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出版实践和创新探索

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韧奉献、团

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在这场人民战“疫”中,出

版界主动担当,迅速响应,积极作为。于国内,快速策划专项选题,集中调配优质出版资源,及

时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战“疫”出版物,为公众传播科学防控知识,凝聚起强大的抗疫精神力量。

于国际,全面展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彰显了中国出

版面对全人类共同挑战的同心同行、守望相助的大国担当。本期《焦点论坛》聚焦“大国战‘疫’

中的出版担当”话题,呈现出版工作者疫情防控出版实践和创新探索,并为出版界危中寻机,逆

势而上,积极谋划布局后疫情时期出版走出去,捕捉新的增长点,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启迪智慧,开拓思路。

杜贤,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编审。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在职研究生学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三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国家出版基金审评专家,国家新闻出版署高评委,兼任中国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学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人卫开放大学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和课题50余项。

己亥岁末,庚子之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祖国大地蔓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疫情防控的战略性决定性胜利。在这场全民战“疫”中,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卫社”)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发挥了出版领域防控新冠肺炎国家队的引领、示范作用,迅速启动了应急出版机制,推出了系列防疫战“疫”出版物,打赢了一场科技和出版应急出征、科技和科普协同抗疫、医学和人文共同防控、纸媒和新媒融合传播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2.稳定情绪,健康教育,为大众心理调节干预

3.面向社区,推出社区防控出版物,指导社区做好群防群控

4.面向一线,用专业出版指导医护工作者做好自身防护

5.面向临床,紧急出版诊疗和护理手册,提高患者救治率

为了满足前线医护人员诊疗和护理患者之需,总结前线临床诊疗护理经验和成果,丰富并完善更新的诊疗规范和指南,人卫社策划了《实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手册》《实用冠状病毒肺炎护理手册》,邀请始终战斗在疫情前线的领军专家王辰院士、王行环教授、张定宇教授和吴欣娟教授等领衔主编,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及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护理团队参加编写。这两本书紧急出版后,13万册纸质版图书迅速送往武汉、湖北和全国抗疫前线,满足了前线医护人员的紧急所需,深得前线战士们的赞扬和好评。

6.面向行业,及时总结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

7.面对全局,及时总结出版新冠肺炎防控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在保卫武汉、保卫湖北的抗疫关键时刻,王辰院士提出了建立“方舱医院”的战略举措,为实现从患者“人等床位”到“床位等人”的全局战略性转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疫情拐点的基础,为实现确诊患者“应收尽收”、全部排查、隔离治疗迈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步。为了及时总结方舱医院的创新理念、创新实践和成果经验,人卫社积极主动联系王辰院士,策划了《方舱庇护医院》一书,得到在前线日夜忙碌的王辰院士响应,目前正在编写之中。同时策划了《方舱策——武汉方舱医院的实战与经验医院》,请曾担当方舱医院院长和救护团队队长的专家教授编写,及时总结方舱实战经验,即将出版。这是我国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创新思维逆转疫情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更是中国模式和中国体制的成功和自信。

8.面向全球,及时输出多语种版本,全球共享中国抗疫经验和方案

9.面向教育,紧急上线人卫数字化教学资源,助力在线学习教育抗疫

10.面对网课,紧急启动青少年科学用眼防控近视工程

11.严防死守,适时策划相应出版物,防止疫情反弹

进入3月底,全国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本土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省市普遍下调应急响应级别、陆续复工复产,但零星散发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传播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且输入型病例已构成新的重大疫情威胁。为了“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严防反弹”需要和复工复课后疫情防控的需求,并加大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人卫社策划出版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临床培训手册》《复工复课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我防护读本》等,教育和引导群众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状态。

12.面对大局,一手抓疫情防控出版,一手为复工复产复课防控做好准备

复工复产恢复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学生复学复课事关未来大局,疫情防控成为重中之重。按照教育部关于根据疫情防控逐步恢复大中小学校复学复课要求,人卫社策划出版了由教育部组织,全国防控专家、教育专家和管理专家编写的《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向全国免费提供电子版,纸数同步出版,为全国各省市区复工复产和大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复学复课提供了抗疫准备和防控支持。

13.常态抗疫,根据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及时调整选题思路和出版方向

14.启迪反思,及时总结抗疫经验并战略规划后疫情时期出版工作

15.弘扬精神,讴歌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英勇抗疫的医务工作者

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党中央果断决策,从全国调集340多支医疗队、22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36支防疫队,4.2万名医护人员、疾控人员驰援湖北,与湖北医务人员并肩作战。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逆行出征,坚守一线,以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抗疫精神,创造了人类抗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奇迹。为了讴歌抗疫前线医生、护士和疾控人员临危不惧、大医精诚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人卫社与中国医师协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疾控中心共同策划组织了医学人文选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致敬最美战‘疫’医务工作者丛书”(《致敬最美战“疫”医生》《致敬最美战“疫”护士》《致敬最美战“疫”疾控人》),以小切口展现大视野、小事件反映大时代、小故事讲述大主题、小感动凝聚大精神,为时代画像、为历史留痕、为英雄树碑、为民族铸魂。

面对疫情,人卫社在经历过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防控、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等多次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历练和考验下,紧急启动了八大总动员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出版机制,全面生动展现了中宣部提出的“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健康安全和生态保护教育,培育公民文明习惯”的主题出版格局。人卫社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出版工作,出版了一批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的权威普及读物,一批加强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的科普读物,一批宣扬生态保护理念、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大众读物,一批讴歌一线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展现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优秀作品。

1.出版社全员总动员

在疫情暴发初期,人卫社密切观察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做好疫情的防控和紧急应对工作。1月20日明确提出了要“围绕疫情、勇于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双效,敢于担当”工作指导思想,出版社全体总动员,编印发管联动,形成所有工作服务于知识护航全民战“疫”、纸数融合联防联控、科学诊治救死扶伤的应急出版模式。在公司党委和董事会的领导下,通过全社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涵盖疫情初期、封城隔离、全国驰援、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社区防控、内防扩散、防控反弹、外防输入、国际救援、复工复学、后疫情时期建设等全流程、全方位、全媒体的立体化出版抗疫格局。

2.科学策划总动员

要做到科学防控科学诊治新冠肺炎,须遵循新发突发传染病发生和发展规律、传染病认识和群防规律、传染病防控和诊疗规律、内防扩散外防输入规律,注重经验总结和科学思考规律。为此,人卫社紧急开展针对疫情防控全流程的整体策划、全方位的选题布局、作者编辑读者的全链条动员、线上线下的全媒体宣传、海内外多语种版本的全球传播策划。在3个多月艰苦抗疫的日子里,人卫社紧紧抓住新冠肺炎防控和诊疗的时效性、权威性和科学性,紧密团结并依靠一线抗疫专家,汇聚一线实战经验,共策划选题50多个,覆盖科普、学术、国际、医学人文等领域;已出版大众防护、实用临床手册、专科防护、学校防控等多系列的出版物30多种,原生电子书和在线课程4种,用应急出版的体系和成果构筑起了科学呵护健康、科学防控疫情、科学诊治患者、科学救死扶伤的卫生健康长城。

3.编印发管总动员

4.专家团队总动员

科学施策、科学防治、科学普及需要权威专家指导和权威作者编写,因此人卫社紧急请示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医政医管局、宣传司领导支持,紧急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共同参与。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高级专家组专家如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高福等院士指导并担任主编或主审;邀请战斗在抗议第一线的专家教授,如一直坚守在战“疫”前线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教授、武汉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教授,以及全国驰援武汉湖北的国家医疗队的专家教授们积极参与编写;邀请全国医药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针对疫情不同时期防控要求、抗疫不同阶段诊治需求、国内外不同读者对象需要,分类策划、分类选题、分层组稿、分类编写、分类出版、分类传播——实现了全国专家总动员,体现了国家战略和意志,汇聚了全国的经验和思想,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共识,形成了不断修订完善的中国抗疫经验、方案和模式,展现了特殊时期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人卫出版人的担当与力量。

5.应急质量管理总动员

6.社会力量总动员

7.融合传播总动员

8.国际传播总动员

百年未有之大疫情必然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状态。后疫情时期,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未来。为此,必须对此次抗疫进行深刻思考、系统总结、凝练思想、升华理论,具体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以提升应急力为重点,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应急出版体系

2.以提升免疫力为重点,构建健康科普知识服务与传播体系

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关键在于构建人群的免疫力,这是人卫社目前和今后选题和出版的方向和重点,在生物、社会、心理、生理、环境、工程等领域推出系列出版物,包括提升大众生理、心理、疾病、环境和生活免疫力的科普读物,加大健康科普知识尤其是防控新发突发传染病知识的传播力度,构建起免疫力的科普大堤,以提升全民免疫力为重点的知识服务体系建设,构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长城。

3.以提升胜任力为重点,打造医学教材培养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后疫情时期的医学教育,需要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知识系统学习、生物安全和健康安全的知识培训、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教育、重大卫生事件应急系统教育和医学人文心理伦理方面教育,这就需要以胜任力为中心推进全国医学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学体系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和教材体系创新。加紧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弥合,加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整合,加快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加深治疗和预防的联合,加大医学和人文的融合,培养具备后疫情时期胜任力的医学人才。

4.以提升创新力为重点,构建卫生科技强国创新出版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医学理论、医疗技术、实践经验、大数据样本和临床规律等,都需要学术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发展作为基础。因此,后疫情时期,人卫社将以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学术创新出版为重点,坚持中国出版的学术话语权,重点推动以提升科技创新力和学术创新力为重点的学术出版,邀请院士和专家学者编写反映我国当代重大学术成果的系列出版物,以创新的学术出版推动学术创新发展、科技创新发明和科技成果创新转化。

5.以提升融合力为重点,构建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和模式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加快数字出版和融合发展步伐,变被动融合为主动融合,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数字出版生产力不会降速,经受疫情期间检验和校正的数字出版发展模式,将会在疫情过后释放更大的生产效能。互联网、物联网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起了疫情时期的网络社会,直接重构了社会关系和社会功能,线上生活、学习、教育、工作、社交和物流方式,在后疫情时期也必将发挥主导作用,影响社会发展和进程的同时,也对出版业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和革命性的变化。借此次应急抗疫出版,在互联网、物联网上重构出版机制,科技出版领域应从选题、组稿、田间管理、编写会议、三审三校、生产印制、营销发行、市场推广等各环节实现网络化运营和管理,力争实现纸数同步出版、电子版优先发布、纸质版精准推送、国内外同步传播的“互联网+应急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6.以提升传播力为重点,构建国内国际同步推进的传播体系

7.以提升编辑力为重点,打造卫生科技出版传媒国家队

科技创新推动出版发展,出版创新促进科技发展,这一良性循环需要作者-编辑-读者的良性互动、创新驱动和高质量促进,科技编辑在中间发挥了桥梁、纽带和驱动的重要作用,这就是编辑的力量。针对此次疫情,人卫社编辑的预测力、策划力、组织力、协调力、审读力、质控力、融合力、宣传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凝聚成的编辑力,经受住了大考,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后疫情时期,需要进一步总结、凝练和升华,形成代表国家科技出版水准的卫生科技出版传媒国家队,时刻准备着将国家队编辑力转换为国家科学技术硬实力和科技文化软实力,为党和国家“立心”、为人民健康“立命”、为科技发展“立力”、为民族复兴“立信”、为健康中国“立人”、为儿童青少年“立志”,更好承担起出版初心与文化使命。

8.以提升管理力为重点,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出版集团

(作者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郝振省,宋嘉庚.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J].现代出版,2020(2)

[2]马国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因素与中国智慧——以中国文化和图书出版交流为例[J].中国出版,2019(16)

[3]杜贤.以结果导向推动出版企业智库建设探析——以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6(1)

THE END
1.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近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定稿会及数字化资源启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推动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质量与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贡献力量。 会议由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学院承办,参与本次会议的专家分别是成都中医药https://www.kmhvc.cn/html/cnzyxyPc/article/10732.html
2.我校联合人民卫生出版社举办数字教材开发及出版专题培训会议为深入贯彻《“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提升我校教师对数字教材的理解和开发能力,加速推进学校数字教材的建设工作,12月6日上午,我校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数字教材开发及出版的专题培训会议。副校长喻嵘出席,60余名学院教师代表参与。 https://jwc.hnucm.edu.cn/info/1002/4163.htm
3.喜讯国家卫生降委“十四五”规划教材《临床营养学》(第一版12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教材《临床营养学》(第一版)发布会在京举行。该书将于2025年春季投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使用,这是临床营养学纳入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第一本教材。 发布会现场高朋满座。原卫生部副部长曹泽毅,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院士,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http://bjgrh-yl.54doctor.net/Html/News/Articles/657347.html
4.人卫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朱镇华卫健委十四五规划全国人卫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朱镇华 卫健委十四五规划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 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9787117361026活动价 ¥87 月销1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朱镇华 卫健委十四五规划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 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9787117361026https://m.xinxin618.cn/detail/112294215
5.《中医诊断学(第4版/本科中医药类/配增值))单本任哑目外科配增值) 中医骨伤科学(第3版/本科中医药类/配增值) 西医内科学(第3版/本科中医药类/配增值) 中医内科学(第4版/本科中医药类/配增值)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4版/本科中医药类/配增值) 内经讲义(第4版/本科中医药类/配增值)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3版/本科中医药类/配增值) 推拿学(第3版/本科中医药类/http://product.dangdang.com/11926401727.html
6.社中国抗癫痫协会癫痫病分册新华书店正版编内科学生活2023人卫版 第2版 任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规培教材继续教育内科学内分泌代谢科分册肾脏内科神经病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急诊医学 ¥29.8月销0 主管护师中级2025年护理学考试章节习题集教材书历年真题库试卷必刷题练习题雪狐狸2024护师人卫版 25轻松过丁振易哈弗试题内科 ¥29.9月销0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内科学中医http://www.lers168.net/m_item.php?id=9OVbR9UOnoaogNvire
7.中医骨伤学重点(十四五)Anki中文资源网中医内科学歌诀(十四五) 大学/ 中医 ¥1元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歌诀 十四五 浙中医资料 5 评分 中医内科学_方证对应+同方异证(十四五) 大学/ 中医 ¥0.5元 中医内科学 方证相对 浙中医资料 3.9 评分 中医耳鼻喉科学--方证对应 大学/ 中医耳鼻喉 ¥1元 中医证型中医耳鼻喉 浙中医资料 4.https://file.ankichinas.cn/card/659cf5f05b813iyV
8.《人卫十四五规划中医全套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针灸学图书 > 大中专教材教辅 > 大学教材 > 人卫十四五规划中医全套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针灸学妇科学内科学儿科学外科学病理学药理 套装 9本中医基础+针灸+中药+中医诊断+方剂学+ 成达臻选图书专营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https://item.jd.com/10072548584477.html
9.雷文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自然3项,省/市重点项目5项及国家课程等20余项,在研经费900余万,主编人卫《咽喉微创手术策略与技巧》、《头颈外科疑难病例解析》等专著6本,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获“十四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立项;申请国际发明3项,国家专利6项,授权2项,软著4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https://www.fahsysu.org.cn/node/5697
10.人卫十四五第10版本科规划教材30共56本无敌1234楼主 药物化学医学生 置顶 外科学 外科学(第10版)2024_9787117365925.pdf(166 MB)08-23I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0768004
11.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家卫生降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编写11月7日至9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承办的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本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4版)》《中医外科学(第4版)》《中医妇科学(第4版)》《中医儿科学(第4版)》《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第2版)》编写会议在沪召开。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朱双龙,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935905
12.每日热点0918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估体系,促进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各地各有关部门推动出台一系列中医药领域重大的政策、工程、规划1家生殖专科医院、6家妇儿医院以及2家门诊中心等15家机构,学科也从妇儿扩展至肿瘤、骨科以及耳鼻喉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4787
13.医学教材各版本合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 (孔维佳,吴皓).pdf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泌尿外科学(第3版) (金杰,魏强).pdf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循证医学(第2版) (孙鑫,杨克虎).pdf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分子毒理学(第2版) (蒋义国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4251931/
14.“十四五”重点图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3版)会议召开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光霁,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梁繁荣,湖北中医药大学原校长王华,丛书各分册的主编、副主编,以及人卫社中医药中心相关编辑等100余人参加坚持学术品味,保证丛书的思想性、学术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使新版丛书成为中医药学界具有权威性、引领性和代表性的http://www.xinglinbook.com/hynews/711.html
15.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自从西医传入我国,中西医结合就已成为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是现代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结合的时代产物,两者互相取长补短,取得了青蒿素、亚砷酸等世界瞩目的医学成果。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命质量。《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网络课程,是广州中医https://next.xuetangx.com/course/gzucm62011004059/1033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