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有哪些派别教派宗教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教派林立,中东地区教派冲突不断,那么中国的穆斯林都是来自哪些教派?各个教派的发展历史又是如何?

我们今天来梳理一下。

伊斯兰教分为两大教派即逊尼派和什叶派,全世界约85%-91%的穆斯林隶属于逊尼派;什叶派约占10%-15%的穆斯林人口,主要集中于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与印度四个国家。

与世界的总体情况类似,中国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属于逊尼派。只有聚居在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信奉什叶派中的伊斯玛仪派,又称七伊玛目派。我国的塔吉克族属于高原塔吉克人,是新疆南部操东伊朗语部族的后裔。他们信奉的宗教仪式简单,一般不设立清真寺,多分散进行宗教活动,不举行五时拜功,只进行晨礼和昏礼,不专门封斋或朝觐麦加,塔吉克族也是新疆各少数民族中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民族。

此外,柯尔克孜族早在10世纪中叶就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新疆莎车地区部分的维吾尔族信奉什叶派中的十二伊玛目派(什叶派中最大派系)。

中国的穆斯林中逊尼派是主流,他们大多数源于伊斯兰教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之一的哈乃斐学派。

所谓教法学派就是伊斯兰教的法学,因为单靠《古兰经》无法给出日常生活与宗教行动中遇到的复杂情况的答案,因此从8世纪开始伊斯兰教法(沙里亚法)与一系列补充解释教法的学派建立起来,其中最著名的是哈乃斐派、马立克派、沙斐仪派和罕百里派四大教法学派。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哈乃斐派由阿布·哈尼法(699-767)创立,最初流行于伊拉克的库法附近,注重类比推理而不拘泥于教条,是较为灵活宽容的一派。

在中国传播最广、人数最多的是格底目教派,它是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派,“格底目”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古老”,因此该派也被称为“老教”。

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都信奉该宗派。格底目保守、温和,既反对标新立异,又不干涉其他教派和门宦的事务。恪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各项功课,如“念、礼、斋、课、朝”五功,注重传统和习俗。由于长期受到汉文化影响,教派的中国文化特色明显,如葬礼时要穿白鞋、扎白带、戴白帽,过“头七”、“三七”、“百天”、“周年”等等。

格底目在教权上实行教坊制度,往往一个教坊以一个清真寺为中心形成独立的宗教团体,教坊之间互不隶属。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宗教教育——经堂教育就是由该派的胡登洲(1522-1597)开设的,它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作用巨大。

事实上,伊斯兰教从唐代传入直到明代都没有发生教派分裂。直到明末清初,苏菲主义传入后,出现苏菲主义派别,而那些仍然坚持原有教义的派别则被称为格底目,因此该教派名称直至18世纪才出现。

早在10世纪,伊斯兰教中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苏菲主义就传入中国;明末清初时,分别在内地与新疆形成门宦与依禅。

所谓门宦是苏菲主义派别在回族穆斯林中的通称。在苏菲主义的影响下,一些穆斯林专注于精神修炼,建立起道堂进行用功修炼、布道说教,他们的宗教活动中心也从清真寺转向了道堂。

一些来自名门望族的宗教导师成为教主,拥有数量不等的清真寺或教坊,教徒和教主之间产生依附关系,教主逐渐被神化,他们的陵墓和拱北(教主墓上的圆顶建筑)受到教徒们的朝拜。

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逐步形成了40多个这样的门宦,其中最著名的是虎夫耶、库布忍耶、嘎迪忍耶和哲赫忍耶四大门宦。

四大门宦中人数最多的是哲赫忍耶,它由甘肃阶州(今武都)的回族人马明心(1719-1781)朝觐麦加后建立。它与虎夫耶的花寺门宦针锋相对,马明心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入其教者皆有周济,人情贪利,附之者逾众”,受到下层教众的广泛欢迎,一度被清廷称为“新教”。

但是哲赫忍耶多次参与反清暴动,乾隆年间马明心因为与花寺门宦在教理和礼仪上存在分歧,导致新老教派斗争,最终发展成声势浩大的反清起义。1781年与1783年两次起义被镇压,双方死亡近2万,史称“乾隆回暴”。

同治年间该派又领导“陕甘回变”,太平天国运动使西北防务空虚,回民伺机叛乱。从1862年至1873年,持续十年后,方被左宗棠镇压,陕甘回变造成近2000万人丧生,占当时陕甘两省人口三分之二。回变领导人之一就是哲赫忍耶第五代教主马化龙。

苏菲主义传播在新疆形成依禅教派,因其宗教领袖称为“依禅”(意为他们)而得名。依禅派由17世纪自称是穆罕默德后人的麦赫杜米·艾孜木传入新疆的喀什噶尔,随即在17世纪末获得南疆的宗教和政治统治权,南疆伊斯兰教进入全盛时期。

依禅教派重视苏菲经典与修行,主张克制、禁欲,通过神秘主义的直觉,入神、参悟,以认识安拉,达到“人主合一”。该派宗教仪式狂热,念经时配合各种动作,崇拜圣徒,朝拜圣墓。

赫杜米·艾孜木有两个儿子,长子玛木特阿敏、次子伊斯哈克都自称“和卓”(波斯语,原意“显贵者”,对“圣裔”的尊称),他们通过传教成为南疆六城的宗教领袖,但兄弟间为统治权发生争端。以玛木特阿敏为首成立白山派(教徒戴白帽),以伊斯哈克为首成立黑山派(教徒戴黑帽),彼此相争300余年,至20世纪两派才逐渐泯灭。

乾隆年间的大小和卓叛乱,即是白山派发动的。大和卓波罗尼都、小和卓霍集占两兄弟于乾隆二十年(1755)占领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二十二年(1757)杀清军副都统阿敏道,拥兵自立。次年乾隆发兵讨伐大小和卓。二十四年(1759)大小和卓兵败西逃,天山南路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清代中国统一战争结束,清朝疆域臻于极盛。

到了清末民初,中国的伊斯兰教又有了极大的发展,那就是伊赫瓦尼派和西道堂的出现。

伊赫瓦尼,阿拉伯语意为“兄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教派,被称为“新派”、“遵经派”、“新行派”等。它由东乡族人马万福(1859-1937或1853-1934)创立,他是东乡县果园村人,被人称为“马果园”。

从十八世纪开始,阿拉伯大地上瓦哈比派迅猛兴起势不可挡。1888年马万福前往麦加朝觐、留学,学习瓦哈比派经典。1892年回国后,有感于当时的门宦和格底目的礼仪和风俗不符合经典,他就和一些著名的阿訇、哈吉们探讨瓦哈比派教义,决心改革中国的伊斯兰教,提出“凭经立教”、“遵经革俗”的主张。他提出包括:不聚众念《古兰经》,一人念众人听;不高声颂赞;不多做“都阿”(祈祷);不朝拜拱北等十条纲领,被称为“果园十条”。

他们以改革者的姿态在甘肃临夏一带传教,因为提出以“伊赫瓦尼”来“统一教派和门宦”,受到了格底目和各个门宦的强烈抵制。马万福又到陕西、新疆等地讲学传教,1918年得到西北军阀的马麒、马步芳父子的支持开始在甘、青两省占有优势。

经过虎嵩山等阿訇的一系列改革,提出与其他教派各行其是、互不干涉的原则,伊赫瓦尼派和各门宦及格底目的关系缓和,在宁夏地区开始广泛传播。伊赫瓦尼派在教坊制度上与格底目类似,教坊间互不干涉,没有严密统一的宗教组织,清真寺也实行“董事会”制度,成员为教民推选。

要注意,该派虽然受瓦哈比派很大影响,但绝不同于瓦哈比派。一是因为产生教派的国情有差别;二是瓦哈比派遵从四大教法学派中最保守的罕百里学派,而伊赫瓦尼派依然遵奉在中国广泛传播、灵活宽容的哈乃斐学派。

西道堂同样是清末民初发展出来的新教派之一。它由甘肃临潭回族人马启西(1957-1914)创立,因为格外注重伊斯兰传播方式的本土化而被称为“汉学派”。

马启西出生于阿訇家庭,幼习经文,科举考试中了秀才,阿拉伯文与汉文造诣都很高。他本是虎夫耶支派北庄门宦门徒,1901年脱离北庄门宦成立金星堂,1909年改名为西道堂。该派既是宗教团体又是社会经济组织,倡导实业办教,分工合伙经营商、农、牧、副各业,从事生产。

在教理上,遵奉“五功”等伊斯兰教基本信条,同时以本国文化发展教理,兼容格底目和哲赫忍耶等多家礼仪风俗。教权结构类似门宦,教众对教主具有依附关系。1914年马启西被杀,马明仁继任教主,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发展壮大。但1946年马明仁死后,道堂上层收敛财物,下层则陷入贫困,西道堂就此走向衰落。

虽然中国分化出这么多教派,但他们之间的宗教分歧并不大,大多是逊尼派,都承认四大哈里发为正统,都遵从哈乃斐派教法,它们也都多少受到什叶派的影响,大多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比起中东的教派来说更加世俗与灵活。

THE END
1.有关伊斯兰教,每个基督徒须知的十件事伊斯兰教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在西方世界。对基督徒而言,认识这一宗教,并向其教徒介绍耶稣基督的福音(这一点最为重要),正变得越来越有必要。我本人曾在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作过二十年宣教士,下面是我学到的十件事。 1. “穆斯林”不等于“阿拉伯人”。 https://www.thegospelcoalition.org/zh/article/yugun-yslan-jiao-mi-ge-jd-tu-xzh-de-shi-jian-shi/
2.伊斯兰教(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伊斯兰教 世界性的宗教之一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回教等。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创传。主要传播于https://baike.sogou.com/newPage/baike/fullLemma?lid=90730&g_ut=3
3.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主的使者。”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信奉经典是《古兰经》。《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Quran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中国旧译为《古尔阿尼》、《古兰真经》、《宝命真http://www.locpg.hk/zggq/2014-01/04/c_125956458.htm
4.伊斯兰教简介伊斯兰教历史→MAIGOO百科伊斯兰教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伊斯兰教即顺从真正意志的宗教,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约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号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他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反https://m.maigoo.com/citiao/238629.html
5.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7世纪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伊斯兰的经典是《古兰经》。中国过去称伊斯兰教“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并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儒释回”回即伊斯兰教)回儒两教“道本同源、初无二理”的中国伊斯兰教。已经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718.html
6.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一词是阿拉伯文Islam的音译,原意为“顺从”,是指对伊斯兰教所信仰主神安拉的顺从。伊斯兰教的信徒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即由“伊斯兰”转化而来。在中国历史上,伊斯兰教也曾被称为回教、回回教、天方教、清真教、清净教等,有时也称之为“教门”。伊斯https://vibaike.com/427984/
7.伊斯兰教(豆瓣)没有哪个主要宗教曾像伊斯兰教那样,在西方世界中遭受如此扭曲。将伊斯兰视为一种宗教,以及一个世界主要文明的“主导思想”和支配原则,在今天意义是格外重大的。不仅因为它彰显了超过十二三亿穆斯林人口的生活之道,更因为伊斯兰及其文明在欧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实扮演了比一般认为的更为重要的角色。而且伊斯兰教是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7592/
8.伊斯兰教是什么意思?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https://iask.sina.com.cn/jx/sh/tW1oQfzomN5.html
9.伊斯兰国绝非“伊斯兰”,教你认识作为和平教的伊斯兰教其三,伊斯兰民族主义有悖于伊斯兰教的宽容性。伊斯兰教《古兰经》明文教导“对于宗教,绝无强迫”(2:256),“真主确是喜爱公平者的”(60:8),而伊斯兰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强迫性,与伊斯兰教确立的宗教宽容是背道而驰的。不但伊斯兰教律法要求穆斯林们应该保护少数民族的地位,历史也提供了许多穆斯林宽容其他信仰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7952
10.伊斯兰教,你了解多少?04-08 伊丽莎白塔,是哪个国家的? 04-08 中国有犹太人吗?是什么民族? 04-08 信基督教的老人去世了怎么处理? 04-08 伊斯兰教,还被称为什么教? 04-08 伊斯兰教的起源是什么? 04-08 伊斯兰教,你了解多少? 04-08 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哪个省? 04-08 中国十二个传统节日的英文是什么?精彩https://m.56.com/c/v531591988.shtml
11.伊斯兰教的文化礼仪习俗"伊赫桑"即善行,穆斯林应遵守伊斯兰教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例如,伊斯兰教提介诚实和廉虚,认为诚实使人行善,善行引导人上天国,谎言使人行 恶,恶行使人人火狱。伊斯兰教律禁止撒谎、爽约、隐瞒、诬蔑、作伪证、谗言等。教律还规定,同他人谈话时不能看不起对方而别转脸去,走路时不能趾高气扬、 目中无人。https://www.51test.net/show/538258.html
12.伊斯兰教对性的态度伊斯兰教对性的态度 今天,我和我们民族的年轻人在一起,谈谈我们年轻人的问题。青年是一个民族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不能以金钱和物质财富来衡量,他们比任何东西都要贵重。因为,他们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因此,今天,我就对我们伊斯兰民族的青年,多谈一些。我们应该保护我们伊斯兰民族的年轻人,保护他们避免道德http://www.wyzxwk.com/e/m/show.php?classid=27&cpage=0&id=217792
13.中国伊斯兰教派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苏菲派虎非耶,哲海林耶基本上属于中亚乃格什班迪耶苏菲教团中的高念与低念迪尔之分而形成的两个支派,在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没有形成独立的高念派与低念派苏菲教团,因此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主要苏菲派别中没有虎非耶和哲海林耶这两个名称。同时虎非耶华寺门宦的道祖谢海马莱迟在麦加,也门,马格达http://alhassanain.org/m/chinese/?com=content&id=19
14.伊斯兰教的解释伊斯兰教的意思汉典“伊斯兰教”词语的解释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 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 汉典 细https://www.zdic.net/c/a/13c/303448.htm
15.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信仰真主是伊斯兰教六大信仰的核心,也是伊斯兰教六大信仰里最根本的信仰。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主宰者,是独一无二的最高的真宰;同时也是恩养者和受拜者,掌握着每个人的行为。因为,真主具有无限的本能。他能听、能观、能知、能察。所有人的一切想像和行为,他都了如指掌。他创造一切,化育一切,主http://www.duost.com/20081114/15356.html
16.为什么每个国家的伊斯兰教如此不同?界面新闻“伊斯兰国”(ISIS)的崛起引起了人们对于该组织起源的猜测:哪些力量和事件导致了这个圣战组织的兴起? 罗彻斯特大学教授、宗教研究学者Aaron W. Hughes在Quartz上撰文,解释了伊斯兰教的地区差异,以此来解释“伊斯兰国”崛起的地区性因素。 没有一个宗教是完全统一的。例如,意大利乡村地区和纽约市的天主教就存在一些不同https://m.jiemian.com/article/569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