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统筹实施积极应对汛期洪涝灾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连日来,我国多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引发城市内涝,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当前,我国全面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期,防汛形势严峻。各城市如何应对洪涝灾害、筑牢汛期城市安全堤坝?近日,本报记者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张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武汉市水务局副局长程建军进行了采访。

统筹实施防洪排涝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内涝发生较多的城市,大多是因为降水比较集中且河湖众多,在排涝和防洪方面需承担“自然降水、上游来水”等的多重压力。

对此,张辰表示,这些城市应统筹防洪与城市内涝,实施防洪提升工程,强化内涝风险研判,实施城市雨洪调蓄利用工程,加强城市竖向设计和实施洪涝“联排联调”。

张辰进一步解释说,要避免因洪致涝。在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流域沿线城镇排涝除险能力,确定合理的设计洪峰流量、时段洪量和洪水过程线,为洪水流经城镇提供排水防涝规划的边界条件。同时,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确保流域洪水位低于防洪标准时外洪不入城。

要避免因雨致涝。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建设,规划好城市竖向设计。在能力建设上,保护并修复城市及其周边的河湖水系和生态空间,逐步恢复填埋的天然排水沟、河道等,提高雨水自然积存能力,增加就地消纳的洪涝蓄滞空间。在竖向设计上,加强城市雨水管网与城市内外河湖之间水位标高和过流能力的衔接,建设必要的行泄通道;通过构建“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排涝通道,优化调整现状低洼地的排水分区;合理确定新建地块的竖向高程,避免无序开发形成新的积水点。

要加强科学研究,充分解析极端降雨事件所引起的内涝灾害。在编制城市内涝风险图时,要结合气候变化和暴雨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分析,及时修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要确定不同洪水风险和城市内涝风险的对应关系,根据不同的外洪水位启动城市内涝风险响应。要开展应急预警预报机制研究,研究雨水管网和内涝防治体系的大模型,及时发布积水预报预警、雨量和城市所需的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装置装备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排涝工程体系

“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加上水具有流动性的特征,因此在治理城市内涝时,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王家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既要系统思考、统筹规划、整体治理,又要坚持科学思维、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系统维护工作,尽快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一要开展汛前检查维护,排查整治城市易涝积水点、下凹式立交桥、隧道、地铁等地下空间以及城市低洼地等风险点。同时,对城市排水泵站、燃气站、二次供水设施等重要生命线工程以及地铁、建筑地下空间的出入口、通风口等重要点位,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淹、防倒灌工作,确保安全度汛。二要科学谋划项目,高标准建设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抓好排水管网新建改造、泵站排涝能力提升、排水通道整治疏通、河湖水系联动蓄排等工程项目。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考虑配套建设智能监测、感知设备,建设城市内涝综合管控平台,提高排水防涝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

四要加强对低洼地、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的保护,不占用低洼地进行城市建设,优先将其作为公园、湿地或者其他蓝绿空间进行使用。

五要加强设计,可以考虑将广场、运动场等作为“兼职”调蓄空间。“由于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密度普遍较高,在一些地方要建设专用的地下调蓄池,不仅造价昂贵,而且难以寻找到合适的空间。”王家卓说,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利用广场、运动场等这些空间,承担“兼职”“临时”的调蓄作用。

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严重的城市内涝会造成交通中断、通信中断、二次供水中断等,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为此,各城市还要提升城市应对超标降雨的韧性,筑牢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防汛运行安全底线。

“在排水防涝工作中,必须配备移动泵车、‘龙吸水’排水抢险车等专业抢险设备,并在地下空间出入口、下穿隧道及地铁入口等生命线工程和重点防涝区域设置应急挡水防淹设施设备。”在采访中,程建军介绍说,实践证明,移动排涝设备对地下通道、城市低洼点的应急救援非常有效。在本轮强降雨中,武汉移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就为周边城市荆州、咸宁的排涝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

据介绍,该项目包括各类型移动排涝抢险车、高涉水泵车、清洗吸污车、随车吊、高空救援车、平板运输车及发电机组等,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设立的移动排涝应急救援基地之一,应急救援辐射区域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等地区。“当周边城市发生极端降雨灾害时,我们可以快速开展排水救援。”

据了解,在全国范围内,这类移动排涝应急救援基地还有7个,分别布局在广州、昆明、成都、长春、金华、石家庄、西安。

“在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作中,还要落实好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要求,推广试点示范经验。”程建军表示,我们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就必须要在做好原生态的保护、最大程度发挥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的同时,降低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的影响,采用源头渗水、滞水、蓄水、净水等方式,减轻对雨水管网的压力。

THE END
1.《2023城市水环境大会在长春成功召开》进而介绍了格兰富在防洪排涝与黑臭水体整治领域中的解决方案,以及一体化预制泵站、一体化智慧泵闸等相关产品。最后介绍了格兰富参与的福州针对城市水环境治理的行动,为福州水系治理提供多种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关于水环境、水生态技术考量与哲学思考一基于底泥洗脱的水体生境修复技术与案例解析http://www.gxshuixie.com/sclxw/18430.jhtml
2.口塘两个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江西省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市县典型|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城市生态修复) 城市生态修复 各地结合自体检报告检查出部分公园、河流存在垃圾堆放、污水直排、水体水质污染严重、水体流动性差、伴有异味等问题,精准谋划,开展生态修复,打造更加宜居、韧性的休闲活动空间。 01赣州市会昌县三江六岸工程城市生态修复项目 https://www.jian.gov.cn/xxgk-show-10220086.html
3.关于对2013年度高级职称评审结果(精选9篇)38、淄博高新区城市防洪排涝规划 完成单位:淄博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主要完成人员:王黎明、李国伟、孙军、姜岷、毛云、王萌、陈艳芳、李刚、赵亚楠、郑子升 39、淄博市太河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 完成单位:淄博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u3o2zy5.html
4.城市排水排涝方案案例提醒 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该浏览器不支持,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运行 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建议使用一下浏览器: Google Chrome(推荐)、火狐浏览器(Firefox)、IE10、IE11、360安全浏览器(极速模式)、360极速浏览器、搜狗高速浏览器(高速模式)、遨游浏览器、Apple Safarihttps://www.ebara.cn/product/172/
5.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案例 城市防洪堤防 护岸整治线 河道整治 山洪防治 城市涝灾与洪水灾害的区别和联系 城市防洪工程管理设计主要内容 城市防洪排涝概论 历史城市洪灾记录:1954年长江洪水、1957年松花江大洪水、1958年黄河大洪水、1963年海河大水、1998和2016年长江中下游大水。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953165/article/details/108977229
6.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案例详解——市政排水工程的海绵化改造城市水体泄洪排水口 3丨打造地下排水深邃泄洪排涝 深隧工程不是要重建一个城市排水系统,它是原有治水管网基础上的一个提升与深化,深隧功能的发挥有赖于深浅结合——只有深浅层之间的管网畅通,深隧的功能才能发挥正常。 降雨时,多余雨水由竖井进入深层隧道,减轻浅层排水管压力;降雨停止时,隧道内存储的雨污水经由泵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08/07/20648030_634892074.shtml
7.CSO控制案例:武汉市黄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3.2 后湖泵站—亚洲最大城市排涝泵站 后湖泵站前后共分四期建设,其中一期泵站建于1959年,抽排能力为13m3/s,已于1978年退出运行并拆除;二期泵站建干1976年,当时抽排能力为43.5m3/s三期泵站1989年建成,抽能力为81m3/s,四期泵站2017年底建成,抽排能力为110m3/s。 https://mhuanbao.bjx.com.cn/mnews/20221025/1263542.shtml
8.用GIS监控城市各项环境指标,预警灾害发生,未来已来!选取该市城市形象标识的颜色作为主色调,独特的青瓷色极具城市代表性,体现其古时瓷都的文化特质,主屏部分为中心城区的整体地图展示和数据总览。 从内容上,大屏基于GIS地图实现了对全市河道分布、水位数据、水库设备、引水情况、台风监控、雨量监控、排涝数据等各项重要指标的可视化展示和实时化动态更新。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870532
9.环保督察典型案例蚌埠市城区水污染问题整改缓慢污水入淮现象市城管部门对排涝站闸门渗漏问题重视不够,污水直排入淮问题整治不力。淮上区对黑臭水体治理缺乏系统性规划,降低治理标准和要求。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有关要求和程序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原标题:安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三 | 蚌埠市城区水污染问题整改缓慢污水入淮现象依然存在http://m.huanjing.ahwang.cn/p/26935.html
10.城市更新如何做?住建部公布首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公布第一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及典型案例经验做法,要求各地学习借鉴。其中“零碳改造”成为既有建筑更新的亮点。完整社区建设通过盘活整合存量资源,在数字赋能下提供覆盖全年龄的社区服务设施。在片区和街区尺度上,城市更新倡导”规划、业态、运营”一体推http://hzsjzyxh.org.cn/sys-nd/2239.html
11.2024(第七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2024(第七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旨在从城市“防洪抗旱减灾、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改革和管理”角度进行深度交流,结合中国各地域实际情况深度剖析,有序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水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水利工程建设协同发展,坚持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地上与地下相结http://www.ifufc.com/cn/xwzx/index.html
12.18个典型案例,看懂城市生物多样性设计据后续观测,在此栖居的动物有20多种,丰富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健康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再生。当然,几座垂直森林建筑不足以改变现状,但这一设计理念的成功实现,对未来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案例支持。(图12) 图12.意大利米兰市的“垂直森林”(设计师:Stefano Boeri)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TE2OTcyMTWEqXWrsJzGcw.html
13.广州水投集团全力保障强降雨期间城市供排水安全5月10日至12日21:00时,广州水投集团所属广州排水公司、广州自来水工程公司、花都排水公司累计出动排水抢险大型组48组次、布巡防组936组次、抢险车辆及设备3450台次、布防及抢险人员超5000人次,在中心城区、花都区56个重点布防区域250条主干道及大型隧道执行排水保障任务,完成15处积水风险点排涝处置,一般积水点基本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9223&newsId=488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