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别装的什么都知道。看看我写的东西,你会和我知道一样多了。
【引子】
微博上流传着一个段子
测评界四大未解之谜:王自如到底收了多少钱?彭林的舌头到底有多大?那岩到底什么时候换衣服?王奔宏到底是男是女?
尽管很多人都已知道答案,但我们这篇还是先解答一下
王自如到底收了多少钱?
彭林的舌头到底有多大?
这其实是一句彭林自嘲的话(详见其微博简介)事实上彭林的普通话很标准,并没有明显的口音和任何口吃。
那岩到底什么时候换衣服?
答案是每年至少换两次,那岩在其微博中自己说明了这个问题,夏天会穿那件黑色V领短袖,秋冬会穿高领长袖T恤(灰色和黑色各一件)
王奔宏到底是男是女?
答案当然是男的,而且长相标准,牙齿整齐,还是比较上镜的。只是因为其说话声音略显女性化,而被人误会。也许本人比较害羞。
其实微博上出现这么一个段子并非偶然,而是因为这四家制作的视频播放量较大,观众多,人们也很喜欢他们四个。但是他们怎么走到今天的呢?他们又将走向哪里呢?我来逐一分析。今天先写第一篇:Zealer和王自如。
------------------------------------------------------------------------------------------
冷眼报告-你不知道的中国测评界(第一篇)Zealer和王自如
【Zealer每个月要花多少钱】
有人会问这70人的团队是否包括了维修工作人员,我认为包括,以目前Zealer-fix的每日接单量(约40-50单),该维修团队不会超过40人。当然不排除人员更多,但那样的话Zealer-fix的效率就太低了。
(注意,以下为估算)
我们将Zealer团队分为三档,管理层及内容制作5人(月薪25k)、实验室25人(月薪10-20k)、维修等其他工作40人(月薪5-10k)
则Zealer每月的工资支出推算为5×25k+25×(10-20k)+40×(5-10k)=45万-70万之间。
假定我们保守估计Zealer每月工资为50万,则2015年zealer全年人员支出至少为600万元人民币。
请注意,现阶段Zealer仍未实现盈利,所以以上估算出的2015年度工资600万人民币将主要来自资方投资。
Zealer团队的其他方面资金需求主要来自设备投入(购买50台锤子,为突发事件并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场地投入、员工福利(包括食宿、年终奖)、实验室建设等。这些资金需求,我们有机会再讨论。
而按照王自如在其微博所言,仅实验室一项投入就需要数千万元,当然目前其正在逐步争取。
【王自如到底收了多少钱】
天使轮融资:
在2012年7月,Zealer拿到雷军领导的顺为基金200万元投资,让出25%股份。
截止2012年7月,Zealer估值为800万元。
A轮融资:
2013年11月开始,Zealer谋求新一轮融资,在2014年4月-2014年8月间Zealer先后分两次拿到欧珀、金立和步步高三家厂商的600万投资,让出约9%股份(每家公司获得3.0003%股份)
截止2014年8月,Zealer估值约为6700万元。
详见下表,资本变更记录(公开的工商查询链接)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金立投资代表)深圳市致璞世纪投资有限公司(步步高投资代表)深圳市艾酷通信软件有限公司(欧珀投资代表)东莞市盛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前面说了Zealer的天使轮和A轮融资,四家资方全是厂商,这也是为何王自如备受争议的地方。关于是否独立、公正等等鸡汤文不是我要讨论的,我只想说没钱就没法发展,而Zealer时隔一年顺利的拿到了第二轮,并且其估值翻了8.4倍,说明雷军给王自如的200万元天使轮投资在帮助Zealer高速成长。
王自如唯一可以被鄙视的就是:拿到融资后隐瞒一年没公开,但这并不违法。其实很多创业公司在拿了投资后都迫不及待的对外公布(甚至虚报估值也要公布)为的是下一轮融资,而王自如不公开当然是为了保护Zealer自己不受争议,其实换了彭林和那岩,难保不会这么做。如果换了我们自己恐怕也难以保证。
另外,在Zealer的A轮融资结束后,资方占股比例为31.75%,略高于王自如最早定下的“投资人总持股不超过30%”的条款,但仍在王自如最早的预想当中。
B轮融资:
2015年1月23日,Zealer再次融资并变更了工商登记,新进入的资方为“深圳市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出让股份15%
请注意,Zealer给三家A轮厂商一共只让出9%的股份,而给这个“利通产业投资基金”一下子让出15%。至此,Zealer的投资方占股已经超过40%,大大超过了王自如当初的预想,那么这家“利通”是什么来头呢,他有什么本事让王让出这么多股份呢。
除了钱谁能打动王自如
按照投融资常识,有两种可能:一是新的资方给出了让所有股东都满意的估值(否则没人愿意稀释股份);二是新的资方能带来巨大的资源。
对王自如来说,我认为新资方能同时带来以上两项利好,所以王才愿意让出多达15%的股权。
下面来看看“深圳市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背后是谁在操盘。
这个其实非常容易查,因为“利通”是极具实力的,可以看到“利通”的注册出资总额为5亿元。再看看“利通”的法人更是在业界大名鼎鼎。
“利通”法人代表:吴宵光,男,1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天气动力学学士学位,现任腾讯电商控股公司CEO,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
好了,截止B轮,共有5家机构对Zealer进行了投资。他们分别是(按投资顺序):
(小米投资代表)北京顺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欧珀投资代表)东莞市盛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金立投资代表)深圳市致璞世纪投资有限公司(步步高投资代表)深圳市艾酷通信软件有限公司(腾讯投资代表)深圳市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
厂商再有钱,王自如也不愿意多拿,因为厂商只不过是这个行业里面的人。而腾讯的钱,一定要拿,因为腾讯是世界级的平台,这个队谁先站好,谁就。。。
我认为Zealer这一步是非常正确的,想要有大作为当然不能靠和厂商各种理不清的纠葛,一定要和BAT产生交集。简单的说:除了钱,资源也可以打动王自如。当然,也可以打动彭林和那岩,因为他们都希望成功。
那么腾讯怎么会看上Zealer?王自如凭什么打动腾讯呢,后面有机会再详细说。
王自如无法控制Zealer了吗
对于Zealer接受厂商投资,外界普遍观点是质疑其公正、独立、第三方。而也有很多人担心王自如无法控制Zealer。
不过如果看最新的Zealer股权构成你会发现,王自如仍旧牢牢掌控着这家机构,迄今为止,Zealer经过了多次股权变更,包括早期创始团队齐洁、杜帅等都已完全让出股份,但王自如和李侃的股权总和仍旧达到了58%,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王自如仍将是Zealer的唯一代表。
但即使如此,创业公司被投资机构左右是很正常的现象。之前Zealer所说的“投资人总持股不超过30%”的条款,在压力面前也早已被打破了。(当然你可以理解为单一投资人的总持股,这里Zealer解释的比较模糊)
罗永浩给王自如带来了什么罗永浩进入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地震。而罗永浩对王自如来说显然是贵人。
从热度趋势图可以看到,罗永浩是王自如事业的贵人;而王自如只是罗永浩生命中的过客。
对峙后,罗永浩多年来积攒的人气和争议都不出意外的转送给了Zealer和王自如。
所以对于对峙事件,总体上说,对Zealer仍旧是有利的。对于这一点,我认为罗永浩应该是有准备的,但是其为了锤子手机的销量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在后续王自如参加多个大型活动时的开场介绍,都被提及他是那个和罗永浩吵架的人,这让很多渴望成名的人羡慕不已。当然如果彭林和那岩再出道的早一点点,可能去吵架就换人了。
Zealer真的拿到了1.5亿元投资吗
此时,风口浪尖上的Zealer适时的进行了新一轮融资,而融资方是和小米关系密切的腾讯投资部。此间有大量的传言说腾讯给Zealer投了1.5亿元,而最初爆料的是@午后狂睡_Silent这个问题后来在知乎上被广泛求证,但由于知乎对Zealer还是比较友好,所以这个问题被很快关闭掉了。
但随后公开的工商变更信息已经证明@午后狂睡_Silent说的真的,腾讯确实进行投资,但当时我觉得1.5亿还是太多了。
我觉得以马化腾风格,还不至于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来(虽然对腾讯来说也不是大钱),因为过亿投资是要总裁亲自批的。而我的朋友也告诉我,2014年末并没有这样一个数目的资金流动。所以给Zealer的1.5亿应该只是估值而不是实际投资额。那么根据公开的工商登记记
截止2015年1月,ZealerB轮得到的融资额约为1.5亿×15%=2250万元。
(注意前面的6700万是公开的估值,而后面的1.5亿是根据各方面消息汇总推测,但根据融资常识,只有当新一轮估值大幅提升时,原有投资人才会允许稀释股份,所以1.5亿相对于上一轮融资额2.2倍的提升在各方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且略保守,特此说明)
至此,我已经比较完整的回答了“王自如拿了多少钱”
Zealer自成立以来一共进行了3轮融资(小米;欧珀、金立、步步高;腾讯)
Zealer总融资额为:天使轮200万+A轮600万+B轮2250万=3050万元
Zealer估值变化为:800万元(2012年7月)、6700万元(2014年8月)、1.5亿元(2015年1月)
Zealer如何拿到这些投资
在Zealer后续的两轮融资中,雷军其实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天使投资人,雷军是很多创业者梦寐以求要遇到的,还记得那句著名的“投,投到你成功为止”。
对王自如来说遇到雷军,就等于遇到自己风。
Zealer未来的发展如何
前面说了很多都是关于Zealer融资的事,请注意,本文不讨论任何Zealer是否正义、客观之类的话题。那么拿到了这些钱,Zealer未来该怎么发展呢?或者说怎么为投资人牟利呢?目前看就是维修。
Zealer|Media测评视频是不赚钱的,但可以保持影响力,这点可以肯定。
Zealer|Lab实验室是不赚钱的,但可以向厂商融资用的,这么做勉强可以。
Zealer|Fix是未来可以赚钱的,而且有可能做大,只有做超大才能赚钱。
维修怎么做大呢?一直修水货手机?这显然不是大方向,要知道各地都有自己维修市场,和他们竞争?成本太高了。Zealer要想做大,捷径是必须和国内厂商联合,只有把厂商的售后部分甚至全部挂上Zealer的牌子,这事才算做成了。这才是Zealer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绑定四家厂商,在可预见的未来Zealer还需要更多厂商(中华酷联)加入才行。
从现在的趋势看,Zealer是有希望成功的,特别是腾讯入场之后,但远没有那么容易。从旁观者的角度看,Zealer还需要做那些事,才能做成呢?
还是分三方面说:
Zealer|Media测评视频
现在看来王自如应该是没成功,要么这三家不喜欢王自如,要么是王给出的条件没能打动他们三个。如果是后者,那么王自如还是太年轻了,在决定Zealer未来的时刻,只要能打动他们,不管让出多大利益也要做。不论是彭林还是那岩,找来一个,格局将会大大的不同。你也许会觉得他们没那么重要,王自如可能也这么觉得,有机会我们再详细说。
比较奇怪的是那岩为什么没答应王自如的邀请,按理说那岩的负担最小,只要王给的条件足够优厚,或者画饼足够大,应该可以打动那岩。
总之Zealer错过了提前搞定战局的机会,当然也让这个行业越来越精彩。
Zealer|Lab实验室
我其实不建议王自如投大量钱在实验室,因为Zealer是不做产品的。当然以实验室为理由,可以从厂商那里更多的融资,但是自己可别真信了。就像孔子学院是对外宣传的,自己可别信了。
创业公司可以烧钱,但要烧在有用的地方。
Zealer|Fix错过了什么维修是未来可以赚钱的,而且有可能做大,只有做超大才能赚钱。
如果zealer能够按照预期,成功收购到以上两家或者哪怕其中一家,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呢?首先由于这两人的悲情英雄定位,王自如自身的争议和压力会小很多;第二也是最重要的,zealer将大幅增加在数码爱好者中的影响力,为将来维修做大做好充分准备。
当然目前Zealer-fix仍在轨道上,并且是提前发车了,只不过不是高铁而已。
好了,关于Zealer和王自如已经写了很多,感谢你的观看。我是@冷眼报告下一篇我将写写Fview(杀价帮)彭林,写写彭林的“黑”历史,以及Fview的发展方向,或者你关心的。
--------------------------------------------------------------------------------
趁着放假写一写我知道的东西,是关于国内这些草根数码测评团队的,为什么,因为以后他们也许会成为左右行业的力量,如果你不想相信就别往下看了。
这是一篇揭露内幕的黑文吗?不好意思不是。相反更像是为这几家“洗白、找借口”如果你特别反感这几家,就别往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