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也是脆弱的,他有时也需要我们的安慰:Alliswell。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一句万能的咒语,“Aalizzwell(一切皆好)”,兰彻的口头禅?
他是这么解释的:人心其实很脆弱,所以我们要经常哄哄它,经常把手放在心脏旁,对自己说:平安无事,平安无事,平安无事……
这句话不管过多久,我想很多人还是会记得的。这不仅仅是安慰自己,也是一种选择。
“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这句话就预示着后面,主人公们不断为生活工作赛跑的命运。
兰彻在开学时用盐水导电的原理及可导电的金属,恶整了正在门口撒尿的同学,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他非凡的创意才能。也让我们明白了学以致用的道理,课本是死的,人是活的。
后来和同寝室的法兰、拉杜成为了朋友,三个人之间发生了泪中带笑、笑中带泪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
面对死板固执的校长,面对学校腐朽的教育体制,兰彻为此反抗。他思想活跃,热爱自由,特立独行,他的人和名字一样不同寻常。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被校长拉到教室,校长让他来教书。当时的他只是翻了几页书本,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单词,并和学生说,谁能在30秒内找到这两个字,谁就赢。
同学们开始疯狂的翻书,疯狂的找答案,就连校长也参与其中。最后的结果很明显,没有人能够找到,因为这是他根据法兰和拉杜的名字改编的。
他说:“即使马戏团的狮子也会因为怕鞭打而学会坐在椅子上,但你们会说这是‘良好的训练’,而不是‘良好的教育’。”这是他第一次公然顶撞校长。
对于学校课本的填鸭式教育,他有诸多的不满,乔伊的死亡更加证实了这一点。“这是大学,不是高压锅”,发挥的应该是聪明才智,而不是源源不断的心理压力。
他用自己的智慧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也用自己的行动和“Aalizzwell”,影响了好友法兰和拉杜的一生。
人总会在无数个十字路口面临选择,关键是看你这么选。
法兰的父亲从小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将来会是个伟大的工程师,可从来没有人问过他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是兰彻发现了他摄影的天分,并鼓励他去实现自己梦想,“只要一点勇气,你就能改变一生”。
另个好友拉杜,从开学的第一天他就在寝室里上香拜佛,一看就是虔诚的信徒。他的手上戴满了戒指,直到一次坠楼事件,从此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在面试应聘的那天,他毅然地回答:“断了两条腿,才让我真正站起来,好不容易获得了这种态度,我不会改变的。你们留着这份工作吧,而我保留我的态度。”
这就是选择,不论对生活还是对梦想,一种内心的坚定的渴望和执着,让我们知道“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追着你跑”。
最后的部分有一个情节,像欧亨利式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曾经顽固不化的校长,捧着来之不易的外孙,他涕泗纵横地说到:“踢得好!想当足球运动员吗?做你想做的吧!”最终,他选择了尊重孩子的选择。
我想现在很多家长也会用高期待、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便输入了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也很少真正去体会了解孩子的心情,到后来就有个词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代沟。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在一天天的积累中爆发的,有些家长并不相信自己孩子的潜能,也不相信他们所做的决定,总是想能够方方面面的照顾到。
却不知这样有时反而会害了他们,演变成现在社会的一种趋势,产生了一种类型的人,俗称“妈宝男/女”。
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的,只是有时候太在意自己的主观想法和感受,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这是孩子们的人生,他们该为此做出选择。
这让我想到了挪威营养品品牌Pharmatech的标语,“你的自然选择“。
生活也好,工作也罢,买衣服也好,食品也罢,都处处面临着选择。在这个用数据说话的年代,我坚持相信自己的自然选择,相信自己的眼光。
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创造梦想和成功,第一步很关键,那就是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告诉自己“Aalizz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