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1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总体发病趋势本研究共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117例,2014至2019年股骨颈骨折病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女性多于男性。见图1。
图12014至2019年股骨颈骨折发病趋势
2.2股骨颈骨折的年龄、性别分布511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年龄2~107岁,平均年龄(66.45±18.78)岁。男性平均年龄(59.46±21.2)岁,女性平均年龄(71.14±15.26)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高于男性(t=15.26,P<0.05)。根据患者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组(<16岁)、青壮年组(16~60岁)、老年组(>60岁)。老年组患者占总体的70.22%,高于青壮年组和儿童组所占比例;全组男女性别比为0.67:1,在儿童组和青壮年组发病例数男性多于女性,老年组女性多于男性。见表1。图2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患者中,70~79岁为高发病的年龄段。
表1各年龄组不同性别发病情况(n=5117)
图2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2.3不同年份股骨颈骨折年龄组构成比由图3可见,2014至2019年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以老年患者为主,儿童组所占比例最低;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青壮年患者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与2014年相比,老年组和儿童组所占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见表2。
图3不同年份股骨颈骨折年龄组成构成比
表2不同年份股骨颈骨折年龄组构成比[n(%)]
2.4股骨颈骨折患者合并症及营养状况的分布由表3可见,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儿童组、青壮年组、老年组有合并症的比例分别为32.79%、43.94%、70.50%,老年组所占比例高于儿童及青壮年组。且老年组中,996例(26.89%)患者有1种合并症,1567例(43.61%)的患者有2种及以上合并症,1324例(36.85%)患者合并高血压,609例(16.95%)患者合并骨质疏松,528例(14.70%)患者合并糖尿病,老年组中48.15%的患者营养不足,三组之间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不同年龄组股骨颈骨折合并症及营养状况的分布[n(%)]
2.5股骨颈骨折发病的季节分布季节划分:2~4月为春季,5~7月为夏季、8~10月为秋季、11月~次年1月为冬季。从趋势特点分析,冬季发病例数最多,夏季发病例数最少。见图4。
图42014至2019年股骨颈骨折发病的季节分布
2.6股骨颈骨折致伤原因分布由表4可见,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摔伤,占全部患者的88.27%。儿童组、青壮年组、老年组中摔伤所占比例分别为59.84%、72.97%、95.21%。老年组摔伤所占比例高于儿童组和青壮年组。
表4不同年龄组股骨颈骨折致伤原因分布[n(%)]
2.7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诊疗方式由表5可见,3组患者中,43.37%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急诊方式入院,其中,老年组患者以急诊方式入院的比例最高,为43.97%;治疗方案中,91.12%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3组患者住院天数的中位数中,老年组患者住院天数最高,中位数为14天。
表5不同年龄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诊疗分析
3.2老年组为股骨颈骨折的好发人群,70~79岁为高发病年龄段本研究表明,老年组股骨颈骨折的发病比例占所有股骨颈骨折的70.22%,高于青壮年患者的发病比例(27.40%),且青壮年组2014至2019年发病趋势较为稳定。表4显示95.21%的老年组患者其致伤原因为跌倒摔伤,这与CatalanoA等[10]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组中70.50%的老年患者伴有合并症,且以高血压、骨质疏松、糖尿病等慢性病为主。而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11],而骨质疏松是引起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因素[12],因此,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逐步改变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其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对于缓解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至关重要。本研究显示,股骨颈骨折发病的高峰年龄段是70~79岁,与国内文献报道的发病的高峰年龄段相一致[13]。因此,股骨颈骨折防范的重点人群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可能与此年龄段的老年人行动不方便、易跌倒等原因有关。建议社区工作者,针对此类人员,加强上门指导服务,从居家的防滑设计、老年人安全意识的提高等多个方面,强化防跌倒意识,预防跌倒导致的老年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