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十二项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为重点,在自愿与引导的基础上,积极为辖区内全体居民免费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并对健康信息及时更新,逐步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二、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及技能、优生优育、传染病预防及辖区内重点健康问题的内容,向广大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服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定期出版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健康知识、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不定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及义诊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等。
三、预防接种管理:为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服务。为辖区内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等国家免费规划疫苗。同时,开展二类【自费疫苗】接种服务。发现、报告预防接种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为0~6岁儿童免费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出生后的新生儿可以在家中享受到医务人员上门的家庭访视服务。针对儿童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为其提供生长发育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等服务内容。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为孕产妇免费建立保健手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怀孕期间可以免费享受到5次保健服务,产后至少2次访视和健康检查服务。其中,孕妇在接受第一次产前保健时,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服务包括一般健康检查、妇科检查、健康指导,以及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对辖区内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每年可以免费获得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其中,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肾功、血脂、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腹部B超(肝胆脾胰)、心电图检测等。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等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登记管理,每3个月至少提供一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健康指导。每年对管理的慢性病人群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血压、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高血压患者提供血压测量,糖尿病患者提供空腹血糖检测。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对辖区内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健康指导。每年对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及心电图。
九、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开展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实行可疑者推介转诊,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监督其规范服药。
十、中医药健康管理: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重点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龄儿童提供保健、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中医药体质分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类型。针对特异体质人群进行精准保健指导。
十一、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上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肺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什么是“家庭医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下同)的医生与签约对象签定协议后,这个医生团队就叫“家庭医生”,而签约对象就可以在签约年度内享受各种优惠政策。
二、什么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指借鉴先进的家庭医生服务理念,开展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核心,以居民管理为主要内容,在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
三、哪些人可以签约?
辖区内常住全体居民(户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口),以慢性病病人、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残疾人患者、农村留守儿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为主要对象。
四、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有哪些人组成?
原则上由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人际沟通能力及一定年限临床诊疗工作经验的临床类别或中医类别临床医生、村卫生室的全科医生为家庭医生主体,作为团队长;公共卫生医生、护士为辅助;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五、如何签约?
辖区内常住居民,凭身份证(或医保卡、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证),到所在基层医疗机构或指定的地点办理签约服务手续,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订服务协议,选择相应服务包,确定双方应承担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等。
六、能够享受什么样的优惠政策?
1.签约期内免挂号费、诊查费,住院患者床费、治疗费减免5%。各乡镇卫生院现有检查收费项目减免5%。合理使用救护车减免10%。签约期内乡镇卫生院可提供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费用减免5%,免费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指导。以上签约服务待遇不受区域限制,在全县各个乡镇卫生院均可享受。
2.提供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护理(按照<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病种参考目录>执行),合理用药(医疗费用按政策物价标准收取,药品零差价);为突发急、危、重病患者转院前提供必要的现场应急救护;为预约就诊签约居民提供优先就诊服务,签约居民到签约医生就诊诊疗,可免挂号费;为有需求的签约居民通过绿色转诊通道优先转诊、预约至上级医疗机构;为签约居民提供快速转诊、专家预约和专家会诊等服务,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由乡镇卫生院按照报销药品目录开具处方,实施治疗和系统管理;
3.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有项目。如:为一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为35岁及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一次健康体检及四次面对面随访,糖尿病居民每年四次空腹血糖检查等;具体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
4.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状况评估、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服务;为签约居民发放健教宣传材料;
5.对签约并纳入慢性病管理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单次单病种所用品种的治疗性药物可开具1个月的用量。
七、家庭医生是不是就指医生一定要上门看病?
不是。吉林省推行的家庭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主要是通过医生服务团队,对辖区常住居民提供直接的健康管理。家庭医生不只是要看病,更是“一个家庭的健康管家”,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医生”是一种职业的称呼,仅仅对于有需求的、行动不便的签约对象,才提供上门服务。一般是通过保健咨询和预约诊疗实现“一对一”的医患服务,并进行健康管理。
八、签约需要个人缴费吗?
家庭医生为签约对象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服务包内所含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免费,收费项目依据国家收费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