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症状无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

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是一个86kD的酶二聚体,其作用是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反应形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这一反应对细胞能量产生和代谢至关重要。

CK包含3个亚型,分别为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CK-MB(存在于心肌)和CK-BB(存在于脑组织)。

血清CK检测值是这3个亚型的总水平。

血清CK水平升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通过对CK3种亚型进行分解检测,可以大致确定导致血清CK升高的原因。

轻微症状/无症状高CK血症(paucisymptomaticorasymptomatichyperCKemia)是指无特异症状和体征的血清CK水平升高。

神经科医生经常会被要求对此进行鉴别诊断,多数情况下这是一项高难度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排除非肌病性的高CK血症后,轻微症状的高CK血症的定义为高CK

血症,缺少任何客观的肌肉疾病体征(如肌无力、肌萎缩、肌肥大或肌强直),但存在非特异的、模糊的神经肌肉症状(如肌痛、过度疲劳、运动不耐受、痉挛和僵硬)。

无症状的高CK血症系指无任何神经肌肉症状或体征的高CK血症。轻微症状/无症状高CK血症患者是一个异质性的群体,包含正常个体、亚临床肌病患者和特发性高CK血症患者。

特发性高CK血症最早由ROWLAND等提出,定义为持续性高CK血症,但采用当前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无法发现临床、神经生理或组织病理的神经肌肉疾病的证据。

此后,有研究者对诊断标准进行修订,增加了包括甲状腺功能正常、无神经肌病家族史、无升高CK药物使用史、无肌内注射史,且排除抗肌萎缩蛋白病携带者。

有研究证据表明,特发性高CK血症至少部分是家族性的,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样分布。一项大样本的研究提示,特发性高CK血症发生率约为0.71%。

1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高CK血症

血清CK值升高可以出现在无原发肌肉疾病的个体。当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时,肌肉可被继发性累及。

例如,在肌萎缩侧索硬化、遗传性脊肌萎缩症III/IV型、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球脊肌萎缩以及一些周围神经病中可以出现高CK血症。

鉴于有临床病史及相应的体征,因此易于诊断。

2无原发性神经肌肉疾病的高CK血症

血清CK值升高可以出现在无原发性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中(表2)。指南推荐了一个针对轻微症状/无症状高CK血症患者在无法对其高CK血症作出医学解释时进行诊断的流程,旨在筛选出需要接受肌肉活检的患者(图1)。

肌肉活检的诊断效率

病因明确的肌病患者仅表现为孤立的高CK血症的情况极少。

表3列出了已发表的文献所记载的表现为孤立的轻微症状/无症状高CK血症的肌源性疾病。

指南对筛选出的回顾性研究进行了轻微症状/无症状高CK血症患者病因的分析。这些研究排除了非神经肌肉疾病以及有神经肌肉疾病家族史的高CK血症患者。

指南认为,回顾性研究的证据级别虽不如前瞻性研究,但可能代表了真实世界的实际情况。

这些研究的结果显示,8%-63%的患者可以通过肌肉活检明确诊断或提出可能的诊断;

肌肉活检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占8%-55%;

肌肉活检发现非特异性肌病样改变但不能据此作出明确诊断的占16%-83%。

指南认为,各项研究最终确诊数据的差异可能源于患者年龄、血清CK值升高水平和肌肉活检检测指标的差异。

因此,指南对其中3项较大规模的研究的数据进行合并分析,以缩小确诊患者的比例范围。这些研究的入组患者人数均超过100例,且开展了全面的检测,除肌肉常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测以外,还包括免疫组织化学、呼吸链和糖酵解酶检测。

在这3项研究纳入的共323例患者中,确诊92例(28%),显示异常的非特异性肌病活检结果的有138例(43%),肌肉活检结果正常的有93例(29%)。

对所有这些研究中确诊的121例患者的具体肌病种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最常见的是代谢性肌病(42%)和亚临床肌营养不良(21%)。

推测前者可能是因为肌病本身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后者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患者的确诊年龄是在20岁之前,而此时处于尚未出现典型临床表现的前期阶段。

指南认为,尽管只有极少部分的经确诊的肌病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但是准确地诊断出尚缺乏治疗方法的肌病后,仍可以通过开展预后讨论、潜在并发症(可以被治疗的并发症,如心肌病和呼吸肌累及等)的预防和治疗以及遗传咨询等使患者及其家庭获益。

第一,血清CK值的升高水平。FERNANDEZ等发现,血清CK值超过ULN的10倍,可以显著提高肌肉活检获得确诊线索的可能性。PRELLE等认为,血清CK值超过ULN的5倍且年龄小于24岁,肌肉活检确诊的可能性增加。

据此,指南认为血清CK值超过正常值3倍时应进行肌肉活检。2013年挪威的一项研究为这一推荐值提供了证据。

该研究对120例高CK血症患者进行了随访,发现97%的血清CK值低于正常值3倍的个体的随访结果正常,而≥血清CK正常值3倍的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被陆续发现了引起血清CK值升高的原因,包括肌病1例、酗酒2例以及感觉运动神经病1例,由此认为采用≥血清CK正常值3倍作为针对性肌肉活检的启动点并不会降低敏感度。

THE END
1.ChinaKidneyDiseaseNetwork(CKChina Kidney Disease Network (CK-NET) 2016 Annual Data Report 中国肾脏病网络(CK-NET)2016年度数据报告 相关领域指南 文档 中国 肾脏疾病 腹膜透析 医学 临床实习 最佳实践 透析 血液透析 重症监护医学 业务 家庭医学 内科学 病理 政治学 计算机科学 程序设计语言 法学 https://www.ablesci.com/assist/detail?id=G8E9rE
2.2024年医药行业膜性肾病专题:200万人以上大病种,未被满足需求庞大CKD 合并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的发 病率高、致死率高,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CKD 所致伤残负担亦日 益加重。根据 2015 年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统计数据,我国 CKD 透析患者 发病率为 122.19 人/百万人。ESRD 患者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快速增加,45-64 岁死亡 率 31.57 人/千人年,65 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3441956c4c22ebb65c2f3934e.html
3.《中国肾脏疾财学报告(第2版)》出版2021年5月,《中国肾脏疾病科学报告(第2版)》在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隆重出版问世。本书是全国性肾脏疾病大数据分析报告的第二版,主要依托“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的多中心合作平台和数据资源,由国内顶尖的肾脏疾病领域临床专家、公共卫生专家、数据科学家和统计学家共同编写。 https://bynews.bjmu.edu.cn/zhxw/2021/458b42cf117041918e6b7949bf8a87c0.htm
4.长城证券56、根据2015年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统200万人以上大病种计数据,在我国CKD患者中,有27%的患者是糖尿病肾病、208%是高血压肾病、156%是梗阻性肾病、151%是肾小球肾炎。 57、图未被满足需求庞大表6:我国慢性肾病病因构成资料来源: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注:数据统计于2015年肾小球疾病http://huiyunyan.com/doc-baa36b726d87deea66b52bee36bbebc7.html
5.医师报近日,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发布第二份中国肾脏病年度数据报告(Kidney International.2019,3:501),该报告基于2015年监测的全国住院患者数据,全面描述了中国肾脏疾病的流行特征与疾病负担。2014年,CK-NET开始系统监测我国慢性肾脏病数据,并于2017年在AJKD期刊发布了第一份报告,与第一份报告相比,本次报告内容更https://www.mdweekly.com.cn/index/article/detail?id=23811
6.肾脏病领域的公共数据库dxy_8l20itv 麻醉学其他学科医学生 你好,请问CK-NET是可以获取的吗?需要怎样申请呢?2023-09-03IP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8366623
7.CK创新成果 |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人群数量日益庞大。据估计有6.98亿CKD患者,其中1/3在我国和印度,我国CKD患… 学术前沿 | CK-NET团队赴宁波市鄞州区… 7月19日,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教授赵明辉,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 https://www.chinakidney.net/index.php/news.html
8.慢性肾脏病“非一日之寒”,肾友们需多条战线共同防治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达1.2亿[2] ,患病率高达10.8%[3],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慢性肾脏病人群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之势[4]。据相关研究预测,到2032年,中国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将达到14%,其中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将增至7000万,透析患者将超过190万[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89842
9.中国中药杂志为了探究传统治肾中药黄蜀葵花的提取物——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Abelmoschus manihot,TFA)在体内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足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作用和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其科学内涵,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http://zgzy.mob.cnki.net/WKE3/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3&st=10
10.超全!我国肾脏病流行病学大盘点,各种病因一网打尽丨CSN2019由北大医院肾内科发起,北京大学肾脏病系和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联合共建的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是我国涵盖了超过千万人群的若干大型数据库,包括国家监管性数据、公共卫生信息平台数据、医保数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等,代表着肾脏病大数据未来。 2019年,Kidney International 增刊发表了CK-NET2015年度数据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6d3a1e97545c
11.学术交流学术研讨,科技融合丨北大医院数智医学创新研究中心此外,在会议间歇还召开了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会(扩大)会议,该会议由专委会副秘书长、北大医院数智医学创新研究中心杨超副主任主持并做工作汇报。 赵明辉教授围绕我国慢性肾脏病的负担与对策进行了精彩演讲 数智医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路霞教授介绍了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的建设进展以及https://www.pkufh.com/Html/News/Articles/57475.html
12.和hif变革与希望:HIF与CKD贫血的“相遇之道”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本届会议上关于CKD贫血的相关内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围绕新一代肾性贫血治疗药物——罗沙司他的临床新数据。 1 从美国肾脏病学会(ASN)看罗沙司他在CKD贫血管理中的地位 在本届CSN的会议上,陈崴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一些今年10月在ASN年会上发表的主要来自欧美、基于非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257799/article/details/1126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