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美学原理课后题答案马工程

2009年5月海淀区二模语文试卷及标准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阴霾张驰有致媲(bì)美相形见绌(chù)

B.草坪流光溢采涨(zhǎnɡ)幅若即(jì)若离

C.蝉连金榜题名透露(lòu)含英咀(jǔ)华

D.峰会蛛丝马迹折(zhē)腾喟(kuì)然长叹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从我们搬到郊外以来,天气渐渐了。那短篱边牵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枯黄的颜色来,白色的小野菊,一丛丛由草堆里出头来,还有小朵的黄花在凉劲的秋风中,这些景象,最容易勾起人们的秋思,身在异国呢!

A.清爽钻抖颤而且B.清凉攒抖颤况且

C.清凉钻起舞况且D.清爽攒起舞而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广受时尚青年推崇的蓝顶美术馆,民间艺人无与伦比的沙画表演让展览会富有了浓郁的怀旧情调。B.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C.金黄、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开满路旁、草丛,织成一条条一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D.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山岩石壁上,把自己生长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树,让自己发展成为大的生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举行的公祭活动,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B.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渡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距。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调,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A《玉台新咏》南朝《孔雀东南飞》抒情诗焦仲卿

B司马迁汉朝《信陵君窃符救赵》历史散文侯嬴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注释】①铏:古代盛羹的器皿。②傲:通旒(liú),龙旗九旒,周天子仪仗。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设酒听乐,终年不迁迁:迁移(放牧的地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C.夫戎僻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C.既已得(由余)矣,举兵而伐之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表现“国君奢”的一组是

⑥戎王果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

A.①④⑥B.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戎的臣子由余,深谙治国之道,他的一席话引起了秦穆公的担忧。

B.戎王中了内史廖的计谋,沉溺女乐,不理政事,不听劝谏,以亡其国。

C.秦穆公本是奢侈的君主,但他能听贤纳谏,痛改前非,终称霸西戎。

D.同是失国,舜禹失去的是属国,夏后氏、西戎失去的是自己的国家。

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5分)

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罟(ɡǔ)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í):地名。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①这两首诗都以为题材,诗人都借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题目寓旨。(2分)

②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后者。(2分)

③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分)

①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③,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⑤,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苏洵《六国论》)

⑦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苏轼《赤壁赋》)

长城富于强烈的生命节奏。它把自然中的节奏以线的运动变化形式显示出来。这是一条有生命的线,神奇的线,寓奇险于沉实,藏变化于整齐。从苍茫的西北戈壁,至浩瀚的东部海滨,长城涉大河巨川,穿崇山峻岭,跨危崖绝谷,过荒漠草原,腾挪跌宕,气象万千。宛如神奇巨笔在北国山河一笔挥就的气势磅礴的草书,而敌楼就是这草书中的顿挫,雄关是这草书中的转折,亭障墩堠则是这草书中错落的散点。它们与长城的城墙主体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形成一幅结构完整的艺术巨作。

长城建基于大地之上,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展示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东部的长城,多建于崇山峻岭之上,凭借高山深谷用条石和砖筑成屏障城垣,“用险制塞”,城体顺山势盘腾于陡峭的山峦脊背。敌楼则虎踞制高点处,两翼曲直回环。关塞坐落谷间峡口,扼险制要。在人们的视角中,起到了与塔相似的审美效果,并且更具有险峭峻拔的气势。同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因山势不同,长城也显示出不同的风致来。八达岭长城雄伟壮丽,沉雄中见“阔大”;慕田峪长城建于悬崖峭壁之上,这里山峰嶙峋陡峭,长城沿山脊忽而直上云天,忽而飞越深谷。真是奇险至极,令人不寒而栗。这段长城可谓雄伟中见“奇险”。它摄魂动魄,使登临者身入险境,惊奇赞叹。而金山岭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沿雾灵山伸展,山峦雄壮,而山势平缓。敌楼密集,设计巧妙,各不相同。由司马台水库西望金山岭,长城恰似一件精工细笔的工艺品。它于雄伟之中见出“灵秀”。

与东部的崇山峻岭不一样,西部的长城大多坐落于戈壁大漠之中。由于缺少砖石材料,这里的长城基本上都用黄土夹以芦苇和柳条夯筑而成。这种土夯的城墙却与沙漠和戈壁的色调融为一体。西出敦煌80公里的戈壁之中,留有玉门关遗址。还有距敦煌西70公里的阳关遗址,仅残存一座烽火台。可是,在四周无垠的戈壁之中,这两座颗粒似的建筑,不仅没有因它们体积的微小而为大漠的苍茫所淹没,而是突兀地矗立在滚滚黄尘和砂石之上,宛如铁骨凌空。它们在沙漠戈壁的广袤无垠和千古岁月的时空交错中,展示出一种纪念碑式的历史永恒感。

除了与不同的地形地貌相得益彰,长城在四季时令,雨雪云雾,晦明晨昏,都有着各种不同的风姿。春华烂漫明丽,长城如展笑颜;夏日万绿葱茏,长城如腾碧浪;秋霜层林尽染,长城如披盛妆;冬寒冰天雪地,长城如舞银蛇。月夜下之长城,孤峭冷峻;晨光中之长城,新美壮丽。(有删改)

(取材于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长城以线的运动变化形式体现着自然的节奏,宛如北国山河上一笔挥就的巨幅草书。

B.长城腾挪跌宕、气象万千、气势磅礴的特点,也是建筑美与自然美浑然融合的结果。

C.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金山岭长城因山借势、用险制塞,在崇山峻岭中各显风致。

D.东部长城盘腾于陡峭的山脊之上呈峭拔之势,西部长城色调与大漠融合则富永恒之感。

15.纵观全文,分条概括长城的美学特征。(4分)

16.下列描写长城的诗句与文中所介绍的长城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①从燕园离去的人,难免沾染些泉石烟霞的癖好。清晨在翠竹下读书,黄昏在杨柳岸边散步,习惯了,自然觉得燕园的朝朝暮暮,和那一木一石融在一起,难以分开。燕园的诸般景色中,最不能忘记的,大概是那湖光塔影的画面了。但若真把这幅画面落到纸上,究竟该怎样着笔,我却想不出。

②小时候,常在湖边行走。只觉得这湖水真绿,绿得和岸边丛生的草木差不多,简直分不出草和水、水和草来;又觉得这湖真大。在湖岸边看着鱼儿向岛游去,水面上形成一行行整齐的波纹,“鱼儿排队!”我想。在梦中,我便也加入鱼儿的队伍,去探索小岛的秘密。

③一晃儿过了几十年。我在经历了人世酸辛之余,也已踏遍燕园的每一个角落,领略了花晨月夕,四时风光。未名湖,湖光依旧。那塔,应该是未名塔了,最让人难忘的,是它投在湖水上的影子。晴天时,岸上的塔直指青天,水中的塔深延湖底。湖水一片碧绿,塔影在湖光中,檐角的小兽清晰可辨。阴雨时,黯云压着岸上的塔,水中的塔也似乎伸展不开。雨珠儿在湖面上跳落,泛起一层水气。塔影摇曳了,散开了,一会儿又聚在一起,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雾起时,湖、塔都笼罩着一层层轻纱。雪落时,远近都覆盖着从未剪裁过的白绒毡。

④月夜在湖上别有一番情调。湖西岸有一座筑有钟亭的小山,山侧有树木、草地和一条小路。月光在这儿,多少有些局促。循小路转过山角,眼前忽然一亮,只见月色照得一片通明,水面似乎比白天宽阔了许多,水波(甲)月光不知流向何方。那北岸树丛中的灯火,很快显示了湖岸的线条,透露了未名湖的秀雅风致。行近岸边,长长的柳丝(乙)着月色湖光。水的银光里是挺拔的塔影,天的银光下是挺拔的塔身。这地面上留住的月光和湖面上的不同。湖面上的闪烁跳跃,如同乐曲中轻盈的拨弦;地面上的迷茫空灵,却似水墨画中不十分均匀的笔触。

⑤循路东行到一座小石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置。月光密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作出图解。

⑥冷月有知,当能告诉我们从建园起这里发生的种种悲剧。鹤影诗魂,难逃魔掌,更不说这湖山中渗透的民脂民膏,埋葬着的累累白骨了。这园原名淑春园,是乾隆年间权臣和珅的私产。“芳园筑向帝城西”,那时颇有些达官贵人在这一带经营园囿。燕园北部的镜春、朗润、鸣鹤诸园,都是私人园林,现已融入燕园,成为一体。

⑦从那幽塘边上行,到了千百竿翠竹掩映的临湖轩,那便是当初燕京大学的神经中枢了。燕大于一九二六年从城内迁此。同年,在抗议北洋军阀卖国行径的游行中,便有燕大学生惨遭杀害。三十年代中,多少满怀革命理想的青年,离开了湖光塔影奔向延安;四十年代中动荡、忧虑、苦痛和欢喜的岁月,虽然没有给这里的景物留下痕迹,却镌刻下了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斗的足迹。

⑧又是清晨散步,向湖中的岛眺望,那白石船仍静静的停泊在原处,树木只管各自绿着。在那浓绿中,一架射电天文望远镜赫然摆在那里,仰面向着天空。有的朋友认为它破坏了自然的景致,而我却觉得它在湖光塔影之间,显示出人类智慧的光辉,儿时的梦又在眼前浮起。

⑨沉思了片刻,未名塔的背后已是一片朝霞。这时却只有两个七八岁的学生在湖边。他们不知从何时起,坐在岸石上,聚精会神地观察水里的鱼。“看!鱼!鱼排队!”他们高兴地大叫大嚷,一面指着水面上整齐的一行行波纹,波纹正向小岛行去。“骑鱼探险去吧?”我不由得笑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冲我眨眼睛,又赶快去盯住大鱼。我不只知道这个,还知道他们的梦。

⑩我怕打扰他们,便走开了。信步来到大图书馆前。图书馆四层楼顶周围镶嵌的绿琉璃瓦在朝阳的光辉里闪闪发亮。这里终日座无虚席。每天清晨,总有许多人在门前等候。有几次,别出心裁的年轻人由鼓鼓的书包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11这时,我虽不在未名湖畔,却想出了一幅湖光塔影图。湖光、塔影,怎样画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记在湖边大石上画一个鼓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有删改)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讲究布局谋篇,以作者的行踪为经线,以燕园的湖光塔影为纬线,写景、叙事穿插自如。

C.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虚实结合,其中“寒塘”“冷月”隐喻造成悲剧的黑暗社会。

D.作者写两个孩子沐浴在一片朝霞之中,寓意深远,象征着祖国的未来如满天早霞蓬勃兴旺。

E.燕园的“湖光塔影”既有自然之美,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内容。

18.请根据第④段景物描写的意境,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并任选其一分析运用之妙。(4分)

(1)甲(载着、推着):乙(摇曳、舞动):

20.作者说:“湖光、塔影,怎样画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记在湖边大石上画一个鼓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请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21.阅读下面这则报道,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信息点,用简明的语言,说服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去欣赏音乐会,不超过40个字。(4分)

据报道,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世界范围的古典音乐盛会——“五月音乐节”,在5月1日至5月29日举行。来自亚欧美三大洲、八个国家的乐团劲旅,五位世界级著名指挥,将奉献14台、19场音乐会,内容涵盖交响乐、室内乐、声乐三大古典音乐。部分音乐会的最低票价只有80元。

22.长安街被誉为“神州第一街”,最初总长尚不足8华里。新中国成立后,长安街长拓展为13.4华里,成为一条横贯北京东西的通衢要道,被称为“十里长街”。改革开放后,经过30年的发展,长安街的延伸线东达通州,西抵石景山,全长84华里,有了“百里长街”的美称。新中国60年华诞到来之际,长安街又将以新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面对长安街的沧桑巨变,请用生动简明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言,不超过80字。(6分)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再生长,没精打采,枝蔫叶稀。是缺少阳光?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是氧气不足?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练习答案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5分)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每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扣满5分为止,不倒扣分)

②(2分)明快;低沉。(意思对即可)

③(6分)王诗以新奇的比喻,把无形的惜别之情比作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1分),从江北到江南,一直陪伴在友人身边(1分),表现出对友人惜别之情深厚(1分)。郑诗把原本无形无象的“离恨”,化为可以运载的有形有量之物(1分),仿佛画舸载着诗人的离恨驶向江南(1分),表现出离愁的深重(1分)。(意思对即可)

13.(7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错1字便不得分)

15.(4分)①长城具有强烈的生命节奏;②长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或建筑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③长城因天时不同具有丰富变幻的美感。(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8.(4分)①甲:载着;乙:摇曳。(2分)②分析:示例一:“载着”形象地表现出满湖月光,随水波轻漾的景象(2分)。示例二:“摇曳”生动地表现出轻拂的柳丝映照在湖光月色里,柳姿、湖光、月色随轻波荡漾的景象(2分)。(意思对即可)

19.(4分)文中写了三个梦,既指作者儿时做的探索小岛秘密的梦,也指作者儿时、两个孩子探索未知奥秘的梦想(2分)。湖光塔影秀雅迷人的燕园,还是唤起孩子们(或年轻人的)人生梦想、启迪他们智慧的摇篮(2分)。

20.(6分)①美丽的湖光塔影是燕园的象征,表现了燕园的自然之美(2分)。②鼓鼓的半旧的书包代表着一代代不断追求人类智慧的燕园学子(或燕园学子孜孜以求的精神)(2分)。③湖光塔影与书包相结合的画面,揭示出燕园积淀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或燕园是中国文化知识、人文精神的圣殿)(2分))。(意思对即可)

21.(4分)①扣合材料信息,突出音乐会某一特点(2分);②合情合理(1分);③语言简明生动(1分)。

22.(6分)要点:①观点明确、感情充沛(2分);②恰当运用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2分);③语言流畅、生动(2分)。

秦穆公闲暇时问由余说:“古时候圣明的帝王,得国、失国的原因是什么呢?”

由余说:“我听说,因为恭俭得国,因为骄奢失国。”穆公说:“我想听听骄奢失国和恭俭得国的关键所在。”由余说:“我听说唐尧拥有天下时,用瓦钵子吃饭,用瓦盆儿喝汤。他的领土,南到交阯,北到幽都,东西到日出、日落的地方,天下没有谁不归顺的。唐尧禅让帝位,虞舜接受天下,制作盛饭的碗,都要截断木头来做,熔化铜铁,铸造成长长的兵刃,还漆成黑色用它作为出入的仪仗。诸侯认为奢侈,不肯臣服的诸侯国竟有十三个。虞舜禅让帝位,大禹接受天下,制做祭器,外面漆漆,里面还涂上朱红色。用锦帛做席褥,酒杯和勺子还涂上彩色,装饰更加奢侈。这时不肯臣服的诸侯国已达到三十二个。夏后氏灭亡以后,商、周接管天下,他们制作大型的礼器,设置九旒仪仗,食器酒器都要精心刻画,墙上要有帷幔的装饰,席褥都有彩色的图案,这比过去更加奢侈了。不肯臣服的诸侯国多到五十二个。君王喜欢奢侈,那些臣服于你的国家更喜欢奢侈。所以说,俭朴是得国的道理。”由余退出以后,穆公召来内史廖,告诉他说:“我听说邻国出了圣人,是敌对国家的祸患。现在西戎的由余就是个圣人,我担忧这件事。我该怎么办?”

内史廖说:“西戎偏僻离中原很远,从来没听过中原的音乐,君王还是派些歌舞的女子过去,用来扰乱他们的政事,并且用厚礼为由余请求延长归国日期,来疏远他们君臣之间的感情。他们君臣之间有了裂痕,然后我们就可以想办法了。”穆公说:“好吧。”

秦穆公就派了许多歌舞女子到西戎,并为由余请准延期回国。戎王看见歌舞女子果真非常喜欢,只知饮酒作乐,一年下来也不迁移放牧的地方,马牛羊死亡超过半数。由余回国劝谏,戎王不听,由余就离开西戎。到了秦国,秦穆公迎接他并拜他为上卿,向他询问西戎的军事情况和山川地势,情况都了解清楚了,然后举兵讨伐西戎,兼并了十二个国家,扩大了上千里的疆域。

穆公原来也是个奢侈的君王,因为能够听信贤臣,接受谏劝,所以称霸西戎。西戎的君王迷恋歌舞声色,贪图财利,以致亡国,由于背离了朴实。

美学概论选择题题库,自考《美学》专项试题:单选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20分)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

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

2、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C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

C.鲍姆加通《美学》D.黑格尔《美学》

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

4、“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C

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土多德D.尼采

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招的崇拜

6、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

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

A.感性B.感染性C.愉悦性D.规范性

8、“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D

A.王国维B.蔡元培C.李大钊D.李泽厚

9、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A

10、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学的是D

A.言志说B.心生说C.缘情说D.表现说

11、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C)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

1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

1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A)

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5、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

16、“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

A.历史性B.民族性C.阶级性D.地域性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

1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C)

A.《论美书简》B.《判断力批判》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

1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0、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D)

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班纳特D.博克

1.从联想的类型来看,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睹物思人”属于(C)

2.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C)

3.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D)

4.与自然对象之间没有直接、显明的关系的意象是(D)

5.艺术接受过程的三个阶段依次是(B)

6.柏拉图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B)

C.绝对精神论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

7.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是(A)

8.主体进行任何审美活动的最高指导原则是(B)

10.美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总规律的缩影是(B)

A.审美形态的贯通性B.审美形态的生成性

C.审美形态的兼容性D.审美形态的二重性

12.把美区分为“秀美”和“威严”两大类的美学家是(A)

13.认为崇高和优美都是“活的形象”的美学家是(B)

14.悲剧情绪的“焦虑说”的提出者是(A)

15.“畅神说”出现于我国的(B)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1以下对《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2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的原因不包括?

A、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D、审美活动不是生物性的活动而是社会文化活动。

A、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5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

D、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6汤显祖认为哪一个朝代是“有情之天下”?

7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

8“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出自

当我升到大三的时候,身边比较熟的师哥师姐都是已经在热火朝天的准备的考研,为了有个更好的发展,都需要付出其他人几倍的努力。最刻苦的师姐报考清华美院,从早画到晚,除了吃饭睡觉,都泡在画室里,最后她也是顺利考入理想的大学继续读研。深受身边人的影响,我也加入了考研大军,有的人是有自己的规划,有的人是专业要求,我是直接被他人带上船的,虽然最终我也顺利上岸了。

备考共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准备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

首先要了解考试科目、参考书、考试难度、考试重点以及考试方向。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2003;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美史教研室,中国青年出版社,第一版,2002年;

《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美史教研室,中国青年出版社,第一版,2002年;

《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华夏美学》,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学是什么》,周宪,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克莱夫贝尔,江苏教育出版社

艺术概论即艺术的四个本质属性,体验——构思——传达,形象思维,艺术灵感的产生,题材与主题,艺术作品各要素的组织结构,艺术作品的风格,艺术接受的性质和作用,艺术接受对艺术创作的作用,艺术市场论,艺术发展论。

中外美术史即仰韶彩陶、马家窑彩陶、龙山黑陶、良渚玉文化,饕餮纹、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莲鹤方壶,两汉绘画的题材、画像石、马踏匈奴、兵马俑,顾恺之、“传神论”、陆探微、张僧繇、“六法论”、《画山水序》、佛教美术,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青绿山水、王维、五牛图、佛教美术、昭陵六骏,顾闳中、“徐黄异体”、“荆关董巨”,画院、李成、范宽、南宋四家、文人画、张择端,赵孟頫、元四家,浙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四王、四僧、扬州八怪,海派、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巫术论,正面律、金字塔、古希腊建筑和雕塑、古罗马建筑和雕塑,拜占庭美术、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人文主义、透视法、乔托、马萨乔、文艺复兴三杰、尼德兰美术、丢勒、格列柯,巴洛克、卡拉瓦乔、鲁本斯、伦勃朗、委拉斯贵兹、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

暑假开始听徐涛政治强化班,我是每天晚上听徐涛的两节课,就当休息,然后每学完一章就可以做1000题了,大概暑假结束可以听完。听徐涛强化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印象,这个阶段不用去背诵,看看选择题就行。

9月开始腿姐会更新技巧班了,强烈推荐腿姐的技巧班,教会了我做选择题的技巧和做论述答题的答题规范。推荐大家9月或者10月去听听腿姐的技巧班,当然这个阶段也要加强1000题的复习,可以进行二刷。对于背诵手册,我推荐腿姐的,尤其是对细小知识点的整理非常到位。

对于这一阶段,主要是背肖大大的肖四,有精力可以去背诵腿姐的冲刺课,整理的也非常好,同时要加强对于选择题细小知识点的背诵。

卷面分有多重要相信大家对卷面分都早已过分清楚,但是在考场还是我行我素,常常忽略这一点。

阅卷老师每天坐在电脑前要面对这几百份的试卷,批改速度也比较快,基本上就是看的都是关键词,如果学生的字迹潦草写一大片,很难抓取答案中的关键性语句,显然是很容易失分的。

很多同学在答题时,总喜欢一点点的推理,在得出结果之前,已经把整个答题框写满,全是过程,写到最后正确答案都没得写了,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不需要做太多铺垫,有一说一,将涉及到的知识点答出来就可以了。

相信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经历,大家在答题时都会表情序号,分点罗列。其实这也是答题中最好的办法,清晰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在写答案时,涉及到知识点最好用书面语或者专业术语表达出来,对专业语言要有一定的驾驭能力,不能通篇答案都是大白话。

关于绘画,很多同学不知道画成什么样比较好,或者风格如何。其实这个没有标准的评判,风格也没有好坏,应试主要还是考察绘画能力,造型功底,贴几张画,以下的都挺好的,很适合备考学习。最后祝大家金榜题名,都能一次上岸。冲!冲!冲!!

THE END
1.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A.形象性 B.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641163.html
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28.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贺拉斯 D、 席勒 温馨提示: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TAGS 下列以下美学家中主张主意模仿柏拉图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本题目来自[12题库]本页地址: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19903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903/89449183.html
3.美学原理试题含答案A.符号说 B.表现说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 D.席勒 https://mip.ruiwen.com/shiti/1025131.html
4.美学原理作业二(精选6篇)18.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席勒 标准答案: 19.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代美学范畴中的().优美.崇高.悲剧.喜剧 标准答案: 20.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感官.审美能力.想象.灵性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7cjjinj.html
5.美学原理试题(含答案)A.符号说 B.表现说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 D.席勒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96432_94228826.html
6.自考《美学》专项试题:单选题10、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学的是D A.言志说 B.心生说 C.缘情说 D.表现说 11、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1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https://www.oh100.com/kaoshi/zikao/shiti/347950.html
7.2019年10月自考美学00037真题及答案自考12.认为“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的美学家是 A.鲍姆嘉通 B.维柯 C.克罗齐 D.温克尔曼 13.柏拉图描述审美经验的高峰状态的学说是 A.迷狂说 B.模仿说 C.分有说 D.洞穴说 14.中国古代的“比德说”总是把自然物 A.艺术化 B.科学化 C.理论化 https://www.educity.cn/zikao/209182.html
8.2019年10月四川自考00037《美学》真题12.认为“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的美学家是 A.鲍姆嘉通 B.维柯 C.克罗齐 D.温克尔曼 13.柏拉图描述审美经验的高峰状态的学说是 A.迷狂说 B.模仿说 C.分有说 D.洞穴说 14.中国古代的“比德说”总是把自然物 A.艺术化 B.科学化 C.理论化 https://www.sczxks.com.cn/zhenti/22132.html
9.2016年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27)自学考试5.14.下列不主张载道说的是(D) A.孔子 B.韩愈 C.柳宗元 D.苏轼 5.15.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艺术的是(D) A.集体无意识说 B.符号说 C.有意味的形式说 D.娱乐说 5.16.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的美学家是(B) A.苏珊·朗格 B.罗曼·英伽登 C.杜夫海姆 D.阿恩海姆 http://3g.exam8.com/a/3546188
10.美学概论试题答案6篇(全文)1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 13、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 1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5、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9fswpbb.html
11.苏珊·朗格的“现代模仿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象形符号美学与美育研究 苏珊·朗格的“现代模仿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象形符号 黄应全 摘要:关于苏珊·朗格的艺术观,汉语学界虽有无数研究,但多有浮泛不精之嫌。受乔治·迪基把朗格学说称为“现代模仿说”启发,本文试图对其核心主张作一重新解释。本文首先介绍朗格独特的符号理论,然后重新解释朗格的艺术定义,最后介绍一些英美https://sdsdwkxb.cnu.edu.cn/gkll/2018n/2021d5q_cc1829b731dc4a4ca09161b31c8f2f71/aa8ff6ec4d494ef094a1fdd07a391509.htm
12.第一章文学创作郁达夫,1934年夏天来青岛,居住了一个多月。除了汇编《屐痕处处》以外,还写了一篇著名的游记性散文,题为《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全文3000字,描写青岛的部分占了近半。他在文中说:“去青岛住了一个夏天,方才觉得‘东方第一良港’,‘东方第一避暑区’的封号,果然不是徒有其表的虚称”。 http://qdsq.qingdao.gov.cn/szfz_86/slqdsz_86/whz_86/depwhys_86/202204/t20220414_5492186.shtml
13.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主张,小说写作所要模仿的不是“一般的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主张,小说写作所要模仿的不是“一般的生活”,而是“应当如此的生活”,这意味着作家在创作时应当依据想象力,压制和摒除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 )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压制社会生活美学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c2d1b6127b2a46b3a597eb9d1d6e0402.html?fm=bd4b1b3985b6176c7f02b85f3b25915eed
14.文学概论(一)精讲211.(单选题)在庄子“言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言、象、意三层面说的是() A扬雄 B王弼 C刘大樾 D姚鼐 正确答案:B 12.(单选题)主张把文本分为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式化面貌、再现客体四个层面的美学家是() A姚斯 B艾布拉姆斯 C韦勒克 https://www.jianshu.com/p/0eca961779ce
15.365自考美学章节练习题.docx前两门是“科学",人文学科不同于也不属于"科学",所以我们称之为人文"学科"。参见教材P39O8、"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这种观点分为两个层次,即()0A、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B、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76237746.html
16.西方文论关键词(仅供参考)“模仿”一词源自古希腊语mimesis,自亚里斯多德始成为了美学和文学理论的核心用语。一个文学作品被理解为对外在现实或者任何被描述为mimesis的方面的再现。“模仿说”是现实主义反映论的蓝本,这个在欧洲文学史上逾千年而不衰的文学原则,是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审美“和谐说”给“模仿说”这一文学创作原则提供了内在的https://m.douban.com/note/72625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