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辨析丨“互联网+”与“+互联网”究竟区别在哪里?

本期概念辨析“互联网+”与“+互联网”,

加号前后究竟有怎样的逻辑转换?

01前言:概念与起源

“互联网+”这一概念最早是于扬在2012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主题演讲——《互联网+》中提出,他认为”’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改变传统行业的服务和行业,是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公式。”而后在2015年3月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其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

“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模式。这种创新观念在传媒领域也同样适用,互联网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相结合,产生出新的媒介形态。并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升级换代,渠道霸权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媒介融合迭代的时代正在扑面而来

“互联网+”正席卷各行各业,一定程度也促使了传统行业的升级转型,“互联网+各个行业”的融合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概念的盛行,不少人也提出了另一概念”+互联网“,但相比于“互联网+“,”+互联网“至今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使用这一概念常是用来指出当前火热的互联网+只不过是位居浅层的融合缺陷。

在传媒领域更是如此,并逐渐并认为是媒介融合进程不够深入、资源整合尚且不足的代名词。

02“+”前后的差异辨析

内在逻辑:模式重塑与简单相加

“互联网+”注重逆势创新,在这一模式中,互联网为主体,其摆脱工具人属性实现历史性颠覆。“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②,它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

但“+互联网”注重“顺势创新”,它以传统的行业、既有的业务为基础,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加持提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产品的生产、管理、销售及服务中,与“互联网+”不同的是,“+互联网”注重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赋能传统行业,从而提升企业效率和质量。

也就是说,“+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是作为辅助工具而存在,本质上是用连接的思维改造现有行业的用户体验,趁着互联网的技术东风实现产业升级。

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及德国的“工业4.0战略”都是“+互联网”的典型代表。例如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就是“传统工业行业+互联网”的典型代表,其通过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的融合链接实现人机结合,借助互联网扩大了工业系统的覆盖面。在这里更多还是将工业互联网作为主体,而非真正逆袭创新。

外在表征:主体本位与辅助性工具

“+”前后可以是通信、零售、物流、传媒、餐饮、制造、出版、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互联网的加持护航,都实现了对行业的赋能与提升,但“互联网+”的主体在于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传统行业”极大挖掘传统行业的优势,以发挥互联网对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集成作用,形成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的经济形态。

与之相对的是“+互联网”,其主体在于符号前面的传统产业,通过实现传统产业信息化,助力企业产品转变为网络产品。在这里“+”代表着添加与联合,网络只是在其固有的发展逻辑上进行的一种延伸性因素与首段,主导地位仍然是传统产业。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传媒领域如果说“+互联网”只是将报纸、杂志上的内容搬到互联网,受众可以阅读电子信息,媒体有更多的传播途径,但主导的仍然是报纸、杂志等。而“互联网+”则需要实现内容、形式、场景、关系多重因素的综合,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信息及更便捷的互动条件,基于用户的需求及市场的变化可能甚至彻底改变经营管理制度。

融合思维:淡化隔膜与连接浅层化

连接互联网的特殊也是优势之处还在于去中心化,“互联网+”企图将互联网与行业间的隔阂打破并消除,企业、平台能无缝连接用户,这一点也同样适应传媒行业,多元节点的连接和网络的去中心化都给传媒的转变升级带来了新的可能和生机。

而“+互联网”仍然是传统思维,互联网连接较为浅层,与用户的关系也处于主导与被动的状态,与之相比,“互联网+”更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注重淡化用户与企业、平台的隔膜,中心-边缘格局逐渐消逝,服务质量与范围却不断提升。

也就是,“+互联网”更多还是物理层面的叠加与融合,更多还是寄希望与能链接互联网实现升级;而“互联网+”则是化学反应,不断创造增量、减少隔膜,在主动创造中力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03“互联网+”趋势下,媒体该如何提升竞争优势?

“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争论起源于传统互联网创业时代总结而新兴互联网产业崛起的过渡时期,因越来越多的行业与要素与互联网发生连接受追捧,也因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深度并没有达到预期,其连接的浅层化表征催生了“+互联网”的新概念,其他行业如此,传媒行业亦如此。

有研究表明,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不在于量的扩张,而在于资源、要素在互联网新环境下的优化与配置问题。喻国明老师就曾指出:在“互联网+传媒”发展创新的诸多任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方向就是解决大众传媒在互联网条件下的“渠道失灵”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致力于内容产品构成模式的升级换代。要将传统的内容产品模式即“两要素”模式+“内容+形式”转型升级为“四要素”模式,即在传统的两要素之外再加上“关系”要素和“场景”要素。

也有学者认为,“互联网+”计划是推动媒体进行新一轮转型的外在动力和必要途径。传统媒体通过智能升级、运营升级、服务升级等方式,可以利用互联网完成自身的创新改革。

在新形势下,传统媒体转型的路径:

①挖掘数据价值,消除行业壁垒,实现智能升级;

②改革运营策略,提升经营水准,实现运营升级;

③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媒体,实现服务升级;

基于两者概念争论的起源,相信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深入,当下“互联网+”与“+互联网”将不复存在。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最终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从而更深层次地改变世界。

参考论文[1]喻国明,刘旸.“互联网+”模式下媒介的融合迭代与效能转换[J].新闻大学,2015(04):1-6.

[2]喻国明.用“互联网+”新常态构造传播新景观——兼论内容产品从“两要素模式”向“四要素模式”的转型升级[J].新闻与写作,2015(06):39-42.

[3]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5-9.

THE END
1.互联网+教育的概念?欢迎参加本次测试* 互联网+教育是属于什么教育? 线下教育 网上教育 * 互联网+教育会生成什么? 智慧教育 非智慧教育 * 互联网+教育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开展教育的? 网络 书本 * 互联网+教育具有什么特点? 高效 快捷 方便传播 提交 推荐使用微信扫一扫进行填写 https://www.wenjuan.com/z/BBfIviq
2.下列关于“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表述正确吗?“互联网+教育”是指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马斯克财务状况发生了问题。特斯拉的问题是拿到订单后,但产品一直跳票,交货日期几次延迟。SpaceX有各种技术难关要攻破,而且发射三次都是以失败告终。马斯克也是在这一年财务状况达到几近破产的状态,身边朋友告诉他应该在特斯拉和SpaceX之间二选一。请问马斯克最终是如何抉择的呢?https://www.shuashuati.com/ti/2d02685dcee9427ebaada8af942b77bb.html?fm=bdafdaa2b3eea0a625079ef69a196957a7
3.12015年互联网+教育概念,全通教育直接涨了近20倍;而应用更高前景1、2015年互联网+教育概念,全通教育直接涨了近20倍;而应用更高前景更广阔的AI+教育,2025年$豆神教育(SZ300010)$将会打开更大的空间; 2、开发的AI教育应用产品已经投入市场,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大的应用场景,AI打开了教育的另一个世界。 3、机构已布局,游资巨头(毛大佬)入场,拥抱未来30起步50见。 https://xueqiu.com/8771893730/310393977
4.互联网的新含义是什么(解读互联网+的概念)将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促进新兴产业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50383-1.html
5.绿色环保网绿色环保网北京讯:自然教育的起源、概念与实践——绿色环保网 - 专注于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领域的互联网+环境服务平台——绿色环保网将搭建环境产业生态圈、通过互联网技术促进绿色影响为己任,并得到了国家环保部、水利部等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国际组织、跨https://www.lvhuan.net/index/Newsinfo/index/id/8516
6.教育改革的挑战与机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与联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是全球化带来的一个重要机遇,它使得各国和地区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互联互通:教育互联互通是全球化带来的一个重要机遇,它使得各国和地区可以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教育问题。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7301124
7.2024年基础教育信息化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校园建设、在线教育资源的丰富、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73/JiChuJiaoYuXinXiHua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uShi.html
8.智慧课堂概念范文3.1智慧教室的概念 作为智慧教育发展的基础,智慧教室以“互联网+”教室的新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它指的是一种增强型教室,集成高科技软、硬件设备,实现智能化教室管理,从而有利于资源无缝接入,为各种先进的教学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如今,智慧教室主要是从学习环境和技术装备来界定。对于智慧教室的管理和应用方面,有些高校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41134.html
9.科学网—元宇宙的起源发展及教育意蕴我国元宇宙研究主题涉及现实世界、区块链、概念股、虚拟世界、数字孪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虚拟场景、虚拟人、移动互联网、教育元宇宙、交互技术等内容。据WebofScience以篇名检索“metaverse”统计,截至2022年2月17日,元宇宙学术论文仅有140篇,其中2021年发表116篇,占总数82.9%;韩语发表的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1692-1327002.html
10.港股3大指数集体走俏唯独腾讯受减持利空走势承压从盘面来看,苹果概念、互联网医疗领涨,而K12教育股和光伏太阳能股领跌。 苹果概念持续走高 比亚迪电子涨超10% 在苹果概念股中,比亚迪电子(00285.HK)、丘钛科技(01478.HK)、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分别上涨14.85、13.85%、9.64%。 注:苹果概念股表现 https://m.cls.cn/detail/1054362
11.教育产业互联网概念出炉小而分散的教育行业迎来重构?【教育产业互联网概念出炉 小而分散的教育行业迎来重构?】教育行业增长迅速,教育产业互联网被产业界提上议程。教培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开放平台,科技公司在链接供应链,共同的指向是重新构建教育产业生态。(21世纪经济报道) 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教育行业增长迅速,教育产业互联网被产业界提上议程。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201908251216489543.html
12.互联网加下的教育革新——翻转课堂的概念翻转课堂最早是美国的两个化学老师实施的,在美国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在我国,这个概念已经传入很久,但由于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的限制,一直只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少数的试点实施层面,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 如果将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分成知识的认知和知识的内化两个过程,那么传统教育一般是在课堂上,由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完成知识的https://www.jianshu.com/p/8381ae05cf4b
13.迈进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通知公告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校的内涵和外延在悄悄转变,未来的学校是什么?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评价?怎么教学?谁来教学?为谁办学校?谁来管教育?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互联网+”的舞台上重新审视。学校的学习时空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习内容从分科走向综合,从面对已知转向不确定的未来;教师角色从知识的搬运工转为学生心智发展https://hgzx.szftedu.cn/xzfc_411/xztj_5007/201710/t20171010_8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