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4.08.02
“洼地效应”是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利用比较优势,创造理想的经济和社会人文环境,使之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同样,年轻干部在加强自身历练的过程中要具备“洼地心态”,以低势于人的心态为人做事,利用年轻人独特的比较优势,营造“洼地效应”,从而为人所纳,汲人之长,高势崛起。
要深入基层,拜群众为老师,博众取长。年轻干部学历高,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也缺乏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基层舞台大、天地宽、机会多。年轻干部到基层去,既是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也是自己健康成长需要。年轻干部要放下自己高学历的身段,真正摆正心态,放下架子到环境困苦和局面复杂的基层工作一线,真心与群众交朋友,拜群众为老师,用心为群众服务,以“低人一等”的姿态向群众学习,在基层实践的大熔炉中砥砺品质,增强本领。
要从小事做起,善干勤干小事,厚积薄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年轻干部必须学会做好小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立足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业绩。要历练自己的心境,沉淀自己的情绪,凡事勿急功近利,多做举手之劳的身边事、帮助同事的“闲事”、利于单位的“杂事”,最终让每一份日常工作、每一个平凡岗位、每一件小事具体事身边事,都成为事业发展的支点。
要过苦日子,多讨些苦生活尝尝,自我砥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年轻干部更是要有吃苦是金、吃亏是福的思想。要勇于担当重任,不拈轻怕重。要夯实作风,正确对待功劳苦劳疲劳,不伸手不计较不抱怨,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解决好每一个问题。不但要敢于吃苦,更要甘于吃苦;不但要不惧困难,更要自讨苦吃,在困苦的磨砺中负重前行,迸发青春光彩,快速成长进步。
得意之时莫“忘形”。与同龄人相比,年轻干部可谓是青年得志、春风得意。但人生最危险、最可怕的时候,往往是得意之时,年轻干部要正确审视自己,不自矜、不自满,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找准工作的“切入点”,选准工作的“突破口”,从而真正接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
多一些抱负,少一些抱怨。《礼记·大学》中有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代圣贤的话都告诉我们,年轻干部要坚持从“小”做起,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那一天。现在少数年轻干部抱怨事业难成,感叹工作难做,发展受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踏实做事。结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只能是离成功越来越远。年轻干部要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保持一种韧劲,不懈怠,不停步,认认真真做每天该做的事,不放过每一天的努力,不原谅每一天的懒散。
多一些坚守,少一些退缩。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对于害怕危险的人,这个世界总是危险的。人生之路,有太多的崎岖,也有太多的惊喜,而最美的风景永远在最远最险的地方。有些时候,距离成功太遥远,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胆识。年轻干部要从容面对失败,要勇于探索,不怕失败,不怕吃苦,即使跌倒。冒险、吃苦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多一些实干,少一些浮躁。人生行走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感知和领悟。看到别人成功,或急不可耐,或心烦意乱,或疲于奔命,或孤注一掷,皆谓之“浮躁”。这种心态,是成功的大敌。年轻干部要保持淡定的姿态,要在欲望与诱惑面前坦然淡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矢志不渝,才能不断迈向成功的彼岸。
第一,树立“比业绩”的工作观。在工作思路上,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各项工作;在工作态度上,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服从安排、积极主动,用心想事、干事,无论形势如何发展、任务怎样转变、岗位是否调整,都能时刻牢记心中有使命、肩上有重任,以工作为重、以落实为责,多想事业发展、少计名利得失;在工作作风上,凡事做到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干出业绩;在工作措施上,强化调查研究,理清思路,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举措,敢想敢做,不因循守旧,勇于探索和实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效益。
第二,树立“比奉献”的价值观。必须明白工作图什么、创业为什么、在岗干什么、离岗留什么、进步靠什么。始终做到政治坚定,公道正派,严谨细致,清正廉洁,求实创新,不断在工作中砥砺品质;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廉洁自律,克己奉公,遵纪守法;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克服和纠正精神不振、不肯吃苦、不办实事的懒散习气和畏难情绪,增强勇于竞争、勤奋敬业的责任意识。
第三,树立“比追求”的幸福观。必须懂得正确地看待幸福、追求幸福、珍惜幸福。对人生要有准确的定位,对工作、家庭懂得珍惜,对成长有正确的比较;把岗位作为追求幸福的平台,干事业的舞台,做到平心静气,尽心尽力,树立成功是一种幸福,尽最大努力不成功也是一种幸福的理念;学会正视自己和审视社会,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不盲目追求,不好高骛远,能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过;锤炼心态,以平常之心看待进退留转,以求索之心追求素质提升,以感恩之心对待组织、对待工作、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