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九年级政治复习之国情篇知识总结

国情篇共有12课的内容:七上第三单元(第九课地球的叹息、第十课中华民族的选择),七下第二单元(第四课电视机的变迁、第五课小康家园、第六课飞天梦想、第七课人类的翅膀),八下第三单元(第七课城乡直通车、第八课黄土的厚重、第九课手足情深),九年级第一单元(生活在地球村、中国的声音、中国的道路)

二、考点梳理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地球三声叹息分别指什么?“地球的叹息”反映了地球面临着哪些十分突出的问题?

答:(1)地球三声叹息分别指:植被减少、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2)“地球的叹息”反映了地球面临着资源和环境十分突出的问题。

2、地球叹息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1)植被减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措施

(1)植被减少的原因;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破坏植被

(2)植被减少的表现:沙漠化加剧、草原退化加速。

(3)植被减少影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发繁、沙尘暴肆虐,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植被减少的措施:深刻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和重要性;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保护环境与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答:2)大气污染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措施

①原因:人类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石化燃料,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有毒废气及悬浮颗粒。②表现:大气中形成酸雨;是紫外线直接照射加重③危害: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破坏了动植物生存的环境,影响了生态平衡。

3)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实施节能降耗;消除工厂烟尘。实施汽车尾气达标排放;禁止燃烧垃圾和秸秆;开发环保产品,提高科技水平和增强科技创新;降低空气污染等

4)水体污染的表现、原因、措施

(1)水体污染的表现:大江断流、水质污染、人畜饮用水短缺、干旱频繁发生、水生物大量死亡等。

(2)水体污染的原因:工业废水、农业化学污染、生活废水、石油对水体的污染等。

(3)治理水体污染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①建造污水处理厂;②生活用水再利用;③创新城市供水系统;④节约用水;⑤提倡使用

环保节能装置等。

3、为使地球母亲不再叹息,你有哪些好建议?

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

4、“地球的三声叹息”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答(1)地球是唯一可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可是地球母亲却被我们人类破坏得千疮百孔,人类已经饱尝了大自然的惩罚。(2)保护地球,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球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共同呵护地球,让地球母亲不再叹息。

5、地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危害及对策?

(1)地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物种加速灭绝、酸雨现象、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垃圾成灾、有毒化学物品污染等。

(2)地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不全理的活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缺乏环保意识;人口的急剧增长,加剧了环境危机。

(3)地球环境问题的危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威胁着生态平衡;使人类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恶化;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地球环境问题的对策:A国家:①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环境保护相协调。B有关部门:①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②关闭高污染、高耗能企业。C企业:①自觉遵守国家政策和法规②依靠科技提高处污能力。D公民:每个人应自觉落实环保行动。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中学生的责任)(优化设计p11)(1)积极宣传做环保知识(2)自觉履行环保义务(3)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4)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3)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做斗争。

6、我国为什么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这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②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③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④有利于建成美丽中国。

7、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或当地政府应怎么办?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坚持保护环境、资源的基本国策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⑤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⑥加强科技创新,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8、请你结合实际,就“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发现倡议?

①认真学习环保、节约能源生活小常识,并当好环保节能义务宣传员②在生活中自觉落实环保行动,如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等。③敢于对身边破坏、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④经常关心所在地的资源、环境现状,并尝试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等

1、概述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方面的国情?简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面对这些国情,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1)A: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老龄化速度加快。这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B:我国在资源方面的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平衡,开发难度大。加上浪费损失严重,导致我国资源短缺,形势更加严峻。

C:我国在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目前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上仍呈恶化趋势。

D: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国情:我国在诸多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熟,特别是在核技术、基因测序、杂交水稻等领域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但总体科技实力不强,总体布局水平相对落后,其表现为①我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总体较低②研发经费、技术管理、科学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科技国际竞争等在国际上的排名不高③在高科技领域,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尖端技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的差距较大。

E:我国在初级阶段的最基本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具体表现或原因)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还不够健全。

(2)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相互依存,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额压力,人口大量增长,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其核心是发展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才能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3)面对这些国情,我国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

②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环境、人口

B坚持保护环境、资源的基本国策——资源、环境

C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资源、环境

③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

B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技

C坚持尊重知识、人才、创新、劳动的方针

④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情

B实施西部开发战略

C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E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F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⑤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资源、环境

⑥加强科技创新,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资源、环境

⑦倡导绿色发展和绿色消费理念——资源、环境

2、怎样理解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我国很多城市发生停水停电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答:(1)从总量上看,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但从人均占有量上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小,所以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而我国资源面临严峻的形势(我国资源的现状和形势)

(2)我国很多城市发生停水停电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短缺

3、我国的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额压力。(一方面:人类要生存,要从自然界索取生产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向自然界排放废气物。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人类的无节制排放,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生活,也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所以说我国资源形势严峻)

4、为什么说“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必然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答:一方面,人类要生存,要从自然界索取生产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向自然界排放废气物。人类的无节制排放,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生活,也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5、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人口的急增给带来的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和人们对大自然盲目、掠夺性的开发。(2)乱砍滥伐,过度垦荒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6、自然灾害给了我们哪些提醒?我们要有哪些新的发展思路?

答:(1)人口的激增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对大自然盲目、掠夺性的开发,必然导致各种灾害和严重的环境问题。

THE END
1.国家之谜国土的起源与发展一、国土的起源与发展 在遥远的古老时代,地球上并没有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家。人们以部落为单位生活,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领地,但这些领地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立一个更大的统一体是为了维护和谐共生而必要的。于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美索不达米亚诞生了。 https://www.msssy.cn/li-shi-zi-liao/595737.html
2.国家基础知识概述国家地理政治体系经济发展文化特色最基本的国家知识常识为何重要? 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最基本的国家知识常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并且增强自己的判断力。这不仅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方便之处,比如旅行时了解目的地的情况,也包括参与公共讨论时表达意见所需的情报。如果没有这种基本信息,我们很难做出基于事实支持的问题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这对于个人https://www.xqxhybz.cn/jun-shi-yu-zhan-zheng/878466.html
3.范勇鹏美国制度的起源与本质:从公司到国家董事会掌握着国家的所有权力,行政官被降到仅仅是一个执行官的地位,即使是执行权,也不全在执行官的手中,而是通过各种委员会来进行分权。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的制度设计基本逻辑差别不大,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区别。英国与威尼斯和尼德兰所不同者,在于由于英国原有古老而尊荣的传统主权,故在制度转变过程中保持了集中的行政https://cifu.fudan.edu.cn/db/c4/c12200a252868/page.htm
4.两种延续性背后的普遍主义——评《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如果欧洲中世纪历史中形成的“主权国家”政治逻辑可以被视为一种在欧洲历史语境下形成的普遍主义秩序,那么在春秋战国语境下构成的大一统秩序,则可以被看作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全球化开始之前,存在于亚洲的以天下观为基础的另一种普遍主义秩序。在英语世界,赵书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政治动态及之后中国“儒法国家”治理秩序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2905
5.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国家和地区一览表国家是政治地理学上的名词,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包括领土、人口、种族、血统、政府、语言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等要素组成。 国家,英语Country,俄语Страна,法语Pays,西班牙语País,葡萄牙语País,德语L?nder,意大利语Paesi,日语言kuni。现代多指主权国家(Sovereign State) http://114.xixik.com/country/
6.孙向晨:民族国家文明国家与天下意识孙向晨:民族国家、文明国家与天下意识 内容摘要:在现代政治哲学体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国家理论,国家是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基础。基于个体权利建构起来的现代主权国家,具有强烈的契约论色彩,但还非常需要一种精神性的整合力量。因此,在现代国家成长的现实路径中常伴随着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主权国家与民族主义是一个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626.html
7.从词源角度看“文明”与“国家”看来,将文明与国家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将文明主要地视作某种特殊的文化,将国家视作某种特殊文化基础之上的某种特殊的社会结构,或者,将文明概念本身划分作文化与社会两大部分,更多地在文化的意义上使用文明,来确立国家产生的文化标志,这都不一定对研究工作能有多大帮助。何况,在欧美文化人类学界的主流那里,文明本来就http://iwh.cssn.cn/xscg/sjgdzsjs/201304/t20130408_5225019.shtml
8.区块链技术b类数据上链是什么意思单身汪们疯狂竞争,想破脑袋去解题。只要其中一只汪解出一道题,就立马得意洋洋地昭告天下,示威全部单身汪,这个姑娘是我的啦,你们放弃吧。其他单身汪们即使不服也没有办法,惆怅懊恼也不是个事儿啊,还是麻溜地立马去解下一道题目吧。这只喜赢姑娘的幸运小汪被岳母认可后还能得到25个货币单位的彩礼,简直人生赢家。 https://blog.csdn.net/heqinghua217/article/details/79026483
9.王缉思: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普世价值俄罗斯联邦宪法在序言中这样阐释:“我们,因共同的命运在自己的土地上联合起来的俄罗斯联邦各族人民,确认人的权利与自由、公民的和睦与团结,维护历史形成的国家统一,根据公认的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准则,缅怀先辈并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尊重,确信善良与正义,复兴俄罗斯主权国家并确立牢固的民主基础,致力于保障俄罗斯的富强与繁荣https://www.guancha.cn/WangJiSi/2018_11_23_480744_s.shtml
10.对当前我国存在的暴力恐怖活动的研究与思考要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对话,大力加强各国执法层面上的合作,共同研究防止跨国恐怖活动对策,有效的预防和坚决打击跨国恐怖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舆论,坚决打击境内外的“疆独”、“藏独”分子的暴力恐怖活动。 (五)充分依靠和广泛发动群众,夯实反暴力恐怖斗争的群众基础。反暴力恐怖斗争要坚持走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http://www.zgfzxxh.com/xhlw/201007/t20100729_392851.shtml
11.八上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①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 国家利益的含义、内容、核心利益: 含义: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内容:国家利益涉及政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7pt3880ct11382n312176.html
12.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原理与路径国际法的这些发展变化,必然引起了主权国家社会功能的转型,内在地扩大和促进了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发展。 (三)国际法上的利益具有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双重维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法恰是适应利益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法的变化和发展根源于人们利益要求的变化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利益规律http://xzts.jsjc.gov.cn/zt/sgjxs1/201904/t20190419_7867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