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中华医学会编著】本书系
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全国著名麻醉学专家集体编写的权
威性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部分为总论,对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各种麻醉方法和技
术操作、有创监测、麻醉恢复室的工作规范作了具体规定;第二部
分为专科手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第三部分为特殊病症麻醉技术操
作规范。
本书内容科学实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规范我国麻
醉学技术操作、提高麻醉质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适用于麻醉学专
业人员和医疗行政管理人员使用。
序言在卫生部的领导和财政部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中
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组织了5。
多个专科分会的医学专家和学者编写出版了这套《临床技术操作
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
这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我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表示热烈祝贺。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不
断涌现,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的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为临床
医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对临床医务人员提出
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6
这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总结了我国
医学专家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凝聚了我国老、中、青三代医务
人员的智慧,同时吸纳了循证医学证实了的医学科技进展。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的出版适应了当代
发展的需求,将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护理
等业务工作行为,有章可循。
广大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
《临床诊疗指南》,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这必将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发挥重大的作用。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的出版发行也为卫
生行政部门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编写《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是一项艰
巨浩大的工程.参加编写的专家来自全国各地,有已为我国医疗卫生
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专家,也有在医、教、研领域担当重
任的中年学者,还有冉冉升起的医学新星。
在编写过程中,专家们尽心尽责,严肃认真,保证了《临床
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我代表卫生部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
会、中华护理学会和各位编写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代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循证医学成果推陈出新。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版难免存在不
足。
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要结合新成果和
广大医务工作者对第一版提出的不足之处,对《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与《临床诊疗指南》定期修订,使其日臻完善。
第一部分总论第1章临床麻醉日常工作规范二、麻
醉选择的基本原则麻醉选择主要指麻醉方法、麻醉药物、监测项
目和方法等的选择。
麻醉的选择主要由麻醉科医师来进行,如果外科医师或病人有
特殊要求,可与麻醉科医师协商,但麻醉科医师有决定权。
在保证手术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选择对病人生理扰乱轻,镇
痛、镇静、肌松完善,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能满足手术操作
要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但任何麻醉方法都有一定比例的失败率,为了保证手术治疗的
顺利进行,允许在手术期间更改麻醉方法。
1.根据病情来选择麻醉。
病人的年龄、主要器官的功能状态、原发病对生理的影响程
度是决定该病人对麻醉耐受能力的主要因素。
2.根据手术复杂程度和要求来选择麻醉。
麻醉的风险性与手术复杂程度并非完全一致,手术复杂可使麻
醉的风险性增加,而有时手术并不复杂,但病人的病情和并存病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