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方式: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深度访谈相结合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广大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应有之义。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实现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要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无障碍装备设备,提高特殊人群出行便利程度和服务水平;要健全老年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满足老龄化社会交通需求。
二、数据分析便利化出行主要需求
(一)线上问卷调查
1.各交通方式便利化出行主要需求
(2)地铁。出行主要需求排名前三为:换乘方便、指引标识清晰显眼、有人协助行李安检。
(4)长途汽车。出行的主要需求排名前三为:设置老年人专用购票页面或一键购票功能、指引标识清晰显眼、如厕更方便。
(5)铁路。出行的主要需求排名前三为:设置老年人专用购票页面或一键购票功能、指引标识清晰显眼、如厕更方便(见图2)。
(6)飞机
飞机出行的主要需求中排名前三的为:获取登机信息简单便利、设置老年人专用购票页面或一键购票功能、有人协助行李安检(见图3)。
(7)轮船
轮船出行的主要需求中排名前三的为:设置老年人专用购票页面或一键购票功能、提供专人引导服务、设置垂直升降梯。
(8)自行车
(9)步行
(10)轮椅
轮椅出行的主要需求中排名前三的为:路面平整连续、人行道宽度足够、天桥或地下通道轮椅可通行。
2.交通运输部2022年更贴近民生实事适老化出行措施需求
(3)关于打造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服务线路,全国新增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1万辆,主要需求为:扩大敬老爱老服务线路覆盖率、增加低地板和低入口无障碍车辆数量、进一步降低上车踏板高度、提升服务能力。
(4)关于推动城市公共汽电车站台适老化改造,主要需求为:合理设置站台位置、降低站台台阶高度、增加座椅。
(5)关于地铁上下车无障碍渡板全配备,主要需求为:增加无障碍渡板普及度、提升安全性、渡板存放位置有明显标志。
(二)线下深度访谈
1.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反映的便利化交通出行问题及建议
城市公交:存在上下车不方便、发车频次有待提高、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专用座位不足、轮椅出行不方便等问题。建议推广应用无障碍公交车,在车辆上设置残障人士专座固定装置,提高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提升服务的耐心度,加快公交站台无障碍改造。
地铁:存在老线路直梯少、进出站台阶太多、换乘距离远、专门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服务的窗口不足等问题。建议强化无障碍改造,完善老旧线路的电梯设置,提高换乘便利性,进一步优化站内引导标识,增加老年人服务窗口。
出租汽车:存在雨雪天气或高峰时不好打车、叫车软件操作难、车上卫生状况不佳等问题。建议进一步优化老年人打车软件操作程序,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长途客运:存在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专用座位和优先通道设置较少、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建议增设老年人专座和优先通道,加强对老年人的针对性服务。
2.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反映的便利化交通出行问题及建议
主要问题:一是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体系性有待提升。二是现有法规执行力有待加强。三是无障碍设施使用管理有待加强。四是公众无障碍便利化出行理念有待提高。
城市公交:存在站台适老化改造力度不够、无障碍公交车覆盖率不高、敬老爱老城市公交线路设置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快推广应用无障碍城市公交车辆及无障碍站台改造,加强对司乘人员无障碍设施使用和服务的培训。
出租汽车:存在“一键叫车”功能有待改善,个别司机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建议加大对“95128”电召宣传推广力度,优化网约车约车软件界面操作流程,加强服务人员为老服务教育培训。
三、对策建议:立法引领科学实施
在线上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六方面建议:
三是加强财政对便利化交通出行环境建设的支持。支持运营企业更新无障碍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车辆,对更新无障碍车辆给予购置补贴、运营补贴。鼓励运营企业加强无障碍服务投入,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支持交通运输企业设置无障碍服务窗口、老幼病残孕优先座椅和轮椅专用停放区,安排专人对老年人、残障人士购检票乘车等实行引导、优先办理、协助安检。延续城市公交成品油价格补助和新能源公交车辆运营补助政策,支持城市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老年人及残障人士优惠乘车补贴力度。
四是强化对便利化交通出行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加大对交通运输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充分掌握便利化无障碍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加强对交通运输无障碍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的有效监管,督促设施设备管理单位及时履行维护职责,落实对无障碍设施、设备的巡查和检修制度,及时维修、更换损坏的无障碍设施设备,确保正常使用。完善统计制度,建立健全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建设统计指标及年报制度。建立交通出行便利化无障碍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定期考核评价,鼓励各地对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运输服务无障碍水平进行动态评估,促进便利化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建设与服务更精细化、更人性化。
五是加强对便利化交通出行领域的科技赋能。优化出行软件操作程序,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使用智能出行方式。加强无障碍出行信息化指引,在公交车站及公交车内部提供易识别的语音报站、电子报站和实时车况服务。推广普及公交导盲系统、城市无障碍出行导航地图、电子公交站牌和盲文站牌建设等。鼓励在网约车软件中增加老年简易版、视障(视弱)版、“一键叫车”等多种特色出行服务产品。支持交通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信息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纳入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鼓励交通运输企业积极应用现有信息技术,推动5G、物联网等技术在交通无障碍智能产品上的应用,推动信息化与无障碍环境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