员潮依旧没有退下的趋势,网易、斗鱼、沪江网校等众多互联网企业都加入到裁员的大阵营中。但奇怪的是,其中有一些公司,一边在裁员,另一边却又在继续招聘,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以滴滴为例,在公司员工大会上,程序宣布裁员15%,涉及2000人左右;但与此同时,其还宣布了招聘计划,表示在2019年将在安全https://blog.csdn.net/lin000001/article/details/88422909
10.从VIPKID被传裁员,看在线教育的发展与困境?界面·财经号据《中国企业家》等多家媒体报道称,网易教育事业部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人事调整。2019年3月,沪江网校被称因为上市对赌失败,裁员上千人,比例高达50%;据蓝鲸报道,2019年4月,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旗下教育类产品gogokid大规模裁员,比例在70%到80%。此外,字节跳动旗下另一个教育类产品AIKID,也已停止运营4个月。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723542.html
11.张雪峰公司起诉沪江网校苏州研途教育起诉沪江网校苏州研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康立,监事为张子彪(张雪峰),注册资本约92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出版物互联网销售、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教育咨询服务等,由苏州研途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康立、张子彪等共同持股。变更记录显示,2022年6月,由沪江网校持股的沪江皖新(上海)https://www.iyiou.com/briefing/202410111676248
12.网经社月报8月在线教育总融资超4.1亿元趣口才巨人教育宣布针对“跑路”传闻,阿卡索官方公众号“阿卡索资讯”发布了创始人王志彬致全体用户的一封信,信中称公司目前仍然在正常运营中,创始人在公司面临任何重大困难的时候都始终坚守一线,维护公司正常运转,绝不存在网传的“跑路”“倒闭”等谣言。 大力教育“大力”裁员?回应:系业务调整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58376126&efid=Em2to7KHf0-LBnWmAnh8iw
13.反思教育互联网(1):回顾教育之乱流媒体网而互联网模式将用户的在线教育预付款作为当期现金流,并疯狂扩张枪市场。但教育行业的"慢"现实毕竟不像曾经的手机游戏领域那样可以完全依靠营销"洗"用户。于是,在疯狂的2018-2019年,爆雷与裁员一直都存在。 事实上,洗牌的序幕从2018年下半年学霸一对一和理优一对一的"暴雷"就拉开。到2019年3月,沪江网校因上市对赌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180825/keyword_id/15
14.沪江网实控人“悲情”离场曾承诺承担个人无限连带担保今年3月,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传出一张关于沪江“对赌上市协议失败大面积裁员95%”的截图。截图内容显示,沪江大幅度裁员95%,涉及沪江高层、市场部、督导部门。 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沪江网与皖新传媒签订的协议。 图片来源:皖新传媒公告 2015年10月27日,皖新传媒发布公告称,旗下公司安徽皖新金智科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简https://m.cls.cn/detail/412797
15.火热的在线教育为什么不赚钱?新闻频道3月6日,沪江网校被称因为上市对赌失败,裁员上千人,比例高达50%。沪江官方对此做出了回应,称这一爆料严重失实,他们确实裁掉了一小部分员工。但可以看到的是,沪江网校确实经历了裁员。 进入4月,今日头条旗下在线少儿英语品牌“gogokid”被传出裁员消息。脉脉职言、微博等平台爆料称,gogokid正在进行70%-80%的裁员,销售https://news.hexun.com/2019-04-22/196913048.html
16.投资界策划2013在线教育风投正劲的公司投资界创始人:伏彩瑞沪江网 简介: 2001年上线,以社区平台起家,目前提供含英语、日语、法语、韩语、西语等多种语言的在线学习交流 融资记录: 2007年获元禾控股A轮投资;之后又获凯风创投B轮投资。 生存状态: 据业内人士透露沪江网校相比新东方在线的市场份额在逐年增长,这与其早年以社区论坛起家用户粘度高有关。 创https://m.pedaily.cn/news/348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