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骨科杂志期刊投稿邮箱杂志编辑部审稿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天津医院内

邮编:300211

传真:022-28241184

国内统一刊号:CN12-1113/R

国际标准刊号:ISSN0253-2352

邮发代码:6-17

定价:30元/期

非常好!会向别人推荐!

比较好!我会经常使用!

感觉一般!可以用!

比较差!很少用!

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405期):

5、出刊日期: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出版。

2024年4月18日星期四

中华医学会投稿系统变更通知

【官网信息】

《中华骨科杂志》稿约

一、编辑流程和稿件内容

1.宗旨和范围

本刊主要接收临床与基础研究论著、经验与技术交流、个案报告、综述、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骨科学术动态、医学见闻等类别的稿件。述评、讲座、骨科教程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2.审稿流程和接收

提交的论文需没有被分开发表或向其他杂志投稿。论文接收的标准是论文质量和研究的原创性,并对读者有指导意义。本刊实行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一般情况下外审为两位专家。如果编辑经过初审认为稿件不适合在本刊发表,稿件将不会进入外审程序。同样,如果两位外审专家的最终决定是“退稿”,则稿件不会进入编委会终审程序。编委会终审意见为最终决定,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如果作者对退稿意见中的学术观点有异议,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审稿过程中编辑部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本刊情况,凡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否则将视为一稿多投,按退稿处理。

3.稿件修改

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持有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的权利,以消除歧义和重复。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一律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返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4.版面费

稿件确认刊用后需按编辑部通知数额交付版面费。要求编辑部协助绘图者需交付绘图费。版面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

1.医学伦理和知情同意

当论文主体以人为研究对象时,应说明所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临床试验注册号

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附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

3.基金项目

4.利益冲突

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即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

5.作者和志谢

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4)除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收集资料或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不具备作者资格但对论文有贡献者可在文后“志谢”中被提及。

三、投稿方式和要求

1.投稿方式

2.投稿要求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四、正文写作要求

1.题名

2.作者署名

通信作者只列1位,在投稿时确定。如未做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只有规范的多中心或多学科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其主要责任者确实超过1位的,才可注明两位及以上通信作者。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单位及姓名。

3.摘要

4.关键词

5.前言

6.文字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7.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本行业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CT、MRI、T1WI、DNA、RNA、PCR、RT-PCR、PBS、DMEM、HE等。

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

五、数字和计量单位

1.数字的用法

执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4位数字时,每三位一组,组间空1/4汉字空,如:“71329.47656”应写成“71329.476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不能写成4×3×5cm3。

2.计量单位

执行GB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应尽可能使用单位符号,也可以与非物理单位(如:人、次、台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例如:“75.4ng/L±18.2ng/L”表示为“(75.4±18.2)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或cmH2O与kPa的换算系数(1mmHg=0.133kPa,1cmH2O=0.098kPa)。

六、统计学方法

1.统计学符号

2.研究设计

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围绕四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是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资料的表达和描述

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4.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

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5.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

当P<0.05(或P<0.01)时,应表述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表述为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注明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P=0.000等),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置信区间。

七、图表和视频

1.图表

表格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有合计或统计学内容(如t值、P值等)时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

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tiff”格式,分辨率最小为300ppi(每英寸像素)。图像模式为“CMYK“(青色、品红、黄色、黑色),而非RGB(红、绿、蓝)。使用人像应征得患者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高倍、中倍、低倍)。

统计图(直条图、百分条图、圆图、线图、半对数线图、直方图等)按照资料性质和分析目的恰当地选择。不同事物通过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加以区别。统计图需为矢量图形格式,常见的矢量图形格式有:“.pdf”,“.ai”。可上传由Graphpad、SPSS、Sigmaplot等软件直接输出的“.pdf”文件;若为Excel制图,可上传含图表的Excel文件或由其导出的“.pdf”文件。

电脑软件生成图形(如流式细胞图、脑电图、测序峰图、基因芯片图等),需将其直接输出为“.pdf”文件,而不能导出“.jpg”或“.tiff”等位图文件后再转换为“.pdf”文件。

2.视频

本刊鼓励手术技术类论文提供手术视频或动画资料,提高论文的可读性。视频资料应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诊断、手术体位、麻醉与切口、手术器械及操作步骤,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手术注意事项或陷阱等。关键步骤配字幕和(或)音频旁白。视频文件应遵循以下要求提交:(1)使用尽可能高的分辨率,建议最少640×480像素;(2)时长3~5min;(3)可接受的文件格式包括AVI、MOV、MP4、MPEG、MPG、WMV。

八、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

1.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

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标注。

aGoss[1]首先提出了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的概念。

b将骨形成蛋白基因转染成骨细胞或各种干细胞,可获得良好的成骨功能[9-10]。

c间质细胞cAMP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7]。

在同一处同时引用几条文献时,文献序号标注应排放在1个方括号内。文献序号不连续时,用逗号分隔;连续时用“×-×”的形式。文献作者为2位时,文内引用处应列出2位作者姓名,用“和”连接,在第2位作者姓名右上角标注文献角码。

2.文后参考文献表

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文献应按正文中标注的序号左顶格依次列出。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后加“.”。

文献作者不超过3名全部著录;超过3名只著录前3名,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用西文或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的作者的姓,采用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的形式;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

书籍出版项中的出版地(者)有多个时,只著录第一出版地(者)。无出版地(者)的中文文献在括号内著录“出版地(者)不详”;外文文献出版地著录“S.I.”,出版者著录“s.n.”,并置于方括号内。但至少应有一项确切的信息,不能同时出现“[S.I.]:[s.n.]”的著录形式。

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著录格式示例如下:

[3]孙伟,李子荣.股骨头坏死:保存自身关节的治疗[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4).

THE END
1.骨科在线骨科专业资讯服务交流平台中华创伤骨科杂 2017年第02期 脊柱外科杂志 2017年第01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 2017年第01期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01期 更多药械应用 新“膝”望第四届单髁… 招商函|新“膝”望第… 第三届北医三院骨科论… 招商函 | 2023浙大二院… 招商函|实“例”非凡 … https://www.orthonline.com.cn/
2.《中华骨科杂志》官方网站中华医学会II类继续教育学分申领流程 编辑部公告 关于启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学术期刊出版 关于在知网中如何检索中华医学会系列杂 医学文献王参考文献检校功能说明 《感染性骨不连》出版发行 《骨科动态(JBJS中文版)》第二届编委 外固定技术新进展暨第二届计算机辅助空 https://zhgkzz.yiigle.com/
3.中华骨科网的微博中华骨科网 5月21日 06:49 来自微博轻享版 转发微博 @新浪热点 【#手术切错17岁体育生膝盖6人被处理# 涉事科室停业整顿】5月20日,记者从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官网获悉,医院涉事6人被处理。官网通报称,3月27日,百东院区骨外科为患者罗某某行左股骨远端骨软骨瘤切除术时出现部位差错,将右侧股骨https://weibo.com/p/1005055068850521/home
4.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发展历程 2024-09-20 2024“骨筋奇谈”骨科菁英辩论大赛全国半决赛圆满落幕 2024-08-02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4年第二季度审稿专家致谢名单 友情链接 2024-07-05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2024-01-12 中国知网 2024-01-12 中国期刊协会 http://www.cjbjs.com/
5.中华骨科网患者 男68岁 无明显外伤史,“右上肢活动不利3天”以“中风可能”2010年7月26日收入“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诉入院前5天感右上肢不适,二天后出现右上肢活动无力,检查发现主要是右肩外展前屈后伸活动丧失,耸肩正常,肘关节屈曲丧失,伸直正常,三角肌及二头肌肌力2级,右上臂前外侧一长窄条区感觉稍减弱,余可,无麻木无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604/10/26688685_565086468.shtml
6.中华骨科杂志期刊简介《中华骨科》由邱贵兴担任主编,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医学领域专业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力求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该领域的政策、技术、应用市场及动态。 12-1113/R国内刊号 0253-2352国际刊号 https://www.1mishu.com/qikan/yixueqikan/neike/201003/675275.html
7.《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杂志订阅定价:¥720 杂志铺价:¥720.00 100折¥720.00 元 活动促销 订阅选择 中华骨科杂志(1年共24期) 100折 放入收藏夹 加入购物车 温馨提示: 杂志铺100%使用快递投递,送货上门:全国主要城市(新疆、西藏除外)订全年杂志满298元免全年12次快递费,未满298元享受3元/每次快递配送优惠;快递不到地区采用EMS配送。相关https://www.zazhipu.com/1403473.html
8.中华骨科杂志投稿·《中华骨科杂志》官方投稿邮箱是:gktougao@126.com,请作者认准以上官方投稿邮箱投稿。 ·《中华骨科杂志》官方网上投稿平台地址是:http://sso.cma.org.cn/sso/login?service=http%3A//uip.cma.org.cn/main.do,不方便使用电子邮件投稿的作者,请参考官方网站投稿平台的说明进行投稿。 https://www.med66.com/yixuebaike/yixuewanhuatong/lw1510294471.shtml
9.中国骨科发展简史(资料储备)医院营销医管攻略1937年中华医学会总会在上海成立了骨科学组,其成员有:牛惠生、朱履中、胡兰生、叶衍庆、孟继懋、任廷桂。1980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成立,冯传汉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同时召开了全国骨科学术会议。1982年中华骨科杂志正式出刊,现在已出月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逐渐成长壮大,1984年以来陆续建立了八个专业学组。1994年手http://zl.hxyjw.com/arc_169
10.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本刊是国家级创伤骨科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的核心期刊)。 2004年3月收录于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俄罗斯《文摘杂志》。 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育和科研人员为读者,重点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论文,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https://www.lw53.com/zcgk/
11.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期刊要求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简介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月刊)创刊于1999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办刊宗旨是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骨科专业的动态和国内外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临床工作为主,着重报道创伤骨科专业的临床研究论著,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同时兼顾http://www.sciqk.com/gnqk/yxqk/6568.html
12.《中华骨科杂志》发布骨科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指南2024年10月9日,南极熊注意到,《中华骨科杂志》近日发布了“骨科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指南”,这一指南的发布将提高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文章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24,44(12):787-795. 作者: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师协会骨伤科医师分会 https://www.nanjixiong.com/thread-171093-1-2.html
13.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年01期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影响因子: 1.57 审稿时间: 1-3个月 国际刊号: 1671-7600 国内刊号: 11-5530/R 发行周期: 月刊 邮发: 46-248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创刊时间: 1999 语言: 英文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出版地区: 广东 主编: 裴国献 类别: 外科学 期刊https://www.360qikan.com/zhcsgk/201901/
14.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中国骨科网 在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的大力支持下,在骨科领域,我们已成为 ju规模的专业论文及zi xun网站。作为骨科门户网站,受众群体已覆盖超过半数的业内人士。 《中国骨科》 《中国骨科》杂志是由捷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创办的,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协办并具体指导,面向骨科临床医生、卫生管理部门、制药企业、医https://www.hbzhan.com/tech_news/detail/612046.html
15.中华医学会第12届骨科学会在成都开幕[导读]11月11日晚,中华医学会第12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5届COA国际学术大会在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隆重开幕。近万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和四川省承办单位主办。 11月11日晚,中华医学会第12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5届COA国际学术大会在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隆重开幕。近万名代表参加https://ks.iiyi.com/d-13-933.html
16.二附院骨科医师受邀参加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CO2023年11月22日-26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COA学术大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本次COA大会涵盖了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与运动医学、骨肿瘤、小儿骨科、矫形外科、骨显微、护理、骨科康复、骨科基础研究等多个领域。COA年会是中国骨科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是中国骨https://www.gxmu.edu.cn/news/fsyyxw/t182821.html
17.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骨科学术会议在京召开降频道2011年12月1日至4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国际学术大会(Chi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COA)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雁飞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王岩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https://fashion.ifeng.com/health/disease/detail_2011_12/02/11058495_0.shtml
18.2023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COA学术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COA学术大会”,将于2023年11月22-26日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举行。COA年会是中国骨科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将吸引国内外二万余名专业人士与会。 https://www.lingyuint.com/meetings/china/coa.html
19.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2008年新辟学者论坛、骨科护理等栏目,使栏目更丰富,能更好地传达学术成果。该刊基本能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及时报道国内外骨伤科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注重文献综述栏目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对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使广大骨伤专业工作者迅速掌握各个专业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有力推动了骨伤学术发展。http://www.qikanmulu.com/yixuelw/30161.html
20.中华骨科杂志期刊《中华骨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骨科专业中华学会系到杂志期刊。多年来始终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我国骨科临床工作的重大进展,积极促进国内外骨科学术交流。同时一贯坚持面向临床、面向科研、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受https://cqvip.com/journal/27428/94002850
21.畅想智能骨科中华医学会2023全国关节外科学术大会顺利召开中华[摘要]月8日,中华医学会2023全国关节外科学术大会在古都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 4月8日,中华医学会2023全国关节外科学术大会在古都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王https://health.hsw.cn/system/2023/0412/83324.shtml
22.中华骨科杂志期刊介绍中华骨科杂志润色咨询 出版年份:1981引用量:90155H指数:116.0 出版周期:半月刊发文量:9967是否OA:否 前往期刊查询 期刊讨论|期刊主页|投稿经验|杂志官网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20余年来,本刊在我国的骨科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分科更加精细。本刊始终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https://www.medsci.cn/cn/journal.do?id=6bce100048
23.《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面向国内外从事骨科专业的骨科医师及医学大专院校师生,侧重报道了中国骨科工作者撰写的骨科领域先进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新进展。 曾用刊名:骨科进修班通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https://www.91xueshu.com/q-zhgk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