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导致人才储备不足。业务范围不断扩张,从最早的运营商业务,电信设备等服务,扩充到了消费者领域,像手机、笔记本等。原来是B2B业务,对于人的能力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2.队伍相对年轻
华为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的有新的管理岗位、专家岗位空缺,就有一些员工被火线提拔到相应的岗位上去,怎样对他们快速赋能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3.员工学历较高
华为员工大部分是本科以上学历。生产线,基本是大专以上学历。随着华为对基础研发的投入和新业务的拓展,员工的学历越来越高。大量的博士、博士后、海归纷纷被华为招至麾下。
4.全球化
华为业务遍布170多个国家。在海外区域,员工的本地化率接近80%,十个员工当中有八个是本地员工。怎么样让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能够同等地被赋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初创期1987年华为初创~90年代末
华为业务上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并不跟西方的爱立信、摩托罗拉正面竞争,而是从农村市场开始突围,采用游击战来攻下市场。这个阶段,人才培养更多被业务牵着走,比如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员工快速了解产品和项目的知识,这时候会调动一些培训资源,对相应员工赋能。更多的是解决业务的需要。这时候,在人才发展方面是谁打下山头谁就是英雄,谁把客户搞定了,就能得到快速提拔。这时候的人才培养是一种应急策略,并没有系统化展开。
2、系统化管理90年代末~新千年初
1.聚焦关键岗位和人群经过实践发现,培训资源创造价值,一定不是全员覆盖的福利性质培训,而应聚焦在业务发展需要的关键岗位、人群上。这样公司全体员工也能更加重视培训。2.非常重视对干部群体的培养干部群体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群体,如果他们的能力发展不到位,对核心价值观掌握不到位,会严重影响作战效果的。所以华为对干部的培养是没有放松的。这也是华为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个重心和拳头产品。3.项目制所谓项目制的核心是要拿项目管理的方法和逻辑进行人才培养,并不是把培训班换一个名,叫项目就可以。在项目管理当中有很多很好的理念和工具,应用之后才能称之为项目。4.案例教学觉得培训没有作用,是在于内容设计的问题。怎么样更好的能够跟业务有机的融合起来?华为在教学设计和开发上就是八个字,“仗怎么打兵怎么练”,在落实的时候采用的就是案例教学的方式。5.技术手段华为的e-learning平台,并不是单独的进行运营的,更多的是结合到华为大学本身的业务活动当中去。另外一点是LVC——虚拟教室。
1、领导者发展领导者:领导者是由领导者才能够发展出来的,培训只是一种手段。要由具备管理和领导经验的领导者去发展潜在的领导者。现在,在华为的领导力课堂中,管理类的课程也更多邀请在职管理层走上讲台。在职管理者,讲出来的案例也更加鲜活生动。2、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仗怎么打兵怎么练”,实践是什么样的,课堂中的内容就是怎么样的。如果的业务重点是要打下这个山头、攻下这个客户,那课堂中出现的就是这个客户的案例,这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培训,跟业务紧密地绑定在一起的。3、绩效结果导向在人员培养出来之后,华为大学会把学员输送到一线去,让他们在一线的项目当中进行摸爬滚打,在项目中进行真实的成长。最后他成长起来,公司就会对他进行提拔,说直白一点就是升官封爵,就把人才就快速的提拔起来。4、向艰苦地区倾斜这是华为本身业务发展上的特点。在培训资源上,是会向艰苦地区亚非拉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部和代表处,一线的组织进行倾斜。
华为针对于高级管理干部的培训项目叫高管研讨班,收费比较昂贵的,高管要自掏腰包几万块钱参加。在高管研讨班当中,会邀请公司的核心管理干部,就是高管来参与到高管研讨班的授课和引导中。阶段一:理论学习在e-learning平台上自学,理论考试。阶段二:研讨辩论公司核心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研讨:研讨中会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沙盘演练,甚至大型的PK等。提交心得总结:初步筛选“尖子”阶段三:实践践行1、实践(1~6个月):提交相应的实践论文以及相应的案例2、提交实践论文及案例:确定参加答辩人员3、综合答辩:确定“尖子”4、进入后备干部资源池
华为的新员工培训强调从校园人/职业人到华为人的转变,通过一个多礼拜的新员工的培训,让大家理解、认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快速的融入到华为的组织流程中,这是华为的新员工培训的组织逻辑。主要的培训内容如下:1.了解公司:致新员工书、华为公司介绍。2.理解核心价值观:华为核心价值观、领导座谈。3.解读政策/制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责任与商业行为准则。4.融入转身:新人新路、敞开心扉、总结反馈。
华为在内部做教学设计和开发的时候,引导、讲授的部分,只占到20%,另外的50%是学员在课堂中进行研讨,进行模拟演练、PK。还有30%的内容,是在晚课中进行案例研讨。
华为的学发的项目会有大量的案例和研讨。一方面来保证课堂生动不枯燥,另一方面跟学员的业务实际能够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员在学习了之后,回到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就能够把所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岗位,所学即所用。
案例教学并不是由华为发明的,华为邀请了毅伟商学院以及哈佛商学院的专家和教授,专门到深圳来讲解案例教学的逻辑。华为基于这套逻辑,又开发了华为自己的案例教学方法论。
a.案例开发的方法论
如何去开发华为的案例,包括大型的业务案例等,不同类型的案例都有开发的方法以及模板。
b.如何进行案例教学
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更多集中在商学方面,而在华为内部除了商学或者市场层面的内容,还有大量的管理以及业务案例,所以案例教学就一定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开发。
c.案例学习的方法论
案例学习的方法论更多的是在业务部门中复盘。复盘在华为是一种文化,部门会经常进行复盘,在复盘的时候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案例学习的方法论,就是指导的业务部门怎么样通过案例来进行复盘,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能力。
华为的师资体系有一个理念是“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这是华为一直坚持的。走上讲台的一定是最优秀的人,这些最优秀的人要承担责任,然后去给公司培养更优秀的人。
这是华为在进行兼职老师、内训师队伍建设时的核心理念,这个理念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
华为的兼职讲师库是非常丰富的,管理干部基本上都要走上华为大学的讲台进行授课,他们走上讲台也代表了公司对于他们的认可,他们就是最优秀的人,同时我们希望他们去发挥更多的光芒和热量去培养和带出更优秀的人出来,这是华为师资体系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