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六经七经十三经,究竟是怎么回事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4.04内蒙古

“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这一说法最早于《庄子·天运》篇。

“五经”是“六经”除去一个“乐经”。由于《乐经》或因秦焚书而不存,或因“乐”包括在《诗》《礼》之中,因此,到汉武帝的时候,就只有了“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长期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教科书。

由此可见,“五经”与“六经”的区别,就在于“乐经”,有了“乐经”就是“六经”,没有“乐经”就是“五经”。

由于“乐经”事实上已经不存在,所以,后来流传的都是“五经”。

相传,“六经”是经过孔子修订和编纂而成的,战国时期的庄周就在《庄子》中称为“六经”,由于“乐经”不存在,到汉代的汉武帝时,就只称为“五经了”。到了宋代,朱熹又加上四部儒家经典,称为“四书五经”,此外,到了宋代还出现了“十三经”。

在现行的《语文》课本上,七年级上册的“《论语》十二章”注释中,说《论语》“东汉列为七经之一”。那么,“七经”指哪七部经典呢?惜乎课本未注。

其实,在东汉时,“七经”是指“五经”加上《论语》和《孝经》。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诗》是指《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时期称为《诗》。《书》是指《尚书》。先秦时期称为《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尚书》一直被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

《礼》是指《仪礼》,西汉时列入“五经”时,只称“礼”,因当时认为是讲述士这一阶层入世交往必习的礼节,所以又称为“士礼”,直到东汉的时候,才被称为“仪礼”。

西汉戴圣为解释《仪礼》,将秦汉以前的礼制、礼仪加以记录、整理、编纂而成《礼记》。到了唐朝,国家设科取士,把《礼记》列为大经。宋代以后,《礼记》的地位进一步被提高,我们常说的五经中的《礼》,逐渐由《仪礼》转变为《礼记》。《礼记》成为儒家“十三经”之一。

《易》是指《周易》。《周易》原称《易》,相传由西周文王所作,但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春秋》是鲁国史书,孔子加以修改,于记载文字中暗寓褒贬。《春秋》按年月次序作简单的记载,是后世编年史的开端。所叙事实,起于鲁隐公,终于哀公,经过十二君,凡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作传的有左丘明、公羊高、榖梁赤三人。《左传》记载史事详明,现在通行“五经”本的《春秋》,就只附有《左传》。

六经是指五经之外,再加上“乐”,即“乐经”。但“乐经”已经失传,今已不存在了,所以现在只有“五经”。

七经是指五经加上《论语》和《孝经》。《孝经》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专门谈“孝”的一部著作,是孔子为曾子讲孝道的言论记录,由曾子的门人所记。

《孝经》共18章,大约1800字。现在通行的《孝经》是唐玄宗李隆基作注时所采用的《今文孝经》。

汉人重视孝道,除了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外,汉代每位皇帝的谥号前都冠以“孝”字。到东汉的时候,《孝经》就与“五经”、《论语》一起被称为“七经”。

到了宋代,《孝经》又成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的一种。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四书”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这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进行整理、合并命名的。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朱熹非常欣赏这一篇,认为《大学》作为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著作是儒学的入门读物。因此,他在撰《四书章句集注》时,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提并论。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此书记述了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谈论,既是一部研究孔子思想及其儒家学说的重要资料,又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著作。

《孟子》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全书共七篇。

宋代出现了“十三经”。“十三经”是指儒家的十三部经典。

汉代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

唐代把《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与《诗》《书》《易》称为“九经”。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于是就有了“十三经”之称。

按照宋刻《十三经注疏》的排列顺序,“十三经”是指《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三经都有朝廷认定的权威注释,南宋时已经汇编成一部丛书,号称《十三经注疏》。

THE END
1.中华学术:熊安生与北朝经学与上述两经在北齐所传情况不同,《三礼》之传则较为兴盛,具体脉络为:大儒徐遵明传业于李铉、祖俊等,李铉传业于张买奴、熊安生,熊安生传业于孙灵晖、郭仲坚、丁恃德等,以致“其后生能通《礼经》者,多是安生门人”。不过,在《三礼》当中,后儒所精通者主要为《小戴礼》,而较疏略于《周礼》《仪礼》。《http://www.jslib.org.cn/njlibsjb/xxzy/gxdl/202412/t20241211_298294.html
2.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国古代科学成就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国古代科学成就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国古代科学成就 扫码添加客服老师 咨询山东考试信息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国古代科学成就https://sd.huatu.com/2024/1212/1570199.html
3.好书推荐究其实,老子如此拐弯抹角地谈经说道,都是为了说明他所论述的治国理政、为人处世之道的合乎天道,增强其感染力、说服力。 本书中将八十一章的内容分为十二篇,每篇都有明确的主题,这种结构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把握《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但是探究《老子》不仅需要了解老子的思想,还需要我们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乃至整个https://www.tgc.edu.cn/content-6286-79015-1.html
4.经典智慧之光四书五经探秘在中国文化的深渊中,隐藏着一系列被尊为圣典的古籍,它们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更是人们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源泉。这些著作统称为“四书五经”,它们分别代表了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的必备读物。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在这个问题背后,实际上涉及到对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文学的一个全面https://www.kkrtggh.cn/dao-jia-ren-wu/797367.html
5.中国古代著作之“第一”有哪些?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世说新语》 我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我国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 我国第一部医药书———《黄帝内经》 我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https://www.cnoubao.cn/zsbk/202412-6238.html
6.2两汉诗歌而在学术传授靠手抄甚至口授的条件下,要防止杜撰经文和主观臆断的解说,有效的保障就是严格辨明师传体系并恪守师说,这种重师法、重依据、重记诵的汉代学风,对当时诗歌教育的普及带来了一定影响。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鲁之申培,齐之辕固生,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鲁诗、齐诗、韩诗、毛诗。鲁https://www.jianshu.com/p/d55a4317f3b0
7.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附答案)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附答案),欢迎参考! 1、“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苏武牧羊 B、文姬归汉 C、楚汉相争 D、岳飞抗金 https://m.oh100.com/kaoshi/peixun/489701.html
8.我所知道的科举答案,历史类大话水浒西汉 三国 东汉 答:东汉 12. 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答:水浒传 13. 宋代的私人办学与唐代私人办学的最大区别是 http://hero108.17173.com/content/2006-11-25/1164427835.shtml
9.初三语文总复习之专题复习(3)先分解后综合(即拆注法),就是先分别解释构成词语的较难的部分,最后综合概括。 (4)语源解释法:就是既指出词语的来源(出处),词语的本义,又说明了引申义。 二、语法: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zawenshoulu/234016076123401652683326.htm
10.阅读,与经典同行光明日报读了这面,还应读那面,这就叫“一阴一阳”。又说:这四部书都是古代的。若要再读后代的,则我再举三部。一是禅宗慧能的《六祖坛经》。第二部是朱子选的《近思录》。第三部是王阳明的《传习录》。拿唐朝以下的三部,汇合上战国时代的四部,可成为中国新的《七经》。https://www.gmw.cn/01gmrb/2009-04/30/content_915360.htm
11.《文献学概要》(讲义要录)文献,东汉郑玄注云:“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郑玄以“文章”、“贤才”解释“文献”其意义较为明确。 历史是发展的,孔子就是他的门生的“献”,而其言行被记录下来,成为《论语》,对后代的学者来说,又成了“文”。因此,“文”和 “献”又不是对立的,今天的文,未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40414368
12.升学部《语文》课程知识点梳理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北平的四季》,《茫茫夜》。 ②故都的秋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https://www.scslyxx.cn/portal/xbjs/sxb/jpkc/webinfo/2019/09/phone1570776475683761.htm
13.梦幻西游手游科举乡试答题202343、自1690年到1721年编成的哪本书是一部介绍西方数学知识百科全书? 答:《数理精蕴》 44、哪个史料记载的秦始皇七年的彗星,各国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答:《史记》 45、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着作是? 答:《神农本草经》 46、北宋时期以博学着称,着有《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https://app.ali213.net/mip/gl/1276189.html
14.语文读书知识竞赛试题22、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 A、《中庸》 B、《尚书》 C、《春秋》 D、《左传》 2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A、孟郊、李白 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游 24、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下列哪一部? https://mip.ruiwen.com/shiti/1483043.html
15.中国历史小知识大全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https://www.fwsir.com/ziliao/html/ziliao_20170717090626_355202.html
16.汲取智慧,总要学点什么。(典籍里的中国)剧评成书原因与《论语》近似。王阳明先生一生命运多舛、历经磨难。十二岁立下大志要读书学圣人。之后随父亲去了京师,在学堂念书兴致极高,学了道理就想着去检验。格竹子七天七夜没有吃喝,也没有格出道理,伤了心神,留下了咳血的疾病。有志之士纵使葬身野外也不改其志向,真正的勇士纵使在战斗中身首异处也在所不惜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224982/
17.古时名人读书的故事(精选30则)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 5、孟柯改过勤学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https://yjbys.com/mingrengushi/1870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