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2、床表现,属于中医的“肠结”等病的范畴,病位在大、小肠。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减少或停止,排气减少或停止,即痛、吐、胀、闭四大症状。3临床诊断3.1西医诊断: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1]。3.2中医诊断:中医古典医籍中并未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病名的记载,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肠结”病的范畴。根据《中医急诊学》[2及]结合实际临床表现,制定如下:3.2.1病名诊断具备腹痛,腹胀,呕吐,便闭及肛门排气减少或停止为临床表现,即痛、吐、胀、闭四大症状者,即可

3、诊断为肠结。3.2.2证候诊断3.2.2.1实热內结证腹胀,腹痛拒按或绕脐痛,恶心呕吐,大便干结难行,或热结旁流,无矢气。身热,烦渴引饮。舌红,苔黄而干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或滑数。3.2.2.2阳虚寒凝证腹胀,腹痛阵作,无排气排便,或排便无力,畏寒肢冷。恶心呕吐。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或沉细。3.2.2.3气滞血瘀证腹部胀大如鼓,腹痛拒按,或时痛时止,无排气排便。恶心呕吐。舌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涩。3.2.2.4脾虚湿阻证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无排气排便。神疲乏力,倦怠。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腻,脉细弱。3.3鉴别诊断:完全性肠

7、瘀证⑹:莱菔子神阙穴贴敷治疗。(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IV);大承气汤配透皮质药,进行腹部封包治疗。(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IV)4.2.2针灸疗法4.2.2.1体针适用于实热內结证:选穴[7-8]:足三里、内关、中脘、天枢、腹结。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肢体穴位垂直进针1.5寸,腹部穴位于腹平面呈45°角斜向下进针1.5-2寸。诸穴均施捻转提插,酌情采泻法或补法。每隔5-10分钟重复手法1次,留针30分钟。(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IV)4.2.2.2电针①适用于实热內结证:选穴⑼:①中脘、天枢、足三里、太冲。②脾俞、胃俞。除中

9、IV)5预防与调护5.1预防依据肠梗阻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某些预防措施,可有效防止及减少肠梗阻的发生。对有腹壁疝的患者,应及时治疗,避免因嵌顿、绞窄造成肠梗阻。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和治疗肠蛔虫病。腹部大手术后及腹膜炎患者应很好地胃肠减压,手术要操作要轻柔,尽力减轻或避免腹腔感染。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肿瘤。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2]5.2调护梗阻解除后,患者开始排气、排便,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消失12h后,可进食少量无渣流质饮食,忌进易产气的甜食、牛奶等,应少食多餐。如无不适,24h后进易消化半流质食物,3d可进软食,忌刺激及

10、不易消化食物,切不可暴饮暴食。[7]附录A(资料性附录)指南质量方法学策略A1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A1.1检索词A1.1.1古代文献检索词为“肠结”A1.1.2近现代文献中文检索词为:肠梗阻、肠结、肠痹、肠痈、关格、走哺,中医、中药、中医药、中西医、草药、针、灸、穴位、拔罐、推拿、按摩、耳穴、食疗、气功、导引、易筋经、八段锦、熏蒸。英文检索词为:ileus,incompleteintestinalobstruction,Pseudoobstruction,Partialintestinalobstruction,intest

11、inalobstruction,orientmedicine,Chinesemedicine,herbalmedicine,acupuncture,moxibustion,cupping,massage,acupoint,diet,qigong,guidance,eightpiecesofbrocade,fumigationmuscle-bonestrengtheningexercise.A1.2检索数据库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中医药在线。英文数据库:PubMed、OVID、TheCochraneLibrar

13、为专家共识意见的证据。(2)非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可采用MINORS条目评分。评价指标共12条,每一条分为0-2分。前8条针对无对照组的研究,做高分为16分;后4条与前8条一起针对有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共24分。0分表示未报道;1分表示报道了但信息不充分;2分表示报道了且提供了充分的信息。选择总分大于等于13分的文献作为治疗性建议证据。很多文献标题是随机对照,但实际内容是非随机对照,此类应归入非随机试验。在文献评价过程中,如果发现文献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直接排除。(3)Meta分析评价:可采用AMSTAR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每个条目评价结果可以分为“是”“否”

14、“不清楚”或“未提及”三种,并给予计分,如“是”为1分,“否”、“不清楚”或“未提及”为0分,共11分,AMSTAR量表得分04分为低质量,58分为中等质量,9~11分为高质量。选择4分以上文献为证据。A2.2证据评价分级证据分级标准参考刘建平教授提出的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建议,本指南结合临床实践做适当的修改。表1基于证据体的临床研究证据分级标准分级设计类型或判别标准Ia由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这4种研究中至少2种不同类型的研究构成的证据体,且不同研究结果的效应一致Ib具有足够把握度的单个随机对照试验

15、IIa半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IIb病例对照研究IIIa历史性对照的病例系列IIIb自身前后对照的病例系列IV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载的疗法V未经系统研究验证的专家观点和临床经验,以及没有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载的疗法A3证据推荐GRADE推荐分级标准(1)GRADE系统将推荐等级分为强或弱:强推荐的含义如下:对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患者会采纳推荐方案,只有少数不会;此时若未予推荐,则应说明;对临床医生——多数患者应该接受该推荐方案;对政策制定者——该推荐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被采纳

17、即消耗的资源越多),越不适合作出强推荐3)证据质量的评价方法质量等级表3证据质量的评价方法当前定义高我们非常确信真实的效应值接近效应估计值中对效应估计值我们有中等程度的信心:真实值有可能接近估计值,但仍存在二者大不相同的可能性低极低我们对效应估计值的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我们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真实值很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参考文献[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3.[2]刘清泉.《中医急诊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

18、85.[3]周月芬非手术治疗胃肠道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2004;10(2):80-81.[4]高敏,王微,付思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5;8(5):546-549.[5]李惠东,洪阳春,黄玫中药灌肠、外敷、针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4):282-285.[6]杨大刚自拟通腑逐饮祛瘀汤为主综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5):15-116.[7]刘爱莲大承气汤联合综合护理治疗阳明腑实型肠梗阻42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2):100-101.[8]刘金田,杨涛.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J].吉林中医药,1999;;9(6):42.[9]陈伟,尤龙中药配合电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医药学报,2010;38(1):105-106.[10]张锋针药结合治疗精神病人并发肠梗阻疗效观察[D],河北大学,2011.

THE END
1.小金药师说药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西苑医院基地 2023年秋季招生简章 2023-06-19 17:27 一张2.3万元的中药饮片处方,说明了什么? 2023-05-12 21:44 3月24日晚19:00,《医方图解》开直播啦 2023-03-23 23:52 新书《医方图解》开始预售啦! 2023-03-11 21:53 https://www.163.com/dy/media/T1455783087939.html
2.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豆瓣)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作者:刘沛霖 陆付耳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7-6 页数:412 定价:19.80元 ISBN:9787030151247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 加入购书单 以下书单推荐· ···(全部) 谁读这本书?··· >2人在读https://book.douban.com/isbn/7030151240/
3.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内容简介首篇证治药方篇,围绕16种基本证候,详述其证候特征、治法、用药、方剂,提供临床医师深入了解和实践的指南。第二篇临症备要篇,收集辨证、选方、用药知识,为临床提供便捷查询工具。本书特色在于立足临床,突出简便实用,旨在成为一本独特的中医临症工具书,供临床医师随时查阅,提高诊疗效率。本书通过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09044519449714547.html
4.《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陆付耳)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作者:陆付耳,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最新《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3289938.html
5.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陆付耳陈安民徐永健等《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根据中医临床诊疗的实际需要,于**篇证治方药篇中增加了临床常见的危重证“闭证与脱证”,以利于中医临床急症的辨证论治,从而使《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以17种基本证为纲,系统地介绍了各证的证候、治法、药物和方剂,便于临床实践时根据中医理法方药的理念进行https://yd.qq.com/web/bookDetail/93832bf0811e5eaf3g013bca
6.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图书馆本指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是指导和规范中医防治外科疾病的纲领性文本。全书为临床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丛书一个分册,包括有头疽、窦道、粉刺性乳痈病等常见病。目录封面 版权页 序言 T/CACM 1150—2019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有头疽 前言 引言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有头疽 1 范https://cxstar.com/Book/Detail?ruid=2a729c350003f5XXXX
7.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doc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doc,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征求意见稿) 2015年 目录前言 1 引言 2 中医病证部分 3 第一部分 癫病 4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105/80263890.shtm
8.《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骨伤疾病分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骨伤疾病分册》 书籍付费()下载请咨询在线客服 作者:孙树椿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组织编写 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页数:179 SSID:13957320 DXID:000015746712 https://www.zhong1.org.cn/33594.html
9.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研究虽然,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进行各个方面的评价,但评价往往是针对单一指南,不能全面反映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临床中的适用性现状。另外,国际通用的指南评价工具AGREE无法客观反映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辨证论治等内容。所以,本研究使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适用性调查问卷》对临床医生进行调查,此问卷所调查的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4502-1019240768.htm
10.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PDF中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眼科疾病分册 2015.pdf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糖尿病分册 2017.pdf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耳鼻咽喉疾病分册 2015.pdf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肛肠疾病分册 2015.pdf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肝胆病分册 2015.pdf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肾与膀胱病分册 2015.pdf https://3g.dxy.cn/bbs/topic/51074763
11.2020版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全3册中华中医药学会编写价格题材科学技术书名2020版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编写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书号9787513258142出版日期2020年06月 开本16开全3册图书定价270 书名:2020版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编写 开本:16开全3册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https://bebook.cn.china.cn/supply/4661973018.html
12.《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骨伤疾病分册》小说在线阅读孙树椿编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骨伤疾病分册》,是在2012年发布的《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新进展,对其整体内容进行的释义。本书编写目的在于对骨伤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力图提高各级中医院骨伤科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及https://www.qidian.com/book/1017361443/
13.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20240514.docx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概述中医内科的定义与特点中医内科是指运用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治疗以脏腑、气血、经络等病理变化为主的疾病的临床学科。与西医的内科相比,中医内科更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拔罐等,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8201888.html
14.中医肿瘤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肿瘤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分享 品质保证 专属客服 先行赔付 配送 至 选择地区查看预计配送信息 快递:8元起 服务收货后结算 商品评价 暂无评价 该商品所属店铺评价 查看全部 质量很好(203) 正品(170) 坚固耐用(52) 物流很快(28) 大小合适(27) https://h5.youzan.com/v2/goods/35wmo30wl3xtp
15.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mobiepubpdftxt电子书下载2024序言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https://book.qciss.net/books/26609331973
16.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docx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一一粉刺性乳痈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粉刺性乳痈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粉刺性乳痈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粉刺性乳痈(Comedomastitis):清热化痰,和营散结。 推荐方药: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加减。 https://www.taodocs.com/p-776535753.html
17.中医药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第三中华学会中国中医中医药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第三中华学会中国中医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第三册 中华中医药学会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 9787513258166风格: 中医药 中医 内科 临床 诊疗 指南 第三 中华 学会 中国 去购买 收藏 图文详情 本店推荐 图文详情 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中学版上+中学版下中医https://www.zhe2.com/note/625512494901
18.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最新章节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肩关节周围炎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功能锻炼。 本指南适用于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肩关节周围炎Frozen shoulde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832695/18.html
19.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肝肾综合征(修订版)该指南是肝肾综合征修订编写小组依据循证医学理论,在2008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肝肾综合征中医临床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编写小组经过文献检索、文献评价、证据分级、专家论证、同行评估等步骤,在原指南的基础上增加循证医学证据、证据级别及推荐等级等内容,使指南更具有科学性。该指南成功发布在《团体标准·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22419923
20.2019年中医科临床诊疗指南·疾病操作规范·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考核*您的姓名: *1. 单纯疱疹的病程为自限性,但易复发,复发性疱疹多在( )周消退 1 2 3 4 *2. ( )的镇静作用强,主要用于治疗焦虑性或激动性抑郁症 阿米替林 帕罗西汀 多塞平 氯米帕明 *3. 猝死时的基础生命体征,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4~5cm https://www.wjx.cn/jq/92371156.aspx
21.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肩关节周围炎:T/CACM1179—2019肩关节周围炎为骨伤科常见病,中医药在本病的临床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本病的临床诊疗,提高临床疗效,基于前期研究经验,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经过问卷调查、全国专家组反复论证,新修订出版了《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肩关节周围炎:T/CACM 1179—2019》。本指南从肩关节周围炎的定义、诊断要点、中医辨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how_article.do?id=1c2fc1c002399919
22.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10期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过程须保证科学性和可靠性,数据平台技术在文献研究阶段、专家咨询阶段、临床病例研究阶段和指南质量评价阶段均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文献结构化管理、对Delphi法咨询专家组和指南质量评价专家的网络在线调查、研究病例数据的多中心在线录入和质量控制等技术方法实现指南制修订研究过程中数据的快速填报、https://www.360qikan.com/zhzyy/201610/
23.T/CACM1213本《指南》提出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摄建议。 本《指南》推荐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旨在为临床医生、护士的诊疗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和科研机构中从事中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及科研工作的医护、研究人员等使用。 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1121803981.html
24.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 分类下的词条该分类下有1940个词条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眩晕中医诊疗方案词条创建者:孙焕文创建时间:08-20 19:56标签:摘要:眩晕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2)伴随症:可伴有[http://wiki.yiwubaike.com/wiki/index.php?category-view-187
25.综合内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36年,其编写的“骨质疏松症临床诊疗指南”列为国家中医国家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制出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仙贞补骨颗粒”服务患者。荣获多项科研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6部专业论著;研发的《一指禅并温和灸“三、神、关”亚健康调理技术》被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服https://www.rimh.cn/yst-wap
26.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网上预约挂号怎么样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双基地、国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基地、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全国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辽宁省红十字会中医医院、辽宁省中医https://www.mingyihui.net/hospital_1209.html
27.中医内科学1. 《糖尿病治未病科普大全》,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202005 2. 《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医学规划教材《中医学》》,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 3.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气血津液分册)》》,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4 4. 《《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特色治疗》》,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04 https://yjsh.ccmu.edu.cn/dsdw/dsjj/bsyjsds/sdykdxfsbjsjtyy/zynkx12/53f0f6cd42b1475486ddb2708ce606d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