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起源

印度教加强了信念尊重一切生命的情感。印度教源于古代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每个人信仰的宗教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下面跟着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印度教文化的禁忌主要有什么

带普遍性的禁忌有:睡觉时,不能头朝北,脚朝南,据说阎罗王住在南方;晚上忌说蛇;节日活着喜庆的日子里忌烙饼;婴儿忌照镜子,否则会变成哑巴;父亲在世时,儿子忌缠自头巾、剃头;3和13是忌数,因为湿婆神有3只眼睛,第三只眼睛是毁灭性的,13是因为人死后有13天丧期;妇女在怀孕期间,忌做衣服、照相;忌用左手递接东西。

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牛是湿婆神的坐骑,所以禁止食用牛肉或牛皮制品。但是印度的回教徒不吃猪肉,因此游客最好食用鸡肉或羊肉。

在印度,应避免以左手递物给当地人,因为左手被视为视不洁的。

在印度,不要抚摸小孩头部,因为印度人认为头部视神圣的。

在印度,进入宗教寺庙和古迹都必须拖鞋,最好入境随俗。

参观印度寺庙时,最好不要穿着短裤和短裙。

在印度,看到特殊宗教仪式举行时,千万不克鄙视或加以批评,免得招惹是非。

在印度,当众吹口哨乃是失礼之举。在印度南部的一些地方,人们惯于以摇头表示同意。这种做法,与众大不相同。以左手接触别人,或摸别人的头,也是不允许的。

印度人忌讳白色,忌讳弯月图形,忌讳送人百合花。“1”、“3”、“7”三个数字,均被他们视为不吉利。

同印度人交谈时,对宗教与民族矛盾,印巴冲突,核武器,两性关系等问题,千万不要主动涉及。

吠陀经典在印度教中被称为“天启的经典”,是印度最早的宗教经典,对印度以后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下面随着留学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印度教(Hinduis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不像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印度教并没有创教者,主要的精神源头可追溯到一套古老而作者不详的吠陀经(Vedas)。吠陀经乃源自亚利安游牧民族(北欧人的共同祖先)吟唱的崇拜圣歌。亚利安人大约在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时候,也就是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进入印度,也将所信奉的吠陀教带了进来。

印度教与婆罗门教

印度教传统上虽以亚利安经典为基础,但重要观念则起于比亚利安移民更早居住在印度的原始印度人,称为德拉维达人(Dravidians)。因此,若说印度教是外族的亚利安宗教产物,还不如说是被亚利安观念所刺激修改成的印度本土德拉维达宗教,即(古)婆罗门教。

西元前五、六百年,佛教及耆那教(主张以抑制情慾与获得真正知识的方法来求得灵魂的解放,主张极端苦行。)在印度广泛流行,造成婆罗门教的没落。到了西元四百年前后,婆罗门教进而吸收佛教、耆那教及印度各地民间信仰。商羯罗又于西元八、九百年间进行改革,形成现代雏形的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

印度教结合印度境内各地的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宗教理念等,各自形成不同的宗派。数百个宗派各有不同的教义与信条,各自认为自己的教派是最好的。这些宗派间虽然没有统一的信条,但有两个教义却普遍存在各个教派中:一为多神教的泛神论;另一为轮回(reincarnation),即灵魂的再生与转世。

三千万个神

印度教徒为多神论者,约有三千万以上的天神(编按,另有三亿的说法),但是他们只向一个天神敬拜。就这角度而言,又像是一神论者,或许该说是具多神论色彩的一神论。

他们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皆具神性,山、河、树木、花草、昆虫、动物、甚至家中神坛罐子中的水,皆可能值得敬拜。因此,大多数的印度教徒为素食者,不吃肉也尽可能不杀生。

神圣的动物中,牛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牛可在交通繁忙的现代城市中任意通行,甚至可以走进只有僧侣才能进入的寺庙区域。即使在饥荒之地,也可任意食取牠们想吃的东西。其他如猴子、老鼠等动物,虽然地位不及圣牛高,但也都受到特别的尊崇。

梵天(Brahma)、毘瑟奴(Vishnu)和湿婆(Shiva)为印度三大主神,分别代表宇宙的“创造”、“守护”和“毁灭”。

三千多万位天神中,也有以人、畜、鸟、树等形像结合而成的神只,如象头人身、人头爬虫类身躯等样式的神。

种姓制度

印度教按职业将人分成四等级(种姓):婆罗门(Brahmans)、刹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yas)、首陀罗(Shudras)。

严格说来,种姓制度是逐渐形成的社会制度,并非属于宗教制度。

婆罗门是印度四大阶级中的最高级,专指祭司等负责宗教事物之人。刹帝利与婆罗门一样,属于贵族阶级,通常指世间的统治者,如地区性土王、武士等贵族...

08-01

每一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而印度教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信仰,你知道印度教的人信仰是什么吗?下面跟随留学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信仰多神崇拜的一神论,也就是泛神论。这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征之一。表面上印度教号称有3300万个神灵,但多数印度教徒会选择其中一个天神来崇拜。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努和湿婆。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努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并不断变化着不同的形象,也被奉为毁灭之神。

很多其他的小神,都是这三位大神的应化。而这三大主神,又都是最高存在“梵”的不同化身,所以印度教实际上崇拜的只是一个神。这个“梵”类似于中国的“道”,先于宇宙而存在,没有人格形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四种姓分立。教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这充分体现了印度教宗教生活社会化的特征。

3、强调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认为每一种生命都有灵魂,会再生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要得解脱必须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灵魂与神合而为一。解脱的道路有三种:一是行为的道路,严格奉行各种戒律、例行祭祀;二是知识的道路,通过学习、修行、亲证等;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恩宠。

4、祭祀万能与崇尚苦行。由于印度教认为婆罗门地位至上,因而祭祀万能影响了印度人两千多年的历史,教徒崇拜各种类型的神,且礼仪繁琐,有时甚至将活人作牺牲。此外,印度教认为克制情绪及苦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炼方法,它可以使人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摆脱轮回之苦。

5、承认吠陀的权威。吠陀经典被认为是印度历史上一切文化的渊源,被称为「天启的经典」。这部印度最早的宗教经典是印度古老宗教与历史文献的总集,对印度后世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12-27

为什么在印度会成为圣牛。他就去做实地调研,当然没看到牛肉店,但看到许多牛皮制品,确定应该有宰杀牛只,可是牛肉到哪去了呢印度是个缺粮的地区,怎么会抛弃高卡路里的牛肉

印度禁吃牛肉的诉求更绝:把牛神圣化,吃牛肉是亵渎神明的事,从动机上禁绝了对牛肉的需求。其实目的相同:不要因为吃牛肉而降减谷物产量,这对地窄人稠的农耕社会,是养活更多人口的必要禁忌。牛只神圣化的结果,是这个严重缺粮的国家竟然有两亿多只牛。

印度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也是第一大教。它源于古印度吠陀教及婆罗门教。我们了解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创造之神梵天、毁灭之神湿婆、维护之神毗湿奴。你知道印度教分为哪三派吗下面随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性力派

性力派是印度教的一个支派,专于崇拜沙克提或提毗—印度教的圣母—作为绝对的,终极的神格。该派别同湿婆派、毗湿奴派并立为印度教三大派。从湿婆派分化而来的印度教三大派之一。崇拜性力女神难近母、时母、吉祥天女、辩才天女等。性力派主要教义为,这些女神从男神那里得到性的力量是宇宙万有创造和诞生的本源。

二、毗湿奴教

印度教有力的分派之一,以毗湿奴神及其同体异名或化身为最高神而崇拜之。原来毗湿奴神仅是吠陀宗教诸多太阳神之一,不久与各地土着的种种最高神(及其神妃)混合,继与湿婆神同被视为印度教的最高神。毗湿奴最显着的特征是化身。由于恶神阿修罗横行于世,人间四处弥漫邪恶,毗湿奴遂以各式各样的神格出现在人间,使恢复正义。因此,毗湿奴有种种异名,一般认为有千名之多。

三、湿婆教

湿婆教,又称湿婆派、希瓦派,原义是与湿婆合一,是印度教中四个最主要教派之一,尊崇湿婆为最高的神明。它的信徒被称为希瓦(Shaivas、Saivs、Shaivites),他们相信,湿婆就是宇宙万有,遍在一切之中。祂是万物的创造者、毁灭者、与保护者,祂开启一切也隐藏一切。在印度、尼泊尔与斯里兰卡,湿婆教广泛流行在民间。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与印尼,也有广大的信众。

大家都知道世界三大信仰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有佛教。宗教文化复杂多样,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禁忌事件,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在三大宗教意外还有许多小的宗教,今天留学网小编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印度教文化湿婆神,一起来了解下吧。

湿婆(Shiva),与梵天(Brahma)和毗湿奴(Vishnu)为印度教三大主神,毁灭之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诸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得青颈之称。

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

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统帅,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妻子是雪山神女,两个儿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他的形象被描绘成三眼四手,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

传说恒河下凡时曾先落在他的头上,分七路流向大地,颈上绕着一条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除毁灭外还可创造。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宗教传说

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Kalashi,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ī),又叫乌玛(Umā,光明、美丽)。湿婆的配偶起源于印度土著的母神,也像湿婆一样兼具生殖与毁灭双重性格,呈现温柔相与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帕尔瓦蒂或乌玛的形象是娇媚娴淑的妻子。

湿婆配偶的另一种形象杜尔伽(Durgā,难近母)则是美艳而嗜杀的复仇女神,曾代表诸神杀死水牛怪魔希沙。还有一种形象迦梨(Kalī,黑女神),面目狰狞,酷爱血祭,纯属恐怖的死神。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儿子伽内什(Ga攞妫愁)是可爱的象头神,另一个儿子塞犍陀(Skanda)则是勇敢的正义的伟大的帅气的战神。

塞犍陀就是佛教的护法天尊:韦驮菩萨。韦陀菩萨:梵名Skanda,巴利名KHANDA,又称韦将军、韦天将军,原来是婆罗门教的战神,有六头十二臂,手拿弓箭,骑孔雀。崇拜韦驮的信仰最初流行在南印度,五世纪后传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引为守护神,是南方增长天八大将军之一,位居四天王下三十二将军之首。

韦驮生而聪慧,早离尘欲,后来皈依佛门,成为护法天神。传说唐朝道宣律师曾与天人会谈,说到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从而感得他现身护法,身着甲胄,合掌而立,宝杵横放臂上。从此以后,中国的道场中便开始立有天将军身的韦驮菩萨像。

湿婆”这个名字是在印度教时代出现的,他的原型一般被认为是吠陀时代的风暴之神鲁陀罗。...

03-19

尼泊尔“女人节”

8月26日到28日是尼泊尔一年一度的“女人节”,每年女人节尼泊尔的已婚妇女们便成群结队来到河边溪旁沐浴净身。

提吉节沐浴净身

“女人节”即提吉节,是印度教的传统节日,在三天节日的最后一天,印度教女子会到河边沐浴净身,向印度诸神中的毁灭之神湿婆(Shiva)诚心敬拜。

THE END
1.如何修炼龟波性功让你成为真正的武林高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将这种原理应用于自我修炼和身心协调。通过冥想和呼吸练习,我们可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增强自我意识和能量感知能力。通过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我们可以提高能量的释放效率和攻击威力。 修炼龟波性功的技巧 1. 呼吸控制 龟波性功的修炼离不开正确的呼吸技巧。通过深呼吸和缓慢的呼气,我们可http://m.043277.com/zs04/237559bf07.html
2.高罗佩:印度和中国的房中术在这篇附录中,我打算对两者的相似做更详细的探讨,首先是对佛教金刚乘(Vajrayāna)所倡导的修炼方法做简短描述,其次是对印度教性力派(Sāktas)的类似修炼活动做一说明。以中印资料的比较为基础,我们将制定一个关于中印房中秘术历史联系的理论。 佛教金刚乘的房中秘术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202.html
3.论佛教身体曼荼罗李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曼荼罗为密教的一种主要修行仪式,其晚期的重要仪轨之一身体曼荼罗与印度教性力派的修行方式十分相似.追根溯源,这些修行方式深受中国古代道家修炼方法的影响,从而再次证明中印两国之间的宗教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nyyj200802012
4.西藏,改变一生的旅行第二篇深入西藏的四种方式在线免费阅读有人认为源自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有人认为源自印度佛教;有人认为源自印度教的性力派。其中,后一种意见为大多数学者认同。 不少人在论证欢喜佛出自印度佛教时,提出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四部毗那夜迦法》里的一段经文:“观世音菩萨大悲熏心,以慈善根力化为毗那夜迦身,往欢喜王所。彼那王见此妇女,欲心炽盛,欲触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84317721011293208
5.湿婆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 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的力量。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https://www.qwbaike.cn/doc-view-7149.html
6.“欢喜佛”是什么?佛教提倡禁欲,为何还有“欢喜佛”?说到底,欢喜佛造型其实源于密宗的“男女双修”的教义,而男女双修,又是印度教性力派影响下的产物 。具体而言就是,代表法的男身,与代表智慧的女身交合的欢喜佛,只是某种意义的象征性的表相,它们通过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762213088100617
7.一个人的旅行重访柬埔寨,为吴哥写书印度教湿婆派和性力派崇拜的男性生殖器像,象征湿婆神。在吴哥的印度教寺庙中,林伽的形象随处可见,林伽呈勃起状,有时以尤尼为底座,这种配合的含义是:阴阳二性永远不离,阴阳交合即万物的总体。 尤尼 尤尼象征湿婆的妻子乌玛,与林伽组合出现,在吴哥的寺庙中随处可见,但大多只有尤尼,林伽却早已不知所踪。尤尼象征女性https://bbs.qyer.com/thread-3678540-1.html
8.微博印度教性力派保留些原始的生殖崇拜还算情有可原,瑜伽和舞蹈都视为修行与能量的律动,也没有说抵触性,而是视为能量的结合,还不像藏传佛教那么病态。一边照见五蕴皆空,一边强奸妇女儿童 。 2023-4-16 来自新加坡 27 爱吃玉米的尼基塔 长期忍住不射会造成逆行性射精,大概这就是所谓练成了。。 https://m.weibo.cn/status/MCfvAtW2x
9.原神须弥考据(一)马达尔教派(乌尔都文Madariyyah)亦称“暴力派" (Jabriyah)。伊斯兰教苏非派支派。 沙马达尔(Shah Ma'dar, 1315一1436) 于晚年创立。受印度教性力派和瑜伽派影响,主张性崇拜和裸体。其成员常年赤身,只围一块缠腰布;不理发、不剃须;往身上涂午粪;不吃肉;不结婚;无同定寓所;成群结队旅行,强行向居民求要食物,如https://cowlevel.net/article/2180969
10.印度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pdf印度教的密教或性力派与中国道教也有过因缘。道教和密教在修行的理论和实践方面 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例如密教认为,世界是由男女和合而产生的,道教主张“阴阳抱合”, 两者都崇拜女性;道教和密教都重视精神和肉体的修炼,密教的修行法中有“双身”(“交 合”),道教中则有“合气之术”;两者都从事内、外丹的修炼,道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729/8044141061006115.shtm
11.湿婆(三大神之一)诸神和 阿修罗搅乳海时,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 成青黑色,得青颈之称。 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 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 湿婆派教徒的崇拜。 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 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https://baike.sogou.com/v101909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