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选择微博、抖音扩散品牌活动声量,可能更容易实现;而如果是考虑注重长久维持用户粘性,小红书则适合作为品牌口碑构建的营销场景。
3、不同垂类内容互动情况
与抖音不同的是,快手平台幽默搞笑的单条互动内容量并不多。换言之,消费这部分内容的快手用户,大多数处于围观状态,默默潜水,主动参与互动较少,而快手用户参与新闻社会、政务KOL内容互动更多。
微博的内容互动特点是具有明星效应和综艺效应,怎么提升明星和综艺节目在微博上的内容生产能力,从而拓展品牌的曝光度,也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小红书虽说是美妆护肤话题聚集地,但是与我们所想不同的是,美妆类单条内容互动量并不理想;但涉及到明星类话题,单条内容互动量则明显上涨。
02
从男女分布来看,微博和快手平台上女性用户和男性用户数量相当。
而在抖音平台上,女性用户占比54.1%,远高于男性用户的占比比例。足以见得,抖音是她经济的天下,堪称是品牌主女性营销的精准平台。
在年龄分布方面,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短视频平台年龄分布的一个特点就是年轻化。
30岁以下的人群已经成为两大短视频平台的主体,其中19-30岁占比最大。对比之下,微博上用户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9-35岁之间,可见使用微博的群体平均年龄更大些。
可以得出结论,微博、抖音、快手这三大平台,还是多数年轻人聚集的互动平台。拿下这些平台,就搞定了多数年轻人。
不同于女性,男性群体对于游戏内容更感兴趣;而在幽默搞笑、音乐和美女帅哥方面,双方的分布人数占比相持平。
在年龄占比数据显示,年轻用户更偏好游戏类内容,其次是幽默和萌宠等话题。
03
1、平台的营销价值:“曝光价值”VS“种草价值”
以抖音、快手为例,更建议品牌用来做一些品牌活动的曝光,比如产品上新、电商活动等。
这也是报告中提到的“曝光价值”。这些平台对提高活动声量和品牌活动覆盖广度,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
微博和小红书的平台价值则体现在“种草价值”,前者是得益于明星效应加持,后者则是重度用户较多。
品牌选择小红书、微博做营销,可以提升用户价值流量高效转化,或许能够解决品牌主消费者互动、销售转化的营销问题。
其中粉头的营销价值最大,被视为KOL化身。
再看铁杆粉,顾名思义就是忠诚度高,是KOL操作商业推广时,扮演重要的转化力量。
而大多数人包括你我他其实都是普通粉,即每个KOL占比最大的群体,介于休眠粉和活跃粉之间。
报告系列数据告诉我们,四大平台整体年轻化趋势凸显,这为品牌Z世代营销方面带来一些契机,当然前提是搞懂Z世代人群特点。
一是Z世代更信赖KOL。作为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冲浪的群体,他们接受新鲜玩法程度更高。他们倾向于听取社交媒体上权威、有话语权的人物。
三是Z世代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由于这部分群体有着前沿消费观,他们愿意为“值得花钱”的东西买单。
一方面有价值的内容,从来不缺乏吸引力。无论是KOL还是希望借助KOL营销的品牌主,关键是提供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
付费会员底层逻辑是一种会员营销,打造对用户有用的知识产品,提供学习、职场、教育等解决方案,以会员付费方式保持用户长期消费的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