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解锁上课新方式滚动新闻

个性化学习、云平台反馈、远程教学诊断……信息化如何改变教与学?互联网+,解锁上课新方式

核心阅读

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只是投影、视频、3D动画这些花样繁多的教学辅助手段吗?当时空距离被互联网拉近,教与学,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请看记者在上海、重庆、广州等地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调查。

优质教学资源上云、在线远程教学诊断,让“教”的过程有了更多助力;在线自主前置学习、学习情况实时反馈,让“学”的过程少了许多弯路。教育信息化用技术赋能课堂内外,为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云上学校”:2.8万个孩子同上一节课

普及云课堂,须解决“建成后如何管理”“教学如何组织”等问题

2018年年底的一天,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和湖北宜昌外国语初级中学的两个班级,就因为云课堂联到一处,一起上了堂英语课。学生们一抬头,投影里就是对面的班级。两地教师配合教学,两地学生实时互动。云课堂,规模也可以很大。在此之前,曾有一次全国112所学校共同参与,2.8万个孩子同时参与一节课的学习。

这就是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发起的跨区域云课堂教学,目前全国已有600多所学校加入。在其中近一半的学校中,云课堂已经逐渐常态化。

“什么是云课堂?就是通过数据平台,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信息中心主任罗化瑜介绍,2015年,他们与西安一家教育科技企业合作,共同研发这个名为“千校共建教育云”的项目。

前端,是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课堂,最偏远地区的学子们也可以直连城里名校名师的课堂。后台,通过云存储和云计算,提供远程课堂互动、学生学习情况实时统计反馈、在线作业和智能批改等功能。

“学生在课堂上做完作业,作业批改和错题搜集的结果就由系统生成、实时反馈。这让教师减负很多,理科老师尤其喜欢这个功能。”罗化瑜说。

如今,投影取代黑板在许多学校的课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投影内容却不只是教师准备的图片或PPT,还有外地课堂连线互动、实景地教学直播,甚至大数据实时分析出的学生学习效果图……

“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云课堂,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云课堂的普及是大趋势,之所以还没有完全推开,是因为还有3个‘没准备好’。”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认为,“很多校长没准备好,不知道云课堂建成后如何管理、该怎么组织教学、会不会影响升学率;很多教师没准备好,不清楚该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新模式;很多家长没准备好,担心学习效果是否令人满意。”

罗化瑜介绍,“偏远地区学校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接触优质课程,效果很好。”比如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民族中学,自加入“千校共建教育云”项目3年来,全校27个班级实现常态化使用,月平均开课2000余节,升学率从55.8%提升到82.6%。

“微课”预习:老师授课有“秘诀”

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班额大也能实现“个性化”

龚老师“个性化”授课的秘诀是什么?是“前置学习”。

在丽英小学校长孙幼丽看来,信息技术直接推动了教学流程和师生关系的新变革,让“个性化学习”在人口众多、班额偏大的中国成为可能。

丽英小学科研室主任张军老师告诉记者,该校连续三年进行的无记名问卷调查显示,应用信息技术学习后,100%的教师和七成以上家长都认为,孩子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发生变化和提高,超八成学生表示,自己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

“通过再造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丽英小学探索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对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探索。”上海市电教馆馆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张治表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资源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师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教育治理不断优化,为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远程“问诊”:隔着屏幕聊聊课

“送教下乡”突破时空限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一堂协同教学直播课刚结束,隔着屏幕,讨论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屏幕两端,是西藏林芝米林县小学的教师和广州的教学专家。

“如果是您来讲这堂课,您会重点讲哪些部分?又会放手哪些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我们的学生第一母语不是汉语,表达上可能会与汉族学生有些差异,如何去进行课程内容的升华?”米林县小学的教师们纷纷提出疑问,请专家支招。

“情感的升华与语言并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感受”“通过分析朗读词语,配上图,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情景”“如果后面再多留一些空间给学生思考,可能效果更好”……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杨建国、华南师大附小语文特级教师江伟英、华南师大文学院教师董光柱在华南师范大学的远程诊断中心,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组织以及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点评,同时与林芝米林县小学的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探讨适合藏区小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农村学校的老师很少有机会能得到专家的点评指导,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专家的点评诊断能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远程诊断使得这种指导可以常态化地进行。”米林县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曲桑说。

身在西藏林芝的老师们同专家交流的平台,叫做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平台,由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打造。“高校专家、一线教研员与名师共同参与,采取实时观看、远程诊断与点评、远程送教下乡的方式,不仅低成本、高效益地向农村学校传输教育资源,更创新了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德芳表示。

截至今年1月份,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平台累计建设基于手机数据云的“教师工作坊”1600余个,上传微课266498个,平台直播场次近6000场,观看人次超过80万。(记者姜泓冰蒋云龙姜晓丹)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在线课程的潜力与优势探索,优势尽显,未来可期技术在线课程具有诸多优点,潜力与优势值得深入探索。其优点体现在灵活性、资源多样性和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时间和进度安排学习,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线课程还能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各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在线课http://www.huayiii.com/post/14302.html
2.在线学习有什么特点?现如今人们在教育上的需求有了明显的转变,因为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琐碎,所以没有时间到指定的地点去学习,而在线学习平台的出现满足了他们的一切要求。不需要受到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加快了学习进度,也提升了学习效率。那么,除了学习方式灵活,还有哪些特点呢? https://www.ckjr001.com/newsdetail/1412.html
3.上海在线学习,探索未来教育模式的新篇章传输摘要:上海正在积极推进在线学习,探索未来的教育模式。这种新模式融合了技术与教育,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资源。在线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节奏。这是教育创新的一种表现,有望为未来教育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本文目录导读: http://m.zj-xy.net/post/17729.html
4.在线教育平台学习新模式有哪些你了解吗?近日,国内各大在线教育平台都在放大招,在线教育回暖,迎来新热潮成为舆论焦点。不过,这些“量身”的学习新模式,真的对学生有帮助吗,还要看接下来的发展。 自助约选平台挑选老师 各大在线教育纷纷推出自助约选平台,与传统的教师1对1不同的是,可以自由选择平台上列出的老师,根据老师不同的可上课时间来约课。 https://blog.csdn.net/tututzzzz/article/details/135212038
5.分小全智能学习系统,家校共育在线服务新模式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家校共育在线服务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意识到家校共育在线服务模式的潜在价值,并积极探索和应用这种模式。 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30519/052023_1280486.html
6.如何实现在线学习的有效互动和个性化—中国教育在线MOOC是嫁接在互联网技术之后的在线教育模式,因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限制,而备受学习者关注和推崇。在近20年的发展中,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积累了丰富的、优质的在线学习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虽然免费,但由于学习者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群体庞大,教师无法把控海量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https://cdce.eol.cn/1031/353032.html
7.教育技术革新:在线学习的新趋势在线学习,作为这一变革的前沿阵地,正逐渐成为教育的新常态。本文将探讨在线学习的新趋势,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未来的教育模式。 首先,个性化学习体验正成为在线教育的核心。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教育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进度和兴趣,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这种个性化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https://wenku.baidu.com/view/7dccd877d2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a.html
8.趣学记忆导师:凌紫绮!注会税法学习原来也可以很有趣快乐学习的根本是找对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可以让学习新知识变得简单有趣。 1 精巧总结、发明“趣味记忆法” 税法科目内容琐碎,记忆量大,如果单凭死记硬背,不仅收效甚微,甚至容易使考生产生畏难情绪。凌紫绮老师十分擅长从新颖的角度来归纳知识点,如:各类税收优惠,计税依据,考试陷阱都以小口决、小段子、小https://www.dongao.com/zckjs/mszd/201910251184676.shtml
9.基于“帮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探索二、新形态教材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帮学课程”模式 帮学课程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欧阳河研究员领衔的职教工作室团队研发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帮助学生学习”。“帮学”理念的提出,其哲学依据是毛泽东关于内外因关系论,心理学依据是建构主义,经济学依据是教育属于服务业。而且,帮学在三种学习模式中具有http://www.zjypxzx.com/c/2022-06-01/500706.shtml
10.祝智庭胡姣技术赋能后疫情教育创变: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样态2020年7月,我国国家发改委发布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意见,明确指出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在前沿技术、疫情刺激和国家政策多重因素推动下,基于OMO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组织结构、教学方式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https://www.eduwest.com/html/2021/qianyanlingyu_033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