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互联网”: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
根据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推出的《2020年互联网医院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销售处方药放开及互联网医院政策落地,自2019年互联网医院加速建设,并且受医疗资源、政策支持与审批流程影响,除海南和宁夏省外,皆以“医院+互联网”类型为主。
医院+互联网”模式和“互联网+医院”模式在医疗资源(医务人员及患者等资源)、互联网医院平台运营及技术能力、医疗信息广度与深度的可及性、政策监管的完整性、患者体验度和全流程(包含诊前和诊后管理)以及医保对接等方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但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无法脱离实体医院单独运营。互联网医院的运营本质就是医疗服务管理。“医院+互联网”模式中,在医疗资源、政策及医保支持、医疗质量管理和患者安全保障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如何有效地将其复制到线上是目前亟待考虑和着手解决的问题。而“互联网+医院”模式中,商业机构作为非医疗机构,平台运营及引流能力非常强,但是服务类型往往局限于健康信息服务或常见病及慢性病复诊购药,在医疗资源方面还是需要去挂靠实体医院及多点执业医生。此外于“互联网+医院”模式参与方众多,且多为跨界运营,医疗监管更为复杂也更是重中之重,应更加重视在线执业行为的管理,实现良性发展。
随着政策鼓励实体医院建立互联网医院,目前越来越多的实体医院开始主导上线互联网医院,实现现有医疗服务的线上延伸,形成大量的单体“医院+互联网”模式医院。然而很多实体医院特别是公立三级医院本身已经满负荷运转,对于抽拨更多资源去运营提升自家的互联网医院也经常是鞭长莫及。此外,依靠“单点突破”很难实现整体服务模式的变革,依然要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对于“互联网+医院”模式来说,自身互联网运营及创新变革能力以及生态链合作伙伴资源是其强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政策明确了实体医院在互联网医院中的必要参与地位,此类模式的行业准入门槛也随之变高,并且在实体医院大量上线互联网医院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患者和医生资源流失。
所以这两种模式的相互兼容、深度合作才是最好的模式。互联网拥抱实体医院,而实体医院也利用互联网打开渠道,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重构医疗服务流程,延伸医疗生态圈,助力分级诊疗,持续助推行业创新变革,真正做到均衡医疗资源和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实现“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终极目标,即提升整体人口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