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在政策机制、互联互通、产业培育、一体化应用等方面创新探索、先行先试,形成了较完善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机制保障体系、应用服务体系和监管治理体系,成功打造西部地区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样板间’,形成在全国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做法和实践成果。”
宁夏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成效如何?
在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当于拆除了各级医院的“围墙”,将全区作为一个大的“互联网医院”场景来打造,通过自治区统建应用平台,推动系统和医生资源云化部署,形成“线上+线下”“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应用服务模式。目前,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平台已覆盖40家医疗机构,制定区域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接口标准为97项,收集各医疗机构上传数据近9000万条,汇聚互联网诊疗服务医护人员110671人、药师1187人;远程诊断平台覆盖756家医疗机构,其中远程影像、心电、超声已实现县级全覆盖,形成诊断医师资源库,汇聚诊断医师资源4630人,初步形成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分级诊疗模式。据统计,平台面向全国提供线上问诊797.13万人次,服务宁夏群众8.38万人次。
“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根本要义,在于让更多老百姓就医更从容更便利。
近年来,宁夏在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过程中,把惠民应用作为示范区建设的核心之举,深入开展信息化便民惠民活动。当前,宁夏已建成国家、自治区、市、县、乡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全国专家远程会诊”“自治区专家远程门诊”和“在线互联网门诊”,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搭建全区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制定妇幼专科电子病历标准规范,线上支撑居民“出生一件事”“电子出生证明”快办快结;建设全区医疗健康“一站式”结算平台,整合基本医疗、商业保险、民政救助等系统,提供住院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围绕提升慢病管理、智慧医疗应用,开展面向居民健康档案互联互通的数据智能和安全关键技术课题研究及“健康画像”应用,推动动态健康管理。
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宁夏不仅跨越时空的限制,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还以促进产业为抓手,积极探索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自治区19个部门联合制定《关于促进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培育健康产业。目前,在中卫市创建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在银川市创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已吸引145家医疗健康互联网企业入驻,医疗云专区已为164家医疗机构、行业企业提供云服务。疫情期间,宁夏27家第三方互联网医院形成联盟,累计向全国群众提供健康咨询近4000万人次,提供线上义诊服务2039.90万人次,开展心理疏导171.42万人次,发表科普宣传16.51万篇,提供送药上门服务216.24万人次。
宁夏将不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提档升级,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让更多群众享受医疗卫生领域创新成果带来的健康红利。(记者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