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招收医院新闻

深圳市儿童医院位于深圳市CBD,1997年开院,是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和儿科急救中心,总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全院员工人数2602人,开放床位1331张,设有49个临床医技科室,学科设置齐全,涵盖了大型综合儿童医院全部业务科室。2023年门、急诊量240.77万人次,年出院8.77万人次,年手术4.88万人次。在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儿童专科医院第9名。

2023年,医院临床医学学科在ESI排名中首次进入全球排名前1%。2022年,医院学科STEM排名中,我院儿科学、血液病学、耳鼻咽喉学、变态反应学4个学科上榜,其中血液病学位列广东省儿科第一,首次进入全国前50,全国儿童医院前三。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儿科排行榜》中位居前五。2022年,在医院学科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血液肿瘤科在全国排名第48,全国儿童医院排名第三,广东省儿科第一,已连续七年位列全国百强。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22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医院位列2022年度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华南地区第20位;在专科声誉排行榜方面,我院小儿外科、小儿内科继续保持华南地区第2名,其中小儿内科首次获得全国范围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

医院开展的心、胸外科高难度新生儿心脏手术,神经外科脑部疑难、危重的难治性癫痫手术,普外科微创手术,骨科脊柱侧弯、髋关节脱位、马蹄足手术等高、精、尖诊疗技术与国外一流儿童医院同步。血液肿瘤科2023年完成264多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生存率97.591%,连续三年骨髓移植例数位居全国儿科第一,完成国内首例β珠蛋白再表达自体移植治疗重型地贫病例,2021年成为欧洲移植协作组(EBMT)首批国内成员单位;呼吸感染科牵头儿童抗生素监测网,制定首部儿童百日咳诊断及治疗建议;风湿免疫科填补国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疾病谱空白;神经内科奇酮生酮饮食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系列研究获发明专利7项;PICU成熟开展ECMO辅助治疗。多科协作一次性完成斯里兰卡极高难度世界罕见的多器官畸形患儿手术,成功救治罕见竹竿贯穿伤患儿。

医院教学设施齐全,教学场地面积近4500㎡,有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智慧教室、电教室等,具备远程教学直播平台。图书馆设有文献检索系统和住培管理网络平台,图书馆藏书量5.6万册。技能培训部场地面积约2000㎡,配备多功能模拟人、生理驱动高端模拟人、虚拟培训系统等教学模型,有内、外科基础技能室、模拟手术室、虚拟仿真高级技能训练室及12站标准化OSCE考站,是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导建设的医学模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市儿童医院将秉承“护佑生命,托起希望”的使命,在“厚德、精医、团结、奉献”的院训指引下,持续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儿科医疗高地,朝着“人才培养优势化,学科发展国际化,医院运营智慧化”的现代化国际化高水平儿童医院奋进!

二、住培基地基本情况

医院自2002年起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是广东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最早的基地之一,现有带教师资377人,其中资深师资27名、骨干师资54名、普通师资296名。所有师资均通过院内培训考核,持证带教,参加国家、省市级师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人数超300人。医院已累计培养住院医师620余名。2011、2013年分别获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四个专业认定。2017年获批国家第二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设有儿科、儿外科、超声医学科、放射科、麻醉科、口腔全科、康复科、耳鼻咽喉科共8个专业基地,3年培训容量高达300余人,是深圳市最大的儿科专业住培基地。2020年儿科住培专业基地获批广东省重点专业基地。2021年儿外科专业基地获批广东省骨干师资培训基地。

培训期间医院组织住院医师参加美国重症医学会儿科基础重症及支持、美国心脏病协会基础及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培训合格者获得国际认证、全球通用的急救资格证书。优质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学的课程设置使得我院住培成效显著。在2022年住培基地综合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全省排名前10%,全省仅6家)。2020-2023年总体结业考核通过率高达99.44%。2020、2021年首次结业考核通过率100%,全省第一。2022年首次结业考核通过率98.78%,全省第四。2023年首次结业考核通过率98.98%,全省第二。2022年首次执业医师资格考核通过率97.50%,全省第二。2023年首次执业医师资格考核全省第十。2019-2022年连续四年结业学员就业率100%,其中留院率29%,留深率62%,留广(广东省)率76%,留在三级及以上医院学员占比90%。

三、住培待遇保障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和《关于贯彻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同等对待”政策的通知》(国卫办科教[2021]18号)的要求,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培训对象培训合格当年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当年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对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1.基本补助:纳入深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会人)学员的生活补助按照符合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本科毕业6000元/月、硕士毕业7000/月、博士毕业8500元/月的标准执行。

培训期间签署《培训暨劳动合同》。培训基地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为住培医师代缴代扣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住培医师个人所得税及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住培医师自行承担。上述待遇已包含上级及本市财政补助。

2.基础绩效:每月每人1000元,每季度每人2000元,依据学员考勤、出科考核、评价、教学活动参与率等考核结果给予发放;

4.其他福利

(1)住宿:三年免费住宿(院内宿舍);

(2)餐费补助:约700元;

(3)夜班费、加班费:参照我院同岗位标准计发;

(4)紧缺专业补助:儿科专业300元/人/月;

(5)工会福利:自愿加入工会,可享受职工健康体检等福利;

(7)年度评优评先;

(8)培训结束后,择优留院工作。

四、就业前景光明

医院正在建设科教中心及“龙华”院区(市第二儿童医院)。“龙华”院区总占地面积为4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00,000平方米,规划建设病床1500张,预计202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医院需要大量的儿科医学人才储备。另外,作为广东省目前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儿童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儿科医生自然成为深圳市乃至广东省众多新建医院争抢的目标对象,因此住培医师结业后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五、联系方式

2.邮箱:1261774351@qq.com

3.官网地址:www.szkid.com.cn

5.联系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7019号深圳市儿童医院B栋15楼教学办

六、报名方式

七、专业基地介绍

1.儿科

儿科基地于2002年开展住培教学工作,2017年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2020年儿科专业基地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专业基地。亚专业科室设置齐全,拥有呼吸、心血管、血液肿瘤、神经、消化、风湿免疫、肾脏、重症医学、新生儿、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感染、内分泌、儿科门、急诊共14个亚专业。部分科室会接收深圳市其他儿科住培基地的轮转学员。儿科床位数707张,2023年门急诊量119.4万人次,年住院人数4.7万人次。病例病种及临床技能操作数达到国家住培基地要求,设施设备完善,完全满足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儿科专业基地现有带教老师196名,高级职称医师占比55%。博士后学历1人,博士学历39人,硕士学历129人。儿科基地培训总容量为211人,目前在培学员173人。

儿科基地开设小讲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常规住培教学活动,同时还开展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模拟教学、门诊教学、一分钟诊间教学、形成性评价以及叙事医学平行病历撰写等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开设分层级课程,包含理论及技能的分层级课程等。连续三年结业考核通过率100%、就业率100%。除本院招收的规培生,接收深圳市其他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的部分轮转科室的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每年有机会参加省、市、院级各类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郭锋炜、范绮梦荣获广东省住培妇儿专业技能竞赛个人二等奖、三等奖,范绮梦荣获深圳市临床能力竞赛单项一等奖,林仰、吕力行、刘梓南荣获第五届“医学人文”青年医师辩论赛二等奖,时莉秀、段一菲荣获第四届“医学人文”青年医师辩论赛三等奖等。

2.儿外科

儿外科基地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儿外科住培专业基地之一,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引进团队4个(普外、泌外、胸心、骨科),现有6个儿外科病区,9个亚专业,包括:小儿骨科、小儿烧伤整形外科、小儿基础外科(胃肠、肝胆)、新生儿外科、小儿肿瘤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神经外科,小儿心胸外科,小儿门急诊,病例病种及临床技能操作数达到国家住培基地要求,完全满足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开放床位441张,年均门诊量26万人次,年均住院量2.4万人次,年均手术量2万例,三、四级手术占比超60%。近三年,参与国自然课题6项,在研省级、市级课题近20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发表著作8本、专家共识18篇、SCI20余篇、中文50余篇,其中中华系列12篇。在研教改课题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厅级1项,参编医学教材3册。

儿外科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儿外科教师80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医师42人,博士8人,硕士65人,其中省级及以上师资占比83.7%。设备先进,临床病例丰富,病种覆盖面广,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切合实际,与临床紧密结合。有良好的教学传统,注重住培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学员有较多的临床实践及手术操作的机会。教学成绩突出,近三年,培养儿外科住培医师56人,2022年年度业务水平测试中儿外科基地综合排名全省第一,儿外科专业个人排名全国第一;近三年首次执医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通过率94.2%;近三年住培结业考试通过率97%,近三年住培毕业生就业率100%。

3.超声医学科

超声医学科集儿科超声影像的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是国家级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超声诊断)、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拥有国际先进超声诊断仪40余台,年完成超声检查30万余人次,承担深圳市及周边地区儿科超声疑难病会诊。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23人,其中硕士学位以上20名。设有儿科超声的10个亚专业学组,具备引领学科发展与创新技术优势,以及具有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杰弗逊大学、香港大学等访问学者经历。现有全程导师22名,在培学员20名。

超声科在全国率先开展儿科介入超声、三维超声、经静脉和腔道造影增强超声、弹性成像、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等新技术。在胎儿-婴幼儿先心病超声诊断、儿科超声心动图Z值临床应用等方面应用位居国内儿科领先水平。首创制定了我国首部小儿超声诊断的操作规范和图像标准化体系,并出版了《小儿超声诊断手册》;建立了国内首个全数字化、集超声影像工作流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教学网络平台的超声PACS系统,并在全国推广应用。牵头撰写发表了4部我国儿科超声专家共识,引领、促进国内儿科超声影像技术的规范化和图像标准化质量控制。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级科研课题等各级科研项目,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主编教材/专著5部、副主编教材/专著7部,其中主编《儿科超声诊断学》为国家十三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引导丛书;主编出版《小儿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为我国首部儿科超声诊断专著;主译出版《胎儿及儿科超声影像》为我国首部儿科超声诊断译著。

4.口腔全科

口腔全科包含口腔科和口腔正畸科,共拥有门诊面积约2000㎡,基地共有48间诊室,51台诊椅,设有门诊、手术室全身麻醉下治疗诊室和复苏室,是我国配置完善、规模较大的口腔医学专科。

口腔全科基地技术力量雄厚,诊疗标准和技术手段与国內先进水平同步,拥有一大批高水平临床和研究专业人才,目前医护人员100余名,高级技术职称19名,博士8名,硕士43名。基地还拥有一批特色技术,如:口腔舒适化诊疗、皮罗综合征、年轻恒牙活髓保存与牙髓再生技术、低龄儿童重度龋标准化诊疗及评估系统等。2023年门急诊量近13万人次,设有口腔颌面颌面外科、儿童口腔科、牙体牙髓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牙周科、口腔黏膜、口腔颌面影像、口腔急诊等亚专科,并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达成联合培养模式,病例病种及临床技能操作数达到国家住培基地要求,满足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口腔全科基地曾获得多项省、市级课题资助,包含省自然、市科创委课题等,以及8项汕头大学医学院教改课题,1项广东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基地主任丁桂聪参与编写教材《褚福堂实用儿科学(第9版)》。教学主任张莉参与编写教材《临床多学科情境模拟教学案例集》。基地在2020年度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全国第八名,2022年度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全省第一名。

5.麻醉科

麻醉科目前承担了深圳市及周边地区的小儿手术麻醉工作,中心手术室共开放20间,科室拥有欧美达、德尔格等主流先进麻醉机、多种类监护仪、BIS、Nacrotrend、肌松监测,以及便携式超声、TEE探头、纤维支气管镜、快速输血输液加温系统、血液回收机等先进的硬件设施。2023年基地全年完成麻醉3万余例,临床资源丰富,涵盖心血管外科麻醉、胸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普外科麻醉、骨科麻醉、耳鼻喉科麻醉、泌尿外科麻醉、脑血管介入手术麻醉等多个亚专科麻醉。除住培大纲所要求的麻醉亚专科外,基地还具备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危重症患儿抢救、婴幼儿癫痫手术治疗、气道异物以及极低体重儿手术治疗等极具专科特色的麻醉,其中患儿最小年龄为孕26周早产儿,最低体重650克。除中心手术室,还开设日间手术中心、血液科、放射科、口腔科、镇静中心和麻醉门诊等多个麻醉点,为就诊患儿提供安全的麻醉、镇静和监测。

目前基地人员62人,在培学员11名,基地拥有带教资格老师共24名,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12名。基地师资中获得省级师资证书共15名,其中省级骨干师资6名,省级住培结业考官3名,多名老师具有国内外知名医院研修经历。

6.放射科

7.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儿童耳鼻咽喉头颈专科,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齐全的医疗队伍,更是深圳市最大的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中心。是广东省高水平医院C类资助的重点学科、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耳鼻咽喉头颈专业组副组长单位。2022年STEM排行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国排第63名、广东省第12名、儿童医院全国排名第5名。

现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10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博士6人,硕士15人,学士2人。科室现设耳科、鼻科和咽喉头颈外科三个亚专业组,实际开放床位56张,2023年住院收治8600人次,年手术量8255台,年门诊量13.2万人次以上,急诊量近1万人次,病例病种及临床技能操作数达到国家住培基地要求,设施设备完善,完全满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基地教学制度完善,形成了由基地主任统一领导、教学主任统筹安排、中级及以上职称临床医师一对一带教的学习环境,并专门配备教学秘书2名,分管师资建设、学生管理等事项。现有带教师资19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占比53%,其中省级及以上师资占比79%。其中韩赛红老师曾多次获得省级、市级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师小讲课比赛一、二等奖、徐杨医生获得市级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师小讲课比赛二等奖、院级青年教师比赛三等奖。科室近5年承担市级科研项目4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中文论文37篇,SCI17篇,发明专利2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

科室承担了深圳市及其周边地区大部分儿童耳鼻咽喉头颈方面疾病的诊疗工作,其辐射范围甚至可达全国各地,疾病范围涵盖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危重症病的收治数量均达到本地区的较高水平,在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深圳市内最先开展日间手术治疗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患儿。在国内率先开展的"先天性喉软化症的声门上成型术"、“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的声带外移固定术”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等众多媒体报道。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我深圳市、广东省省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8.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儿童康复中心。现为国家级康复医师住培基地、国家级儿童康复专科培训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佳木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单位。

科室目前开放床位26张,今年第二儿童医院开业后床位将达120余张,占地面积将有9000平米。现门诊量约20000余人次,年出院患者约500人次,病例病种及临床技能操作数达到国家住培基地要求,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设有康复医学科门诊、住院部、治疗部、高压氧治疗中心等部门。特色亚专科:儿童重症康复(PICU、NICU)、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精神心理康复,成立脐带血与干细胞治疗儿童脑损伤及神经发育障碍中心,与多学科、多机构合作共建儿童疼痛及三维步态实验室。

科室员工85人,医生15人,治疗师52人,护士18人,其中正高2名,副高职称10人,中级职称30余人,博士5人。国家级和省级住培师资18人,在培学员10名。住院医师在培期间严格按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要求进行培养。连续三年首次执业医师考核、首次结业考核通过率100%,就业率100%。

2024年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招生计划表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基地名称

学历及专业要求

其他要求

拟招收人数

最低学历

最低学位

所学专业(专业代码、研究方向)

1

0200

儿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临床医学(100201K),临床医学类(1002),临床医学(1002),儿科学(100202),内科学(100201),内科学(105101),临床医学(1051),儿科学(105102),儿科学(100207TK)

1.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相应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2.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3.英语四级及以上,英语六级优先。

22

2

1500

儿外科

临床医学(100201K),临床医学类(1002),外科学(100210),临床医学(1002),儿科学(100202),临床医学(1051),儿科学(105102),儿科学(100207TK),儿外科学(105112)

3

2300

超声医学科

医学影像学(100203TK),临床医学(100201K),临床医学类(1002),临床医学(1002),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临床医学(1051)

4

2800

口腔全科

口腔医学类(1003),口腔医学(100301K),口腔医学(1003),口腔临床医学(100302),口腔医学(1052),口腔医学(105200)

5

1900

麻醉科

麻醉学(100202TK),麻醉学(100217),麻醉学(105116),麻醉学(105118)

6

2200

放射科

医学影像学(100203TK),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

7

1800

耳鼻咽喉科

临床医学(100201K),临床医学类(1002),临床医学(1002),耳鼻咽喉科学(100213),临床医学(1051),耳鼻咽喉科学(105117)

8

1002

康复医学科

临床医学(100201K),临床医学类(1002),临床医学(1002),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5),临床医学(1051),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5110)

THE END
1.耳鼻喉科医师博士工资待遇(就业前景,招聘待遇)耳鼻喉科医师博士招聘工资收入一般多少钱一个月? 100%岗位拿¥20-30K/月,年薪¥24-36W,2024年较2023增长了100%。 按经验,工资¥。 就业前景怎么样?市场需求:2024年招聘职位9个,占博士0.028%。 招聘 岗位职责 工资待遇 薪酬分析 薪酬区间: 20-30K,其中100%的岗位拿¥20-30K/月,年薪¥24-36W 数据统计https://m.jobui.com/salary/quanguo-erbihoukeyishi/edu4/
2.2017临床医学考研二级学科介绍: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属于医学(门类代码10)下属的一级学科,学科代码1002,以下又分为18个二级学科,以下是耳鼻咽喉科学的相关介绍。https://kaoyan.xdf.cn/201605/10510797.html
3.耳鼻喉科前景怎么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本人上的是耳鼻喉科科硕,感觉前途渺茫啊!https://3g.dxy.cn/bbs/topic/34920475
4.中医心血管内科博士就业前景中医五官科,耳鼻喉科就业前景怎么样? 耳鼻喉科当然有前途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了,现在又分出了耳内科,也就是耳外科、耳内科,将来会发展成为耳鼻咽喉医 急诊外科与心血管内科哪个比较好 如是男性的话建议从事急诊外科,女性的话从事心血管内科。前者能立即解决一些问题,而且以后往普外科方面也https://wenda.so.com/q/1684632998211650
5.妇产科医生有前途吗?前景发展如何?妇产科医卫养生而近几年新兴起的整形外科也是求才若渴,传统意义上比较小却很实用的专业,例如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人才需求也是持续增长。业内人士解释说,学了这些专业,在将来工作中风险系数较低,自己开私人诊所也比较容易。尽管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包括妇产科学)总的就业形势严峻,但由于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不断增大https://www.duaixue.com/news-id-2131.html
6.口腔医学博士吃香吗,北大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如何,就业状况如何?同时,近几年新兴起的整形外科也是求才若渴,传统意义上比较小却很实用的专业,例如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学这些专业,将来工作中的风险系数较低,开私人诊所也比较容易。 当然,由于临床医学的专业性特别强,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的无疑是学历较高的硕士和博士,本科生与之竞争http://m.fanxuefei.com/news_show_2267394.htm
7.“心灵窗户”的护卫者――访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莫晓芬博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莫晓芬(右图)博士是2010年启明星(跟踪)的入选者,采访是在莫医生兼任的医院科研科科长的办公室里进行的,周到细心的莫医生为我和随同采访的李辉博士点了咖啡泡了茶。随着莫医生打开电脑在投影仪上显示的启明星计划科研工作,我们的采访进入正题。 https://worldscience.cn/qk/2011/7y/jrqmx/582011.shtml
8.预防医学就业范文耳鼻喉科学:了解耳鼻喉类疾病及诊治;了解学科;临床医学院学习; 医学影像学:学习利用X光片、CT、B超、核磁共振等资料进行诊断的能力;了解学科;临床医学院学习; 传染病学:理论+实习两部分;研究各类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与流病的根本区别在于个体与群体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一般学科;临床医学院学习; https://www.360wenmi.com/f/k92ifs52e168.html
9.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公开招聘27名博士等人员第二次报名公告《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4年第一批公开招聘博士等人员第二次报名须知》将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网站(www.tjmush.com.cn)“公开招聘”专栏发布。请应聘人员认真阅读下方《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4年第一批公开招聘博士等人员第二次报名须知》,并按照要求报名。 https://www.fenbi.com/page/fenxiaozhaokaodetail/17/0/449889444581377
10.博大精深,视见未来自适应光学眼底影像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会议主席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 孙兴怀 自适应光学技术领头人David R. Williams博士为参会者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前世今生,同时分享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Williams博士使用3D建模技术重现了健康人眼球和畸变眼球眼底成像的区别,并展示了自适应光学技术对于改善眼健康方面的应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https://www.meipian.cn/4twqsz9h
11.动物医疗专科学校排名前十,附宠物医院大全临床医学包括: 临床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 放射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 核医诊断学* 临床治疗学 职能治疗学 化学治疗学 生物治疗学 血液治疗学 组织器官治疗学 饮食治疗学 物理治疗学 语言治疗学 心理治疗学 内科学 外科学 泌尿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眼科学 耳鼻喉科学 口腔医学 传染病学 皮http://www.yuloo.com/mbgx/1832710.shtml
12.医院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1篇)临床科室设置:在目前设置的门诊部、急诊室、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麻醉科、中医科、中医康复科等一级科室的基础上,加强门诊、急诊科建设,增设疼痛专科、ICU、老年疾病科等。做到突出专科特色,发挥人员特长,形成特色明显的专科优势。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设xx个临床科室。培植心血管内科、五官科等科室https://www.ruiwen.com/fangan/5461910.html
13.2020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招聘博士(1)应届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有相关岗位工作经历的博士研究生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高水平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第一学历原则上应系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并取得相应学位);具有国外留学经历、联合培养经历和学习各阶段均在985、211或“双**”院校者优先。 https://www.med66.com/yixueshequ/yxzpqz/ad2111026854.shtml
14.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XiamenBranch,Zhongshan2)应届毕业生需再提供(依序):个人简历、博士研究生阶段就业推荐表、博士研究生阶段成绩单、已取得的所有阶段学历、学位证书(本科、硕士研究生)、其他在校期间成绩单(本科、硕士研究生)、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国家四级英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国家六级英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计算机等级证书(如有)、身份证、完成https://www.zsxmhospital.com/xm-hospital/n5/n89/u1ai1618.html
15.新楼扩建15~80万薪酬补贴丨公立三甲医院面向全国招贤纳才点击岗位名称即可应聘?眼科医师(博士)眼科屈光医师(博士)眼科医师(硕士)耳鼻喉科医师胸外科医师关节足踝创伤医师泌尿外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神经介入中心医师超声诊断科医师 点击>>「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丁香人才上查看该院全部在招岗位。 医院简介 https://3g.jobmd.cn/article/qtyzzx/10000816.htm
16.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九、 耳鼻喉科专业基地 耳鼻喉科现有固定床位38张,年门急诊量10万人次,年收治病人2000人次,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年培养住院医师及研究生3-5人,具备先进医疗设备,能够充分满足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及要求。 十、 皮肤科专业基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在https://www.pkuph.cn/rediangonggao_details/19425.html
17.浙江农林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广泛延揽人才,海军航空大学现面向社会发布2021年文职人员招聘预告。 投身军营是一种情怀,献身国防是一种担当。 海军航空大学“孔雀蓝”方阵期待您的加入! 一、岗位信息 博士岗位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硕研以下岗位参加全军统一考试和面试。 (一)博士招聘专业 https://jy.zafu.edu.cn/campus/view/id/53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