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介绍症状治疗

擅长科室:五官科咽喉炎耳部疾病鼻炎鼻窦炎

马上和刘巧平医生在线交流

刘巧平主任医师

咽喉炎相当于中医的“喉痹”。喉痹是指因外邪壅遏肺胃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所致的以咽痛或咽部不适感,咽部红肿,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古代文献多将咽喉口齿等部位的疾病统称为“喉痹”。喉痹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急性发作者实证居多,反复发作久病不愈者虚证居多。

一般起病较急,先有咽部干燥,灼热、粗糙感,继有明显咽痛,吞咽时尤重.咽侧索受累时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毒、细菌毒力不同而程度不一,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若无并发症者,一般1周内可愈。

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常有粘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使患者晨起时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无痰或仅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萎缩性咽炎患者有时可咳出带臭味的痴皮。

急性喉炎常发生于感冒之后,故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并可有畏寒、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局部症状有:

气候骤变,起居不慎,肺卫失固,易为风邪所中。风邪多有夹寒夹热,风热外邪乘虚侵袭,邪从口鼻而人,内犯于肺,宣降失司,邪热上壅咽喉,而为喉痹;风寒之邪外袭,外束肌表,卫阳被遏,不得宜泄,壅结咽喉,亦可发为喉痹。

外邪不解,壅盛传里;或过食辛热煎炒、醉酒之类,肺胃蕴热,复感外邪,内外邪热搏结,蒸灼咽喉而为病。

温热病后,或劳伤过度,耗伤肺肾阴液,使咽喉失于滋养,加之阴虚则虚火亢盛,上炎而灼于咽喉,发为喉痹。

因思虑过度,劳伤脾胃,或饮食不节,或久病伤脾,致脾胃受损,或过用寒凉,致脾胃虚弱,水谷精微生化不足津不上承,咽喉失养,或中焦升降失调,则发为喉痹。

因于房劳过度,或操劳过甚,或久病误治,或过用寒凉之品,以至脾肾阳虚,肾阳虚则虚阳浮越,上扰咽喉;或脾肾阳气亏损,失去温运固摄功能,寒邪凝闭,阳气无以上布于咽喉而为病。

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气滞痰凝,结于咽喉,或脾虚生痰,久病生瘀,痰凝血瘀,结聚咽喉所致;或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于咽喉,久则经脉瘀滞,咽喉气血壅滞而为病。

治法:疏风散邪,宣肺利咽。

方药:风热外袭者,宜疏风清热,消肿利咽,用疏风清热汤。风寒外袭者,宜疏风散寒,宜肺利咽,可选用六味汤加味。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方药:清咽利隔汤加减。

治法:滋养阴液,降火利咽。

方药:肺阴虚为主者,宜养阴清肺,可选用养阴清肺汤。肾阴虚为主者,宜滋阴降火,清利咽喉,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治法:益气健脾,升清降浊。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治法:补益脾肾,温阳利咽。

方药:附子理中丸加减。

治法:祛痰化瘀,散结利咽。

方药:贝母瓜萎散加味。

颜老师认为,喉痹的发生常因气候变化,起居不慎,风邪侵袭;或外邪不解,壅盛传里,肺胃郁热;或久病劳伤,脏腑虚损所致。基于以上认识,颜老师认为,本病治疗应以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化瘀消肿为主。

以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不利并有异物感为主症,伴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咳嗽有痰。舌质淡、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或浮紧。对风热者,治以疏风清热,消肿利咽,颜老师常用疏风清热汤加减。方中荆芥、防风疏风解表;金银花、连翘、黄答、赤芍清热解毒;玄参、浙贝母、天花粉、桑白皮清肺化痰;牛蒡子、桔梗、甘草解毒散结,清利咽喉。对风寒者,治以疏风散寒,宣肺利咽,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味。

以咽部疼痛较剧,吞咽困难,咽喉梗阻感为主症,兼有高热,头痛,口渴喜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治以清泻肺胃,消肿利咽。颜老师常用清咽利隔汤加减。方中荆芥、防风、薄荷疏风散邪;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黄连泻火解毒;桔梗、甘草、牛蒡子、玄参利咽消肿;大黄泻热通便。若咳嗽痰黄,可加射干、山豆根、鱼腥草;高热者,可加水牛角、大青叶。

以咽干少饮,灼热感,隐隐作痛不适,午后较重,或咽部不利,干咳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为主症,兼有手足心热,午后唇红颧赤,腰膝酸软,耳鸣眼花。舌干红少津,脉细数。治以滋养阴液,降火利咽。对偏肺阴虚者,宜养阴清肺,颜老师常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对偏肾阴虚者,宜滋阴降火,颜老师常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若咽部干燥锨热、虚烦盗汗、骨蒸劳损、虚火亢盛者,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以咽部干灼不适,微痛,痰黏不利,异物感为主症,兼有脘腹胀闷,纳呆便溏,少气懒言,气短乏力,四肢倦怠。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无力。治以益气健脾,升清利咽。颜老师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咽部充血严重者,可加丹参、郁金以活血行气;痰黏者可加浙贝母、香附、枳壳以理气化痰、散结利咽;咽干较甚少津者,可加玄参、麦冬、沙参、百合等以利咽生津;易恶心、呃逆者,可加法半夏、旋覆花、佛手等以和胃降逆;若纳差、腹胀便溏、苔腻者,可加砂仁、茯苓、薏苡仁、(炒)麦芽等以健脾利湿。

以咽部异物感、黏着感、锨热感,咽微痛,咽干不欲饮为主症,兼有恶心呕吐,胸闷不适等症。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白或微黄,脉弦滑。治以祛痰化瘀,利咽散结。颜老师常用方药为贝母瓜蒌散加味,方中贝母、瓜萎清热化痰润肺;橘红理气化痰;桔梗宣利肺气、清利咽喉;茯苓健脾利湿。若咽部刺痛、异物感、胸胁胀闷者,可加香附、枳壳、绿萼梅等。

熊老师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反复发作急喉痹,导致肺阴受伤,津液不足,虚火内生,上炎于咽喉所致。其病机关键为肺阴不足,虚火上炎,同时或伴有气虚、血瘀征象。治以养阴清热为主,方用玄麦六味饮加减,药用玄参、麦冬、玉竹、知母、荆芥、防风、薄荷、桔梗、僵蚕、威灵仙、重楼、甘草。兼气虚者,可伴见乏力,易感冒,咽部粘膜轻度充血、色暗,少许淋巴滤泡增生,上方加党参、黄芪、山药;兼血瘀者,可伴见咽部异物感明显,咽部粘膜充血肥厚呈暗红色,淋巴滤泡增生明显,上方加怀牛膝、丹参、牡丹皮,并加大重楼用量。随症加减:咽干甚者,加乌梅、天花粉、石斛;咽痒明显者,加蝉蜕、牡丹皮;咳嗽甚者,加诃子、紫菀。另外,对于慢喉痹感受火热邪气急性发作时,可参照急喉痹的治疗方法,同时必须顾护肺阴,可加入麦冬、沙参等药,标本同治。由于本病的治疗较为棘手,患者需坚持长期服药,少食辛辣之品,戒烟、戒酒,方可取得良效。

咽喉炎是咽喉部急、慢性炎症的总称,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慢性喉炎确切病因还不十分明了,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咽黏膜充血,血管扩张及浆液渗出,使黏膜下血管及粘液腺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黏膜肿胀增厚。病变较重者,淋巴滤泡肿大,突出咽壁并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常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初起为喉黏膜急性弥漫性充血,有多形核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组织内渗出液积聚形成水肿。炎症继续发展,渗出液可变成脓性分泌物或成假膜附着。上皮若有损伤和脱落,也可形成溃疡。炎症若未得到及时控制,则有圆形细胞浸润,逐渐形成纤维变性。有时病变范围深入,甚至可达喉内肌层,也可向气管蔓延。

主要是喉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浸润、间质水肿、黏液腺分泌增加。部分患者有纤维组织增生。黏膜肥厚。少数患者喉黏膜萎缩,柱状纤毛上皮变为鳞状上皮,腺体也发生萎缩。

无全身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可局部应用复方硼砂溶液含漱,各种含片及中成药可酌情选用;针对病因可应用抗病毒药。全身症状较重伴有高热者.除上述治疗外,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及进食流质,抗病毒药可经静脉途径给药,同时应用抗生索或磺胺类药物。

[1]熊大经,刘蓬.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吴嘉瑞,张冰.颜正华诊疗喉痹经验[J].北京:中医杂志,2012,13

[3]范宏涛,陈彩云.熊辅信老师治疗喉痹经验介绍[J].广东:新中医杂志,2003,8

[4]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THE END
1.考研笔记针灸学读录(治疗头面五官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目赤肿痛 晴明、太阳、风池(胆经)、合谷、太冲(肝经) 2、麦粒肿 太阳、攒竹(膀胱经)、二间(大肠经,荥穴)、内庭(胃经,荥穴) 3、近视 风池、承泣(胃经)、睛明(膀胱经)、太阳、光明(胆经,络穴)、养老(小肠经,郄穴) 4、耳鸣、耳聋 实证:听会(胆经)、翳风(三焦经)、中渚(三焦经,输穴)、侠溪(胆经,荥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09885744908468242
2.鼻炎一族的冬季“生存”法则时令节气与降咽喉外科头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刘玉和 冬季气温低,使得鼻腔更易受到冷空气侵袭。相较于其他季节,冬季鼻炎的发病率增高,且症状往往更为严重。 特此提醒有鼻炎困扰的朋友们,在冬季务必要加强鼻腔的防护与保暖措施,而佩戴口罩是一种既简便又有效的办法。https://m.163.com/dy/article/JJ2A975F0514R9OJ.html
3.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2012《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收录了关于一些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例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了耳胀耳闭、暴聋、耳鸣、耳眩晕、鼻窒、鼻槁、鼻鼽、鼻渊、鼻衄、急喉痹、慢喉痹、急乳蛾、慢乳蛾、急喉痦、慢喉痦等15个部分。 目录 前言 引言 ZYYXH/T307—2012耳胀耳闭 ZYYXH/T308—2012暴聋 ZYYXH/T309—20http://medpdf.com/DiscuDetail/DiscuDetail/134011
4.附件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PDF附件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PDF,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前言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分为耳胀耳闭(分 泌性中耳炎等)、暴聋(突发性耳聋等)、耳鸣(感音神经性耳鸣等)、耳眩晕(梅 尼埃病等)、鼻窒(慢性鼻炎等)、鼻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25/118012297.shtm
5.国家级重点专科耳鼻咽喉科3.诊疗项目: 我科能开展眼耳鼻咽喉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 眼科能开展眼睑手术(睑内翻,上睑下垂,眼睑肿瘤等),结膜手术(翼状胬肉,结膜肿瘤(三)急喉痹 1) 中药熏喉:超声雾化熏洗仪对咽部进行中药熏蒸以改善不适。 2) 灸法:多功能艾灸仪灸廉泉穴可改善患者咽异物感; http://www.scszxy.com/News/View.asp?ID=1442
6.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docx2929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耳胀耳闭中医诊疗指南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耳胀耳闭的诊断辨证和治疗。本指南适用于耳胀耳闭的诊断和治疗。西医学的分泌性中耳炎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5953854.html
7.肺胃实热型急喉痹的临床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耳鼻咽喉科 | 吉琳张浩鹏 曹凯峰 王丽华 开通知网号 目的 观察喉咽清颗粒治疗肺胃实热型急喉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肺胃实热型急喉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例=42)与对照组(例=42),治疗组口服喉咽清颗粒,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疗程为7d,所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XYJH202403010.html
8.耳鼻咽喉科陕西省中医医院擅长:耳鼻喉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 任皎洁 其他 擅长: SST疗法治疗成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鼾症) 张乾 住院医师 擅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耳鼻喉科 薛翔 医师 擅长:耳鼻咽喉科 韩静 其他 擅长: 院内搜索 搜索 热门咨询医生 吴秦川https://js.guahaoe.com/department/142899397511416000
9.急喉痹是什么意思山东省妇幼保健院 耳鼻喉科 https://www.yilianmeiti.com/question/7352840.html
10.大会呼吸论坛理论与实践创新,鼻咽部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王嘉玺教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根据急性鼻窦炎发生发展过程做了证型的分析,其中前3天症状符合肺经风热证,表现为鼻塞、流浊涕、头痛等,可能还会出现发烧等症状。超过三天后,病情可能会发展成热症,包括脾胃湿热证和胆腑郁热证等,此时出现的症状包括黄脓涕、局部疼痛、反射区疼痛等症状,这与西医的急性鼻窦炎分期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069dfc0e-7718-467a-960b-b0825c37fce2
11.耳鼻喉科常用方剂集锦由法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芩、黄连、薄荷、生姜组成。清热化痰。治耳郭痰包、口腔痰包、鼻唇痰包等,局部肿起,肤色或肌膜色泽不变,微胀,按之有囊状感。 14、加味八脉散(《中医诊疗要览》) 加味八脉二苓泽藁杏地栀通知柏利湿化浊治清窍萎缩鼻炎当清热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5044873020.html
12.《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耳鼻咽喉疾病分册》小说在线阅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耳鼻咽喉疾病分册》(以下简称“释义”)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多名知名中医专家,在《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编写审定完成。本“释义”收录了耳胀耳闭、暴聋、耳鸣、耳眩晕、鼻渊等15个病种。https://www.qdmm.com/book/1006460298/
13.中医危重病学最新章节陈伟著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医危重病学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急危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其次是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中医危重病学研究的内容是以症状为中心的急危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抢救方法,其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凡临床各科疾病处于急危重阶段均属其研究范围,另外也包括急性中毒及各种危重病综合征等。尤其在治疗急性传染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76969/7.html
14.报考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需要哪些条件?BNX心系病类BNP040反胃病BNG022阳黄病 BNX010心悸病BNP050呕吐病BNG023急黄病 BNX011惊悸病BNP051暴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1296830/answer/316615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