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一家,服务好一家,成功一家”
今年目标:招募600家渠道、50万家企业
智能可穿戴设备有望接力智能手机
智能穿戴是指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2012年,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公司宣称将智能眼镜,在科技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苹果、微软、三星、台湾宏达,以及国内的百度、盛大都传有意介入该领域。今年4月份,该眼镜面世,尽管售价高昂,但依然获得市场的青睐;9月份,三星公司在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展上正式了智能手表。可以预计,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会推出智能可穿戴设备。
政府促信息消费带来政策红利
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促进信息消费的各项工作,会议提出把握好市场导向、改革推进、需求引领、有序安全发展的原则,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十二五”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增加。10月8日发改委的《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4G产业化专项的通知》里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列为重点支持方向之一。该文件提出,重点支持研发低功耗的可穿戴设备系统设计技术、面向可穿戴设备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及新型传感技术、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互联共享技术、可穿戴设备应用程序及配套的支撑系统技术,实现可穿戴设备产品产业化。
公司为柔性电子细分行业龙头
另据了解,公司数月前已经推出了一款高性能的智能手机TFT屏幕驱动芯片,这是国内第一款自主开发的WVGA分辨率、Ramless带MIPI高速传输规格的TFTLCD智能手机屏幕驱动芯片,目前已经进入量产,将实现部分产品的进口替代,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三季度业绩明显改善
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二产投资增幅均出现回落,制造业下滑呈加速态势。南京同样如此。与此相对比的是,今年1-7月,南京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2164亿元,增幅达19.4%。传统产业如何摆脱集体焦虑,搭乘互联网+,放大发展活力,成为本次软博会热议话题。
深度挖掘大数据
有一种竞争力叫“无边界”。在软博会举办的“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新机遇”论坛上,这个观点被不同的人多次提及。
一名医生,整合上游医疗检查、下游终端患者,一人就能开一家诊所。去边界,小微企业就是“蚂蚁雄兵”。王阳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企业开放的思维,要让用户、让所有能参与的资源都进入。企业的物流、财会、采购、制造各个环节,包括人事管理,都可以社会化,让别人参与进来做。表面看,企业失去传统企业自上而下的控制力,但实际上,只要掌握大数据,深度挖掘大数据,企业仍是整个产业链的驾驭者。
就在论坛不远处的展台上,有多个制造业产品是“无边界”的成果。比如,原是喝水用的保温杯,杯盖改装成播放器,一杯在手,既有水喝,又能听音乐;一只笔,装上感应仪,笔姿不对,自动报警;一台钢琴,通上电、联上网,又成了陪练,指法、节奏,悉数指导。
在会上,知觉股份带来的无屏幕电影,引来大批观众排队尝鲜――戴上头盔、眼罩,坐上特制的椅子,感受过山车的刺激。项目经理介绍,从市场调研、研发到终端,公司平台全部开放,一端连着顾客,一端连着合作方,根据顾客需求,公司将所需技术在平台上,适合的高校、个人或团队均可接单。个人也可制作内容,创作者根据下单次数分成。公司不卖产品,产品供给影院、商家等,他们若盈利,五五分成。道卓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炒菜机器人,同样抢眼球。家庭主妇把菜品放在机器人面板上,扫扫二维码,摁下炒菜键,几分钟后,鱼香肉丝出炉。所有菜品能通过二维码溯源,菜品分量、配料都有标准。合作的农产品基地提供原材料,加工厂加工,凭用户网上订单,送货上门。用户也能自创菜品,点单率不高的菜自动淘汰。
数据利用刚刚起步
途牛,是一头站在互联网风口的“牛”。从旅游线路网上预订起家,短短四五年就领跑旅游业。这家互联网企业,最近线下动作很多。软博会途牛展台,现场下单,费用立减。8月31日,途牛在张家界、秦皇岛等地推出35家区域服务中心,其实体店增至120家,今年就新增45家。
多位业界人士指出,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产业不存在分界线,有无竞争力才是企业的真正标签。有竞争力的企业必定具备互联网思维,必定会把消费者的体验和需求摆在第一位。
“互联网+”
重塑传统制造业
传统制造业,如何攀上互联网,一些企业已在探索,有的已成功,但大部分还困在“网”中央。
关键词:中国电信;大客户价值;市场细分;营销战略
1细分大客户市场,实现差异化服务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满足大客户的电信要求,在营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按照不同的规模对大客户进行细分。有了周密的市场调研和准确的市场细分,就有可能制定出科学的营销策略,实现差异化服务。
目前,按行业细分大客户市场主要分为5大类:
金融及保险类大客户:各大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基金等金融行业。
党政军类大客户:当地政府部门,各部委及直属单位,全国政协及其组成部门和所属单位,军队,法院,检察院等党政军重要客户。
采掘业和一般制造业类大客户:特大型、大型国企,大型国内集体、民营企业,连锁机构等。
科教文卫类大客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
交通运输类大客户:从事物流运输的企业等。
有了周密的市场调研和准确的市场细分,就有可能制定出科学的营销策略,实现差异化服务。
针对党政军类大客户,可以采取以下营销策略:
(1)推动政府部门专网信息化建设,重点发展MPLSVPN,网元出租,宽带互联网业务。
(2)抓住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呼叫中心,宽带商务,宽视界业务。
(3)利用政府部门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政府行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推出电子政务,远程教育,医疗信息化,警务信息化,平安中国,网上申报等行业化应用。
针对金融及保险类大客户,可以采取以下营销策略:
(1)在保障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重点发展网元出租业务,对重点高端客户主动进行光纤化改造,以期稳定客户。
(2)挖掘客户深层次需求,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向客户提供短信等增值业务。
2多级营销是大客户营销的主要方式
如果说传统营销的核心是获得新的大客户的话,那么关系营销的核心则是企业在获得新的大客户的同时,保持住老的大客户。
但是如何将新的大客户成为老的大客户并转为企业长期合作的伙伴,这是企业操作过程中的难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营销学者贝瑞和帕拉苏拉曼归纳的三级建立客户关系营销手段,以加强与新老大客户的联系,使其成为企业的“回头客”、“忠诚客”。
一级关系营销也可被称为财务层次营销,主要是运用财务方面的手段,使用价格优惠来刺激目标大客户以增加企业收益。在一级关系营销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频繁市场营销计划及其运作。所谓频繁市场营销计划,指的是给予那些频繁购买以及按稳定数量进行购买的大客户以财务奖励的营销计划。
60后的同方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健康”)总经理王并举正和一群“80后、90后”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
另一款产品“MyStep”智能手环则自动接收到上述运动指导计划,并提醒使用者按计划参与运动,显示完成程度。App还可以根据手环反馈的运动数据自动调整运动方案,实现健身目标以及睡眠管理。
在智能与大数据时代,包括同方在内,互联网和科技大佬们纷纷将目光锁定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由于此前十余年在健康产业市场的积累,以及集团内部各产业间的互动,同方健康的智能健康产品优势逐渐显露。
积累
同方健康并非心血来潮推出这套“Bodivis”智能运动健康组合。事实上,拥有清华大学科研血统的同方在智能健康市场已积累10年之久,王并举也一直陪伴着同方健康业务的创立与成长。
“‘MyBody’成分秤的前身就是我们之前的产品――人体成分分析仪,不过由于成本等原因只在专业市场使用。10年前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把这款产品推到千家万户,今天终于应验了。”王并举回忆。
同方健康是中国最早独立开发人体成分检测设备的企业,其背后有着清华大学生物力学、体育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堪称此领域的“国家队”,研发领军人物清华大学郑秀媛教授是著名生物力学专家、神舟载人飞船模拟假人设计者。
10年前,同方健康开始研发BCA人体成分分析仪,经过大量科学实验,于2006年研发成功。随后经过一年多在北医三院和协和医院做临床试验,同方健康人体成分分析仪终于在2007年底取得医疗产品注册证。
为了准确,“MyBody”使用了核磁共振、双X射线、双标水三重校核,具有接近于医用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准确度和精度,并且完全符合中国人的身体特点。
“在准确度的基础上,‘个人健康大数据’这一健康管理模式才有可能解决我国缺乏私人家庭医生的现实难题,也才能使大数据时代下的健康产业步入正轨,并将大数据应用到健康服务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医疗服务领域,实现移动医疗、人工智能医疗的全程覆盖。”王并举表示。
布局
满足白领移动办公的智能背包、可监测脑电波助人放松的无线耳机、能获取健康数据的智能腰带、底部附有压力传感器的智能袜子......不久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可穿戴设备再次成为焦点。
Gartner预测,2015年基于物联网(IoT)设备和服务的消费将飞速膨胀,除了普通用户会用到智能家庭、穿戴产品外,更多的将用在智能城市、医疗等领域。随着物联网应用技术进一步发展,智能硬件的泛物联网应用将带来更多商机。
市场调研机构艾瑞咨询的数据也显示,201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达到4000万部,市场规模114.9亿元,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仅为6.1亿元。
而在体重秤市场,中国可以说仍是“世界工厂”,每年的体重秤产业规模大约是每年8000万台,其中国内需求大约2000万台,包括智能体重秤在内的智能硬件都在中国生产。
不过,8000万台的规模仅有约200万台实现了简单体成分测量功能。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如果8000万台秤都走向智能化,那将又是一个亿级智能硬件市场。这也是同方健康等企业争相进入的最大动力。
“年轻人现在的消费习惯都在网上进行了。”王并举介绍,“所以,‘Bodivis’将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
而在线下,同方将展开一系列地面活动,如“‘Bodivis’校园健康行”、“优比达人竞赛PK”等。“我们还会拍摄微电影,在BBS上和博客组建健身小团队,围绕热点减肥的话题做一些活动。”谈到未来,王并举略显兴奋。
未来
在同方股份总裁范新眼里,有了出色的硬件以及市场推广措施仍然不够。
“同方推出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可不仅仅是推个智能硬件这么简单,其背后构建由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的完整智慧产业链。”范新表示。
2013年2月,同方股份收购E人E本,推动其移动互联业务发展;2014年6月,同方股份集影视中心、娱乐中心、全能教育中心等7大功能于一身的国内首个一站式智能家庭中心“云罐”,贯通了同方股份从智慧城市到智能家庭再到智能个人消费领域、从芯片到软硬件产品再到应用端的完整智慧产业链;而此次“Dodivis”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推出更补充了同方产业链在个人健康大数据采集利用方面的短板。
“集团内部肯定会加强互动,比如同方健康正在与同方智能家庭事业部共同合作,连接成分秤、手环与‘云罐’。”王并举透露,“通过‘云罐’可以把人体成分和运动管理的数据投放到家里的电视上,在家享受远程的指导和互动。”
此外,同方健康还将与医疗机构、健身机构等合作运用大数据管理用户健康。同方健康已在搭建云平台,未来根据数据收集情况为特定人群做服务,针对性为这些人群提供服务,进而延展到更多大众。这就是云数据平台的意义。
目前,“Mybody”成分秤在京东上的好评率达到100%,在亚马逊上也颇受用户的肯定和好评。这应该是王并举和其团队最高兴看到的评价。一路走来,他们希望,依托“MyBody”、“MyStep”及App应用三款产品,让每个中国人都以最低的成本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意见。
“和年轻人跑步或者掰手腕,我不一定会输给他们,与同龄人相比我应该算一个有活力的人,这都得益于我们自己的产品,得益于我们对健康的追求。”王并举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