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心理咨询师二级备考章节知识点:第五章感知障碍

1、感觉过敏又称感觉增强,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多见于神经症和更年期综合症及脑外伤恢复期。

2、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感觉缺失)。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感觉缺失见于癔症,称转换症状,如失明、失聪

3、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等,可继发疑病观念

知觉障碍

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黯淡、恐惧、紧张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纠正。多见的为错听和错视,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2、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临床上常与妄想合并存在,根据不同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

幻觉的种类

(1)幻听:

(2)幻视

(3)幻嗅

(4)幻味

(5)幻触

(6)内脏幻觉,

真性幻觉:幻觉形象鲜明,同外界客观事物一样,存在于外部空间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如患者叙述可以不用眼睛看到头脑里有一个人像

B.按幻觉产生条件分:

1.机能性幻觉: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的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如机能性幻听,多见于S和心因性精神病

2.思维鸣响: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心因性幻觉: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内容多与心理因素有关

(三)感知综合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

视物变形症:患者感到周围人或事物在大小、形状、体积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分为视物显大症和视物显小症

非真实感:患者对周围事物和环境感到发生了变化,变得不真实,如隔了一层帷幔,像是一个舞台布景,房屋、树木是纸板作的,毫无生气,周围人像没有生命的木偶,患者有自知力,见于抑郁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

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又称为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生动丰富。多见于躁狂症。

2、思维迟缓,指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联想困难。多见于抑郁症。

3、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思维破裂,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6、思维不连贯,严重的思维破裂,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而有意识障碍时。

7、思维中断。患者在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的情况下,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考时出现不属于自己的联想,不受自己意识支配,称为思维插入;如果感到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力量夺走了,称为思维被夺。两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9、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思想不属于自己,不受意识支配,一种被强行塞入的感觉。患者体验到脑子中强制性涌现大量毫无现实意义的联想,称为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0、病理性赘述,谈话时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而且觉得必不可少,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见于精神分裂症。

12、语词新作,指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转换,患者自创一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并赋予特殊的意义

13、逻辑倒错性思维,特点是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题也无根据,不可理解

思维内容障碍

1、妄想: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1、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2、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

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两大类。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1.关系妄想

2.被害妄想

3.特殊意义妄想

4.物理影响妄想

5.夸大妄想

6.自罪妄想(罪恶妄想)

7.疑病妄想

8.嫉妒妄想

9.钟情妄想

10.内心被揭露感

11.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思维内容障碍2

2、强迫观念:称强迫思维,指在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性怀疑,经常伴有强迫动作,见于强迫症,不同于强制性思维

3、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根据,但这种观念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它心理活动,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而没有逻辑性障碍,如狂热的迷信观念,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注意障碍

1、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

2、注意狭窄:指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它事物,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或有意识障碍、智能障碍的患者

3、注意增强:可见于神经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更年期抑郁症等,如有妄想观念的患者,对环境保持高度的警惕,过分注意别人一举一动;有疑病观念的患者指向身体的各种细微变化的注意增强

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对病前不能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见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

2、记忆减退,记忆三个过程普遍减弱,近记忆、远记忆、即刻记忆减弱,

3、遗忘

5、虚构: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其叙述的内容常常变化,且容易受暗示的影响,见于各种痴呆。

智能障碍及自知力障碍

1、精神发育迟滞: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大脑的发育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停留在一定阶段

2、痴呆:一种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但无意识障碍,分全面痴呆和部分痴呆

三、自知力障碍

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自愿就诊;重型精神病患者很早期丧失自知力,不承认有精神疾病,拒绝治疗

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及自知力的恢复程度作为病情轻重和疾病好转的重要指标

自知力缺乏是重型精神疾病特有的表现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1、情感高涨:情感活动明显增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自我感觉良好,有与环境不符合的过分愉快、欢乐。表现可理解,带有感染性的情感高涨,见于躁狂症;表现不易理解、自得其乐的情感高涨称为欣快症,多见于脑器质性或醉酒状态

2、情感低落:表情忧愁、心境苦闷,觉得自己前途灰暗,严重时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观念及行为,常伴有思维迟缓、动作减少以及生理功能的抑制,最常见于抑郁症

3、焦虑: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致措手顿足,似有大祸临头感,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见于焦虑症、恐惧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

4、恐惧: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表现为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抖。恐惧常导致回避,常见于恐惧症、儿童情绪障碍等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1、情感迟钝: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正常情感反应量减少,但还没有达到完全丧失的程度。

2、情感淡漠: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见于慢性或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3、情感倒错:指情感表现与内心体验或处境不相协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1、情感脆弱:常因小事伤心或兴奋,无法克制

3、强制性哭笑:不明原因、无法控制的哭笑,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4、欣快:痴呆基础上的情感高涨。

意志行为障碍1

一、意志增强:意志活动的增多。

躁狂状态情感高涨时,患者终日不知疲倦地忙忙碌碌,但常常是“虎头蛇尾”,做事有如始无终;

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受被害妄想的支配,不断地调查了解,寻找“证据”到处控告。

意志行为障碍2

二、意志缺乏

表现为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卫生极差。严重时甚至连摄食及性的本能都丧失。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痴呆患者。

意志行为障碍3

三、意志减退:指意志活动的减少。

1.抑郁状态患者

2.意志减退可见上文所述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

意志行为障碍4

四、精神运动性兴奋

常区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动作和行为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和环境协调一致。患者的动作和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动作杂乱无章,动机和目的性不明确,使人难以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或紧张型,也可见于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

THE END
1.为了治好自己的精神病,有多少人在考心理咨询师也不能怪年轻人为赋新词强说愁。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刊载,2020年全球新增5300万例重度抑郁症病例和7600万例焦虑症病例;《经济观察报》则在今年5月报道过,上海封城一个多月后,心理热线来电咨询数量激增。 有人久病成医,有人嗅到商机。在各路平台的小广告中、在豆瓣小红书的分享中,兼职心理咨询师似乎成了当代青https://36kr.com/p/1861255914706816
2.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宇宙探索编辑部》心理咨询师看电影(宇宙以理性的逻辑理解感觉很荒诞;以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视角,结合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体验,关注人的内心动力,一切又变得可以理解。一、精神疾病VS心理动力从生理-精神病学的理解,《宇宙探索编辑部》展现了很多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唐老师,把接受不了电视信号的旧电视机当成科研仪器,坚信电视屏幕上的雪花点,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晖,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125015/
3.2006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试题A.偏执性精神病 B.强迫症 C.抑郁症 D.精神分裂症 多选:6.为明确诊断还应收集的资料包括( )。 A.求助者的家族史 B.求助者的疾病史 C.求助者既往心理咨询史 D.求助者的人际关系情况 多选:7.该求助者的意志行为障碍包括( )。 A.意志减退 B.意志增强 C.强迫动作 D.强迫意向 多选:8.本案例的诊断依据https://m.51test.net/show/2531712/
4.重性精神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为了避免误诊,心理咨询师应该【题目】重性精神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 为了避免误诊, 心理咨询师应该 A、全面综合分析各项资料 B、适时地请求会诊或转诊 C、征得求助者家属的配合 D、尽量委婉地拒绝求助者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26686437.html
5.心理咨询师真的能看透人心,控制人的意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学的背景下;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是在医学或者精神病学背景下。 但是三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服务的对象和进行的内容有很大相似点,针对的主要是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工作。所以下面我在探讨他们时,统称为“心理咨询工作者”。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91311839019125
6.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咨询师(Counseling Psychologist)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制定咨询方案,实施个体、团体心理咨询,心理行为矫正,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等。 https://baike.sogou.com/v7900413.htm
7.心理咨询师考试简答题以下是小编yjbys为您推荐的一些关于心理咨询师考试简答题,欢迎学习参考,同时祝所有考生获得理想的好成绩! 一、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参考答案】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抑郁性神经症。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https://www.yjbys.com/edu/pepc/59125.html
8.小常识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甚至可以为心理疾病的患者提供一些专业的治疗方法,例如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EMDR),主要是减轻那些起因于痛苦创伤性童年经验的痛苦情绪和帮助危机事件受害者的心理康复,而对于精神病医生来说通常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经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治疗领域,治疗师们的治疗质量和专业素养参差不齐。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222020/
9.案例详情一段时间后,施某看起来精神状态有了好转。咨询师问他感觉怎么样,他回答感觉还好,知道自己的缺点在那里,怎样改正。自己以前看问题有些偏颇,对什么都焦虑,是因为自己的认识有问题。应该相信家人,自己刑期不长,好好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彻底改正不良习惯,认罪伏法,深挖犯罪根源,重新做人。 http://ah.12348.gov.cn/law/caseBase/caseDetails?id=b0c53b07637911eabe92fa163e9b57f0
10.重庆著名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汇聚心理学文章简介: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金紫山院区, 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法医精神病鉴定组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从事精神卫生工作20余年。目前主要从事心理科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临床工作以及心理门诊工作。 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370514/
11.心理咨询师技能2越想越害怕,于是急忙请假来心理咨询。了解的资料:平素体健,无重大躯体疾病。独生子,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性格稍内向、细心。无特殊不良嗜好。约5~6岁时,与同龄小朋友玩耍时曾经“学会”口吃,其后在父母的训斥、教育下慢慢纠正过来。家中亲属无精神病、癫痫病史。https://www.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30000008_1410763.html
12.2024年心理咨询师题库含完整答案(精选题).docx147、咨询性会谈中不涉及的是()。 A.精神病患者 B.心理健康者 C.神经症患者 D.心理不健康者 【答案】:A 148、佩特森划分的咨询过程七个阶段中“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属于()。 A.第一阶段 B.第三阶段 C.第五阶段 D.第七阶段 【答案】:B 149、咨询方案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义务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226/6053153105010052.shtm
13.26期心理咨询师培训招生简章(二级三级)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是由上海市卫生局认可、经上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的专业培训机构,是最具权威的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的定点培训机构之一,是上海市唯一一家具有心理咨询师系列培训资质,同时也是卫生部定点华东六省一市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基地。目前已培训了共24期的心理咨询师(二级),学员两千https://www.smhc.org.cn/HospitalHomepage/contents/1106/340.html
14.与压力共舞郑涵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注册号:X-14-067)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华西法医精神病学硕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临床与咨询博士班在读 曾就职于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任精神科医师 曾就职于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任咨询与宣传教研室主任 现任嘉祥集团家庭研究与指导中心教研员 https://www.meipian.cn/2h20yoii
15.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博士生导师职务、职称及头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精神医院院长,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博士生导师 E-mailwgh6402@whu.edu.cn 联系方式027-88041911转88320 研究方向1.抑郁症的病因学与防治研究 2.临床精神药理学 个人简介主要从事抑郁症的诊治与科研工作,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湖北省神经精神病研究所所长,国家https://www.rmhospital.com/d/edu/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