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工作情况介绍
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是市委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市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校(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着力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开展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
(一)精心开展教学培训,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课程、教材、案例库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教材建设方面,出版《中国能力——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四大品牌:提升上海核心竞争力》、《上海力量——对口援建的精神品格和实践创新》等力作。校(院)正在编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上海样本》教材,将于年底前完成。该教材拟收集和整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和考察的重要讲话与指示要求,全面反映上海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三)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
(四)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二、用好师资等办学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宣讲,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发展
(一)紧扣最新形势和任务,开展社会宣讲
4月16日至28日,与东方网合作推出“中国能力——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全媒体党课。党课由校(院)年轻教师担任主讲,共分九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阐释了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优势和潜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背后的制度逻辑,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价值,也为全社会学习宣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供丰富、鲜活的资料。党课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等多个平台播出,首轮播出13天,新华网收视量超过500万人次,总观看量破千万。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中,校(院)有15位专家、教授入选上海市宣讲团成员,他们认真备课,奔赴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向干部群众宣讲全会精神。
与徐汇区委宣传部合作制作“汇治理”全媒体党课,重点宣讲总书记关于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论述,得到全国文明办专家的认可。
(二)办班资源向基层倾斜,助力基层发展
面向基层干部,举办了2020年度上海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暨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基层党组织书记“四史”学习教育示范班暨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培训班、2020年上海市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示范班、2020年街镇统战干部示范培训班、市金融系统基层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崇明区2020年正处职领导干部政治建设专题研修班等多个班次,为加强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出一份力。
(三)加强对区委党校(行政学院)的业务指导
校(院)常务副校(院)长徐建刚带队到徐汇、青浦、静安等区委党校(行政学院)开展调研,帮助研究解决办学中的突出困难。修订完成《上海市区委党校处级干部进修班教育培训大纲》、《上海市区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教育培训大纲》。举办上海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研咨管理骨干培训班、行政管理骨干培训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帮助基层党校(行政学院)培养人才。
(四)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三、积极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
一是完成《习近平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重要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重要论述选编》的编写工作,完成《“三个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启示和时代价值》研究报告。在7月14日召开的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市委办公厅将《习近平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重要论述摘编》作为会议资料分送市委常委参阅。
二是提高主体班次“四史”教学内容课时比重。在第120期、第121期、第122期领导干部进修班的教学中,安排了“‘四史’学习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教学单元(共5个学习日)。在第5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教学中,安排了“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教学单元(共10个学习日)。在第11期处级干部进修班的教学中,安排了“深入学习‘四史’牢记初心使命”教学单元(共5个学习日)。在第99期处级领导职务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的教学中,安排了围绕“四史”学习教育主题的现场教学、支部活动、授课等内容。
三是积极打造制作高质量精品课程和视频课程。11月8日,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有关单位共同主办的“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项目正式启动,党课将从12个方面深入阐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辉煌历程,解码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秘密。会同市妇联、市教卫工作党委等联合多个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共同推出10讲《传承红色基因巾帼坚守信仰》“四史”学习教育视频课。积极参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制作的《奋斗的征程》“四史”学习教育微视频党课,至11月30日,微党课已有34讲上线发布。
四是提升“初心教室”等现场教学点功能。“红色上海主题教育馆”(即“初心教室”)主课程“红色起点,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与上海”已由项目组开发完成。面向全市开展了“红色上海”系列课程招标,共收到全市党校、高校系统的22位老师投标,通过专家匿名评审,13份讲稿入围试讲环节。9月7日,组织了试讲评审会,最终有9门课程中标。
五是与浦东区委、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守初心担使命——‘四史’学习教育展”。该展览分为真理之光、传播马列、开天辟地、走向胜利、东方序曲、改革乐章、奋进新时代七部分内容,生动讲述了党的故事、上海的故事和浦东的故事,带领大家重温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筚路蓝缕的过程。
六是参与“四史”关键词撰稿任务。市委党校教师参加澎湃新闻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推出的“四史”关键词共78个条目的撰稿任务。
七是抓好校(院)自身的“四史”学习教育。制定《校(院)关于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组织各党支部开展“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障”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等著作。举办“学用新思想、奋力新担当”——“四史”学习教育诗词大会。
四、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
一是不断深化“四责协同”机制。校委会积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初至今,校委会多次召开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4月21日,校(院)召开2020年党建和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对年度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7月24日,校(院)制定印发《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关于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校务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校务委员会其他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清单。机关纪委持续加强监督执纪,各部门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意识形态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校(院)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年初至今发文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文件篇幅尽可能地做到了精简,召开的全市性会议仅有1场。严格按照年度计划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不存在变相开展督查、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等情况。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为抓手,打造人才队伍成长平台。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创新团队考核办法》,设置两类高端成果考核指标,强化创新导向、精品导向、一流导向,有效促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按照《创新团队管理细则》,遵循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遴选、新增2个创新团队。根据创新项目需要及创新工程管理制度,对原有创新团队的成员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创新团队成员有进有出。创新工程已成为教研人员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是做好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引进10名青年教师和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为近年之最。组织教研人员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三所干部学院等参加业务培训。安排新进教研人员接受入职培训、导师带教、管理部门实习等体系化培育。选派3位教师、4位年轻处级领导干部分赴基层、机关及市重点项目挂职锻炼。选拔产生教研部主任2名,完成参公管理人员第二次职级晋升等工作。组织干部参加各类调训、选学以及各类常规培训和专题培训,多途径提升教职工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