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解读丨肺癌小活检标本病理诊断规范专家共识及肺腺癌病理解读肿瘤细胞癌国际肺癌日

肺癌小活检标本病理诊断原则及诊断规范

肺癌小活检标本诊断规范及推荐术语(表1)

在进行肺癌小活检标本的诊断时,应遵循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协会(ERS)以及2021年第5版WHO肺肿瘤分类中所推荐的诊断术语和专业名词。

对于小活检标本,应力求明确是否为原发肺癌或转移性肿瘤,并进行组织病理分型和免疫表型的确定。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和分子检测等辅助诊断手段。

在临床实践中,应尽量避免对组织蜡块进行反复修切,并在保证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数量。

肺癌小活检标本的诊断有以下几点:

1.对于腺癌的诊断:在肺癌小活检标本中,如果组织形态显示明确的腺上皮分化特征,如贴壁、腺泡、乳头、微乳头等亚型,推荐诊断为腺癌。

此外,特殊亚型如浸润性黏液腺癌、胶样腺癌、胎儿型腺癌、肠型腺癌等亚型,只要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相符,也可以直接诊断为相应的特殊亚型。

2.对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在肺癌小活检标本中,如果组织形态具有鳞状细胞分化的特征,如角化、细胞间桥、角化珠等,推荐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对于缺乏上述特征的病例,如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等,应进行鳞状细胞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检测(如p40、CK5/6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与低分化腺癌、神经内分泌癌、转移性癌等进行鉴别。

3.非小细胞癌,倾向腺癌:对于呈实体生长方式的低分化癌,如果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或黏液染色阳性,而p40阴性,则推荐诊断为“非小细胞癌,倾向腺癌”。如果TTF1和p40均为阴性,但黏液染色阳性,则也可以诊断为“非小细胞癌,倾向腺癌”。

4.非小细胞癌,倾向鳞状细胞癌:对于呈实体生长方式的低分化癌,如果p40阳性,而TTF1阴性,则推荐诊断为“非小细胞癌,倾向鳞状细胞癌”。在诊断上,p40的特异性要优于p63,后者可在20%~30%的腺癌中表达。此外,约有20%的低分化腺癌不表达TTF1,当p63阳性时,可能误诊为鳞状细胞癌。

因此,在活检标本中,应尽量选择p40染色而不是p63染色,持续强阳性的p40表达更支持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5.非小细胞癌,非特殊型:对于无法明确定为腺癌、鳞状细胞癌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病例,应尽量少使用“非特殊型”这一诊断,推荐诊断为“非小细胞癌,非特殊型”,并在病理报告中注明虽然符合肺部原发,但缺乏特异性。

对于因为缺少组织样本或蜡块无法进一步评估的病例,也可以选择“非小细胞癌,非特殊型”作为诊断,但需要在病理报告中注明由于缺乏可供诊断的组织。

6.腺癌与鳞状细胞癌共存:在小活检标本中,如果同时存在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两种成分,或者肿瘤分化程度较差,免疫表型提示不同的癌细胞区域具有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分化,推荐诊断为“非小细胞癌,伴有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分化”,提示可能存在腺鳞癌,但无法在小活检中直接诊断。

7.腺癌伴有梭形和/或巨细胞特征:不能直接在小活检标本中诊断为多形性癌,因为该诊断需要在手术切除标本中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成分大于10%。然而,如果小活检标本中出现较典型的梭形和/或巨细胞形态学特征,并且与免疫表型相符,可以在报告中提示可能存在多形性癌。

8.腺癌伴有贴壁生长方式:如果小活检标本呈现出非浸润性、非黏液性的贴壁生长方式,瘤细胞呈单层排列,没有异型性或异型性很小,应描述为单纯的贴壁成分。鉴别诊断可包括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和伴贴壁成分的浸润性腺癌。

然而,上述诊断都无法在小活检中直接诊断,需要等到手术切除标本完成后进一步明确诊断。在病理报告中,推荐诊断为“腺癌伴有贴壁生长方式,并备注需要在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后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果镜下发现贴壁结构,但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则应描述为伴贴壁生长方式,但不能直接排除具有贴壁生长方式为主的浸润性腺癌。

如果低分化癌细胞同时表达p63和TTF1,则诊断应倾向于腺癌,而不是鳞状细胞癌。在小活检标本中,应尽量选择p40染色而不是p63染色,p40的弥漫强阳性表达更支持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9.腺癌伴有巨细胞或梭形特征:多形性癌不能在小活检标本中诊断,因为需要在手术切除标本中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成分大于10%方可诊断。如果小活检标本中呈现出梭形和/或巨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时,可以提示可能存在多形性癌,并在病理报告中备注。

总之,肺癌小活检标本的诊断应遵循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协会和WHO肺肿瘤分类的推荐,严格使用相应的术语和专业名词。

02

肺癌小活检标本类型及质控要求

1.标本类型:肺癌小活检包括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等。

2.病理质控要求:由于肺癌的异质性和后续的免疫组织化学或分子检测需求,建议和临床医师充分沟通,并推荐每位患者至少取≥2个活检标本。活检标本应符合病理规范化诊断的要求,取出后应立即放入3.7%中性甲醛固定,固定6~24小时,最长不超过72小时。

然后按照病理常规进行脱水、石蜡包埋。如果活检组织破碎或过小,可以将全部组织包裹于小片擦镜纸/滤纸中再进行脱水、包埋,或者使用伊红染色标记。推荐每个活检标本单独进行包埋,以满足后续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检测需求。如果标本很小或因钳夹后组织受损,有时难以确诊,此时病理诊断可以先描述镜下所见,包括有无坏死、可疑组织的细胞形态、有无异型性、有无异常的组织结构,以及对是否恶性的提示。

细胞包埋技术可以将所有细胞学标本固定后进行离心沉淀,然后将沉淀物包裹于小片擦镜纸中进行脱水和石蜡包埋,为进一步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分子病理检测提供可能性。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快速现场评价(RapidOn-SiteEvaluation,ROSE)是一项有用的辅助技术。

ROSE指的是在支气管镜检查等操作过程中,细胞病理学家现场对穿刺小标本进行制片和染色,并进行快速评价,向操作者反馈穿刺是否成功,并提供初步诊断的方法。如果快速现场评价发现非诊断性材料或恶性细胞比例较低,或因临床需要获取更多靶标本进行基因检测等情况时,可能需要再次穿刺。

综上所述,在肺癌小活检标本的处理和病理质控中,建议与临床医师密切沟通,尽量取多个标本,严格遵循病理规范化诊断的要求,合理选择处理方式并尽可能保留足够的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检测。

快速现场评价技术可以提供近实时的初步诊断信息,对于指导操作和进一步处理非常有用。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困难诊断,可以给出初步的描述,并在病理报告中注明进一步需要完整切除标本来明确诊断。

03

肺癌小活检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应用规范

(一)小活检标本何种情况下需要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根据形态学的典型特征,如明显的角化及细胞间桥对于鳞状细胞癌、明确的腺腔、乳头、微乳头结构及细胞内黏液分泌对于腺癌,可以单凭形态学诊断而不需要进行免疫组织化学。

但对于非小细胞癌分化差,形态学难以进一步分型的情况,需要借助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辅助诊断,尽可能将非小细胞癌区分为倾向腺癌或倾向鳞状细胞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活检标本固定不佳或存在挤压伤等因素,可能导致HE光镜诊断与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诊断时必须格外注意。

(二)应如何选择灵敏而特异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

1.对于形态学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如出现明显的角化和细胞间桥或明确的腺腔、乳头、微乳头结构和细胞内黏液分泌),可以仅依靠形态学诊断而无需进行免疫组织化学。

2.当非小细胞癌分化差,仅依靠形态学难以进一步分型时,免疫组织化学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其中TTF1和p40是区分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最敏感和最特异的一线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NapsinA和CK5/6等也可辅助提高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可以视为二线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

3.目前常用的TTF1抗体有不同的克隆号,包括8G7G3/1、SPT24和SP141。然而,不同克隆号对于原发肺腺癌的诊断临界值有所不同。8G7G3/1克隆号的TTF1表达任何程度的阳性对于肺腺癌都具有诊断意义,即临界值为1%。SPT24克隆号的阳性界值为50%。

值得注意的是,SPT24克隆号抗体的阳性部分在少数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可能呈弱阳性表达,但8G7G3/1克隆号通常不表达。因此,对于不同克隆号的TTF1抗体使用应谨慎,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释和判断。

4.对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p40和p63是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p40的阳性表达比p63更为特异。p40的弥漫强阳性表达支持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局部阴性或弱阳性对鳞状细胞癌没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p63和CK5/6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有限,不能作为鳞状细胞癌的特异标志物。p63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其在20%~30%的腺癌中的表达有关。

因此,在免疫组织化学中尽可能选择p40而非p63染色,p40的弥漫强阳性表达更有助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5.非特殊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应尽量少使用,仅适用于无法明确定为腺癌、鳞状细胞癌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情况。在报告中将其诊断为“非小细胞癌,非特殊型”,并在注释中说明缺乏特异性,虽然符合肺部原发但诊断不明确。

对于因缺乏组织样本或蜡块无法进一步检测的病例,也可以酌情诊断为“非小细胞癌,非特殊型”,但需要在病理报告中注明由于缺乏可供诊断的组织。

6.对于腺癌与鳞状细胞癌共存的情况,小活检标本中可能只能观察到腺癌或鳞状细胞癌的部分成分,不足以直接诊断为混合型腺鳞癌。在诊断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描述所见,并在报告中提示进一步需要完整切除标本以明确诊断。

7.对于非小细胞癌伴有梭形和/或巨细胞特征的情况,临床上通常要求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成分占标本的比例大于10%才能诊断为多形性癌。如果小活检标本中观察到梭形和/或巨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可以有提示可能存在多形性癌的可能,并在病理报告中进行相应备注。

总之,在肺癌小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中,充分利用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技术,结合不同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注意标本的固定和处理,可以提高准确性和诊断的可靠性。需要在临床和病理医师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整理:肿瘤新前沿

肺腺癌病理结果解读

1.腺癌的浸润前病变

(1)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局部肺泡间隔增宽,II型肺泡细胞增生,单层排列,细胞间存有间隙。

(2)原位腺癌(AIS)

①非黏液性AIS:

1)肺泡间隔增宽明显,II型肺泡细胞连续单层增生,不存在浸润生长模式;

2)假浸润:由于肺泡塌陷、间质纤维化和炎症影响,局部原位腺癌的腺体可以内陷,并非真正浸润,内陷腺体的瘤细胞形态和非内陷贴壁生长的瘤细胞形态一致。

②黏液性AIS:极其罕见,不轻易诊断。

2.微浸润性腺癌(MIA)

(1)肿瘤一般≦3cm;

(2)浸润灶

①单灶:直径≦5mm;

②多灶:浸润灶百分比之和×肿瘤的最大直径,≦5mm为MIA;

(3)浸润成分:是指处贴壁以外的任意成分;

(4)不诊断MIA的情况:存在淋巴管、胸膜、肺泡内肿瘤细胞,坏死和气道播散,应诊断为浸润性腺癌。

3.浸润性腺癌

(1)贴壁生长型腺癌:

①以贴壁生长占优势的浸润性腺癌。

②浸润结构判读:

1)腺泡型、乳头型、实体型、微乳头型、胶样、胎儿型、肠型。

2)存在血管、淋巴管、胸膜侵犯;

3)有肿瘤细胞气道播散或坏死;

③分子:EGFR常见。

(2)腺泡型腺癌

①以腺泡生长占优势的浸润性腺癌。

②复杂腺体结构

1)筛状模式;

2)介于腺泡与实体的形成不良的腺体;

3)边界不规则的带状结构、小细胞簇、单个细胞间质浸润;

③真浸润的诊断要点:

1)内陷腺体的瘤细胞形态和非内陷贴壁生长的瘤细胞形态不一致;

2)肿瘤细胞周围间质有肌纤维母细胞反应;

④分子:EGFR常见,在筛状模式肿ALK、ROSE常见。

(3)乳头状腺癌

①带有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结构为主;

②需要与贴壁型形成的“假乳头”结构鉴别。

(4)微乳头型腺癌

①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的花瓣样瘤细胞簇;

②易出现气道播散(STAS):花瓣样瘤细胞簇漂浮在正常肺泡腔内;

③预后很差,易出现复发、转移,只要存在均应在报告中体现。

(5)实体亚型伴黏液分泌:

①以实性巢状或片状排列为主;

②诊断标准:黏液染色要求含有细胞内黏液的肿瘤细胞≧5个/2HPFs;

③鉴别诊断: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TTF-1、NapsinA、P40有重要作用;

④分子:KRAS常见。

(6)浸润性腺癌的分级:

①基于“优势亚型+高级别亚型”作出的分级:

1)1级(高分化腺癌):贴壁为主型腺癌,伴或不伴<20%的高级别腺癌;

2)2级(中分化腺癌):腺泡或乳头为主的腺癌,伴或不伴<20%的高级别腺癌;

3)3级(低分化腺癌):腺癌伴≧20%的高级别腺癌。

②高级别腺癌的类型:

1)实体型;

2)微乳头结构;

3)复杂腺体结构:

a.筛状模式;

b.介于腺泡与实体的形成不良的腺体;

c.边界不规则的带状结构、小细胞簇、单个细胞间质浸润。

4.浸润性黏液性腺癌(IMA)

(1)由柱状细胞和胞质内含有大量黏液的杯状细胞组成;

(2)混合性黏液和非黏液性腺癌:

①同时存在黏液性和非黏液性两种成分;

②且,每种成分≧10%;

(3)免疫组化:CK7阳性,CK20、CDX2可局灶阳性;TTF-1、NapsinA阴性。

(4)鉴别诊断:

②黏液性乳腺癌:GATA3和ER可帮助鉴别。

(5)分子:KRAS常见。

5.浸润性腺癌的变异型

(1)胶样癌

①组织学形态:肿瘤组织内间大量细胞外黏液,并形成黏液池,肿瘤由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构成,可贴壁,也可漂浮在黏液池中。

②免疫组化:CK20、CDX2、MUC2阳性;TTF-1、NapsinA、MUC1阴性。

③分子:KRAS、STK11、PARP1。

(2)胎儿型腺癌

①组织学形态:类似于胎儿的气道上皮,显示复杂的腺状、乳头状、筛状结构,也可以片状生长。

1)低级别亚型:瘤细胞核小,相对均匀一致,类似于假腺管期胎儿肺被覆上皮,可见桑葚样结构,可存在点状坏死;

2)高级别亚型:

a.异型明显,无桑葚结构,常有广泛坏死;

b.高级别成分占肿瘤成分至少50%才诊断;

c.常与其它类型癌混合(肝样腺癌、肠腺癌、高级别NEC、普通腺癌)。

②免疫组化:;

1)低级别亚型:β-catenin核阳,浆阳;TTF-1阳性;

2)高级别亚型:β-catenin膜阳;50%的高级别亚型TTF-1阴性;AFP、SALL4、glypican3阳性。

③分子:CTNNB1、DICER1突变。

(3)肠型腺癌:

①组织学形态:

1)类似于结直肠腺癌;

2)常与其他类型腺癌混合存在,只有当肠型成分超过50%时才诊断肠型腺癌;

②免疫组化:CK7、CK20、CDX2、MUC2、VILLIN、HNF4α阳性;超过半数的肠型腺癌TTF-1阴性;

THE END
1.肺部专家免费问诊临床上不存在肺部专家免费问诊的说法。如果患者想要咨询肺部相关的问题,可以到医院的呼吸内科就诊,在医生https://askar.39.net/ask/changshouzhongliuke/DRD3xLVy.html
2.肺部毛玻璃结节手术问诊快速问医生病情分析:你好看了你的问题描述。肺部磨玻璃结节。直径在6一7mm。多考虑,为良性结节。目前暂时不需要https://m.120ask.com/askg/bd_detail/81402588
3.上海市肺科医院在线专家问诊上海医院心肺循环科(2人)呼吸科(42人)国哮喘慢病专家门诊(1人)肺内科(24人)中西医结合科(6人)结核科(27人)肺循环科(10人)中医科(10人)哮喘慢支专病门诊(2人)徐金富治疗组门诊心理护理门诊慢性肺部疾病营养结核科专病营养门肖和平治疗组门诊(1人)肺功能专病门诊肺癌专病营养门诊肺癌立体定向放疗(https://baidupc.guahao.com/hospital/a37ef412-f31e-421d-a291-2521ea6f74d8000
4.肺部疾病推荐专家北京肺部疾病专家排行榜好大夫在线推荐北京地区的592位肺部疾病最好的专家。好大夫肺部疾病专家排行榜由肺部疾病患者投票得出。去医院看肺部疾病前,可通过在线问诊,提前与肺部疾病专家沟通。通过预约挂号,可获得挂肺部疾病专家号资格。好大夫在线,为患者提供网上看病、挂专家号,在线开药,线https://www.haodf.com/citiao/jibing-feibujibing/tuijian-doctor-11.html
5.问诊分析:2年的肺实性结节,多位专家建议手术,真相呢?发现肺部结节2年。 病史信息: 希望叶主任帮忙看下,能否确定结节性质,是继续随访还是手术治疗,目前某肿瘤医院B和某地级三甲医院C都表示恶性征兆相对较多,概率较大,建议手术治疗。2020年,2021年在某部队医院A随访复查,说是变化不大。2022年最近3次是在B和C医院复查,有电子影像,在A医院的ct均无数字影像。 https://www.yxj.org.cn/detailPage?articleId=360352
6.免费在线咨询医生在线专家医院咨询问诊名医在线(myzx.cn)咨询专家频道为您提供免费咨询专家,在线医生咨询服务.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进行疾病咨询与诊断,根据您的病情给到最专业,及时的治疗预防建议!https://ask.myzx.cn/
7.慢阻肺如何确诊专家文章当出现了慢阻肺时,常会伴随着慢性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状,病情加重时还会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尤其是在活动后,这种症状更加明显。医生可以通过简单的问诊了解就医者有没有慢阻肺的临床症状。 2.叩诊 如果出现慢阻肺,肺部会因为过度充气,导致心浊音界缩小,肝肺界降低,此时叩诊会听到过度的清音。 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204143.html
8.个人观点:肺结节消融不宜过度推广!1、《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2021年版)》消融适应证是什么? 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叶欣教授等发表的《2021年版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指出:热消融作为局部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完全可以通过热生物学效应治疗GGN,并且能够实现治愈性消融。治愈性消融是指通过热消融治疗,使局部肿瘤组织完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8265e9040001
9.肺部CT免费做,双肺筛查公益项目惠及百余名群众最新快讯72岁的朱女士有长期咳嗽症状,偶尔还有咳血,看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推送的免费筛查预告后,一大早就赶到医院,成为第一位享受优惠政策的群众。专家经过问诊、听诊,认为她很有必要进行肺癌筛查。 医护人员给朱女士免费做过CT后,果然发现她右肺有磨玻璃样实性结节,恶性倾向较大。专家建议,尽快办理入院,进一步检查后,制定https://m.fwhzxxgbyy.com/NewsDetail-10481.html
10.肺病专家在线咨询在线问诊吴刚医生与患者在线问诊交流 病情描述: 肺病专家在线咨询 吴刚主治医师 有什么问题吗? 患者 医生您好 患者 患者年前因为肺炎住院,后来肺部病变,抢救回来了,一直输消炎的药,现在通过验血发现炎症基本没问题了,但依然呼吸困难,靠呼吸机才能维持呼吸 吴刚主治医师 https://www.miaoshou.com/zxwz/3gy9Qq2VmgWqWjeX.html
11.每日热点0126米锋强调,各地要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养老托幼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疫情防控,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强化日常健康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要加大医疗资源统筹力度,加强医疗机构常用药品、检测试剂、收治床位等准备,满足群众正常就医用药需求;建立完善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上下协作、专家下沉和患者转诊机制,分层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