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诊平台数量多是否靠谱?凭文字开方现象普遍

贾先生的遭遇是偶然吗?号称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诊疗存在着哪些不规范之处?现有监管是否到位?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身份之惑

在线问诊平台数量多,是否具有执业资格患者难以考证

“这些问诊网站方便是方便,就是不知道靠不靠谱。”成都“90后”市民郭刚说,他身边许多同事和朋友已经习惯了选择网上问诊,他也开始随大流,但心里始终有些担心。

不少网络问诊平台是否具有执业资格难以考证,而在这些平台执业的医生身份更是难以分辨。“根本不知道那些网上坐诊的是不是正规医生。”成都市民段宏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出现明显的嗓子疼、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但网上问诊平台的医生却给他判定为慢性鼻炎。“这让我对他们的身份引起怀疑!”

记者按照“求医网”对医生的介绍,到医院的官方网站对医生身份进行确认,结果的确有部分医生在实体医院任职,但也有部分医生没有查到。同时,记者通过国家卫健委电子化注册信息系统对医生身份进行查询,输入医生信息后,不少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符合条件的执业医生”。

问诊之惑

以“咨询”之名行“诊疗”之实,隔空看诊惹争议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很多互联网医疗平台,虽打着互联网医疗咨询的名号,但行的却是开方问诊之实。

尽管拿到了药方,但李女士心里却有些不安:“两岁的孩子,没有当面诊疗,连视频看诊都没有,就开了含抗生素的几种药物,仔细考虑后,最后还是没敢这样吃药。”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这种仅凭患者文字描述就看诊开方的现象颇为普遍。

在一家名为“快速问医生”的网站,记者以“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心跳太快”的症状进行咨询,很快便有5名医生回复,并推荐了“复方丹参滴丸”“稳心颗粒”“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等多种药物。此后记者又在“健康160”“寻医问药”“求医网”等其他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行咨询,医生们纷纷看诊开药。

多家网络在线问诊平台的看诊开方行为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但当记者就此质疑时,其医生和客服都强调平台只是咨询建议这样用药。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类网上诊疗行为明显超出了咨询范畴。

“没有明确诊断和治疗,比如说要少吃盐,或者要注意多运动,这些是属于咨询。如果明确诊断某种疾病,然后告诉患者要吃什么药,或者要到医院做某种治疗,就属于诊疗的范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说。

不仅开药方,有的网络医疗平台,还亲自上场卖药。

39岁的成都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因患牛皮癣病急乱投医,在一家网站咨询后,对方寄给他一些“祖传秘方”自制药丸,李先生服用药丸后,出现了浑身无力的症状。

李先生赶快到一家三甲医院诊断。“化验结果显示转氨酶很高,肝功能受到了损伤。”李先生的主治医生田涛初步分析,药丸中含有激素类药物,还可能含有重金属,这导致李先生的肝功能受损。

监管之惑

互联网诊疗监管存在“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难题亟待多方合作破解

对于当前在线医疗中的一些乱象,监管有何难度,又该如何加强监管呢?

“严谨,始终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关键词。不仅是因为医疗本身的严肃性,更在于对线上医生和医疗过程的监管都面临一定难度。”成都市首家互联网医院双流华府医院桃子互联网医院负责人坦言:由于互联网医疗尚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无论是对其的法律规范、监管设施、管理方法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该负责人的话,很快在采访中得以证实。

省卫生健康委信息处工作人员陈婷婷告诉记者,作为监管的一项基础性举措,我省已建立起全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将原有的互联网医院“备案制”改为“审批制”,对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进行准入把关和全程监管。但目前这一监管机制中,确实仍有一些不足。

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互联网诊疗监管“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现象?“监管主体也不应是单一的政府部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师庆科认为,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需要更多互联网企业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主动与政府部门进行对接合作,共同搭建范围更广、监管更细的监管平台。

“互联网医疗监管是一个庞大的话题,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互联网企业和患者多方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省政协委员、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主任曾兴圣也持同样观点,他还建议,在监管中应注重提升广大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辨别能力,“让群众了解什么样的病能在网上看,什么样的医生能给自己开药,什么样的互联网医院才能信任,群众的理性选择和参与可以让监管更完善。”

短评

规范方能长远

欢歌

互联网医疗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不仅帮助患者减轻了排队候诊之苦,而且也能有效分流患者,减轻医疗机构、医生工作压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当是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然而正如小苗要得以茁壮成长,必须对其修枝拔草一样,互联网医疗要得到长远发展,必须对其进一步加以规范,通过法律与政策的约束来消除其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乱象,排除阻碍该行业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不良因素,更好保障患者的正当权益。

不少网络问诊平台是否具有执业资格难以考证,而在这些平台执业的医生身份更是难以分辨。39岁的成都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因患牛皮癣病急乱投医,在一家网站咨询后,对方寄给他一些“祖传秘方”自制药丸,李先生服用药丸后,出现了浑身无力的症状。

THE END
1.在线问诊鼻炎真实医生问答已认证 解答医生:郭宗喜 副主任医师 长阳县中医院 立即咨询 问题描述:在线问诊鼻炎(女,20岁) 病情分析:那可以吃点抗过敏药物看看,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丁等等,那可以吃点抗过敏药物看看,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吃药了就会缓解的,可以吃点抗过敏药物,药物只能治疗,不能预防的,先吃点抗过敏药物,把症状缓解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qa/ezcGBXInrdczynWc0NmDxA/
2.美团买药线上问诊新增“耳鼻喉科“全国628家三甲医院医生在线据悉,美团买药为耳鼻喉科配置了专业医师团队,目前已有全国41家三甲医院耳鼻喉专科医生入驻了美团买药。新科室上线仅两周,已为超6000名患者提供了医生在线坐诊开药的服务。据医生介绍,在疾病类型方面,白天问诊主要以鼻炎、咽炎、耳鸣为主,夜晚多为鼻出血、中耳炎等急症问诊病症。 https://www.techweb.com.cn/news/2022-09-22/2905513.shtml
3.快速问医生降问题免费在线咨询专家医生快速问医生旗下有问必答网是优秀的医生在线健康问答咨询平台。来自全国数万名医生为您免费解答任何健康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文字等多种方式与医生进行一对一咨询!https://www.120ask.com/
4.网医语网医语是网医联盟旗下轻问诊平台,主要有咨询和资讯两种业务。咨询有两种方式:一是“我要张榜”,即用户有问题,在网上发榜,可以指定职称、科室等,并悬赏金额。二是“我问三师”,即由北京医师协会审核的医师,由北京药师协会审核的药师和由北京护理学会审核的护师在网上https://www.wangyiyu.com/
5.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门诊时间预约挂号在线问诊 预约挂号 私人医生 查看医生完整介绍 擅长 儿童鼾症、慢性扁桃体炎、分泌性中耳炎、耳前瘘管、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治疗。 简介 李赟,男,主任医师,从事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20年,坚持临床一线工作,熟悉儿童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及危急重症的诊治。 http://liyun742.haodf.com/
6.人人宠宠物医生问诊咨询宠物专家在线问诊人人宠,宠物医生在线问诊平台,与全国多家知名宠物医院携手合作,拥有权威性的专业宠物医师团队,为广大宠主提供1对1线上医疗问诊解答,足不出户也能了解治疗方案。http://www.renrenchong.cc/
7.鼻炎可以根治吗在线问诊妙手医生2020-03-301893阅读 黄世勇耳鼻咽喉头颈科 | 主治医师 襄阳市中心医院 擅长: 中耳炎、鼻炎、慢性咽炎、头晕、耳聋、耳鸣、小儿听力筛查与诊断、耳石症、耳廓畸形、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鼻出血、鼻骨骨折、扁桃体炎、鼾症、声带息肉、耳鼻咽喉头颈部肿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擅长耳鼻https://www.miaoshou.com/zxwz/8EMBjdL5VWVqglXP.html
8.过敏性鼻炎该选哪些药物治疗?医生手把手交给你1、过敏性鼻炎一线用药:4大类 2、过敏性鼻炎二线用药 3、过敏性鼻炎还可能用到哪些药物? 4、中成药物的选择 迟晨雨 主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耳鼻咽喉科 【简介】 迟晨雨,男,主治医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擅长通过嗓音训练等方法改善声带息肉、声带小结https://m.bohe.cn/live/98.html
9.邻医网免费问医生名医在线咨询在线医生免费咨询邻医网(999ask)是全国最专业的健康咨询平台,有来自全国各地数万名执业医生在9分钟之内为您免费解答健康问题,邻医网做到有问必答!https://www.999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