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研究(精选9篇)

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的认知差异具有显着性,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认知差异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目的:探讨医方、患方对医患沟通现状认知的差异性,分析医患沟通中的误区,从而为改善医患关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方法:通过问卷对芜湖市样本医疗机构233名医方人员和237名患方及其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医方认为医患沟通重要的比例高于患方,医方对于医患沟通在提高医疗效果、维护患方权利、降低投诉概率的作用认知要明显高于患方;医方工作繁忙和患方医学知识缺乏被一致认为是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认知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医患关系的改善需要持续培养医方的人文素质;普及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患方的医学知识;建立健全沟通机制,规范沟通内容。

关键词:医患双方;医患沟通;认知差异

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献报道,在众多医疗纠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医患双方沟通不畅所引发的[1].医患双方沟通不畅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但医患主体之间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是导致医患沟通障碍的基础性诱因,认识与把握差异变成了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为此,本文从医患双方角度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为改善医患关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芜湖市二级、三级医疗机构,运用自行编制的医患沟通期望调查问卷进行医患双方沟通期望调查,共发放医方问卷280份、患方问卷260份,最终回收医方合格问卷233份、有效率为83.21%;患方合格问卷237份,有效率为91.1%.调查内容包括:对医患沟通现状的总体认知差异、医患双方对沟通效果、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度、影响医患沟通的双方因素等。

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数据库进行双录入,并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描述

调查对象医方共233人,年龄为21~59岁,平均(31.91±10.01)岁,工作年限为1~40年,平均(8.63±8.70)年;患方共237人,年龄为18~90岁,平均(41.64±18.2)岁,医患双方描述性统计结果详见表1.

(二)医患双方对沟通重要性的总体

认知研究显示,医患双方对沟通重要性认知具有差异,且统计学检验表明差异有显着性,从表2可以看出,87.6%的医方认为医患沟通非常重要,而只有62.9%的患方认为医患沟通非常重要,相对应的6.3%的患方认为沟通只需听医生的即可,而医方人员中有此想法的只有1.4%,由此可见医方人员在沟通重要性的认知要高于患方(P<0.001)。通过卡方检验进一步分析,得出医患双方对沟通在提高医疗效果、维护患方权利、降低被投诉三个方面作用的认知差异具有显着性(表2);医患双方关于沟通在密切医患关系的作用上认识是比较一致的(P=0.330)。

(三)医患双方对沟通效果的认知差异

调查显示,分别有22.7%、58.4%、18.0%和0.9%的医方人员,和16.5%、50.6%、31.2%、1.7%的患方认为当前医患沟通效果是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经统计学检验,医患双方认知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方认为的沟通效果满意程度低于医方人员的认知(P<0.001)。

(四)医患双方对沟通障碍的认知差异

结果显示,在医方看来阻碍医患沟通的主要原因是医患间缺乏信任,次要原因是患方缺乏医学常识;患方则认为医方人员工作繁忙是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同时有58.6%的患方承认医学的复杂性也阻碍了医患沟通。在医患沟通中双方对缺乏技巧、缺乏信任两个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具有显着性(表3),患方中44.7%认为医方人员缺乏沟通技巧,而只有25.4%的医方人员认为缺乏技巧,同时73.8%的医方认为患方不信任医方人员,仅有40.9%的患方认为不信任导致沟通障碍。

(五)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程度的认知差异

调查结果还表明,医患双方对信任程度的认知具有差异,且经统计学检验表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1)。90%的医方人员认为医患之间是相互信任的,而仅74.2%的患方认为医患间是相互信任的。与之相对应的是,只有9.4%的医方人员认为现在医患沟通信任比较差,而25.7%的患方认为医方人员是不可信的。可见患方对医方人员的信任程度远低于医方人员的预期。

三、分析与讨论

(一)医患双方对沟通重要性及作用的认知存在差异

医患双方对沟通重要性及作用的认知存在差异,除密切医患关系外,医方对四个因素的选择比例都明显高于患方。这一结果显示,医疗卫生行业注重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已初见成效,而社会对医学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患方群体而言,他们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希望医生讲清楚是怎么回事,会有什么治疗效果,更倾向于让医生作决策,患方在医患沟通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忽视自身能够参与沟通、参与决策的部分,没有真正理解医方给出的建议,最终患者可能是一个盲从的状态[2-3].

(二)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障碍认知具有差异

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的认知差异具有显着性。医方人员对医患信任程度认知低于患方,恶劣的执业环境和现行的医疗体制使医方人员自认为患方不信任医生,大多数医生认为患方质疑的态度将阻碍医患沟通,从而影响治疗效果[5].患方认为医方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医患沟通是一个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信息交流,同时也是情感交流,要求医方人员应特别注意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艺术性。

(三)建议

1.持续培养医方人文素质

有计划地开展培养医方人文素养方面的活动,通过医学专家访谈、医方心理疏导案例推广、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将人文素养逐渐植入医务人员的心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方人文素养的评定机制,并将评定结果作为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7].

2.普及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患方的医学知识调查显示,医患双方一致认为医学科学知识的缺乏限制患方对医方告知信息的接受理解程度,知情同意流于形式,最终影响医患沟通的效果。作为医院,应充分利用院内和各种社会媒介,采取健康教育、义诊咨询和送医进社区等多种途径,向广大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医学科普宣传。患方医学知识的普及是缓解医患沟通中信息不对称的关键环节,也是减少沟通障碍、提高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

3.建立健全沟通机制,规范沟通内容

完整的体制保障也有利于建立信任、加强沟通,有研究显示,在新西兰患者对医务人员个人信任方面明显好于中国,有效的医疗质量监控机制有利于医疗职业者恪守职业操守,合理、便捷的矛盾疏导系统有利于规范、公正地解决医患双方的矛盾,这些为维护医患双方的信任关系提供了规章制度与组织建制的保障[8].

参考文献:

[1]郑柳宁.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1-59

[2]乐虹,魏俊丽,向雪瓶,等.医患关系双方认知差异比较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15-17

[3]讴歌.医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4]张玉龙,陈晓阳.医患沟通中疾病认知模式的伦理审视[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2):93-94,116

[5]王锦帆,刘庭芳,王虹,等.江苏、宁夏两省六所医院医患沟通专题调查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305-309

[6]姜海婷,刘虹.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医患沟通行为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360-364

[7]李薇佳,王锦帆.南京市部分三级医院临床医师医患沟通状况与改进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3):75-77

[8]杨阳.中国与新西兰医患信任的内在影响因素[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3):39-41

近年来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究其关键原因,并非医疗水平或医疗效果不佳,而是医患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医生“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即是要求会沟通,它的重要性被放在了第一位[1]。医学生作为医院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从学校进入现实的医疗环境,需要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其相应的医患沟通能力也需进一步地加强和提升,才能適应我国现有的医疗环境。因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正被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所重视[2,3]。为此,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支持下,某高校于2010年编写了一套人文素质教育系列丛书,《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是其中一本,它的出版及教学应用,获得了较好的评价[4]。某高校于2011年下半年从2009级医学生开始开设医患沟通课程,并围绕此课程开展了系列教学活动。为验证其开设后的成效及可行性,本文对某高校实施该课程前后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于2013年5月调查了某高校300名2009级实习学生(大三上学期开设课程,实验组)及2008级300名实习学生(大三上学期未开设课程,对照组)。开设课程以《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为教材。

1.2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设有25道题,全部为客观选择题。重点调查医学生对教程的看法及学完后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的情况。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完问卷后由答题者独立完成。一周后完成问卷回收,实验组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97.3%;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294份,有效率98.0%。

1.3统学方法

运用Excel录入调查表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输入SPSS19.0软件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学生对教程的特点和应用评价

医学生在对教程特点的评价方面,大部分医学生认为教程的内容很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实用性较好,但建议教程语言形式应该更活波、应该包含最新知识与进展,建议增加评价体系更是达到94.5%。而对教程应用的评价方面,84.6%的学生对教程很感兴趣,66.1%的学生建议把教程设为专业课,62.7%认为教程的授课方式多样,对授课老师的满意度为77.1%,认为教程的考核方式单一达到81.5%,认为教程对改善自己沟通能力作用较大高达96.2%。

2.2影响医学生与患者关系的社会因素

实验组中影响医患关系的社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患方医疗费用压力大,其次是缺少良好的法律环境、患方维权意识增强,最小影响因素为患方对医学生不信任。对照组中,影响最大的也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患方医疗费用压力大,其次是缺少良好的法律环境、患方维权意识增强,最小影响因素为患方有过高医疗效果期望值。两组比较,实验组中患方对医学生不信任为15.1%,而对照组较高达21.8%,实验组明显降低。

2.3医学生学完教程后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的分析

3讨论

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但可以增加医患之间的满意度,还可以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处理能力。根据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可知,教程对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关于医患沟通策略的理论指导思想对于步入临床实践工作的医学生而言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它有效的实施不仅大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而且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巨大贡献,可在各个医学院校推广使用。

[1]DuBoisJM,BurkemperJ.EthicseducationinU.S.medicalschools:astudyofsyllabi[J].AcadMed,2002,77(5):432-437.

[2]LiuX,RohrerW,LuoA,etal.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skillstraininginmainlandChina:asystematicreviewoftheliterature[J].PatientEducCouns,2015,98(1):3-14.

[3]劉成玉,李云芳,王元松,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调查分析与培养措施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2,11(3):329-332.

[4]刘江华,贺军.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

[5]李小艳,陈国栋,欧阳瑶,等.患者及家属视角下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的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16-218.

[6]张磊,隋汝波.内科实习医生医患沟通经历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7B):87-89.

[7]Cannon-BowersJA,BowersC,ProcciK.Optimizinglearninginsurgicalsimulations:guidelinesfromthescienceoflearningandhumanperformance[J].SurgClinNorthAm,2010,90(3):583-603.

[8]韩睿,施伟丽,李彦林,等.医患沟通技能在临床医学生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5):140-143.

[9]陈国栋,匡睿,姚楠,等.PBL联合SP教学法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5):749-751.

[11]WershofSchwartzA,AbramsonJS,WojnowichI,etal.Evaluatingtheimpactofthehumanitiesinmedicaleducation[J].MtSinaiJMed,2009,76(4):372-380.

[12]刘江华,段世芳,韦兵,等.PBL教学法在跨临床多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22):151-152.

[13]RyanCA,WalsheN,GaffneyR,etal.Usingstandardizedpatientstoassesscommunicationskillsinmedicalandnursingstudents[J].BMCMedEduc,2010,10:24.

[14]田冬霞,林杰才,陈化.医学本科生对于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之探索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1):59-61.

[15]梁阔,王亚军,方育,等.临床教学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9):160-162.

[16]HausbergMC,HergertA,Kr?觟gerC,etal.Enhancingmedicalstudents′communicationskills:developmentandevaluationofanundergraduatetrainingprogram[J].BMCMedEduc,2012,12:16.

[18]陈国栋,李小艳,王艳,等.关于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708-710.

[19]MvanesJ,Wieringa-deWaardM,VisserMR.Differentialgrowthin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sskills[J].MedEduc,2013,47(7):691-700.

[20]李冰,崔丹.见习医学生医患沟通中切人点的选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l(3):421-423.

[21]樊效菊,韩睿,李彦林,等.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策略[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8):184-187.

摘要

目的评价和探究护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及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0例门诊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均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另选取同期门诊治疗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8%,患者满意度为96.45%,对照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为5.8%,患者满意度为81.2%,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门诊患者进行适当的护患沟通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关键词

护患沟通;医患关系;医疗纠纷;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门诊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本院门诊治疗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患者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35.8±12.7)岁。体重48~65kg,平均体重(59.3±1.9)kg.

1.2方法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试验组患者均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治疗,具体方法:①注重仪容仪表。保持自身的干净整洁,给患者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全面了解患者疾病治疗和兴趣爱好等,为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奠定坚实基础。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给予患者真诚、信心和爱。并有效的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②尊重患者。患者护理期间应该充分的尊重患者,尽量避免陌生、刺激的语言,例如编号和床位号等。也避免直呼患者的姓名,保证患者的隐私。③掌握沟通技巧。根据患者的疾病变化和心理特征,选取恰当的沟通技巧。整个沟通过程应以鼓励和安慰为主,给予患者适量的安抚。并结合治疗成功的案例进行讲解,引导患者保持乐观态度。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发生医疗纠纷4例(0.8%),患者满意度为96.45%,对照组患者发生医疗纠纷29例(5.8%),患者满意度为81.2%,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事件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新形势下医患矛盾更为严峻,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医患关系又是社会热点话题,信息传递影响难以控制[2].再加上在医疗队伍的建设中存在极少数不负责任的医护人员,导致网络暴力恶意的将医护人员行为进行放大,加剧医患纠纷冲突,危害社会和谐。普通人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和医疗信息相对不足,在诊疗过程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意识到医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断章取义,将舆论从一开始就被引向偏颇[3].同时部分媒体为吸引公众的眼球,恶意的描黑医疗工作人员来达到阅读量。而医疗工作人员因职业的责任感和神圣感,使得他们很少从正面回应这些事件,也不屑在网络上来表达自身的观念,进而处于被动和消极的地步。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发生医疗纠纷4例(0.8%),患者满意度为96.45%,对照组患者发生医疗纠纷29例(5.8%),患者满意度为81.2%,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事件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门诊患者进行适当的护患沟通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黎婷,刘秀梅.护患纠纷现状分析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11,11(7):477-479.

[2]朱开梅.医患沟通在防范和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作用.医学与社会,2010,23(10):54-56.

[3]刘继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中国医院管理,2006,26(3):15-18.

[4]肖佐才.构建和谐医院防范醫疗纠纷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39-143.

[5]陈秀英,何健,卢妤,等.门诊护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探讨.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5):537-538.

[6]李付华.加强医护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81-83.

[8]方秀琴.护患沟通艺术与构建融洽和谐医患关系的探索.护理研究,2006,20(28):2609-2610.

[9]周学芳.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管理论坛,2011,28(3):33-35.

[10]张宏梅,田丽红.护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浅析.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242-3243.

[11]李新华.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国乡村医药,2009,16(1):76-78.

[12]索巴.医疗机构现存的问题与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沟通.中医临床研究,2010,2(2):141-142.

[13]段中巧.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7):417-418.

[14]居兴云.沟通技巧在医护患关系中的应用与体会.天津护理,2010,18(6):349-350.

[15]李小萍,覃少珍.加强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3):108-110.

[16]刘小莉,贺宝燕.临床护理中的护患沟通.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66-267.

[17]李秀凤,张子芳.医患沟通在减少门诊医疗纠纷中的作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311.

1了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1.1服务态度问题

1.2医患沟通问题

有时由于病情、纠纷、经费等其他原因,患者来做检验时已带有较重负面情绪,或患者与医生并未进行较好的沟通。此时如果门诊检验人员继续忽略患者的沟通诉求将可能进一步导致医患沟通障碍的加重。

2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在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许多实习生没有在心理上完成由学生向临床医疗工作者角色的转变,依赖性强。遇到问题认为有带教教师解决,不能主动思考如何提高自身沟通技巧。许多情况下,患者对实习生常缺乏尊

及信任。这一方面与青年学生的心理期望

有较大差距,容易打消其为患者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害怕操作不规范或犯错,更无暇顾及医患沟通能力的训练。

2.2专业知识欠缺

许多实习生人际交往能力一般,而缺乏临床经验是客观事实,这就导致面对患者的疑问常常无法做出准确的回答,造成患者的不信任及自身的挫败感。长此以往容易滋生对于与患者沟通的畏难情绪,最终选择只完成基本的标本接收及检验工作而不愿与患者多交流。

2.3未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

检验医学专业实习生刚完成课程学习,还未正式走入社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应对经验,无所适从。

3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

3.1仔细倾听,耐心解释

3.2注重肢体语言

应具有强烈的爱伤意识,对待患者的诉说应注意力集中、表情和蔼并注重自身仪容。尊重患者隐私,不歧视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使患者消除自卑心理。

3.3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一、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近年来,医疗纠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调查显示,50.56%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够所引起的,而医疗技术水平低下造成的医疗纠纷仅占17.56%。[4]因此,加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使医生了解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解答疑惑,同时也使患者理性认识医疗活动,这样就可以加深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多注重医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使得医学生缺乏沟通技能,医学生引起的医疗纠纷从无到有,逐年递增。因此,对医学生加强医患沟通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是防范日后执业生涯中医疗纠纷发生的需要。

3.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通过采集病史可以获得病人的医疗信息,这对疾病的诊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病史的采集过程就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过程。医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才能获得正确、全面、可靠的病史。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医生同样依赖于有效的沟通,才能了解病人对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反应,有助于医生改进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将在日后的医疗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因此,医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医院实习期间就应该加强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努力学习各种医患沟通技巧,为日后提高医疗质量打下基础。

二、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主要举措

1.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欧美国家的医学院校很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通过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播医患沟通的知识与技能。[7]例如,美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开设了《医患沟通的艺术》、《与病人沟通》等课程。英国许多医学院校开设了《医生与病人相处的能力》、《医患沟通》、《如何告诉病人坏消息》等课程。而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尚未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仅少数试点高校开设了《医患沟通学》等课程,且存在课程性质大多数为选修课、课时数相对偏少等问题。[8]尚未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的医学院校,只是在《临床技能》、《临床导论》、《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中才涉及与医患沟通有关的内容,讲授内容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医学生进入医院以后与患者沟通的需要。因此,我国医学院校应该借鉴欧美国家成熟的教学经验,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并列为必修课程,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2.实习前教育。医学生在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之前,对医院的情况缺乏了解。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实习前教育,内容包括医疗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医患沟通技巧、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等等,使医学生认识到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式,增强医患沟通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4.提高临床教师的素质。临床教学实践证明,临床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指导医学生实习时,临床教师的敬业精神、与患者积极沟通的行为会自然而然地传输给学生,这对学生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建立起良好的医患沟通模式具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临床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建立:(1)建立临床教师资格审核制度,聘请教学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医患关系融洽的临床医师担任教师。(2)通过举办“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专题讲座,对现有临床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临床带教水平。(3)严格的教学评估。根据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副院长、科教科和教学督导组专家定期检查临床教师的教学质量,发现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另外,科教科定时召开医学生座谈会,由医学生对老师的带教进行评价,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带教老师,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存在问题的教师提出整改意见。

关键词:医患沟通;妇产科;实习医学生;重要性

在医院各个科室中,妇产科是一个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由于在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妇产科针对的人群为女性,涉及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和治疗,有其特殊性,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中,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在首位,占我国城镇医疗纠纷的17.2%~29.5%[1]。这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医疗纠纷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当引起的,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但要有坚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有很强的医患沟通能力,使医疗行为能够有效及时的实施,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进入妇产科实习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

2妇产科临床教学对实习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

目前国内实习的内容多为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实习单位简介等,而对实习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只进行笼统的培养,由于妇产科有其检查对象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即便对实习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培养,也是随意而为,并未形成一门课程,建立完整培养模式。

3医患沟通对于妇产科的意义远大于其他科室

妇产科涉及患者个人隐私,如婚前行为、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存在着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交谈和检查中,患者常常怀有害羞、惧怕心理,如果沟通不好,就会引起误会,发生医疗纠纷。所以要当好一名妇产科临床医生就必须掌握医患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达到与患者交流的有效目的,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促进医患关系的真正和谐。

因此,我们实习医学生应从入科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

4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

妇产科医学生在接诊每一位患者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患者很好的沟通,如采集病史,医生只有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才能换得全面、可靠的病史;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同样依赖医生和患者良好的沟通,才能了解治疗过程中患者对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反应,以及后期的治疗效果,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将在医疗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提高医疗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2]。因此,妇产科医学生在学校和医院实习期间就应加强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努力学习各种医患沟通技巧,为以后提高医疗质量打下基础。

5应加强实习医学生人文精神与法制素养的培养

5.1首先培养医学生树立医学人文精神——以患者为中心。教育学生要把患者作为完整社会中的人来对待,不能单纯为了治病而治病,应培养医学生树立医有大德,大德有大爱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医学生要有真诚的同情心,用高尚的医德情感,设身处地关心和体贴患者,待患者如亲人,从自身原因减少医患矛盾的隐患[3]。

5.2加强对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医疗工作作风和崇高的医德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意医德医风的养成,成为精干专业、诚于品德、名副其实的德医双馨的医学生。

5.3应加强实习医学生的法制教育懂法是一名合格医生的必须要求,患者有知情权、隐私权和选择权,而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和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的义务,由于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不能及时告知患者关于分娩方式、病情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对于疾病史、婚育史等隐私权缺乏应有的保护,极易引起医患纠纷。

6运用沟通技巧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6.1主动倾听倾听,是医患沟通的最基础和最有效的原则和技巧[4]。只有医者对患者由衷的关心,认真倾听他人的语言,才能了解对方,从而选择合适的沟通途径和解决方案。通过倾听患者说话,患者会在心理上得到的极大满足与温暖感,逐渐对医生产生信任感并开始接纳医生和配合治疗。

6.2语言沟通技巧医学生在沟通过程中,应多用生活化的口语,少用术语,不用简称,让患者真正理解医者所传达的信息,并帮助患者做出合适的选择[5]。实习医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称呼患者需要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医患沟通要求语言表達清楚、准确、简洁、条理清楚,避免措辞不当、思绪混乱、重点不突出等情况;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6.3非语言沟通技巧医患沟通过程中有大量信号通过非语言手段传递,这些信号包括肢体动作语言、言语因素和空间物体信息。妇产科接触的对象为女性患者,对这些信息的捕捉更为敏感,所以,尤其要注意非语言信息的表达,如注意面部表情,保持目光接触,说话语调保持温柔,把握适当人际距离等等,给患者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医生也要注意捕捉患者的非语言信号,比如患者的焦虑或疼痛,表达适当的关系[6]。

总之,医患沟通能力是实习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它的提高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医院、实习医学生自身等多方的努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和提高。掌握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处理好日渐增多的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1]刘健.妇产科教学如何应对新的医疗环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伦版,2008,29(4):61-62.

[2]钟随平.沈玉洁.加强医患沟通教育,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J].现代医药卫生,2006,2(12):1913-1914.

[3]王娟,聂秀,杨黎,等.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现代医学,2010,37(1):73.

[4]饶光雄,唐承红.浅谈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4):362-363.

[5]谢保群.论医患沟通中医生的语言沟通技能[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32-34.

[6]雏传军.非语言沟通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及技巧[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9):28-29.

在高职教育中,学校不但要对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的培养加强重视,还要加大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力度,才能更好地提高医学生的综合技能。因此,对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促进高职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作用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人们的民主意识、服务需要等都在提高,因此,对医疗方面的服务要求也更高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不断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进一步提高。所以,在降低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率上,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沟通引起的各种误会,最终保障医院、患者的权益。同时,在医生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他们渴望得到患者的认可、支持、信赖和理解,因此,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不但能深入了解患者的想法、困难等,还能提高各种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对于增强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也有着重要影响。

二、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重视临床方面的实践学习

(二)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三)加强人文知识的教育

在培养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过程中,人文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但可以提高医学生对构建和谐医患的认识、重视,还能从心灵上提升他们对患者的理解,从而提高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当前,人文知识涉及的内容有:第一,信息沟通;第二,观念沟通;第三,患者接待;第四,医患沟通障碍;第五,情感沟通;等等。所以,在疾病治疗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加强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练习,让他们学会使用亲切的语气询问患者、温暖的话语安抚患者家属等,才能真正得到患者的信赖和认可。与此同时,注重考核体系的完善,通过不同方式检验医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自我评定方式、标准化评定方式和患者评定方式等,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更严格的要求自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临床医学课程中,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培养,是医院不断发展的重要需求,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着极大作用。因此,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从患者的角度考虑各种问题,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才能真正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1]张媛媛,王晶桐,叶丽娜,刘玉兰.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2):1~2.

[2]杨亚楠,邵红英,朱玉珍.如何培养与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J].中国卫生产业,2014(20):46~47.

[3]王磊,刘倩,曹晓燕.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8):46~47.

1沟通及有效沟通

沟通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包括思想观念、价值情感等多个方面。如果交流的信息能够被沟通双方理解和接受,那么这种沟通就是有效沟通。

医患关系是一种“性命相托”的特殊关系,因患者对医学专业知识的缺乏,沟通中医方就成了沟通的主体。医患纠纷,大多存在着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到位、不全面,效果不佳。即沟了未通,未能达到被理解,认同和接受。

如手术知情同意书,医务人员可能存在着对患者简单介绍,草草了事,让患者认为是常规手术签字,结果出现了并发症或疾病转轨而发生纠纷。

2有效医患沟通的主体及意义

(1)因医患之间对医学知识认识的差异性,导致医患沟通中,医务人员占主导地位,即成为沟通的主体。

(2)有效医患沟通能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信任,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接诊中的病史采集工作,医生除仔细耐心地听取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描述外,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诚和谒的态度告知患者如何配合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及检查的目的等,达到有效沟通,并从患者对疾病的描述过程中,捕捉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发现可疑信息或可能性,以便详细全面的考虑病情,以免误诊或漏诊,尽可能排除以后纠纷的隐患,同时,为接下来的辅助检查及明确诊断奠定基础,也为加深医患理解、信任,减少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铺垫。

(3)有效沟通有利于医院又好又快地发展:现阶段,病人不仅可以选择医生提供的治疗方案,而且可以自由地选择医院或医务人员。因此,医院要发展就必需努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良好的声誉。吸引更多的就医者。通过与首诊患者的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医院良好的服务态度、高超的诊疗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从而在患者和社会中建立起良好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就医者。

(4)医患的有效沟通是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医学科学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医学科学的发展,有赖于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同时也非常需要广大患者的支持和配合。

3有效沟通的技巧

3.1和谒可亲的态度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态度是每个人心灵的表白,易受个人感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谒可亲态度体现了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做到真诚面对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同情患者的疾苦,使患者感受到接诊医生对自己疾病的关心、重视和认真负责精神,为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拟定治疗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有效沟通应把握的原则

4.1合理合法原则医患关系是也一种法律关系。在与患者沟通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恪守医疗道德。厘清患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合法问题,设法帮助解决,违法违规的事情要耐心地向患者讲明,并取得理解。

4.2真心实意原则医患双方是平等的,沟通中抱着真诚的态度,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竭尽全力地为患者解除病痛,使病人放心,愿意推心置腹的沟通,使之配合治疗,达到有效沟通。

4.3换位思考原则不管何时何地能够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站在病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难题自可迎刃而解,沟通更是水到渠成。

总之,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在诊疗工作十分重要,作为医务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善于用真诚去感动对方,用渊博的医学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化解医患交流中的矛盾。为密切医患关系,加深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信任,构建和谐社会,赢得良好声誉推动、助力。

[1]孙海涛.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1):105-106.

[2]顾文英,孙斌,童莹.制度化的医患沟通会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卫生资源,2009,12(2):77-78.

[3]于恩彦,祝世法.浅谈医患沟通[J].中华医院管理,2008,24(10):683-684.

[4]支凯林,金月红.浅谈加强医患沟通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J].人民军医,2009,52(1):11.

一、规范操作流程,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

二、以良好的心态应对病患心理变化

三、结语

总体来说,临床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而且还需要具有医患沟通能力,这对其临床工作的展开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帮助其与患者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促使临床中医患关系得以缓和,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本文中从两个层面具体论述了强化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改善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优化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1]刘瑞宇,吴剑彬,党晓谦,王坤正,柏传毅.浅谈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04):602-603+615.

[2]梁嵘,胡晓桦,李永强,刘志辉.临床医学实践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索[J].华夏医学,2013,26(06):1145-1147.

[3]李春艳,段志军,王莺燕,孟华,卢书明,刘丽娜,王英德,杜建玲.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02):240-241.

[4]高苹,吴小燕,夏冰,雷红,张颖,陈慧芳.加强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1):32-33.

[5]杜舟,黄萍.关于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03):58-59.

THE END
1.python毕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康复医疗问诊服务平台程序+论文问卷调查法:针对患者、医生等相关用户群体设计问卷,调查他们对于康复医疗问诊服务平台的需求、期望以及使用习惯等。例如,了解患者在康复医疗过程中对在线问诊功能的具体需求,医生对平台操作流程的意见等,为平台功能设计提供实际依据。 案例研究法:选取一些国内外已有的类似医疗服务平台作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成功之处和https://blog.csdn.net/sheji305/article/details/144422860
2.“线上问药”小程序问&答当你日常用药有疑问时,可以进入“线上问药”小程序,在线预约,1v1免费咨询三甲医院药师。 张立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临床药学室 主管药师 小程序值班时间:周一8:00—12:00、14:30—17:30 问:乳腺癌患者术后,同时在吃内分泌的药物(依西美坦等),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https://fjwsb.fjdaily.com/pc/con/202412/12/content_417313.html
3.武宁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开通线上“满意度调查”功能为贯彻落实“两改善两提升”就医举措,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完善医疗服务模式,武宁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特在医院微信小程序设置了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功能专栏,通过积极收集广大患者朋友对医院服务的真实反馈,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https://jj.jxnews.com.cn/system/2024/12/17/020732240.shtml
4.博罗县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系统升级改造采购项目市场调研我院拟对博罗县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系统升级改造采购项目市场调研(询价)公告,现进行市场/需求调研,请有意向的公司按以下要求提交资料。本次仅为“互联网+医院”系统升级改造采购项目市场调研(询价)公告的市场调研(询价),信息部将对市场调研情况提交院内审计,并按采购流程完成院内或政府采购招标工作。 http://www.boluo.gov.cn/xzygdw/xrmyy/cgzb/content/post_5420561.html
5.名医在线问答革新医疗咨询方式,助力降中国行动经济4、优化医患关系:名医在线问答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名医在线问答对健康中国建设的积极影响 名医在线问答作为互联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康中国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提升公众健康素养:通过在线问答,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健康生活的认识。 http://app.huayiii.com/post/15290.html
6.计算机毕业设计Python知识图谱大模型医疗问答系统膳食推荐系统计算机毕业设计Python知识图谱大模型医疗问答系统 膳食推荐系统 开题报告 题目:Python+知识图谱大模型AI医疗问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医疗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生工作负担沉重、患者就医体验不佳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应对这些挑战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87581222245090&wfr=spider&for=pc
7.互联网医院医生服务调研问卷本问卷旨在优化互联网医院平台服务体验,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参与。 1. 您的姓名 2. 您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哪些服务? 更专业的在线图文、语音、视频复诊为无法到院的患者解决药品配送问题诊后康复、用药、注意事项等在线指导疾病及疾病预防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消息推送诊后管理、智能随访其他:https://www.wjx.cn/xz/174787770.aspx
8.关于诚信问题的调查问卷(通用14篇)关键词:互联网医疗,亲自诊查,医疗风险分担,互联网诊疗 为了解卫生行政人员、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等不同人群对我国互联网医疗相关问题的认识,课题组设计调查问卷,并根据医院地理位置的分布,在北京、上海、福州、宝鸡、长沙、沈阳、威海等地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12otqfx.html
9.卫生降工作总结总调查人数100人,问卷100份,问卷时间年末进行,问卷如下: 1、居民患病后常去的医疗机构是40%人在村卫生室,40%在在乡镇卫生院,20人在县以上。 2、对本地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印象是,75%以上人满意。 3、对医务人员诊疗、收费,80%以上人认为合理。 4、对卫生宣传活动85%以上人满意。 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zongjie/149896.html
10.来宾市人民医院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建设服务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我院拟对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建设服务项目进行院内市场调查,欢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资质合格、产品参数达到项目建设需求标准的厂商参加。现将项目相关事项信息公告如下: 一、询价编号:LBSRMYYXX-20230717 二、询价项目需求文件:详见附件 https://www.lbsrmyy.com/sys-nd/997.html
11.社区卫生服务调研报告(通用10篇)1.问卷的设计与修改; 2.组织人员的分组安排,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调研报告的撰写与总结。 (五)调研的工具和相关数据获得的途径 本次调查在调查前期通过互联网、报刊、图书馆借阅书籍等方式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收集、分析、整理,获得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资料。问卷回收后对问卷数据进行输入分析https://www.oh100.com/a/202301/5980688.html
12.调查需要学习声乐的大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现状和对互联网+嗓音诊疗项目的您好,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与此次调查问卷! 请问你是什么专业的学生? 音乐教育 歌唱表演 其他专业,但需要声乐学习 你有没有在上声乐课时听不明白老师的讲解? 经常 偶尔 从不 你了解歌唱生理结构吗? 了解 听说过,了解一点点 听说过,但不了解 没听说过 你了解嗓音的声学分析吗? https://www.wenjuan.com/m/slp/qi6reaw/
13.医院住院部工作总结(通用12篇)建立了完善的患者住院期间管理制度,对患者的日常诊疗、护理、饮食、康复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医护人员每日定时查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详细告知患者病情、治疗进展以及注意事项,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 https://www.ruiwen.com/zongjie/7759769.html
14.壹生资讯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于2022年编写的《血友病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项目组自行设计并经血友病领域专家讨论形成《中国血友病患者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于2023年10-12月依托全国省市血友病诊疗中心招募患者、开展调查。问卷分为成年患者问卷和未成年患者照护者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血友病患者社会人口学情况、基本健康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f35c9f13-1453-4b21-be48-df9e75e238b0
15.中国卫生产业杂志2016年19期结论通过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不足,服药依从性不高,应该加大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关键词: 高血压 患者 依从性 知识知晓率 浅析新一轮医改下的金融创新--医药全流程电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 作者:江菲;胥翔;杨学伟;王圣清;施春卉 在医药体质改革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深入到各行各业。该https://www.360qikan.com/zgwscy/201619/
16.2022年山东省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专业类别考试模块按照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及《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意见》(鲁教学字〔2019〕7号)要求,现将我省2022年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38个专业类别的考试模块公布,请结合实际抓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http://m.zk985.com/nd.jsp?id=2474
17.疾控工作动态周报(2023年第47期)针对小儿发热就诊高频事项,杭州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推出儿科发热专题,开设发热门诊、儿科诊疗的专项咨询和复诊通道,在线开具处方,药品配送到家,看病“由线下转到线上”,满足发热患者居家看病就医需要。目前,杭州全部市属医院和17家区县(市)医院、112家基层医疗机构已接入平台,2190多名医护人员提供线上问诊复诊服务https://www.yascdc.com/Article/View?id=13242
18.互联网项目创业计划书(模板11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进行网上充值的一般是在校学生和上班一族。 1、在校学生。因为在校经常接触电脑,尤其是大学还是大学生基本人手一台电脑,并且对网购很容易接受,他们上网时间很充足,甚至可以说大学生已经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性。 3/11页 互联网项目创业计划书篇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2538640/
19.基于医生视角的在线医疗咨询调查研究“互联网+健康”的出现,对患者的求医问药固然是一种非常便捷实用的新工具,而其对于医生群体的影响力亦不可忽视。本研究旨在了解医生在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平台上的工作情况,分析该服务可能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电子问卷制作平台“问卷星”网站上制作电子问卷后https://m.renrendoc.com/paper/14301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