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受到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的影响,小额贷款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7628.65亿元,同比下降16.04%。从各省市贷款余额来看,排前五的分别是重庆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与山东省,贷款余额分别为1171.57亿元、1080.32亿元、745.01亿元、480.77亿元与401.3亿元。
一、定义及分类
小额贷款是指主要向中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以增加此类群体的收入或就业机会的金融活动。小额贷款可从多个角度划分类别,常见划分有按贷款期限划分、按贷款属性划分、按贷款用途划分。按贷款期限的不同可分短期贷款、中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按贷款属性的不同可分为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按贷款功能可分为个人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此外,小额贷款还可从贷款利率、贷款渠道、贷款主体等角度划分。
二、行业政策
三、行业历程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相对起步较晚,在我国尚属新兴行业,主要业务为向包括个体工商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中小微型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它是民间金融向正规金融过渡的一种形式,一方面它能够有力地支持“三农”,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它帮助化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从我国在1993年正式引入小额贷款以来,经历了引进试点、高速发展与调整三个阶段。
四、行业壁垒
1、政策性壁垒
小额贷款公司属于特许经营行业,其设立和运营主要依据《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及各省金融办作出的政策性规定。各省级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进行行政许可审批。作为特许经营行业,小贷公司在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和人员变更、经营范围、经营区域等方面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或审批。这些政策限制和监管成为进入小贷行业的壁垒。
2、资金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小额贷款行业产业链的上游参与者是资金的提供方,包括企业股东和金融机构等但受政策限制,小额贷款的资金的获取方式有限,主要为股东缴纳资本金和捐赠资金,银行等机构的融入资金等。产业链中游的主体是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低风险、高利息的特点吸引了众多资金实力雄厚的上市企业、知名企业进入行业之中。产业链下游是小贷公司的客户,包括小微企业、中型企业、农户、个人等。
小额贷款行业产业链企业股东金融机构上游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海宁宏达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姑苏区鑫鑫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中游企业农户个人下游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浙江海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海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业分类归属于金融业中的其他非货币银行服务行业,主营抵(质)押、保证方式的贷款业务。商业模式为公司将自有资金、银行融入资金、股东定向借款资金向农户、个体工商户、城乡居民、小微企业等客户发放贷款,并收取相应的利息。除部分弱势群体贷款业务外,公司不进行无担保的信用贷款业务。据统计,截至2023年海博小贷营业收入为1.74亿元,同比增长15.87%,其中利息收入为1.6亿元,同比增长18.43%。
(2)海宁宏达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六、行业现状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互联网快速普及,技术持续进步
随着中国互联网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中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国互联网的用户规模从2014年的6.5亿人增长到2023年的10.92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93%,互联网渗透率从2014年的47.9%增长到2023年的77.5%。互联网的普及为小贷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潜在客户,小贷公司也通过互联网扩大覆盖范围,小额贷款行业的渗透率得以不断上升。
(2)填补传统金融服务不足
小额贷款在引进国内之初,便是用于解决小微企业、农户融资困难的问题,尽管小额贷款行业发展到现在,其服务对象已不局限于小微企业、农户,但小微企业、农户一直是小贷公司主要的客户类型。小微企业、农户往往难以从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中获取贷款,小贷公司的出现有效的填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
(3)居民消费意愿提升,贷款需求上升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对消费的依赖越来越重。政府也在不断鼓励居民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作为满足个人客户经营、消费借贷的重要渠道,中国小额贷款行业得以发展迅速,如今小贷公司数量为5500家。小贷公司既能满足中国居民的基本借贷需求,也能进一步满足消费升级下的居民消费的借贷需求。
(4)传统金融格局给小额贷款公司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2、不利因素
(1)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界定不清晰
(3)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的财税负担较重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界定不清晰,其目前非金融的身份造成其很少享受金融业的优惠政策,一方面缺少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从而影响了社会资本的增资扩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小贷公司所获政府财政补贴的支持力度有限,目前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可以享受其贷款余额的2%的财政补助,但小额贷款公司被定性为经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企业,不在享受补助之列。
(4)小额贷款公司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
八、竞争格局
九、行业趋势
自2018年3月末以来,中国小额贷款行业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在互联网线上消费金融产品的盛行、头部小贷公司的整合、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清理整顿以及居民降杠杆的共同作用下,许多经营正常的小贷机构或主动或被动地关停。2024年9月底,中国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为5385家,同比下降3.91%。
据统计,2022年我国小额贷款行业实收资本为7634.05亿元,贷款余额为9085.85亿元。2023年6月底国内贷款余额下降至8270.21亿元,上半年减少8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