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学习乱象:从一位朋友帮我算命说起

南怀瑾:从易简而视之,则古今修途,仍皆画限于《易》之图变、《易》之数演。甚至,亦如数学中之游戏数学,虽慧思奇奥,终莫出此数学公式之范畴,而究之实用,及今虽穷人类之智术,犹未探得其足资利用之源,可以开物成务之功也。不然,则析理于人伦日用之间,坐谈心性,徒托空言而已。

01

易经的学习路径

“易为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之一,在历史上地位崇高,不仅被尊为儒家“五经”之一,还被誉为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历朝历代研究易经的学者典籍汗牛充栋,不胜枚举。据一些易学爱好者统计,就古代研究易经的著作,就将近大约3000余种,如果再加上近现代研究易经的学者典籍,估计就可能已超过3000种,由此可见,人们对易经的好奇程度有多强烈以及易经文本本身的阐释空间有多宏大。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人们对易经如此之重视,不停的以各种各样的解读方式阐释易经,肯定有利于易经思想的传承,可与此同时,浩如烟海的阐释著作以及没有边界的解读空间,也造成了易学爱好者的困扰。

是自行去读原典领悟易经的原初含义?又或是深入3000多本学者典籍中,一探易学的深层要义?如果仅是读原典,不依仗白话文翻译,恐怕很难理解其到底表达了什么,但仅是透过白话文,知其字面意思,却又走不进易学的深层思想。而如果是去打开3000余本古代学人著作,一方面,很多人听到这个数字,就望而却步了,另外一方面,这些著作还得借助白话文翻译,才能理解其表述含义。

但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学人解读易经的功用性与当今大众所试图希冀解决的问题业已相去甚远,不够实用,也难以迎合大众的口味。那怎么办呢?其实也不难办,现代人只要有这个需求,自然就会培育出市场来,如今很多“震古烁今”、“通天彻地”地易学培训师,就纷纷给了普罗大众诸多极为实用但又相当简易的易学了解路径。

很多人只要一听过他的课程,买过他的著作,就能够凭借这本所谓易经的教程来运用在自己的命相或者风水玄学中。可这样真的是推开易学思想大门的简易路径么?在这个市场上,这些所谓的“易学大家”真的是大家么?

02

易经是算命宝典

前不久,一位朋友突然之间,问我要了生辰八字,说要借助一本高人的书来给我占卜运势,我一听,便来了兴趣,因为几年前的自己也曾浸淫此道深深不能自拔。

不仅有断卦之要、断卦之最、运用之法、卦爻解辞,还涉及现代化具体的人事占断,比如,诉讼、文凭、工伤占断等等。从具体内容而言,语言表达文白兼用,而且专业词汇甚多,这对于一个很少接触文言文或者不理解文言文的人而言,很会觉得深奥,因为看不懂,但其实真的看不懂么?

其实也不是,只是一方面,我们懒得查资料去求证,另外一方面,我们往往对于看不懂的态度是靠领悟。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由于文言文表述模糊性的意味,就更加适合我们去领悟了,因为解释的空间很大,无论是正说,还是歪说,只要能够自圆其说,那就是能给人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

所以,在这一点上,个人以为阅读研究易经文本时,需要引起大家高度警惕。对于那些专业词汇,其实若真有心,百度一检索,自然能够知其白话文含义,不必将之视为什么不能解释的神秘咒语。

而且,更需要注意的是,比如像书中提到的所谓六亲持世、六亲取用、六亲用神、六亲发动、六亲动变等实际内容,实际上,真要去整体理解也不难,因为找见这些内容的源头就可以。像你去查明代的卜筮圣典『卜筮全书』,就能找见这一内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被认为是周易爻辞文化的最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吉凶卜筮的巅峰之作。

全书辑录了明代以前纳甲筮法的经典作品,传承了《京氏易传》和《火珠林》等早期的筮法的真谛。也就是说,这本书几乎是各种借由易学做预测功用必备的圣经。

而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10年就出版了《图解周易爻辞文化·卜筮全书》,作为读者真感兴趣,可以翻一翻这本书大体知其所谓理论的来龙去脉。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现代的一些所谓易学大家特别喜欢抄书,怎么个抄法呢?就像前文所谓要谈六亲的具体演算内容以及配合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时,可以抄的书太多了。

比如:『卜筮全书』、『卜筮正宗全书』、『增删卜易』、『梅花易数』、『黄金策』等等,光抄还不够,还得会编,怎么个编法呢?

03

编撰算命宝典的方法

第一,要结合不同书籍的经验提供多角度以呈现自己解读的客观性或者所谓的集大成性;

第二,要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之结合现代人的焦虑灵活运用与结合,实现现代化的改造;

第三,言语措辞之间要赋予自己解读的独断权力,以塑造自己的无上权威等等。而且,也不用担心这些易学大家们看不懂,因为别人也可以像读者一样买本图解版本的。

在17岁就担任某易学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等职务,后名声起来,便四处讲学,广受追捧,不仅诸多企业将其奉为座上宾,而且其履历上还宣称是北大某传统文化研究所的所长。不仅如此,该书作者所著书目里边收录了,他与国内政界、军界、商界、文艺界、宗教界等300余位各色各样、有头有脸的大咖的合影,比如:学诚大师之类的。

比如:很多所谓的称号不知从何而来,查无出处、作品涉及文白翻译部分内容,直接就是原封不动地抄袭前文所提到的市面上随处可见的文白翻译著作,也有自身阅读与思考的进阶等等。

04

算命算得准的成因

但我想最关键的还是在于,那个曾经痴迷于那些占卜星相玄学的自己已成为过去式,对于易经本身的学习研究体认。

一方面,不单单只是将其狭隘的局限在所谓预测的功用上,其所蕴涵的文化思想,实际上可以在现代各专业学科的知识基础上,深入其堂奥,真正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另外一方面,就像余英时先生所言:“接受了多元价值的立场,便无法信仰任何一家一派的理论系统,特别是宗教的或哲学的系统。”

对于我而言,同样如此,不满足于,也不认为易经解释世界的一套理论系统,当成认知世界的唯一方式,或许,这也是个人还能够不断继续求索易经以及其它知识系统的深层动因所在。不过,可能很多人也接触过一些可能用易经来算卦看相预测很准的现象,对于此,王东岳先生在『中西启蒙哲学课』中做过三种可能性的解释:第一种可能是,物态返祖的生理基础,也就是极少数人由于出现返祖现象,能够感知到常人一般难以感知的信息量,第二种可能是,易学积累的算卦经验,能够基由千百年来传承的人生经验对个体运势进行大概率判断。第三种可能是,关联基因,比如,一般看手相,将手心三条线分为生命线、智慧线、姻缘线,那有人就能够根据这个姻缘线判断某人姻缘情况,原因其实就在于姻缘线跟所谓柔韧性格并联遗传。也就是说根据线条来判断这人性格柔韧度的情况,从而判断其在爱情里边是不是经得起百转千回的折腾之类的。但先秦史学者、《易经》研究专家吕绍纲先生,在《周易阐微》一书中却认为:

《周易》中通常用来占卜预测的“筮或蓍”,其实质是“以宗教迷信为形式,以哲学和知识为内容,以指导人们行动使之服从统治为目的一种数学计算行为”。

这让我也不经意间,想起前些年,易经与预测学纳入中科院博士生招生计划这一新闻,引起了许多所谓易学大家的热议,他们似乎纷纷认为这是国家在为算命背书。

这在个人看来,实在是误读,因从其所考试科目来看,涉及宗教学原理与中国哲学史,显然不是考诸位报名考生算命的本事。其次,该系的博士生导师谭德贵先生,虽然是所谓自幼学习家传术数算法,但好歹也是先师承山东大学刘大钧先生学习易经。

后师承北京师范大学郑万耕先生学习易学史与哲学,有过现代学科本景的系统化研究与专业背书。虽然,个人不知其预测学究竟是怎么个学法,以及讲授的内容为何,但个人认为可以肯定的是其内容绝对不是市面上所谓的算命那一套路,不然,肯定过不了思政课那道坎。

05

走进易经的可行路径

对于易学算命,个人以为正所谓『善易者不卜』,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而至于如何学习了解『易经』?

亦或者是大众较为熟悉的曾仕强的书,亦是一个可以不断借由他们所阐释的内容以及引证的书籍,去审慎辨析与理性探寻,并进一步构建自己易学的研究图谱。其实在学界,不止是很多学者对易经用来算命存在争议,对很多人推崇易经地位,认为易经包含无上大道,似乎要赋予其绝对真理的倾向,也有反对的声音。像言九林先生就认为:《易经》(指包括了经与传的《周易》)当中并无任何高深莫测的东西,其本质,乃是一部基于对天文学和气象学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用以指导劳作、生活与管理的著作。它产生于中国理性文明发端的商周时代,这种发端处的理性文明,必然是简单的、粗糙的、不成熟的,甚至杂入了许多错误逻辑在其中,说它是“华夏文明智慧的源头”尚可,说它包含着高深至极的“大道”,则无疑是在扯淡。所以,在我看来,无论是将易经完全当成预测的工具手段,或是赋予其绝对权威与绝对真理的思想倾向,都是误入歧途,最后,个人希望自己的一些思考与经验,能为大家敲醒警钟,一起相对理性求索易学的知识系统。

参考资料:

[1]王东岳,《中西启蒙哲学课》

[2]言九林,《别吹了,<易经>中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

THE END
1.弘扬传统文化,感悟易经的智慧。有的人学《易经》是抱着占卜的目的学的,这也无可厚非。实际上,《易经》虽然一开始是卜筮之数,但是它本身,并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学《易经》,我们都需要对它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用之前,先了解它,这样才能用的好。 在此,提出学习易经的三点建议,我把它称为【学易三法】,仅供参考。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56439539925617?_wb_client_=1
2.大家学易经(申鑫版本)申鑫单曲在线试听大家学易经(申鑫版本),由歌手申鑫演唱,酷我音乐网提供大家学易经(申鑫版本)无损音乐,大家学易经(申鑫版本)免费无损下载,大家学易经(申鑫版本)高品质音乐,HiFi音乐下载,无损音乐在线听,好音质,用酷我。陪着我,不要停https://www.kuwo.cn/play_detail/162572934
3.易经学习心得5篇易经学习心得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易经学习心得5篇,欢迎大家分享。 易经学习心得5篇1 读了一本关于《易经》的书,决定整理读后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对易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也是只知皮毛。摘取些感受比较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20322161927_4908498.html
4.汲取智慧,总要学点什么。(典籍里的中国)剧评《传习录》是集中体现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哲学思想的语录体著作,由他的弟子记录整理完成,其中徐爱率先提出要将老师的讲学、论学之言记录成书,后来薛侃把徐爱整理的加上陆澄的合编成了《传习录》的上卷,王大吉又把王阳明的一些书信、信札合编起来,成了《传习录》的中卷,在王阳明去世后钱德洪把老师的遗言合编成了《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224982/
5.学习易经心得体会你会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易经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篇1 相传古有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前二者皆已失传,现仅存《周易》。《https://m.yjbys.com/xuexi/xinde/1952439.html
6.易经风水学入门知识现在很多人都会把易经和风水搞混,而易经并不是看风水,而只是推测预算风水而已。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易经风水学入门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易经风水学习入门知识 一、砂水鉴别法 什么叫砂、什么叫水呢?风水学认为,高一寸为砂,低一寸为水。我们知道,风水学中最强调的是藏风聚气,山环水抱。就离不开砂水的组合https://www.oh100.com/zhishi/643045.html
7.两汉易学大家易学先贤西汉今文经学大师,汉代新儒学的奠基者。其哲学思想可谓天命论与阴阳五行说结合的产物。 张良(?-前186) 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汉朝建立封留候,他与萧何、韩信、陈平一起被誉为汉初四杰。他爱好《易经》,精通八卦,对奇门遁甲有所发展,也是被后人称颂的能掐会算的大预言家之一。姜太公的《乾坤预http://www.syzyyj.cn/index.php?c=show&id=407
8.因果病对照大全《易经》的智慧其实早已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易经》纳入国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重视与复兴,更是要让经典的智慧指导生活与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所有人 邀 请 函 《易经风水转运旺运智慧》 这是一次彻底认识命运,改变命运的课程! https://www.meipian.cn/1utwuki8
9.为什么说一般人不要学易经,研究易经的人很倒霉是真的吗,看易经的经常在外出差,有次在高铁上遇到一大爷同坐,大爷看我读《易经》相关的书籍,谈起了关于易经、算命这档事,大爷说年轻时他也喜欢奇奇怪怪的事物,后来家里人把大爷收集的算命、占卜书都给烧了,说一般人不要学易经,不是什么人都能看易经的,因为研究易经的人很倒霉,从此大爷就不再敢沾这些跟预测相关的事儿了。本来https://www.qqqs.org/smnds/240.html
10.易经入门(1):学易经需要从哪里开始学起来工作室咨询的客人大多对易经感兴趣,但不知从何学起,一筹莫展,相信初学易经的朋友都有过这个感觉,咱们本期讲讲学易经需要从哪里开始学。 1.阴阳五行 学易经必懂“阴阳理论”,“阴阳”是易经的核心算法,如同计算机底层逻辑的“二进制”,不理解阴阳,在学习易经过程中很容易“钻牛角尖”,学到后期时,会遇到瓶颈。https://www.yilusoso.com/yjrm/1116/
11.一般人不要学易经是为啥学易经会倒霉吗近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自己书中曾讲,大家尽量不要读《易经》和《佛经》,原因是这两门学问实在太深了,学着学着就入迷了,入进去就出不了,这很影响生活。 耗费时间精力多:无论是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的人,还是读书甚少文化一般的人,想要学习易经都需要耗费许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一般人是耗费不起的,毕竟他们还需要工作为https://www.qiyuange.com/zhouyi/40860.html
12.学风水看周易还是易经周易比较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而易经则比较学风水看周易还是易经(引荐四) 周易与易经,哪个才是你的风水宝典? 风水大师们常说,想要精通风水,得先研究「周易」和「易经」。好多小伙伴就犯愁了,这两本大书,到底先读哪一本呢?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 众所周知,「周易」是周文王姬昌所著,是占卜、预测的经典之作。而「易经」呢,其实是https://m.11467.com/product/d25578003.htm
13.品易轩周易易经学习培训品易轩易学培训网,专注于八字命理培训,周易培训学习,风水培训班,易经学习培训班,四柱培训,集众多易学名家,周易专家教学实录,为您开启正确的易学入门、提高之门,让您短时间内达到专家预测师水准。https://www.usece.com/
14.中国易经大师易学名人排名榜100名易学专家简介上古先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周易之学,上论国运兴衰,中论人事万物,下论自然变化。《易经》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不乏历代先贤名师,不断完善规范易经文化,近代亦有易学杰出者,在众多易经术数文化领域,不懈努力钻研,使传统易学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 http://www.yuncaijing.com/news/id_15067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