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行业背景范例6篇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对于互联网依然没有权威的界定。原因有两点:第一,互联网产业普及范围比较广,在诸多领域中不能对其进行清晰的辨别;第二,对于传统产业而言,互联网产业模式转变速度快,新兴产业不断衍生,因此在互联网产业处于动态的状态下对其发展的趋势难以下固定定义。互联网产业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产业,在生活中常见的有互联网基础服务、内容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服务等。互联网产业发展到现在,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1]。

1.1.2互联网产业类别

(1)基础服务

互联网的基础服务,是指互联网参与主体、互联网与其他高级应用服务相互结合,并提供基础服务与支持的基础。按照各个服务层次的不同,主要划分为三种: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以及接入服务商。

(2)内容服务

(3)电子商务

1.2推动传统产业发展

1.2.1传统产业发展的契机

互联网对传统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基础资源的大力支持,基础资源又为传统产业发展带来动力,并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例如,互联网在人群中的覆盖,不断加大互联网光纤、电缆等设备的需求;第二,互联网作为新的信息平台,让传统产业容易发现发展的机会。不仅方便了经济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增加信息获取的便捷度[3]。

1.2.2转变传统经济方式

互联网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它将人们的带到了网络经济时代中,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中资源相比,网络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是各类知识与信息的总和。在网络经济时代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与产业合作尤为重要。此外,互联网具有较高的外部特征,决定着互联网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在不同传统产业之间形成相互学习、竞争的氛围,最终在一定区域内,将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高层次迈进。

2.“互联网+”与经济增长

2.1“互联网+”内涵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是两者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让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相互融合,谋求新的行业发展生态形势。“互联网+”的出现相当于为传统行业发展加上羽翼,在互联网的助力下获得新的发展平台。例如,互联网金融中,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诞生很多理财产品,如金额宝、理财通以及P2P线上投资产品等。

2015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议案,明确表达了对经济创新的看法。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惠及社会民生。“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网络信息技术,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相结合,诞生新的经济发展形势[4]。

2.2.1百度“健康云”

百度推出“健康云”,基于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对用户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此外,百度利用搜索优势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平台,并与健康网合作领域广阔。

2.2.2阿里“未来医院”

阿里巴巴在移动医疗中主要是“未来医院”+“医药O2O”,前者以诊疗服务为核心,后者以药品销售为主。阿里健康云平台-数据服务平台实施,在大数据技术领域中,医疗服务日新月异。

2.2.3腾讯“药急送”

>>“互联网+”背景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探析互联网人眼中的互联网行业试论“+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跨越互联网的“价值”宋代的“互联网”植物的互联网互联网的明天思维,互联网的“互联网+”的回答进击的互联网+俺村的“互联网+”浮躁的互联网互联网的未来植物的“互联网”互联网的家底互联网的回归融化的互联网互联网的表情“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培养“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5]戴亮.借助信息化平台促进老干部管理工作转型发展―以浙江省肿瘤医院为例[J/OL].新丝路(下旬),2016(02).

[6]邢耀华,孙东升,杨秀文.军队老干部医疗保健网络服务平台应用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10.05.476-477.

[7]辛英,胡丽,刘永强,李乃义.建立部队老干部“三位一w”健康管理模式的意义及可行性[J].实用医药杂志,2014.11.1053-1054.

[8]何照照,曹挚,杨焱,王云.基于家庭病房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6.04.80-82.

[9]徐保安.“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J].管理观察,2016.14.43-45.

[10]刘春明.加强宣传展示校貌[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2.12.33.

[11]谭利波.唱响网上主旋律――湘潭市开展老干部网络宣传工作情况报告[J].老年人,2013.06.7.

关键词:“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社区老年慢性病

1.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背景及不足

2.“互联网+”的意义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即为“互联网+”,通过优化整合配置,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将创新成果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实现社会领域的有效发展。“互联网+”的长期发展使企业创新前景持久[5]。在此背景下,护理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结合互联网平台、网络通信技术,灵活掌握并利用物联网高黏性及影响力,克服困难,更好地服务社会。在中国“互联网+”的推动下,各行业都有了移动支付、媒体教育、电子商务等新功能。互联网技术是21世纪的一种新态度,代表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通过传统产业与网络技术的紧密结合,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前进的宏伟姿态。目前,“互联网+”在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且应用更加广泛。然而,“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的定义尚未得到统一。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辅助家庭护理,将其应用至家庭护理中,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实现“互联网+”和家庭护理的有机结合[6]。

3.家庭护理管理工作中“互联网+”的应用问题

3.1认识不足

受传统护理管理理念的影响,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一种惯性思维,对“互联网+”的技术意义持抵制和怀疑态度,甚至认为智能服务不能达到手工服务的舒适水平,不能接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效率。

3.2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并不开放

3.3技术支持不足

虽然互联网技术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应用“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过程中,技术方面费用较高,使护理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遇到障碍。

4.“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

5.“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5.1“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发展趋势

“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的应用可以向基层辐射高质量的护理资源。建立网络护理团队,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获得专业的护理服务,结合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际状况,由具有丰富慢性病治疗经验的护士、心理顾问、医生、营养师共同参与,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9]。未来,在“互联网+”的趋势下,“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势将无可替代。过去,传统的医疗服务无法满足现阶段护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和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形成打破了传统线下医疗的时空障碍,给健康管理服务带来了惊天动地的变化。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病情描述,并结合实际为其指导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方案,提升患者满意度。因此,我们要在结合当前的国情、医疗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10]。

5.2“互联网+”模式的探索

5.3“互联网+医养结合”

“互联网+医养结合”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模式。社区医院与当地医院合作构建“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加强医院、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共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互联网+医养结合”的模式下,需要优化和整合所有资源,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社区医院、地方医院、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建立老年慢性病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网络模式的价值,使社区中更多老年慢性病患者受益。在“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下,社区医院可以与患者家属密切联系,使患者获得专业护理服务,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水平,保持身心健康,对病情的稳定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6.“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应用的困境及解决办法

7.“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创新系统设计原则

8.“互联网+”家庭护理创新系统设计的未来发展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迅速,健康管理体检机构数量激增。与此同时,一些机构开始转型,加强学科基础设施,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地建立了一些国家卫生管理机构或协会。互联网的新形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互联网作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使护理系统设计进一步完善。家庭护理的理念要延伸到全社会,使社会服务更加方便和普及,人人享受技术带来的优质服务。优化护理系统的资源配置,使线上线下的通信系统更加顺畅,达到最佳的服务状态,从而及时为人们提供服务。家庭护理应进一步开放和包容,优化服务环境,使家庭护理体系成为患者疾病控制的重要支撑。

结语

【互联网+普惠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执行官井贤栋

数字普惠金融有三个支柱――科技、用户和监管,共同推动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国促进了消费和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民生的服务,有利于消除地区以及发展的差距不平衡。

【互联网+智慧医疗】

“互联网+智慧医疗”论坛以“助力全民健康”为主题,惠及全球智慧医疗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和政府官员,共同探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等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推进产学研用联合协同创新,探索全球卫生与健康治理新模式,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

“互联网+智慧医疗”凝聚了信息化技术与医药科学的新成果,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先导力量。“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已现端倪,并将为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

从互联网角度看“互联网+医疗”,基本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O2O的服务,怎样通过线上把用户引流到线下,分发给适合处理他疾病的地方去;第二个层次是智能问诊,计算机很多时候能够超越医生;第三个层次是精准基因分析和精准医疗;第四个层次是新药研发。

【互联网+出行】

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

互联网以其广泛覆盖、高效连接等特性,改变了传统交通运输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优化了运输服务要素的资源配置。交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方便旅客出行、提高综合效率、改善出行体验,也是培育交通发展新动能、催生交通新业态、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

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CIO克拉斯本德里克

汽车工业正在进入智能和互联网时代,未来的汽车将拥有高度智能和智慧,主动探索和满足人的需求。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是实现这一切的三大技术和方向,将引发一系列变革。

【互联网+物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

物流业要把握时代机遇,以转换思维方式为起点,以加强互联共享为条件,以推进深度融合为着眼点,以优化政策环境为保障,积极创建开放、共享、协作、共赢的现代物流生态体系,推动新时期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

美团大众点评首席执行官王兴

链接

“互联网+”落地一年,跑个分?

“跑个分先。”这是IT圈做产品评测时经常会使用的方法,就是将产品性能量化为分数,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其产品性能。那么,在“互联网+”落地一年多之后,也不妨来“量化”一下成绩单。

6月16日,“中国‘互联网+’峰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位政商精英齐聚,交流了“互联网+”在政务民生和各个行业等方面全国各地的发展情况。与此同时,腾讯研究院与京东、滴滴出行、携程等还共同了《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报告,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了过去一年,“互联网+”战略在全国的落地情况。这一指数的无疑是为各地方、各个领域的“互联网+”进展情况“跑了个分”。图中人物从左到右依次为:姚劲波、王兴、马化腾

报告显示:在2016中国“互联网+”总指数省级排名中,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分列前五位。而在全国参与调查的351个城市中,“互联网+”十大标杆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和福州,它们成为各地“互联网+”持续落地的参照范本。

作为“互联网+”指数的冠军城市――北京占据了“互联网+基础”“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创业创新”三个板块的第一名。比如,北京的“互联网+交通服务”应用领先全国,仅小客车摇号查询就累计使用超700万次,而教育培训方面的APP上线量也排名第一,超过其后10个城市的总和。而深圳作为智慧城市分榜单的榜首,其智慧城市人口渗透率为全国最高。总榜排名第四的上海在金融、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业创新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比如独具本地特色的图书借阅服务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亮点。

郭凯天表示,“互联网+”指数的物理意义就是各省份、各地市在中国数字GDP总量中所占百分比,其实质上就是实体经济投射到数字中国的生产生活总值。“互联网+”指数可以描绘出一张虚拟的中国数字经济地图,它能直观反映2015年从农业工业到餐饮旅游、交通运输、零售电商、金融服务、生活O2O等几乎所有主要行业在移动端的数据产出和表现。“‘互联网+’指数可以视为是‘数字GDP’(GrossDigitalProduct)。未来,这份‘数字GDP’将可能成为反映地区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指标。”郭凯天说。

鸿沟拉大,还是弯道超车?

而在创新创业指数分和智慧城市指数分两个维度上,则有很多城市带来“惊喜”。李刚表示,在这次指数的编制过程中,中西部城市出现了很多亮点。在“互联网+双创”方面,重庆排进全国前五,成都位列第七。武汉、郑州、西安、长沙、合肥、昆明等中西部重镇都排进“互联网+双创”前20。细分行业中的黑马更多。在零售行业中,银川零售指数排名领先统计局社会零售销售总额排名100个位次;信阳的医疗指数排名领先实体医疗行业排名195个位次;渭南在教育指数排名领先根据统计局数据计算出的实体教育排名110个位次。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医疗体制

Analysisonthemodesandtrendofinternetmedical*

SHENLi1**,YUGuangjun2***,CUIWenbin2(1.SchoolofPublicHealth,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25,China;2.ShanghaiChildren’sHospital,Shanghai200062,China)

ABSTRACTThetraditionalmedicalmodehasbeengraduallyreplacedbytheinternetmedicalonewiththearrivalof“internet+”era.Thisarticleintroducesthemaininternetmedicalmodesathomeandabroadandanalyzestheirtrendsaccordingtoth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ofthedevelopment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internethealthcareandtherelatedpolicymakinginChina.

KEyWORDSinternetmedical;mobilehealth;medicalsystem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医疗领域中“互联网+医疗”的产品和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建立以互联网为载体、患者主动参与疾病诊疗、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的医疗服务管理新模式,构建新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能使广大群众享受更加高效、公平和便捷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本文在介绍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医疗服务主要模式的基础上,就互联网医疗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未来走势作一探讨。

1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主要模式

1.1国外的主要模式

国外互联网医疗的建设起步较早,现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和组织体系。考虑到人们对医疗保健知识的渴求日益增强,而在医疗环境中获取的健康信息及其可用性又很有限[1],因此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软件被开发出来并得到广泛应用。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居民中约31%的手机用户使用手机寻找健康或医疗信息,约35%的手机用户下载了应用程序来跟踪或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2]。另一项相似调查的结果显示,72%的成年人在互联网上查询健康信息,65%的互网用户表示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可更好地了解健康信息,互联网医疗干预的灵活性受到了广泛的追捧和欢迎[3]。

1.1.1可穿戴医疗设备

1.1.2数据平台的构建和共享

1.1.3监测和记录

1.1.4信息化诊所运营商

1.1.5慢性病管理平台

1.2国内的主要模式

1.2.1网上就医服务

1.2.2医疗咨询和医患沟通

以“平安医生”、“轻问诊”为代表的网络医疗咨询平台具有问诊、自诊、健康信息搜索、健康状况提醒等功能,受到患者和人们的欢迎和追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整体提高和疾病谱改变,人们的医疗卫生观念正逐渐由“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并希望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医疗保健知识。互联网医疗通过搭建医疗咨询和医患沟通平台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向患者提供医疗信息的同时树立了医生的个人品牌,有利于缓解医院门诊压力。

1.2.3大数据平台

1.2.4医生集团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捷渠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信息的不对称状况和沟通成本,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建立个人品牌,而医生集团则为医生自由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张强医生集团”是国内出现的首个医生集团,现已有更多的医生集团。医生集团在增加医生自由执业路径的同时,也面临着医疗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制约,其未来的发展还有待相应制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及支持。

2互联网医疗的走势分析

2.1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机遇

2.1.1传统医疗服务的痛点催生了互联网医疗

2.1.2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普遍化为互联网医疗发展带来了机遇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呈现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逐渐提高,由此加重了我国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和人均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慢性病和老年患者多需反复就诊、长期用药、定期检测,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影响到疾病的进展,而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等互联网医疗的监测和慢性病管理正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互联网医疗通过线上和线下、实体和虚拟的相结合,使得医疗保健知识的可及性大幅提高,人们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也随之提高。

2.1.3科技创新将推动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

智能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可穿戴医疗设备、慢性病管理平台、智能设备等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就医诊疗模式,数据云端处理及分析的广泛应用则宣告着精准医疗和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医疗模式将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方向转变。我们必须把握科技创新的大趋势,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医疗创新,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

2.2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挑战

2.2.2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

2.2.3建立品牌,提高影响力

传统医疗服务依赖于医院实体运行,医院高墙耸立,信息不对外流通,而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医生自身品牌及影响力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受传统就医模式及思维的影响,普遍群众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都较低,且缺乏信任感[15]。这就需要互联网医疗在坚持医疗服务的同时,还需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建立品牌,以促进自己的发展和良性运行。

3结语

在如今信息化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及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总的来说,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医疗服务模式,扩大了医疗服务空间,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4]AckermanM,LocatisC.Advancednetworksandcomputinginhealthcare[J].JAmMedInformAssoc,2011,18(4):523-528.

[6]KumarS,NilsenW,PavelM,etal.Mobilehealth:revolutionizinghealthcarethroughtransdisciplinaryresearch[J].Computer,2013,46(1):28-35.

[8]GaggioliA,PioggiaG,TartariscoG,etal.Amobiledatacollectionplatformformentalhealthresearch[J].PersUbiquitousComput,2013,17(2):241-251.

[9]O国强,由丽孪,陈思,等.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6):15-18.

[11]OreskoJJ,DuschlH,ChengAC.Awearablesmartphonebasedplatformforreal-timecardiovasculardiseasedetectionviaelectrocardiogramprocessing[J].IEEETransInfTechnolBiomed,2010,14(3):734-740.

[12]BauerAM,RueT,KeppelGA,etal.Useofmobilehealth(mHealth)toolsbyprimarycarepatientsintheWWAMIregionPracticeandResearchNetwork(WPRN)[J].JAmBoardFamMed,2014,27(6):780-788.

[13]吕晓娟,张麟,陈莹,等.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2):124-127.

THE END
1.互联网医疗行业现状及演进趋势深度分析报告精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医疗行业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23年,这一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化时期,市场趋于理性,技术不断革新,政策利好频出。本文将深入分析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演进趋势,旨在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全面、客观的视角。一、互联https://m.vzkoo.com/read/2024121230a79ac6d8588f1d24f70640.html
2.2024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增长的浪潮与细分领域潜力深度剖析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预计2024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4190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用户规模也将继续扩大,预计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将持续增长,渗透到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四、政策支持的强大助力 l 国家层面:近年来,国家在政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0793566747691762&wfr=spider&for=pc
3.北京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2023年工资较2022下降了17%,对比北京高7.0%。就业前景怎么样?市场需求:2024较2023下降41%,招聘职位量占北京0.074%。地区分布集中在朝阳区。发展现状:公司规模50-99人占比最多,成立时长5-10年占比最多,融资事件A轮占比最多。高端人才:硕士需求占北京互联网医疗行业3.919%。 https://www.jobui.com/salary/beijing-all/ind-hulianwangyiliao/
4.未来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降行业的分析(精选8篇)未来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的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医疗联合体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基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pkorc12.html
5.行业分析丨谈谈我对医疗+互联网的认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导读:“互联网+医疗”这个概念已经提及了很多年,在此次疫情后,互联网医疗实现了规模化增长。本文将从互联网+医疗的现状、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历程、医疗行业案例分析与个人总结四个部分,对医疗互联网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互联网医疗正在慢慢地不断丰富,在刚性需求增多和新冠疫情的爆发刺激下,互联网医疗实现了https://www.woshipm.com/it/4576917.html/comment-page-1
6.互联网医疗行业PEST分析实践「建议收藏」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身处互联网医疗行业,但以前做研发时,只顾着团队内部的一些事情,对公司全局业务和行业的事情还是了解太少,因此选了这个题目,也相当于给自己补补课。 PEST模型 PEST模型,之前突击数分时就见到过,感觉用不上,也就没有深入研究过。这次为了研究一下互联网医疗这个行业,觉得PEST分析方法挺适合的,因此做了一些深入学习。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70775
7.2021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洞察2021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洞察 Mob分析师观点: 1. 万亿级市场,成长趋势向好 行业政策从审慎到开放,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铸稳了市场扩张基石。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成为了行业加速器,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 2. 挂号问诊流量王者,医药电商增速最快https://www.mob.com/mobdata/report/140
8.2024年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docx(一)、通过产品差异化在互联网+医疗行业中获取商机 7 (二)、利用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差异获取商机 8 (三)、通过互联网+医疗行业服务差异化获取商机 8 (四)、通过互联网+医疗行业客户差异化获取商机 8 (五)、利用互联网+医疗行业渠道差异获取商机 8 三、互联网+医疗行业“专业化能力”对盈利模式的影响分析 9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20/7123141054006135.shtm
9.中国医疗降行业网络安全分析报告51CTO博客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网络安全分析报告 综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基本完成了基于信息化的医疗整体解决方案。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上首次将医疗数据资源整合提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及“46312”工程,将数据共享、平台互联、国家级三大数据库的建设作为智慧医疗https://blog.51cto.com/u_15127683/2838467
10.互联网医院是什么(解析互联网医院分析之行业调研)一、互联网医院定义 互联网医院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互联网医院牌照),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即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是一种改进医疗服务,延伸医疗服务触角的模式。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49011-1.html
11.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2020年度深度研究报告简介:本报告深入分析了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现状,涵盖创新趋势、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报告指出,互联网医疗通过科技赋能医疗服务,改善效率、质量和可及性。重点探讨了在线诊疗、电子处方、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等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并对行业挑战、机遇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报告还提供了案例分析,展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356433/article/details/141637876
12.从互联网医院发展建设到核心功能设计——深度行业分析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功能设计从来不是难点,非技术因素才是关键,在这里带着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医疗领域的一些问题,行业里的人会比较很理解这几个字,行业外的人可能一头雾水。长期研究和观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这里做一些分析,并且抛出来做一些探讨。 从互联网医院的现状开始,医院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的差异,从功能的https://36kr.com/p/1518876862432390
13.互联网医疗商业计划书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互联网医疗商业计划书,更多热门创业项目请您继续访问(www.oh100.com/chuangye)。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584187.html
14.2022年中国数字医疗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剖析(附产业链全景图)数字医疗上游包括医疗大数据、医疗器械、医药;中游包括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数字医保;下游应用于医疗机构、互联网医药、药企、健康体检机构等,最终到终端患者。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医疗大数据 (1)云计算 随着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云计算的渗透率大幅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我国云计算产业呈现https://www.seccw.com/Document/detail/id/11466.html
15.20162017中国移动医疗降市场研究报告移动电商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多以轻资产模式起家,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后,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纷纷谋求转型,布局线下互联网医院或医疗诊所,重资产、轻重结合的模式或许将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主流。 6. 医药电商 7月底,国家食药监总局结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涉及天猫医药馆、1号店https://www.ebrun.com/20170302/219461.shtml
16.投资热点中国医疗互联网深度调研报告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医疗互联网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共研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医疗互联网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8770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