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土宗教,道教利用互联网开展宗教活动的影响相比其他宗教较小。涉及道教的较为知名的网站有“道教之音”、“中国道教网”等,内容以传播道教和宣传道教思想文化、道教养生为主。各综合性门户网站,如腾讯、凤凰也设有道教板块或专题。近年来,一些道教界人士和道教信仰者开始运用网络宣传道教,扩大影响。截至2019年12月,新浪博客“天台道统”的访问量最大,约149万余次。此前,有道士在微博发布“网上皈依流程”,在网上招徒皈依,一度引起热议。
(二)网络宗教活动的主要特征
互联网不仅是宗教传播发展的新工具,更对宗教形态和发展模式进行了重构或者说塑形。网络宗教既有传统宗教的基本特点也受到网络技术的深刻影响,较之于传统宗教在传播规律和媒介效应上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特征。
二、我国网络宗教传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宗教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发展,给宗教信众的宗教生活带来快捷便利同时,与之相伴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具体而言,网络宗教在我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宗教的发展传播加剧了传统宗教格局变化的复杂性,增加了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网络宗教传播的主体分散,内容庞杂,信息量大,传播方式多元多变,加大了管理难度
(三)网络宗教活动中存在部分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渗透,甚至邪教组织也利用网络进行传播,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国家安全
(四)网络空间涉及宗教的热点问题和争论有所增多,特定条件下会危害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乃至国家安全
三、加强网络宗教事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对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巩固加强网络舆论主阵地建设
网络宗教问题融合了互联网和宗教两方面的特点,并因二者的结合不断有新的衍生问题出现,涉及国家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宗教安全、文化安全等多个重要领域。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互联网宗教问题的重视程度,把网络宗教事务管理作为宗教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适时调整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对网络宗教事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鼓励互联网及新媒体发挥自我净化功能、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宗教关系
(五)支持爱国宗教团体加强网络建设,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
二是爱国宗教界要有意识地参与到网络宗教活动中,发挥爱国力量在网络空间宗教领域的引领作用。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已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因此,对于网络宗教事务的管理要疏堵
结合、引清排浊。要引导爱国宗教力量有意识地参与到网络宗教活动中,所谓“邪不压正”,网络宗教的正反两方面的社会作用也是此消彼长的,只有正面声音不断的发出,才能掩盖负面的声音;只有积极的作用不断发挥,才能抑制消极的影响。近年来,网络空间“意见领袖”、“网络大V”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也要有意识地在网络宗教领域树立爱国爱教的“宗教领袖”,发挥网络宗教舆论核心人物的影响力。“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宗教界人士在线上线下、网上网下,现实虚拟中都要靠得住、起作用。要增强他们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他们来引领网络空间涉及宗教的舆论走向,引导信教群众合法有序地开展网络宗教活动,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宗教关系。
②张华、张志鹏:《互联网+时代的宗教新形态》,《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第4期。
③赵冰:《网络宗教活动在中国的发展及管理》,《网络传播》2015年第2期。
④魏德东、王卫东:《引导与适应——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5)》,载邱永辉:《中国宗教报告(2015)》,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年。
⑤王秀丽:《宗教的互联网传播及网络舆情引导管理》,《淄博师专学报》2016年第1期。
⑦徐以骅、谢洁:《网络时代的宗教学术讨论会会议综述(代序)》,载徐以骅:《宗教与美国社会:网络时代的宗教(第三辑)》,时事出版社,2005年。
⑧孙涛:《浅析互联网条件下邪教网络宣传趋势及应对之策》,《中国反邪教通讯》,2017年6月8日。
⑨王秀丽:《宗教的互联网传播及网络舆情引导管理》,《淄博师专学报》2016年第1期。
⑩赵冰:《“网络宗教活动”在中国的发展及管理》,《网络传播》2015年第2期。
董栋:《关于我国网络宗教事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