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佛寺之中,供奉经、律、论文本法卷的场所,通常称为藏经阁。经律论三藏皆能通彻,且有所证悟的高僧大德,需赞之为三藏法师。如佛教史上,称真谛、鸠摩罗什、玄奘皆为三藏法师,即是此理。
复次,赞叹某古德高僧智源深量,垂教后世而不竭,也可以赞叹其为“无尽藏”,意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
对于福慧双修的大成就者,佛家称之为“福智藏”。意为“含摄福德智慧二庄严之法藏也。”通常来说,福与慧既需要兼修兼备,同时也要明白般若智慧为觉悟的根本。倘若缺少了对般若智慧的闻思觉证,那么福报再如何深厚,也始终是生死凡夫的境界。并且,福报的圆满无量,需以智境圆融作为依止。智深而心圆,积福与施福才能圆成而无分别。
故此,经论恒言:“圆满福智藏,开显方便藏。”圆满福智藏,是如来所证得的境界。由于如来乃是福慧两足尊,故而能够应机而说法,根据弟子根器而开显方便,令其入佛智。作为吾辈而言,闻思经藏义理,思惟文字般若是是入佛知见的善途,只因经藏乃是佛言,论藏则是菩萨悟入佛智而留下的文字三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