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给教育可能仙居县实验小学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吴昊斐通讯员周冰岚王华君

上周,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全省区域和学校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名单,衢州市有3所学校榜上有名。

今年,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中提出了“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推进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的工作任务,让互联网走进学校,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平衡。衢州市有101所学校作为试点,“互联网+义务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给老师和学生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可能。

同一课堂三地齐上最远的相距有近2000公里

江山实验小学与保安小学“互联网+”同步课堂现场记者吴昊斐摄

“听完了我们班同学们的发言,让我们来听听保安小学的同学有什么精彩的发现吧!”日前,在江山市实验小学举行的衢州市“互联网+义务教育”现场会上,江山实验小学教师赵慧和保安小学教师赵丽芳,通过网络合作展示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两所学校的学生通过网络和屏幕,在线同上一堂课。老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小活动带领不同地域两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活动,课堂变成了情景小剧场,学生们通过屏幕一起激烈地辩论,更了解了不同地域对生活垃圾处理的不同情况。

“原来城里的小学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跟实验小学的同学一起上课了,我还跟他们抢着举手回答问题呢!”保安小学三(1)班学生廖晟博激动地说。

与这些孩子们一起上课的,还有来自四川省沐川县幸福小学的老师们。他们在网络的那头,全程观摩了这次的课堂,并在线参与同步的教研探讨。不仅如此,课堂还进行了网上直播,家长和其他老师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间在线观看。

2018年9月,江山实验小学和江山保安小学两所学校成为了省级“城乡携手同步课堂试点学校”。作为国家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项目,四川省沐川县幸福小学,也成为了江山实验小学教育共同体一员。此外,江山实验小学共同体中还有江山市贺村二小。

保安小学是偏僻的山区学校,江山实验小学和保安小学的地理距离59公里,共同体间最远的是和四川省沐川县幸福小学,相距1823公里。

“这样的形式不仅帮助孩子开阔了视野,更为我们两省四校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江山市保安小学校长龚友玉说道,“而且对于我们这样年轻教师多、办学规模小的学校来说,教师成长是显而易见的,它有效激发了年轻教师探寻课堂新模式的热情。”

农村小学没外教?同步课堂让城乡“零距离”

教育的发展日益迅速,但学校间的发展依旧存在着城乡环境、教师资源、学生生源、教学设施等诸多差异,尽管近些年农村学校硬件设施逐年改善,但是地理位置偏僻、专业学科老师缺口大等窘况仍层出不穷。

面对这样的情况,“互联网+”的同步课堂,成了不少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突破口。

龙游县实验小学与龙游县下库小学外教同步课堂图片由学校提供

龙游县下库小学是小规模农村小学。学校于2014年开始启动智慧校园的应用探索,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实用型的项目。2018年,学校将智慧校园应用的目光聚集到了课堂教学,希望通过互联网技术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下库小学副校长胡雄伟介绍,当时,学校只有两位英语教师,一位是英语专业的,另一位老师原任教其他学科,“英语的口语学习非常重要,但我们农村小学教师资源匮乏,我们就想利用互联网的资源。”胡雄伟说,自己曾经在2012年实施过一次远程互动课堂活动,受活动模式的启发,结合目前浙江省教育厅在规划实施的“同步课堂”项目,学校和龙游县城区的实验小学联系,得到了实验小学刘智松校长的大力支持,并达成了结对帮扶的协议。

实验小学目前有一名外教在校教学,可以借助外教的力量,辅助解决学生的口语教学问题。两校迅速启动了“城乡同步课堂”试点项目,并于2018年12月进行了外教英语同步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对目前同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软硬件、课程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解决。

通过多次的尝试和改善,如今下库小学已有10个班级固定与实验小学进行英语口语同步课堂教学,而且根据两校孩子英语学习的差异,个性化地采取双师课堂的模式,实验小学外教负责课堂的教学互动,下库小学的英语教师负责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作业的检查。下库的孩子们每周都能享受精彩的英语课堂。

让优质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共享

“除了体育课等运动类不太方便开设,我们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科同步课堂了。”江山实验小学校长杨根法介绍,农村小规模学校专业师资匮乏,很多学科无法专职开齐,往往一个老师要身兼数职,而又分身乏术。针对这样的情况,实验小学采用了同步课堂的方式,把这种教学形式叫做“飞屏”。

保安小学等农村小学的学生们即使没有专职的音乐、书法、美术教师,也能在自己的教室里,享受来自城区小学优秀老师的授课。偶尔不少任课老师还会专门给保安小学的学生开小灶,通过连线直接给他们讲解题目和复习重难点。这样的课堂,学生们受益,老师们同样如鱼得水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杨根法介绍,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江山实验小学、保安小学、贺村镇第二小学,三个校区之间在互联网与技术设备终端的整合下,通过平台实现互联;与结对学校沐川幸福小学之间,采用直播模式,开展一对一或一对N远程互动,实现声画同步,“同步课堂”就这样在技术的支持下因需而生了。

“我们保安小学身处大山,老师出去听优质教研课的机会比较少,互联网真的帮助我们轻松实现了走出去看看的梦想。”保安小学校长龚友玉如是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不仅是学生和家长,还有老师们。“以往想听一场好的讲座,只能派教师代表外出回来再传达,效果有限。如今有了互联网,全体教师可以同时在线收看专家讲座。

通过互联网平台,深入开展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四种形式的城乡结对帮扶,有效推动了城乡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有效实现了乡村教师异地听课、研讨、上课“零跑腿”。

THE END
1.洺阳网评智能互联:重塑教育版图的新力量在21世纪的科技浪潮中,智能互联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而教育领域则是这场变革中的重要战场。智能互联,即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正逐步打破传统教育的界限,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实现,以及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提升。本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TI1MTgyNA==&mid=2649726961&idx=4&sn=b3a3a2d1e6f8a9b7d79c24fdcce774b9&chksm=f019a76ec76e2e78fae2311b503d59c8196f2aa69bbb8bd77013205d4c20c65acf5fe9973572&scene=27
2.带来的五大优势赵永利名师工作室利用互联网技术,一方面,教师可制作生动多样的教学课件来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除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疲倦感和枯燥感。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接收更多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更好的吸收知识和成长。 五、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结合了院校优秀教育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教育资源可以随时更新http://studio.nxeduyun.com/index.php?r=studio/activies/activiesdetail&sid=946&aid=165983
3.互联网让教育资源更丰富“互联网+教育”为人们描绘出了一个十分美好的场景:不分国界、不分老幼,随时随地接触全球最好的教育资源。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只需要一根网线和一台终端,就可以看到全世界的教育课件,传统的优质教育资源将不再局限在少数名校之内。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在我国发展很快。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今https://www.cac.gov.cn/2015-06/20/c_1115678602.htm
4.“互联网+教育”让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现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通过互联网引入“双师课堂”,让贫困地区的农村娃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用教育扶贫助推精准脱贫。“互联网+教育”正在逐渐打破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外界之间的围墙,最大化的利用资源共享的通道,将为老师、家长和学生们创造更大的价值。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5h8eweb.html
5.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介绍:面向中小学师生,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以传统纸质教材为蓝本,利用互联网、数字媒体、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供融教材、数字资源、学科工具、应用数据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 4. 山西移动和教育直播课堂 网址:http://edu.10086.cn/cloud/ 介绍:山西移动疫情期间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和教育直播教学”平台。该平台具体功https://cit.bnu.edu.cn/sysdt/88877.html
6.网络上这些免费的教育资源,你都知道吗?导读离开校园就再没机会系统学习?不去教室就学不到新知识?你可能真的还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免费的教育资源。在线教育从荒芜的市场到如今的枝繁叶茂,它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的速度却出乎意料的快。想从网络中获得更多经验值?下面就来列一些值得一学的网络教育资源。 https://xxzx.dqsy.net/info/1086/1182.htm
7.微课制作技巧:网络教育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本系列文章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检索、下载、分类、存储、交流等具体实践活动,学会网络教育资源的获取方法与技巧,掌握构建个人资源中心的基本能力;形成利用网络有效搜集和交流资源的技能和素养。 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2.知道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7023840_1060541426.html
8.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微视频;精品课程;碎片化;资源建设模式 一、从“李康之惑”谈起 李康教授是广州大学的教师,2013年6月,应邀来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参加硕士论文答辩,并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过程中,李康教授有感而发,谈到自己的一个困惑:以前在教育信息化初期阶段,我们主要是建网、建平台、建数据库,感https://www.age06.com/Age06Web3/Home/ImgFontDetail/af9a40b3-6fd5-465e-bf84-f3aea99d4495
9.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首页 备案查询 投诉举报 帮助中心 登录 应用提供者注册 登录入口 提供者 使用者 管理员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网站运维: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 技术支持:4001910910 ?2024 app.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9518号-3 https://app.eduyun.cn/
10.研究院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诗品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活动的通知各设区市教育技术中心、教研室、职教教研室、实践教育基地管理部门: 为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建设,丰富和优化在线教学服务,深化之江汇互联网学校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省精品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https://www.zjedu.org/art/2024/4/30/art_275_52527.html
11.互联网上教育学资源的检索方法与技巧互联网上教育学资源的检索方法与技巧160;互联网上教育学资源的检索方法与技巧20100607 16:21互联网是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财富,但由于其资源数量庞大,分布杂乱无章,在这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如何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74975478.html
12.“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以“全媒体教学资源融合系统”作为全县(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由视频交互中心、互动录播主机、资源融合发布平台等部件组成,平台承载各类教育资源和应用,可根据应用场景形成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直播点播、远程培训、资源管理等应用和系统。平台遵循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可根据用户应用需求,不断兼容https://www.douban.com/note/8611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