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6.120179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09.07

#每日学论语#16.1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zhuānyǔ)。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ǎ),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費(bì)。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

【译文】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与子路一起来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用兵了。”

冉有说:“是季孙想要这么做的,我们两个做臣下的不赞同。”

孔子说:“求,周任说过一句话——能够贡献力量,才去就任职位,做不到的人就下台。看到盲者遇到危险而不去保护,快要摔倒而不去扶持,那么这样的助手又有什么用呢?你的话真是说错了。老虎与野牛逃出了栅栏,龟壳与美玉在柜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

冉有说:“眼前这个颛臾,城墙牢固并且离季氏的采邑費地很近,现在不占据它,将来一定会给子孙留下后患。”

孔子说:“求,君子就讨厌那种不说自己贪心而一定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过,诸侯与大夫不担心人民贫穷,只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太少,只担心社会不安。因为如果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人民和谐相处,就不会觉得人少,社会安定,就不会倾危。能做到这样,远方的人如果还不顺服,就致力于礼乐教化,使他们自动来归。来归之后,就要安顿他们。现在由与求二人辅助季孙,远方的人不顺服,却没有办法让他们自动来归,国家分崩离析,却没有办法保全,反而想在国境内发动战争。我恐怕季孙所忧虑的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啊。”

【微言微感】

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你说了,领导不一定听,不听是领导的事,不说是你的失职。

冉求、子路,身为季氏的属下,帮助主人走正道,避免误入歧途,这是下属的责任和使命。不劝阻,或者劝阻不力,眼睁睁看着狼烟点燃,百姓将要遭受战争之苦,老师平时教导的仁义和忠诚都到哪里去了。

说什么他们两个都不想去,是季氏非要去。这明明就是在推卸责任。

孔子批评得有道理。

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牢骚,埋怨客观环境逼着我们在应试教育,在误人子弟,但是,我们除了埋怨,主动改变了多少?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喜欢,成绩还不错,不给领导惹麻烦,我们要实施大阅读,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实施自主管理,真有人干预吗?

如果我们空有理念,空有梦想,没有行动,或者没有行动力,总是给领导惹麻烦,学生又都不买账,那么被专制,被管控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关起门来,你就是国王。一间属于你的教室,如果出成果,出经验,满意度高,领导巴不得推你做典型呢。

冉求和子路,说自己不同意季氏攻打颛臾,是季氏一意孤行,其实是自己在不作为,或者自己也从心里认可季孙氏的这一举动的。

心里支持,嘴里说得再漂亮,也不会言行一致的。

我们每一个人,不要埋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要从自身出发,做好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我们可能改变不了大局面,但是可以影响一个小氛围。一个家,一个办公室,自己几个好友,自己一间教室,自己一所学校……我们愿意做,总能做些什么。我们怎么做,也总是做不完人间有益的事情。

能做多少,就做到少,如此就好。

冉求、子路,如果力劝季孙氏不要进攻属国,相信还是有办法的。不去做,不愿意做,理由总是很充分的。因为,谁也无法叫醒装睡的人。

后来证明,冉求和子路,或者说冉求,还是支持季氏攻打颛臾的。“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費(bì)。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原来,冉求从心里是赞同季氏攻打颛臾的。

为什么不能攻打颛臾?

一、颛臾是依附鲁国的属国,本来应该得到鲁国的庇护,怎么可以去攻打呢?

二、征服别人最好的办法不是消灭,而是为我所用,用情感俘虏他们。在纷乱的战国,你的国家,没有战争,没有灾害,没有贫富不均,没有阶级斗争水火不容,没有宗教信仰……这样,不用去征服,你若花开,蝴蝶自来,近者悦,远着来。不战而屈人之兵,何乐而不为之?

三、攘外必先安定内,不能慌着对外宣战,后院起火,失去立足根本。

THE END
1.论语《论语·学而第一》原文及解读必读书目此所谓学习着并快乐着。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6.https://bbs.openke.cn/thread-1473204-1-1.html
2.子曰:论语一则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论语·雍也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说:“你的学生中间,哪一个热爱学习?”孔子回答道:“有个叫颜回的热爱学习,他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的是他已短命死了。现在再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47906
3.《每日论语》学习篇《每日论语》-学习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译文:一个人学了知识,以后经常复习或者使用,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这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https://www.jianshu.com/p/b8ea347197d5
4.二年级学习计划表二.学习计划 1.每日阅读半小时 每日一篇日记。 每日诵读古诗词一首。 2.每周发博文至少一篇,坚持自评,每周互评博文10篇以上。 3.坚持体育活动,每日至少30分钟。主要是:跳绳,4.坚持预习和复习。跑步,打羽毛球。 日预习:每天各科十分钟。 日复习:每天各十分钟。 https://www.yjbys.com/xuexi/jihua/4420877.html
5.每日一读论语孔子子曰每日一读论语 01.《论语·里仁篇》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要走远。如果必须要出远门,那一定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你去了哪里。” 02.《论语·为政篇》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https://cul.sohu.com/a/577523576_121460550
6.原《论语·学而篇第一》2.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大家好,欢迎打开#每日一句论语#专栏, 每天花5分钟一起学论语,受益每一天!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原文】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之②,曰:‘思无邪'。” 【注释】 ①《诗》三百:《诗经》中共收诗歌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而言。 ②蔽:概括。 【译文】 孔子说:“《诗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2060294.html
7.小学生的学习计划(通用22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的学习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的学习计划 篇1 一、在校计划表 1https://www.ruiwen.com/xuexijihua/5497839.html
8.选一本日历,陪伴我们走过2019《每日读诗日历2019》精选从汉魏到清的数百1古诗词和典藏名画。365天,每天一1诗,每天一幅画。日历一页为诗词和解读,对面为名画和书法。每1诗、每幅画的选取,都与当天的日期、节气、节日、物候等情境相匹配。感受古人的今日,用诗歌打开距离古人最近的通道。作者对诗词出处、诗文背景、文化艺术内涵等方面加以注释、https://www.douban.com/note/696684359/?type=like
9.每日读经典《论语》?学而篇第一【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02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https://www.meipian.cn/534hcy4o
10.第一个向西方翻译儒家经典的中国人他接着说:“我们只是想借此表达这样一个愿望:即受过教育的有头脑的英国人,但愿在耐心地读过我们这本译书后,能引起对中国人现有成见的反思,不仅修正谬见,而且改变对于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际交往的态度。” 由此可见,辜鸿铭决心翻译《论语》的目的是为了“纠偏”。从这一目的出发,他的《论语》翻译实际上是一种“https://www.news.cn/mrdx/2023-05/26/c_1310722062.htm
11.《论语》十二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含答案)《论语》十二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 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 第18练 《论语》十二章 一、易错字填空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709/8131077122005107.shtm
12.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关于养心即文中的“二曰养心”,就是要求学生一敛其心,志气如神;二纵其心,遍观天地之大。每天能够安下心来,在学习中坚持有一小时或半小时的静坐和阅历: 1.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不会产生害怕的https://www.crntt.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59788&secid=61878
13.通达智慧必修:每天听《论语》在线收听mp3全集通达智慧必修:每天听《论语》 主播:东方视角 学习《论语》何用? 精解艰涩难懂的古汉语文学,让你有趣得听《论语》。逐字理解孔子及弟子对话的真意,知晓春秋时期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史悟道,学习孔子的心地修养与人格。豁达的入世智慧:和孔子学做人做事。 展开http://m.qtfm.cn/vchannels/218135/
14.国学365·每日一句【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https://www.ycpeace.gov.cn/a/wenyuan/guoxuejingdian/20180509/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