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英文短篇小说阅读对读后续写促学效应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是王初明、亓鲁霞(2013:708)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将一篇读物的结尾抹去,让学生阅读截留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续写,补全内容。“读后续写”是在语篇中融合读与写的教学,阅读是输入,写作是产出,二者紧密结合。在产出过程中,学生需要创造内容,模仿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读后续写已成为高考英语写作新题型,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合理创造内容并使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此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并理解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后根据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和所标示关键词进行续写,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且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它对能力的考查主要聚焦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二是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三是对语篇结构的把控能力,续写的短文语句要衔接自然,结构紧凑。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续写内容要丰富,有看点。
2.英文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其特点是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集中、结构精巧。它往往选取和描绘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生活的某一侧面,使读者“借一斑略知全豹”。
选择英语短篇小说作为课外阅读或读后续写材料主要是基于它本身的几大特点:在篇幅上,短篇小说相对中长篇小说来说篇幅较短,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更容易看懂,且方便学生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适合高中生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入;在语言上,英语短篇小说可以给予学生真实,地道的语言输入和完整、丰富的语言情境,利用学生积累词汇,整合地运用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意识和语感。且其丰富地道的语言也给学生提供了模仿创造的模板,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情节上,它们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后续的产出,避免了因看不懂原文而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在主题上,蕴含深刻的主题思想,利于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理解、领悟、阐释、鉴赏和评价等高阶思维活动;在续写环节产出有深度有思维含量的内容;在文化上,承载英语国家的文化观念,利用学生理解、欣赏和体验英语优秀文学作品及英语国家的优秀文化,理解人物行为背后的文化动因,获得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英文短篇小说阅读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提高读后续写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为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读写能力,加强读写能力之间的正向关系,学者们进一步探究影响其促学关系的任务条件。Carson(1990)的研究认为语言的输入质量对学习者写作过程具有影响,并提出了Read-to-write的写作流程。Fitzgerald&Shanahan(2000)在对读写促进因素的研究中发现,语言的认知结构、意境与语境也是影响写作的因素。Pickering&Garrod(2004)的研究得出情景和语言是影响读后续写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交互协同”模式,为“交互协同”阅读观奠定基础。此外Leeser(2004)和Artkinson&Nishino(2007)也通过研究分别得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环境都是影响读后续写的重要因素。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更多的省份采用新高考模式,而读后续写是新高考的一个重要题型,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国内对读后续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读后续写的促学作用。主要体现在读后续写对学习积极性(孙莉2013)、语言连贯性(姜锦2015)和语篇内容连贯性的积极作用(彭红英2017)。2.影响读后续写协同效应的因素,主要有阅读材料的趣味性、语言难度、与体裁、教师指令和语篇分析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水平、生生互动质量等。3.读后续写教学模式的探索。主要有逆向教学设计、交互与支架共建、动态互动评价和体裁教学法四种模式。
研究的价值
另一方面,读后续写的选材涉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内容丰富、教育性强。开展读写续写,可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学习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体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英文短篇小说故事情节生动、主题深刻、语言地道,承载着英语国家的文化观念,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总之,由于目前的高中英语学习现状和要求以及短篇小说的基本特征使得研究其对读后续写的促学效果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本课题力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探索基于“英文小说阅读”的“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策略,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读写紧密结合,让理解和产出互相协同,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和学生的读写能力。通过研究,具体要达成以下主要目标:
1.形成基于英文短篇小说阅读的读后续写基本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写作指导能力和学生的读后续写水平;
2.实现短篇小说阅读的促学效应。通过有效的小说阅读策略指导和续写训练,提高学生的续写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特别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文化品格;
3.创建语料素材库,开发读后续写课程资源;
4.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读后续写的理论基础、本校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和小说阅读的现状研究、基于小说阅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基本策略以及读后续写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促进学生英语读后续写水平的提高。具体研究内容为:
1.读后续写的理论基础
读后续写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是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协同效应。本课题重点研究输入假设和互动协同的概念及其在读后续写中的促学功效。
2.我校英文小说阅读现状和读后续写教学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调查我校英文小说阅读现状和读后续写教学的现状,并从师生两个方面对原因进行多角度分析,如教师的指导能力及获得感、学生的学习态度、英语基础和素养能力等,从而得出进行基于英文短篇小说阅读的读后续写教学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3.基于“输入假设”和“协同效应”的读后续写材料的选择
“输入假设”认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的语言输入,而又能使他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有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语言习得。而“协同效应”认为,读后续写的学习效率高低取决于语言理解和产出结合的紧密程度。基于这两种理论,教师应该选择适合于学生现有语言水平的阅读材料,而短篇小说相对于中长篇小说来说,较为简单,故事又富含深刻的意义,是适合我校(农村高中)学生水平的一种可理解性输入。
4.基于“协同效应”的短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3)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语言特色;
(4)模仿和创造续写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解读阅读文本,梳理阅读材料,把握文本的内容结构,在语篇层次上对文本的情节、人物和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与作者对话,以促进情景(内容)协同。同时,指导学生挖掘原文的语言表达,续写时在词汇、句法结构等语言形式和语言风格上与阅读材料保持一致,使前后文浑然一体,促进语言协同。
(5)创建语料素材库,积累精准词汇和灵动表达。
5.基于英文短篇小说的读后续写的教学评价机制
结合高考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我们对读后续写实行基于过程的交互式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和作品展评等形式展开多元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欣赏能力,学会润色自己的作品,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2.调查法:通过调查目前我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找准实验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确定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的取样范围,制订调查计划,以口头访谈、问卷调查、测验评定等形式展开实际调查,搜集并整理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3.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基本环节,不断探索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行动研究质量。
4.实验法: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学生在实验研究前后的发展状况,掌握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以证实实验的效果。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比较分析辨出方法措施的优劣与可行性,去劣存优,去粗存精,进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可推广的方法措施。
研究思路、过程:
该课题研究将分成四个阶段:一、准备阶段(2023年6月~2023年8月)
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收集理论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起草课题研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论证,完成课题立项的申报。
二、文献研究阶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
认真学习和了解有关英语读后续写的理论和目前国内外对小说阅读对读后续写促学效果的应用研究,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省、市、区各级培训活动,明确课题研究思路,为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行动研究阶段(2024年1月~2025年8月)
四、结题阶段(2025年9月~2025年11月)
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完成课题结题报告。以教学论文、阶段研究总结、、教学设计或教案、课件设计、学科竞赛成果,师生获奖、结题报告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做好推广工作做好基础。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阅读与写作分离的问题相对突出,阅读教学中着重讲解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如词汇、句型、段落大意、细节信息定位等,缺少对语言运用的强调和高阶思维的培养;读后续写教学中强调语言的华丽和句型的高级,忽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情节构思的指导。导致学生产出的段落多是一些华丽辞藻的堆砌,与原文的语言风格不协同,对原文的模仿、创造不多,与原文的互动协同不够,以读促学的效果不理想。
小说阅读为续写提供了生动地道的语言素材,教师在指导阅读中可以用问题链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激活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使后面的续写在内容上与原文协同。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限5项)
调查报告
报告
2023.12
课例研究
教学设计、课件
2024.5
优秀教学反思
反思
2024.7
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汇编
论文集
2024.10
中期研究报告
2024.11
最终成果(限3项)
师生竞赛成果
获奖证书
2025.10
2025.11
结题报告
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主持或积极参与课题《高中英语应用尝试教学法的实践研究》和《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任务型教学实践研究》等本学科课题,以及多个综合性课题,如《以“过程思想”引领课堂教学创新的行动研究》等,除了在教学中实践外,还积极撰写课题阶段总结和论文、反思等,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基于以上课题顺利结题的前提下,提出了本课题。本课题得到了学校的全力支持并能做到以下保障:
同时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制定以下推进措施:
1.建立工作制度。
3.重视总结反思。通过实验课分析与点评、问题研讨、子课题研究等手段总结课改得失,寻求改进策略。在理论研究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提炼思想,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一篇,上传校园网络平台。积极撰写论文,每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