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教学,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如何让小学生喜爱诵读经典诗文,从而在诵读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呢?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操作方法。一、丰富诵读形式,品悟经典内涵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经典诵读时,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诵读欲望,使经典诵读有趣、有序地顺利进行,还要创新方法,让学生们能够不仅读会,还要读懂。以下几种方式是我和同行们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过程中的尝试:
(一)多种形式诵读
古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便于记忆、便于理解,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晨读,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
2.诵读形式多样。或老师范读,带读,引读;或分学习小组、男声齐诵、女声齐诵、男女声轮流诵、男女声合诵、独诵与合诵的结合,根据作品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可起到如同交响乐般的奇妙效果。
3.配乐读。准备与朗读作品相和谐的音乐或唱诵视频,营造音响氛围进行配乐朗读。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都可以。
4.诵读内容循序渐进。读准——读熟——读美。主要是读出诗歌的韵味。
读了几遍后,部分学生能达到背诵程度,学起来较轻松。“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体会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变的精魂。
(二)情境表演悟读
二、重视活动展示,增强诵读效果
开展丰富的诵读评比活动。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经典诵读之星”,要求人人参与,获奖名额不限,只要达到规定要求,均可以成为“经典诵读之星”。经典古诗文大多言简意赅,但背诵起来较枯燥,因此,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课内课外组织丰富的活动、竞赛来激发诵读兴趣,提高诵读的实效性。
1.古诗文知识竞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根据画面配诗句等。在知识竞赛中,学生既走进古诗文,也走进了流芳百世的诗词名家的精神世界。
2.古诗文朗诵比赛。利用阅读课开展古诗文诵比赛,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参加,或慷慨激昂、或思乡怀旧、或欣喜欢悦、或抑郁忧愁……大家都沉浸在诗的海洋里,一首首佳作似一曲曲动人的歌谣,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三、在经典诵读中夯实做人的根基
(一)在经典诵读中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二)在经典诵读中学会与人合作,互相帮助。
经典润泽人生,书香引领成长。广泛而有效的经典诵读犹如一抹沁人的春风,为孩子们带来温馨和惬意,为他们的精神涂上了亮丽的底色。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强了,诵读经典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们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成为我们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田东县第二小学周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