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内皮素/血液;通督调神固本;疾病模型,动物;大鼠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具有多系统、多水平、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本课题组在长期的临床和科研实践中,总结出“通督调神固本”之法,选取精而少的穴位(百会、大椎、脾俞、肾俞)治疗VD,取得了肯定的临床疗效[1],并通过对氧自由基、脑神经递质及脑细胞超微结构等的观察加以证实[1-4]。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内皮素(endothelin,ET)不仅可促使脑缺血的进一步加重,并通过脑神经元或胶质细胞的直接影响参与VD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5-6]。本文观察了“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治疗对痴呆大鼠血浆ET含量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探讨针灸治疗VD和对脑细胞保护作用的机理提供实验依据。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分组与造模
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SPF级)48只,体质量180~220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许可证号:SCXK(粤)2003-0001;使用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编号:0011136〕。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假手术对照组,其他40只均采用改良的四血管阻断法[7]复制VD模型。术后7d存活并无肢体残疾的大鼠25只,将其随机分为电针组9只、西药组8只和模型组8只。假手术组8只全部存活。实验动物均按常规饲养。
1.2主要仪器
SDQ-30双极射频电凝器(上海手术器械厂);Morris水迷宫(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G6805-1型治疗仪(中国青岛华声仪器厂);1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天一针灸器械有限公司);SN-695B型放免γ测量仪(上海核仪器一厂)。
1.3治疗方法
电针组采用28号25mm毫针,参考《实验针灸学》[8]取穴,于模型大鼠头部百会穴(顶骨正中)斜刺10mm,大椎穴(第7颈椎下)、脾俞穴(第12胸椎下两旁肋间)和肾俞穴(第2腰椎下两旁)各直刺5mm,连接电针仪,施以连续波,频率150Hz,强度以大鼠安静耐受为度(约1mA),每天电针1次,留针20min;西药组给予尼莫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156),按12mg/kg灌胃,每日1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按20mL/kg灌胃,每日1次。各组均连续治疗15d。假手术组在同等条件下饲养,未予任何治疗。
1.4检测方法
1.4.2血浆ET含量测定各组大鼠于水迷宫检测后取样,眼眶采血,每mL加入0.3mol/L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2μL和抑肽酶500kU,4℃温度下立即离心,35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低温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核医学中心测试,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放免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放免所提供,批号:051125)。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forwindows统计软件。
2结果
2.1各组对大鼠学习巩固和再现能力的影响
结果见表1、表2。表1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性延长(P<0.01);电针组及西药组可显著性缩短逃避潜伏期(P<0.01),与假手术组水平相仿(P>0.05)。表2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跨相应平台次数显著性多于其他3个象限(P<0.01)。模型组在原平台象限跨越相应平台次数与其他3个象限的跨越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跨越相应平台次数比较,模型组显著性少于假手术组(P<0.01),而电针组、西药组跨越原平台象限次数显著性增加(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模型组大鼠学习获取能力较差,电针和尼莫通均可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巩固和再现能力。
2.2各组对大鼠血浆ET含量的影响
表3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血浆ET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西药组、电针组可显著降低血浆ET含量(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表1各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比较(略)
Table1Comparisonofescapelatencyinvariousgroups(略)
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②P<0.01,与模型组比较
表2各组大鼠跨越原平台及其他3个象限相应平台位置的次数比较(略)
Table2Comparisonoffrequencyofratspassingthroughtheplatformintheoriginalandother3platformquadrants
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②P<0.01,与模型组比较;③P<0.01,与同组原平台象限比较
表3各组大鼠血浆ET含量比较(略)
Table3ComparisonofplasmaETcontentinvariousgroups
统计方法:方差分析;①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②P<0.01,与模型组比较
3讨论
血管性痴呆属于中医“呆病”范畴。《医林改错》指出:“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即“百会”,百会为“三阳五会”,位居巅顶,针刺此穴可醒脑益智、开窍醒神。“大椎”乃“诸阳之会”,为手足三阳经之脉气交会的集中点。督脉为阳脉之海,入属于脑,故电针此二穴,可达疏通气血、通调督脉、醒脑开窍、益智复聪之功,称为“通督调神”。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虚、痰、瘀”相互转化,即肾虚、痰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精气亏虚为本,痰热瘀血为标[10]。历代医家也十分强调精、气、血不足以及肾虚髓空在痴呆发病中的作用。因此我们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选择针灸治疗,在选取督脉之“百会”、“大椎”的基础上,配肾俞、脾俞,称之为“通督调神固本”。肾俞调补肾虚,脾俞健脾化痰,针刺此二穴既补先天之肾虚,又健后天之脾弱。诸穴合用,既养血活血,又行气化瘀,从而养血生精、藏精生髓、填髓充脑、安神健脑,使脑髓得以荣养而复聪。
ET是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也是一种神经介质。在急性脑血管病中,患者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ET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维持缺血缺氧脑组织的灌注压,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5]。但ET使血管持续性收缩,加重脑缺血,并作用于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钙超载,产生自由基,进一步加重脑损害[11]。众多研究表明,ET在病理情况下是一种有害介质,其升高只能使病情恶化,而无助于病变的恢复和修复[12-13]。因此,拮抗ET的产生,有利于VD的治疗和康复。本研究观察发现,VD大鼠血浆ET显著性升高,而经电针治疗后,ET含量显著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也明显增强,其作用与尼莫通相仿。
本实验研究表明,以“通督调神固本”为法则的电针疗法,可调节VD模型大鼠异常升高的血浆ET含量,拮抗ET对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从而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参考文献
[1]赖新生,莫飞智,马朝笃,等.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针刺研究,1999,3(24):192.
[2]赖新生,王黎.电针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3,4(28):245.
[3]王黎,赖新生,雷娓娓.电针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0,8:497.
[4]赖新生,王黎,江雪华,等.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SOD和MDA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2,1(22):47.
[5]高唱,王景周,王琳,等.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的临床价值[J].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2,4(11):407.
[6]闵连秋,宋利春,刘兴仁,等.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危重病学急救医学,1998,10(4):222.
[7]YanBing,HeLilei,XuNenggui,etal.Influencesofelectro-acupunctureonlearningandmemoryabilitiesandultrastructureofgraytypeIsynapseinCA3sectorofthehippocampusinvasculardementiarats[J].ChineseJournalofClinicalRehabilitation,2006,10(39):42.
[8]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27.
[9]MorrisR.Developmentsofawater-mazeprocedureforstudyingspatiallearningintherat[J].JNeurosciMethods,1984,11(1):47.
[10]王永炎,张伯礼.血管性痴呆现代中医临床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5.
[11]DriscollI,HongNS,CraigLA,etal.Enhancedcelldeathandlearningdeficitsafteramini-strokeinagedhippocampus〔J/OL〕.NeurobiolAging,2007〔2007-06-08〕.ncbi.nlm.nih.gov/pubmed.
关键词: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技术;大数据;大数据时代;教学研究
国务院2015年8月31日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指出:“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大数据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大数据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将深刻影响社会分工协作的组织模式,促进生产组织方式的集约和创新。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大数据已纳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势必要提出新的发展趋势。
大数据具有以下特点:1)容量大;也就是说数据的容量很大。近来,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这就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资料。2)种类多;大数据的种类非常多,它不仅包括文本资料,还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等种类繁多的资料。3)价值高;研究人员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或服务。4)高速性。由于数据不断地产生,若不及时捕捉,有价值信息稍纵即逝,这就要求研究人员能迅速有效地从大量数据中捕捉到有价值信息,大数据的高速性,是大数据于传统数据相区别的最显著特点。
大数据的研究已经在科学界崭露头角,高等教学也要依赖大数据开展工作,大数据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战略、世界观和文化,将带来一场社会变革,教师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协同的精神来迎接这场变革。那么在大数据时代的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将如何发展呢?
众所周知,医学影像物理学作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涵盖了物理、工程数学、计算机、微电子学、有线电视技术和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用;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成像已不再是单一放射学的范畴,而是形成了完善的大影像学的平台,并向更为全面的医学信息学方向发展。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汇集了多门学科涉及的基础知识非常广泛,并且内容抽象复杂、图像更加精细和动态、诊断技术呈现数字化和快速化。目前,我校对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开设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而该专业学生物理、数学、电子等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医学影像物理学中许多的知识从未接触过;并且影像物理学各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普遍觉得医学影像物理学难懂难学。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笔者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更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应对大数据背景下教育变革的策略。
1.在大数据时代,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要做好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地位,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不会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失去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那么,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授课教师要改变以往旧的观念,从自身出发紧跟时代的要求,在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中利用好大数据的理论、技术,使得医学影像物理学的教学能更上一个台阶,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医学影像物理学,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2.在大数据时代,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要整合教师资源、推进团队建设
大数据时代彻底改变了以往孤军奋战的局面,必然走向团队合作。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教师的一个人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而变成了各位教师组成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之间的各位教师共同合作完成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教学团队,依靠大数据信息技术支持,共同打造一个完备的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体系。
3.大数据时代的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教师仍然可以规划和实施医学影像物理学课堂教学,但是授课方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结伴来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教师要真正的了解学生并且要与学生形成互动,教学活动不再枯燥无味,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只有这样,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活动的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技术;超声分子显像技术
Researchofpresentsituationandthelatestprogressofmedicalimaging
YUANYe
DepartmentofRadiology,the731HospitalofChinaAerospaceScienceandIndustryGroup,Beijing100074,China
[Abstract]Medicalimaginghasfromthetraditionalanatomicalimagingintothefunctionandmolecularimagingera.Imagingdiagnosticaccuracyhassharplyrising.Nowadays,X-rays,CT,MRIhaveroutinelyappliedinthediagnosisofthedisease,guidingtreatmentandtreatmenteffectivenessevaluation.Medicalimagingimageachieveschangesfrom2Dto3Dimaging,andeventhe4Dimaging.Inclinic,allthetechniqueshavetheir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andapplicablecondition.Ultrasonicmolecularimagingtechnologyhasbecameakindofpotentialandidealmolecularimagingmethod,whichisthefocusinthisfieldofresearchinfuture.
[Keywords]Medicalimaging;X-ray;Computedtomography;MRItechniques;Ultrasonicmolecularimagingtechnology
1常规X线
2CT
3MRI技术
1974年磁共振技术首次应用于人体活体成像。近年来随着超高场强设备的发展及3D设备的不断成熟,射频场的均匀性和图像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利用仿真180射频脉冲、超级回波技术、多通道放射状射频发射线圈能够使射频变形减少,超高场强MRI的图像分辨率提高,磁敏感伪影减少。目前新型且应用较为广泛的有以下几种:
3.1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threedimensionalarteryspinlabeling,3DASL)灌注成像
3DASL作为一种无创灌注成像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在1.5s内能够达到1000多次的射频标记,较传统脉冲式标记下的信噪比升高,灌注效果十分均匀,此连续式标记能够满足大范围3D全脑容积灌注成像的要求;②利用FSE序列可有效评价传统2DASL所不能评价的区域的灌注信息,包括颅底、颞部等区域;③采用螺旋K空间采集技术,在数分钟内完成全脑灌注成像,克服每个梯度线圈的自感问题和多个梯度线圈间的互感问题[33-34]。3DASL灌注将动脉血中的水分子作为内源性示踪剂,独立于血脑屏障,能够更为准确地对梗死后再灌注的组织进行评价,鉴别畸形的脑血管,对颅内肿瘤新生血管给予准确的肿瘤分级[35]。
3.2多对比度成像
在MRI应用于临床的过程中,需要对脂类物质信号的抑制来提高病变与背景组织之间的对比,以更好地显示病变,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在脂肪抑制方面,传统的脂肪抑制技术往往对磁场均匀度的要求较高,信噪比不高。目前,基于三点式Dixon技术的多对比度成像技术能够保证任意的水、脂肪比值,提高信号强度,提高组织结构交界处图像的清晰度,达到水脂彻底分离。另外,多对比度成像技术的一次成像便可获得4种对比度(水相、脂相、水脂同相、水脂反相),扫描流程得到明显优化,病变诊断的特异度、病变检出的敏感度显著提高。最小二乘法估计技术(iterativedecompositionofwaterandfatwithechoasymmetryandleast-squaresestimation,IDEAL)是对Dixon技术进行改进的精准定量化技术,通过多回波采集及区域增长技术,能够达到肝脏内脂肪含量的精确量化[36-37]。IDEAL技术较传统水脂成像方法具有更高的脂肪定量的精准性,目前已在脂肪肝、肿瘤、代谢性疾病等疾病治疗效的评估中有所应用。
3.3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
DWI是依赖于水分子运动的一种成像方式,能够快速检出肝硬化的小肝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对于全身性有肿瘤转移存在较高的敏感性,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高清DWI可降低DWI图像变形,提高DWI的空间分辨率及信噪比。可通过校正采集、识别和重新计算错误数据等技术来减少不同数据截断或生理运动所出现的误差[38]。高清DWI可应用于神经系统,如大脑、脑干、脊髓、丘脑以及灰质核团的细微结构,还可用于腹部病变的鉴别诊。目前衍生出Q-空间成像、高角度分辨率成像(HARDI)、QBI等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水分子在各个方向上的扩散特性,即能获得更加精确的纤维走向和连接处结构。动态增强MRI量化参数能够间接对肿瘤血管的通透性及病变的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主要在乳腺、腹部及盆腔器官实质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的监测中有所应用。随着MRI设备和技术的进步,MRI技术正在向定量成像技术、个体化治疗疗效评估和多模式MRI分子影像技术方向发展。
4超声分子显像技术
随着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尤其是靶向微泡造影剂的出现,超声分子显像已成为了一种潜在的、较为理想的分子显影方法[39]。目前,超声分子显像的基础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亦面临着诸多技术的难点:如何制备特异性好的靶向微泡造影剂;如何改善普通微泡造影剂仅能作为血池内显影剂的现状等。液气相变纳米粒、光声成像等新技术为超声分子显像以及多模态分子显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发展方向。
5小结与展望
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目前已从传统的解剖成像进入了功能和分子显像时代。医学影像学常规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指导及治疗效果评价,期望能有效可视化人类疾病高度的表型差异性及其隐藏的内涵特征。但一直以来,影像学家仅从上述影像中提取主观性、半定量的信息,如果能够利用已有数据研究并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协作,解码隐含在影像信息中的因患者细胞、生理、遗传变异等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综合影像信息,并能客观且定量化将其“内涵”呈现在临床诊治、预后分析的整个过程,这无疑会为临床医学各个方面的发展带来一场举世瞩目的革命并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SegalNA,NevittMC,LynchJA,etal.Diagnosticperformanceof3DstandingCTimagingfordetectionofkneeosteoarthritisfeatures[J].PhysSportsmed,2015,43(3):213-220.
[2]RhoadesGW,BelevGS,ChapmanLD,etal.Diffraction-enhancedcomputedtomographicimagingofgrowingpigletjointsbyusingasynchrotronlightsource[J].CompMed,2015,65(4):342-347.
[3]Cuando-EspitiaN,Sánchez-ArévaloF,Hernández-CorderoJ.MechanicalassessmentofbovinepericardiumusingMüellermatriximaging,enhancedbackscatteringanddigitalimagecorrelationanalysis[J].BiomedOptExpress,2015,6(8):2953-2960.
[4]LombardoM,MerinoD,Loza-AlvarezP,etal.Translationallabel-freenonlinearimagingbiomarkerstoclassifythehumancornealmicrostructure[J].BiomedOptExpress,2015,6(8):2803-2818.
[5]JavadinejadS,SekhavatiH,GhafariR.AComparisonoftheaccuracyoffourageestimationmethodsbasedonpanoramicradiographyofdevelopingteeth[J].JDentResDentClinDentProspects,2015,9(2):72-78.
[6]VisteA,AlZahraniN,BritoN,etal.PeriprostheticosteolysisafterAEStotalanklereplacement:conventionalradiographyversusCT-scan[J].FootAnkleSurg,2015,21(3):164-170.
[7]ZborayR,DangendorfV,MorI,etal.Time-resolvedfast-neutronradiographyofair-watertwo-phaseflowsinarectangularchannelbyanimproveddetectionsystem[J].RevSciInstrum,2015,86(7):103.
[8]KonoY,Kenney-BensonC,ShibazakiY,etal.X-rayimagingforstudyingbehaviorofliquidsathighpressuresandhightemperaturesusingParis-Edinburghpress[J].RevSciInstrum,2015,86(7):207.
[9]TomaHF,deAlmeidaOliveiraFelippeVianaT,MeirelesRM,etal.Comparisonoftheresultsfromsimpleradiography,frombeforetoafterSalterosteotomy,inpatientswithLegg-Calvé-Perthesdisease[J].RevBrasOrtop,2014,49(5):488-493.
[10]LeNT,RobinsonJ,LewisSJ.Obesepatientsandradiographyliterature:whatdoweknowaboutabigissue?[J].JMedRadiatSci,2015,62(2):132-141.
[11]KnightSP.ApaediatricX-rayexposurechart[J].JMedRadiatSci,2014,61(3):191-201.
[12]AgarwalP,VinuthDP,HaranalS,etal.GenotoxicandcytotoxiceffectsofX-rayonbuccalepithelialcellsfollowingpanoramicradiography:apediatricstudy[J].JCytol,2015,32(2):102-106.
[13]DominguezGonzalezJJ,ZorrillaRibotP,PerezRiverolEN,etal.Simultaneousbilateralfunctionalradiographyinulnarcollateralligamentlesionofthethumb:anoriginaltechnique[J].AmJOrthop(BelleMeadNJ),2015,44(8):359-362.
[14]MakunguM,GroenewaldHB,duPlessisWM,etal.Thoraciclimbmorphologyoftheredpanda(Ailurusfulgens)evidencedbyosteologyandradiography[J].OnderstepoortJVetRes,2015,82(1):953.
[15]McCarvilleMB,ChenJY,ColemanJL,etal.DistinguishingosteomyelitisfromEwingsarcomaonradiographyandMRI[J].AJRAmJRoentgenol,2015,205(3):640-651.
[16]ChawlaH,MalhotraR,YadavRK,etal.Diagnosticutilityofconventionalradiographyinheadinjury[J].JClinDiagnRes,2015,9(6):13-15.
[17]SunYL,MoriyaT,ZhaoC,etal.Subsynovialconnectivetissueissensitivetosurgicalinterventionsinarabbitmodelofcarpaltunnelsyndrome[J].JOrthopRes,2012,30(4):649-654.
[18]SabarudinA,SunZ,YusofAK.CoronaryCTangiographywithsingle-sourceanddual-sourceCT:comparisonofimagequalityandradiationdosebetweenprospectiveECG-triggeredandretrospectiveECG-gatedprotocols[J].IntJCardiol,2013,168(2):746-753.
[19]MoriyaT,ZhaoC,ChaSS,etal.TendoninjuryproduceschangesinSSCTandnervephysiologysimilartocarpaltunnelsyndromeinaninvivorabbitmodel[J].Hand(NY),2011,6(4):399-407.
[20]HeinonenT,ThtiH,VhkangasK,etal.Towardstoxicityassessmentwithoutanimals:28thWorkshopofSSCTandFINCOPAseminar21-23September2011,Tampere,Finland[J].ToxicolInVitro,2013,27(5):1563-1564.
[21]WangPY,ZhangL,WangX,etal.Fitz-Hugh-Curtissyndrome:clinicaldiagnosticvalueofdynamicenhancedMSCT[J].JPhysTherSci,2015,27(6):1641-1644.
[22]JangY,ChoI,HartaighBW,etal.Viabilityassessmentafterconventionalcoronaryangiographyusinganovel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altherapeuticCTsystem:Comparisonwithgrossmorphologyinasubacuteinfarctswinemodel[J].JCardiovascComputTomogr,2015,9(4):321-328.
[23]韩顺琪,万雷,秦志强,等.MSCT鉴定交通事故致死2例分析[J].法医学杂志,2015,31(1):15-19.
[24]万雷,特来提赛依提,魏华,等.猪离体心脏冠状动脉的MSCT造影[J].法医学杂志,2014,30(5):321-324,336.
[25]VarolK,GumusC,YucelH,etal.Correlationofrightventriculardysfunctiononacutepulmonaryembolismwithpulmonaryarterycomputedtomographyobstructionindexratio(PACTOIR)andcomparisonwithechocardiography[J].JpnJRadiol,2015,33(6):311-316.
[26]ZhaoQ,LiY,HuZ,etal.ValueofthepreoperativeTNMstagingandthelongesttumordiametermeasurementofgastriccancerevaluatedbyMSCT[J].ZhonghuaWeiChangWaiKeZaZhi,2015,18(3):227-231.
[27]BeckerN,MotschE,GrossML,etal.RandomizedstudyonearlydetectionoflungcancerwithMSCTinGermany:resultsofthefirst3yearsoffollow-upafterrandomization[J].JThoracOncol,2015,10(6):890-896.
[28]ZhaoXY,TianJ,RuYH,etal.Applicationvalueof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intheevaluationofrenalarteryvariationinlivingdonorkidneytransplantation[J].GenetMolRes,2015,14(1):314-322.
[29]RostamzadehA,ShojaeifardM,RezaeiY,etal.Diagnosticaccuracyofmyocardialdeformationindicesfordetectinghighriskcoronaryarterydiseaseinpatientswithoutregionalwallmotionabnormality[J].IntJClinExpMed,2015,8(6):9412-9420.
[30]ChenB,XieF,TangC,etal.Studyoffivepubertaltransition-relatedgenepolymorphismsasriskfactorsforprematurecoronaryarterydiseaseinaChinesehanPopulation[J].PLoSOne,2015,10(8):e0136496.
[31]GengW,LiuC,SuY,etal.Accuracyofdifferenttypesofcomputer-aideddesign/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surgicalguidesfordentalimplantplacement[J].IntJClinExpMed,2015,8(6):8442-8449.
[32]TramacereF,ArcangeliS,PignatelliA,etal.Hypofractionateddoseescalated3Dconformalradiotherapyforprostatecancer:outcomesfromamono-institutionalphaseⅡstudy[J].AnticancerRes,2015,35(5):3049-3054.
[33]MacchiaG,SainatoA,TalaminiR,etal.Patternsofradiotherapypracticeforpancreaticcancer:resultsoftheGastrointestinalRadiationOncologyStudyGroupmulti-institutionalsurvey[J].OncolRep,2015,34(1):382-390.
[34]MartinSZ,MadaiVI,vonSamson-HimmelstjernaFC,etal.3DGRASEpulsedarterialspinlabelingatmultipleinflowtimesinpatientswithlongarterialtransittimes:comparisonwithdynamicsusceptibility-weightedcontrast-enhancedMRIat3Tesla[J].JCerebBloodFlowMetab,2015,35(3):392-401.
[35]PoteetE,LewisP,LiF,etal.AnovelprimeandboostregimenofHIVvirus-likeparticleswithTLR4adjuvantMPLAinducesTh1orientedimmuneresponsesagainstHIV[J].PLoSOne,2015,10(8):e0136862.
[36]TrimboliP,NasrollahN,AmendolaS,etal.Acostanalysisofthyroidcoreneedlebiopsyvs.diagnosticsurgery[J].GlandSurg,2015,4(4):307-311.
[37]LanutiP,SerafiniF,PierdomenicoL,etal.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reendothelializeporcineheartvalvescaffolds:novelperspectivesinheartvalvetissueengineering[J].BioresOpenAccess,2015,4(1):288-297.
[38]RanjanA,KalitaJ,KumarS,etal.AstudyofMRIchangesinWilsondiseaseanditscorrelationwithclinicalfeaturesandoutcome[J].ClinNeurolNeurosurg,2015,21(138):31-36.
PACS技术发展趋势
1.成像设备的快速发展要求更合理、高效的PACS存储方案
几年前设备研发厂商还引以为傲的64层CT已经被256层CT的光芒覆盖,它能够产生相当于64层扫描仪10倍尺寸的数据集。如何将爆炸性增长的影像数据安全的管理、高效的利用势必成为影响未来决策而需要解决的因素。东软医疗PACS产品致力于引导用户建立投资合理,可任意扩充,高性价比的存储模型和分级在线存储方案,轻松应对海量存储与高峰并发,并为客户解决原有系统的切割、历史数据的迁移和长期数据如何在线保存以及快速调阅等具体问题。
2.医疗成像成为医院广泛应用的手段
3.影像后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诊断
4.PACS同EMR/HIS的无缝整合
随着国内PACS用户的逐步成熟,系统间资源共享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PACS同其他信息系统的整合目的主要有三个:首先,可以达到信息的一次性输入,PACS和其他各个系统一次性输入形成无缝连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其次,使当前各种各样的诊疗信息实现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有利于医疗企业资源利用。这也涉及到接口的问题;第三,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成为PACS建设者的首要工作。
东软一直很重视推动PACS和HIS/EMR的集成与整合,在国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用户具体的整合实施工作中,借鉴经验教训,最后总结出下面的道理:IHE参考模型为系统融合建好了“梁”和“骨”,DICOM和HL7等标准恰恰填好了构架中的“血”与“肉”,至于各家PACS厂商又可以在这“血肉”之上建立属于各家风格的美丽外表,发扬特色和优势特性。整合的道路我们要以国际IHE参考模型为医院信息系统融合的基本指导方案,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实施过程,发掘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模型。
5.新医改下的区域影像数据中心
我们认为建设区域范围内的数据中心需要注意以下3点:首先,要基于一个稳定的、可扩展的集成平台;其次有一套明确的保证互联互通的标准;最后,要对集成平台和应用软件进行认证,要有国家级的认证机构和严格的认证测试手段,对通过认证的厂商产品和购买、应用经过认证产品的用户给予奖励。在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长期建设过程中,刺激厂商和用户双方都有实现互联互通能力的积极性。只有同时重视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的问题,通过政策和管理来推动和促进技术层面的进展,再通过技术层面的进展来逐步落实和完善政策层面的设想及规划,把技术和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PACS建设过程的高效和结果的成功。
目前,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由于电子健康档案应用系统分散以及信息标准不统一,实现信息共享和逻辑集成的方式主要选用互操作技术的发展路线。由于电子健康档案内容复杂,存储分散,信息生命周期长,要实现众多医院和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必需选择和研究互操作技术。因为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包括各种各样的应用信息系统,必定会有多个应用系统供应商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东软医疗PACS产品发展路线与规划
近几年,PACS已经从最初的单机版系统发展到科室级乃至全院级PACS,并随着集团医院内部和区域医疗机构之间对影像存储、共享和管理的迫切需求,快速发展为区域PACS系统。
传统的中心化PACS解决方案应用到广域网分布式环境中会遇到系统应用瓶颈、架构封闭难扩展和系统拥有总成本高等问题。东软根据多年的行业经验规划出一套PACS发展技术路线,并提出了基于产业标准的PACS解决方案。它能够满足集团医院和医疗机构对于企业级PACS的高性能访问、大容量分布存储、数据备份、系统容灾和降低系统拥有总成本的要求,可以为我国医院集团企业级PACS和医疗机构间区域PACS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它在提高我国医学影像信息存储、管理和共享水平的同时,让广大患者享受到高效医疗信息服务带来的便利。
医学放射物理学是以物理学知识研究和解决有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交叉学科。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不断地在临床应用和实践,目前已发展成现代医学的重要学科。现今的放射诊断(包括核医学诊断)已具有良好的设备如X线诊断机、CT(计算机断层摄影)、DSA(数字减影仪)、MRI(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必然改变医学影像的思维。原来的二维模式被现代的三维(立体)甚至四维(脏器移动、血管搏动)影像所取代。从解剖学结构转化成功能化影像学(分子生物学水平),能够观察到非常细微的形态学改变,其图像质量、清晰程度和扫描速度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为医学的提高,为数字化医院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除诊断机外,60钴治疗机、直线加速器、近距离治疗机(后装机)、伽玛刀(γ刀)和体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等设备的不断完善,为恶性肿瘤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手段。两者的结合是发展现代医学牢固的支柱。近年来从放疗机又派生出很多治疗肿瘤的仪器。国内能见到的有“超声聚焦刀”“射频治疗仪”“各种热疗机”“氩氦冷冻治疗刀”等,虽名目繁多,然皆属于物理学治疗肿瘤的范畴。其治疗效果,各单位僅有少量报道,难以确切评价。
2影像诊断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3放射治疗物理学新进展
4高LET(线性能量传递)治疗机
5放射物理剂量和放射生物剂量
6近距离治疗(后装机)
自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Ra)元素之后,1905年开始了第一例组织间Ra插植治疗。1930年Paterson和Packer建立了Ra针插植规则及剂量计算方法,正式开始了近距离治疗。直到20世纪80年代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后装机)取代了传统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装机采用远距离操作,计算机控制,能够勾划出清晰的图像和剂量曲线分布。无论从安全性、可靠性、防护性和病人舒适程度考虑,明显提高了精度和治疗效果,从而迅速推广。近距离治疗有多种方式,因肿瘤位置或解剖结构的差异,可采取不同的照射技术,空腔脏器常用腔内治疗,实质性肿块采取组织间植入,近几年又开展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治疗前列腺癌[10]、胰腺癌[11]、甚至某些类型的肺癌、脑瘤等,取得良好效果。这也是继近距离放疗后的进一步发展,过去有些模具或敷贴器治疗现在已为浅层X线或电子束所取代,术中置管术因受条件限制,国内仅有少数单位作过报道。近距离治疗常用的核素种类繁多,源型各异,(管、针、液、胶囊等剂型)能量和半衰期也不同,除60钴能量较高外,多数为低能含γ和β的混合线。放射线经金属外壳过滤后成单一的γ线能谱。它照射的范围有限,损伤危险性很小,是重要的辅助放射治疗工具。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362100)
关键词:卫生;职业教育经费;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41
收稿日期:2015-03-20
1卫生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
1.1卫生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是重大民生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同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卫生产业结构出现的的问题进行调整,增加新兴卫生产业和事业条目,具有重要意义。
1.2卫生产业结构目录调整的内容
2011版《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卫生服务从原来的“其他服务业”中改为归入新增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门类中,并进行具体条目修改。在保留原来“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条目的基础上,新增“全科医疗服务”、“卫生咨询、健康管理、医疗知识等医疗信息服务”、“预防保健、卫生应急、卫生监督服务设施建设”等条目。
2卫生职业教育变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
2.1卫生职业教育变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卫生职业教育是最直接连接卫生产业的教育类型,对卫生产业结构调整的反应十分敏感。一方面,卫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是卫生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原动力;另一方面,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又是卫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推动力,需要通过发展卫生职业教育打造一支稳定的技术型、技能型精良人才队伍的支撑。
2.2卫生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想
一是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制定正确的适应产业结构发展的卫生职业教育导向模式,加强卫生产业结构和卫生职业教育的宏观指导;二是按照医学科学和卫生技术的发展趋势,调整卫生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三是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革卫生职业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四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卫生职业教育。五是为保证调整的落实和正常运转,还必须为卫生职业教育的调整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3卫生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性和适应性研究
3.1改革卫生人才培养模式,重点保障卫生专业结构优化经费
专业设置是卫生职业教育与卫生产业的接口,卫生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要重点保障学校适应卫生专业结构而进行卫生职业教育专业优化的经费。要预算安排足额经费,确保改革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经费投入要以就业为导向,保证其进行广泛的调研、论证的费用,正确处理保持专业相对稳定性和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要以稳定卫生职业专科层次应用型教育为主体,结合学校优势,明确发展方向,重点优化和提升卫生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以某国家示范医学类职业院校为例,在经费上重点保障优化卫生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资金,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适应卫生专业结构调整——按结构调整后的需求增设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如检验预防、医学影像专业;二是从地域结构调整——基层单位、边远地区需求定向招生,并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等;从人才年龄、层次结构——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函授教育等等。
3.2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专业建设新思路方面投入
根据卫生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增条目,学校主动从经费上划拨专项资金,鼓励学校院系展开专业建设论证,主动适应调整的新形势,努力拓展新思路。结合产业结构的需求,改造老专业,设置新专业(或专业方向),并在充分论证基础上,敢于对老化专业舍弃或转换,并相应对转换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和培训,使之与专业转换协调发展。做强传染病、儿童、精神卫生专科护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大临床基层全科医疗人才培养计划;做好“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等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划;探索卫生咨询、健康管理、医疗知识等医疗信息服务的专业设置等。
以某国家示范医学类职业院校为例,学校财务预算方案结合优化专业结构的需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聘请行业专家学者对学校发展规划进行论证;诚挚邀请广大教职医护员工出谋划策,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并为各专业建设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召开护理、临床、口腔、药学、检验、医学影像、生物制药等专业论证会,听取各专业“一年计划”、“三年规划”、“五年愿景”的方案;结合学校示范后建设,进一步打造办学特色和亮点,确立了各专业结构优化的规划,并提供重点经费保障机制。
3.3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卫生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经费投入及绩效考评力度
目前全国基层卫生人才十分紧缺,加快卫生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在加强学术内涵建设的经费投入上,一定要积极跟上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推进步伐,抓住机遇,争取教育部、教育厅等各级专项资金为学校内涵建设注入资金和活力。学校要建立内涵建设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保障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围绕调整后的卫生产业结构,适应人才需求,根据城区功能,优化专业布局;做大骨干专业,打造特色学校;明确专业内涵,强化专业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推进联合办学;壮大师资队伍,建好实训基地,并从财务管理上要加强经费使用过程的跟踪管理和项目结束后的绩效考评力度。
3.4创新办学思路和模式,开创社会服务和提高自身创收能力新局面
卫生职业教育要创新办学思路和模式,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自身的创收能力,增强财务实力;同时力求能提供社会服务,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以某医学国家骨干示范院校为例,在创新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设道路,并获得双赢。如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与医学前沿技术—干细胞研发中心共建科研信息中心;引进企业合作,共建药品食品检测中心;根据市场需求,与本地区各大医院共同出资举办护工公司;争取项目资金,建设SPF动物实验室,为本地区的医学人员提供科研实验平台等等,这些创新的办学模式既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效应,又提高自身创收能力。利用地域优势,加大与台湾地区院校的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台湾高校的优质资源到校授课,学生分批赴台湾高校研修学习,去体验不同的教育理念等。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学校科学设置专业,扩大招生创收;学校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争取专项资金;鼓励多种形式创收卫生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大量资金,采购前沿医学教学设备,既加强实验基地建设,又利用先进的医学教学设备筹建医学知识教育基地等。
1.1集成
它是依据临床医学技术的需求,由多种医疗仪器设备组成一个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平台,例如:一体化、数字化手术室的建设[2],是指将现代化数字技术应用在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并利用一些软硬件设施,实现与医院已有信息系统的集成,实现HIS、LIS、PACS中患者信息的共享;实时共享手术视频和医学影像资料,实现远程教学和远程会诊;规范和优化手术室及麻醉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手术安排及进展状况透明化,可对患者手术过程进行全程追踪;自动记录、存储术中大量的患者信息,并生成各种医疗文书报表,以备科研统计和医疗举证之用;加强麻醉、手术过程中器械、耗材、药品使用及库存等方面的管理;实现科室事务智能化管理;建立麻醉专家咨询及预警系统,提高麻醉质量,减少麻醉意外。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由医学工程部门制定计划和工程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
1.2预防性维护
2临床医学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在医院物流建设中的作用
物流管理是指依据物流专业理论与方法,采用医工结合的途径,认识医院中的物品(如:器械、耗材、试剂等)流动的规律,应用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现代管理。医院物流[5]研究的产品主体是药品、医用耗材、办公用品等大宗物资,是医院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其重要性对于任何医院而言均是不言而喻的。医院物流不能照搬其他行业物流的经验。医院物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库存管理和最佳批量模型。我院医疗器械管理科正在努力建设数字化库房,积极开展网上采购工作,这样就能极为方便快捷的采集到医用材料在院内流通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本院现状的物流管理方法。
3临床医学工程在医院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4临床医学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在医院科研中的作用
当临床工作人员在做科研时遇到工程技术上的问题,由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协助解决。现代化医院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医疗机构了,它应该是集医疗、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临床医疗人员不断的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新的生理病理现象,从中探索出一种新的诊疗手段,从而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随着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细化,研究实验越来越复杂,研究实验需要借助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手段来进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医工结合”。例如一种新的音乐电针灸治疗仪的设计,这是当时临床的一个研究生申请的课题,单一的脉冲刺激容易引发人体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想设计一种受音乐信号调制的脉冲治疗仪,通过脉冲刺激肌肉,并统计结果,看看是否有助于缓解人体的适应性和耐受性。而脉冲激发的电路部分则由临床医学工程人员根据临床所提的要求协助进行设计,从而产生出适合该实验需要的“量身定做”的脉冲信号,这便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医工结合”。
【关键词】床边教学;骨科临床教学;应用
doi:10.14033/ki.cfmr.2015.05.076
临床实习是医学学生将基本医学理论准确运用到临床实际操作中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医学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1]。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作为骨科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骨科学具有较强的专科性,除此之外,新技术与新理论发展迅速,这些都导致其成为临床教学的难点[2]。在本文中,笔者旨在突出床边教学,并结合其他方法,对床边教学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床边教学的内涵
床边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医学生各方面技能,如:体格检查、采集病史、医患沟通技巧以及临床思维等,一直以来,在培养实习医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实习床边教学的必要性
3床边教学的模式以及内容
3.1结合骨科临床案例,提高实习生医德修养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高尚职业道德的具体追求,这些道德医风不仅仅靠自身的严格训练,更重要的是临床教师的正确指引,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建立起来的,所以,指导老师的气质、品格等均会对学生未来产生一定影响[6]。为了加大对实习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笔者要求指导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实习学生,培养其正确的思想:时刻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时刻以患者为中心,除此之外,通过临床案例的教学,让实习学生学习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
3.2严格实行“主任医师责任制”
科室由高级医师担任科研负责人,负责临床实习教学的全面工作。待实习生进入骨科后,“主任医师责任制”明确实施,将每一位实习学生落实到位(将其分配给一位主治医师),主治医师负责该位学生的具体教学工作。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正常参加科室常规诊疗工作(一般由科室统一安排),正常参加全日制值班工作。通过值班,实习医师可以从带教老师身上学到许多技能,如:如何处理急诊患者、如何参与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如何观察住院患者病情变化。对于急诊手术,应尽可能地让实习学生上台,慢慢教他们如何进行正确的外科清创术、如何正确地穿手术衣、如何铺单等。带教老师应教会他们如何进行简单的石膏外固定术操作、骨折手技复位等,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纠纷与差错。
3.3结合具体案例,培养学生病史采集与读片能力
通常,对于患者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是获取患者疾病诊断的第一手资料,该方法有效、直接。由于骨科临床的特殊性,医院应加大实习学生对于X片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打球扭伤导致跟腱断裂的患者,要仔细询问其外伤史,详细了解其当时损伤情况以及局部疼痛具体症状,这样可以让实习学生懂得询问患者病史以及体格检查对于最终诊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查房中,对于具体患者,详细地向实习学生讲解关于X片的阅读方法,使得学生能够读懂较为常见的骨折X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施也在不断更新,医学影像学辅助检查也在临床检查中得到普及[7],部分医师重手术却不重视基本操作。在临床实习中,医院应突出床边教学,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来增强实习学生的使命感,让他们懂得仔细、耐心是一个医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本科教育;医学检验;课程设置
2012年国家本科专业目录中,医学检验专业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转变为医学技术一级学科,更名为医学检验技术,学制由五年改为四年,学位由医学改为理学,培养目标由“医学高级人才”改为“应用型人才”,实际上明确了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而非“检验医师”,教学内涵由重视临床改为注重技术[1-2]。随着培养目标改变,必然要对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其中课程改革是关键。因此,如何重构既满足临床需要又符合新时期特点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摆在医学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谈一些体会,并对医学检验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作比较。
1明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2理顺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3构建“三个平台、一个环节”的课程体系
综合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及最低毕业学分要求,利用本校综合性大学优势,构建“三个平台、一个环节”的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平台及实践教学环节。每个平台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其中通识教育、学科基础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平台中比例约为60%和40%,专业教育平台中二者的比例约为70%和30%。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课程、社会实践、技能培训、毕业实习等,其中实验课程的配置主要体现在三个平台中。打破原来授予“医学学位”、培养“检验医师”的旧课程体系,建立适合授予“理学学位”、培养“检验技师”的新课程体系。
3.1调整和整合课程
3.1.1学科基础课程“检验技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诊断,将病理学、脱落细胞学等课程调整到“学科基础平台”。压缩带有浓厚“临床医学”色彩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课程内容。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整合为医用化学,加强化学与医学检验各亚学科的联系;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整合为分析化学,针对仪器检验时代特点,将仪器分析内容整合到检验仪器学。另外,将物理及电子技术基础(必修)调整为医用物理学(选修),以减轻教学任务和学习负担。
3.1.2专业教育课程把单独设置的内、外、妇、儿、传染病、诊断学等临床课程一体化,将内科学与诊断学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1(必修);将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2(选修);将传染病学调整为选修课。这种整合表面上属于“不得不”,实质上是一个整合临床课程内容的机会。针对四年制检验技术的要求,临床课程整合以诊断为先导、以内科为重点、其他各科力求简明扼要,体现了对临床医学知识不应强调系统性而应强调整体性的观念[7-8]。
3.2按照学科发展、知识衔接的先后设置课程
四年制本科学制短、任务重,课程设置既要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学科的系统性,又要避免内容重叠,培养学生岗位基本能力,做到纵向阶梯少重复,横向平台不重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等,基础课包含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及衔接不当问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之前所学的基础知识,老师不得不重复基础课内容。因此,将基础课与相应专业课安排于相邻2个学期,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起到了课程整合的效果。
3.3配置和优化课程,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3.1突出专业特色课程检验医学是现代精密实验技术与临床知识的有机融合,是医学领域中发展较迅速的学科,其外延已扩展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和产品营销等。增加检验仪器学为主干课程,将临床检验仪器集中讲授,做到纲举目张,避免重复;增加分子生物学检验课程,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
3.3.2兼顾职业资格考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增加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课程,将生化、免疫、细胞等有关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讲授,既避免重复、节约课时,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质控意识和标准化操作理念;并将临床输血与检验变更为必修课。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西医综合而非检验综合,故设置临床医学概论1(诊断学、内科学)、临床医学概论2(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
3.3.3加强英语及计算机知识教育增设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课程,增加双语授课比重;在通识教育平台要求修满5学分的计算机模块课程。检验工作对专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学好专业外语,不但有利于对自动化仪器的学习和掌握,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方面也非常必要。计算机技术不仅要学好,还要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以便能够驾驭不断更新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检测仪器。
3.3.4增加数理统计、文献检索等“工具性学科”的教学比重在医学统计学、SPSS在统计学中的应用等课程基础上,增设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医学文献检索和利用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数据处理及科研能力,为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3.3.5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利用本校综合性大学优势,在通识教育平台,要求学生选修人文社会科学类、体育与艺术类课程不低于该平台选修课程的60%。另外,增加医学人文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3.6增加选修课考虑学生后期专业方向分化,增设预防医学、国际卫生检疫、医学影像学、超声诊断学等选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学习基础和职业规划选修。
3.4强化实践教学
3.4.1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改革实践教学构建由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组成的整合化、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整合为机能学实验,增加显微形态学实验、现代病理技术等课程,将实验与理论分开,单独开课,单独考试,实验教学不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另外,以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大学生科研等融入创新教育体系。
3.4.3加强临床实训和见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对低年级学生,提倡到医院搞社会实践,了解实验室工作流程,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对高年级学生,以各医院检验科及试剂、检验仪器生产企业为依托,安排临床见习,使学生熟悉未来工作环境和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3.4.4注重实习前岗前培训增加专业基本技能强化训练学时,并将其分成两部分,首先在检验诊断学实验室进行实习前强化训练,然后到医院检验科进行各专业组实战训练。
3.4.5重视毕业实习强化检验的综合技能。最后一年进入实习,严格按照实纲要求,加大训练力度,加强检查指导、规范管理,定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项课题设计,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检验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学校组织专家评审。
4比较医学检验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张继瑜,王前,郑磊,等.医学检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1):78-80.
[2]姚婕,黄辉,方立超,等.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8):1047-1048.
[3]郭桂平,仝玲.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实用型医学检验人才[J].职业时空,2012,8(8):78-79.
[4]SmithBR,Aguero-RosenfeldM,AnastasiJ,eta1.Educa-tingmedicalstudentsinlaboratorymedicine:aproposedcurriculum[J].AmJClinPathol,2010,133(4):533-542.
[5]郭素红,李正祎,孙可歆,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初探[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36(1):71-72.
[6]吴肖肖,蒙伟达,罗保红,等.医学检验技术与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70-72.
[7]马德秀.将综合性大学优势转化为医学教育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48(2):12-13.
[8]夏乾峰,覃西,吕刚,等.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7):884-885.
[9]张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修订的原则及方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3):1970-1971.
1.1图像融合的内涵图像融合是指将多源图像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关于同一目标的图像经过一定的图像处理,提取各自的有用信息,最后综合成同一图像以供观察或进一步处理。从信息论的角度讲,融合后的图像将比组成它的各个子图像具有更优越的性能,综合整体信息大于各部分信息之和,也就是说,融合的结果应该比任何一个输入信息源包含更多的有用信息,即1+1>2,这就是图像信息的融合[2]。
1.3医学图像融合的主要技术方法与步骤医学图像融合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的融合方法有各自具体的操作和处理,但是,不管应用何种技术方法,图像融合一般都要经过三大主要的步骤来完成,分别是图像预处理、图像配准和融合图像的创建。
1.3.1图像预处理医学图像预处理是指对获取的各种图像数据做去除噪声、对比度增强、感兴趣区域分割等处理,统一各种数据的格式、图像大小和分辨率,对于有条件的图像还可以进行重新断层分层以确保图像在空间分辨率和空间方位上的大体接近。在此基础上,还可根据目标特点或不同应用目的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
1.3.3医学图像融合医学图像在空间域配准之后,就可以进行融合了,融合图像的创建又分为图像数据的融合与融合图像的显示两部分来完成。
(1)图像数据融合:在当前的研究中,主要有两类方法:以像素为基础的方法和以图像特征为基础的方法[4]。以像素为基础的方法,即点对点的方法。由于像素是图像的基本元素,像素间灰度值的差异显现出图像中所包含的结构信息,因此简单地把两幅图像对应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加权求和、灰度取大或者灰度取小等操作,便可得到一幅融合图像。这类方法是对图像进行逐点处理,所以用到的数学原理易于理解,算法实现也比较简单,不过实现效果和效率都相对较差,融合后图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模糊。以图像特征为基础的方法,要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目标分割等处理,用到的算法原理复杂,但是实现效果却比较理想,能够满足诊断的要求。现有的基于图像特征的融合方法几乎都是从变换域上的图像编码和压缩技术延伸来的,有Laplacian金字塔法[5]、Gaussian金字塔法[6]、比率低通金字塔法[7]、多分辨率形态滤波法[8]和小波变换法[9]等,这类方法融合的一般步骤为:①将源图像分别变换至一定的变换域上;②在变换域上设计一定的融合规则;③根据选取的规则在变换域上创建融合图像;④逆变换重建融合图像。
(2)融合图像的显示:融合图像有多种直观的显示方法,常用的有伪彩色显示法、断层显示法和三维显示法等。①伪彩色显示法:由于人眼对彩色图像的分辨能力是灰度图像的几千倍,因此对融合图像采用伪彩色显示可大大提高观察者对图像特征的识别能力。融合图像的伪彩色显示往往是以某个图像为基准,该图像用灰度色阶显示,另一幅图像叠加在基准图像上,用彩阶显示;②断层显示法:对于某些图像可以将融合后的三维数据以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断层图像同步地显示,便于观察者进行诊断,这种显示要求观察者对于图像三维层面特征有丰富的经验;③三维显示法:将融合后的三维数据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示,使观察者可更直观地观察病灶的空间解剖位置,这在外科手术设计和放疗计划制定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