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政法综治网

10月17日,人民日报以《“警察打死流浪儿”辟谣拉力战》为题,剖析了两年前一则化粪池捞出白骨的旧闻,两年后变身网络谣言热帖,四川当地政府和主流媒体合力传播真相、打击谣言的过程。这是政法机关应付负面舆情事件的一场“实战”,堪称应对处置负面舆情、依法打击网络谣言的“课件”。那么,新媒体环境下,涉法涉案的网络谣言传播类型和特点是什么样的?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谣言,在处置负面舆情中又有哪些策略和技巧呢?本期《长安看法》,让我们一起探讨“政法机关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谣言”,通过不断提升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媒介素养,更加有力地呵护司法和执法公信。

一场”警察打死流浪儿”辟谣战的启示

“网友爆料称四川乐山市苏稽镇镇政府旁的化粪池里捞出了一具白骨。警方介入调查,案件正在侦破中。”两年前的新闻报道《苏稽一化粪池捞出一具白骨警方已介入调查》被多次杜撰演绎,在网上掀起层层舆论波澜。

这一舆情事件持续10余天,爆发突然,多次起伏,一度引发网络激烈情绪。政府与媒体积极联动,快速反应,有效阻断舆情蔓延,初步实现舆情态势的平稳可控。

在此案例中,真相与谣言展开多轮角力。

第一回合——

阵地:网络论坛陈年旧事变身论坛谣言热帖

应对:当地官方账号迅速高效回应阻断发酵

第二回合——

阵地:微博舆论场网络谣言再度变身微博热点

应对:主流媒体强势介入辟谣声音广泛传播

至此,四川乐山这起沸沸扬扬的“警察打死流浪儿”事件终于拉下帷幕,舆情不断降温。

案例分析——

特征:传谣呈现突然性多媒介特征

应对:政府媒体多方合力传播真相

知己知彼:网络谣言传播特点类型剖析

网络谣言的传播类型

一是利用一些网民的猎奇心理,哗众取宠。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一些网民的求新、求异和求奇的心理特点。谣言制造者就是抓住网民的猎奇心理,把一些道听途说或杜撰的消息编造成故事和花边新闻,靠出位博眼球。

二是利用一些网民的仇视心理,宣泄私愤。在现实中,有些人本身就有仇富、仇官的心理,当他们一看到或听到某些和富人或和官员有关的不公平、不合理的事件和问题时,就紧紧抓住不放,并不惜将事件扭曲放大,然后后搬到网络上,来求得更多带有负面情绪网民的共鸣。

三是利用一些网民的同情心理,谋取利益。以“网络公关公司”、“网络推手”为代表的“网络黑社会”,他们思路清晰,业务纯熟,从接受订单,到分析网民心理,按照愤青、仇富、同情弱者等因素制作网帖,雇用“水军”密集发帖,形成集束效应,极尽诋毁、诽谤之能事。

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速度加快

(二)三人成虎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上的谣言可以自由无限量的向不定向的人群发送。由于网络谣言在出现伊始,会刺激人们的好奇心理,出现一个大规模、高频率的转发热潮,每个转发者都怀着“我知道你还不知道,你赶紧需要知道”的心态,网络谣言在传播的中过程不断被添油加醋,最后以非常肯定的语气出现,形成常说的“三人成虎”现象。

(三)源头难以查找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时,可以选择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身份的隐藏使人们抛开现实中发布信息需要负责任的担心,随意发布、甚至怀有恶意的发布信息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而网络的虚拟性也为调查信息发布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增添了难度。

(四)多媒体技术增强网络谣言的可信度

智能手机的发明,使拍照和录像越来越便捷,图像和视频成为网络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在传播过程中辅佐以或视频、图像等,变得更生动具体令人信服。比如“抢盐”的谣言传播过程中,微博上的照片、视频——市民抢盐的画面,无疑增强了谣言的可信度。

(五)影响力巨大

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导致的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作用的减弱。在网络谣言流传的过程中,谣言本身不断被充实、被人们反复渲染,谣言看起来越来越像真实的。虽然这个过程中有些网民会对谣言本身提出质疑、提出怀疑、甚至否定,但是由于相信和传播谣言的群体过于强大,这些“弱化”的声音完全被淹没在传播者声势浩大的“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心态之中,即使是一种弱势意见,附和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最后甚至压倒强势意见而占据上风,造成重大突发事件上迅速形成的网络舆论。

(六)对谣言的控制难度加大

应对网络谣言战略:站出来蹲下来走出去

网络谣言有一个规律:先有网民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散布网络谣言,随后众多网站跟风炒作,一些大V和“意见领袖”纷纷通过微博等平台转发,以“网络舆情”的名义影响网民。混杂的虚假谣言信息经网络传播后,愈演愈烈,演变成公共舆论事件,造谣惑众,煽动公众情绪,造成人们认知的混乱,误导价值伦理观念,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在遇到舆论激流的时候,首先应积极应对,做好“站出来、蹲下来、走出去”三步法,避免出现“舆论硝烟弥漫,战况愈演愈烈,以讹传讹,人心惶惶”的情况。

第一步,站出来。面对涉及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事件及其舆论时,要及时站出来,及时回应,严查事实真相以正视听,并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真诚坦诚的面对公众,切实为广大群众答疑、疑惑、解忧,有效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矛盾纠纷,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才能正确引导舆论走向,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与信任。

新闻信息发布策略:及时对路巧妙

(二)动态发布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

在事件发生、处置的每一个关节点,要及时准确、不间断地发布权威信息,纠正某些媒体的不实报道,主动帮助公众了解事件的全貌。动态发布信息时,一要及时。二要口径一致。三要注意针对性。四要保持与媒体沟通渠道的畅通。

(三)尊重新闻规律顾及受众心理

扭转负面影响策略:勇于道歉主动发布有效引导

(一)勇于道歉,打造负责任的公众形象

批评性报道出现后,要主动与媒体沟通。沟通时要注意做到诚意、诚恳、诚实,正确面对和回应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表达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反思和改进问题的努力,不回避,不推诿,赢得公众的同情和理解。

坦诚面对批评是负责任的表现。如果确实对特定当事人造成了伤害,首先要做的就是真诚的道歉,而不是解释,甚至推诿,让公众感受到政法机关不回避问题、敢于承担责任的态度。

(二)抓住媒体采访需求,主动把握舆论导向

(三)主动参与媒体议程设置,树立正面形象

化解网络谣言策略:发布真相掌控舆情善用媒体

一、用事实说话和谣言“赛跑”

二、邀请媒体共同发现真相

以宽容的心态,主动提供真实的消息,与媒体共同发现真相,帮助媒体修正、完善报道,帮助网络从传谣者变为止谣者。注重对网民记者的引导,特别要注重对意见领袖的引导。主动邀请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参与新闻发布会和突发事件的调查,通过他们把真实的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多级传播,形成共同引导舆论、破除谣言的合力。

三、主动掌控网络舆情动向

防范网络谣言策略:法制、技术、教育多管齐下

二是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途径,搞好政民互动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懂得了网络技术就能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就增加了一项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和网民平等互动地开展交流。通过在线交流,培育网络形象,争做网络舆论领袖。

练好内功:积极拥抱新兴媒体主动提升媒介素养

政法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变革陈旧观念,转变“高高在上”的姿态,变被动躲避为主动触媒,增强媒介知识修养,在巩固传统媒体舆论阵地的同时,运用新兴媒体,切实提高媒体应对和舆情处置能力。

一、善于学习:转变观点积极学习

政法机关在与新闻媒体打交道时,观念转变是维系与媒介和谐互动的前提条件。放眼全局,以开放、平等、积极主动的心态接受媒体宣传和监督才是“舆论大战”中的制胜之道。首先,要学习并掌握各种传播载体。过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统治着传媒领域。如今,手机、短信、微博、DV等新兴载体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为人们发布资讯提供通道。政法干警要想接地气,不当旁观者、局外人,必须主动学习并掌握这些新型媒体的传播特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

二、主动触媒:“放下架子扑下身子”

首先,政法机关工作内容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特例。其次,尊重和支持媒体的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政法机关工作人员面对媒体不应有抵触情绪,特别是回应“负面报道”时更要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避免不必要的猜疑和误解,要适应“聚光灯”下的工作常态,切忌“官腔”十足,用“不方便透露”、“还在调查”等“官话”搪塞敷衍媒体,给流言留下传播的空间。再次,把处置社会矛盾的关口进一步前移。一旦发现舆情线索,应主动出击,及时组织风险评估,提早发现和处置可能发生问题的苗头,避免等、靠、拖、避等不良心态,快速、有效地把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后,主动出击,引导舆论。政法机关与媒体形成良性互动不仅包括开放、接受,还应主动“抛出话题”,设置议程,占领舆论高地,引导舆论走向。

三、良性互动:把“水火关系”变成“鱼水关系”

四、信息收集:既有千里眼,又有顺风耳

一是建立日常信息搜索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引导。对涉及政法机关且可能引发热点事件的“苗头”,及时预警,尽早处置,掌握舆论导向。二是政法机关各部门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不同类别的信息得到高效采集、统一上报、统一管理和即时共享应用。三是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研判机构,“研究、预测”舆论走势,对某一时段政法机关内部易出问题的环节作出提示,以便做好应对之策。

THE END
1.怎样联系媒体发稿?这几个途径帮你快速搞定!新闻搜索引擎品牌推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您可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如“新闻媒体发稿平台”、“专业媒介机构”等,来寻找合适的媒体资源。也可以关注一些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交媒体账号,了解他们的发稿偏好和联系方式。 二、直接联系媒体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3AHFUR0556AD31.html
2.资深记者告诉你如何联系中央媒体记者求助曝光中央巡视组、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以及国内媒体记者联系方式和举报电话。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记者电话:010-6857 9889;北京记者站热线电话(微信):138 1106 9469;中央巡视组举报电话:010—6414 4161;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举报电话:0431—8529 4155。此时当事人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联系相应的新闻媒体,寻求得到新闻舆论方面的有力支https://zhuanlan.zhihu.com/p/675499750
3.如何联系新闻记者进行爆料——新闻记者联系方式揭秘(2025版)一、媒体曝光途径概览 1. 报纸:通常报纸会有爆料 *** ,直接拨打或发送邮件即可爆料。 2. 电视:观看电视节目时,通常会公布栏目 *** ,留心新闻类栏目 *** 即可。 3. 网络:可以在新闻网站底部找到“联系我们”的链接,那里通常提供新闻网的联系电话,大部分网站还有企业邮箱,可直接投稿。 http://h5.22989.cn/87e16AF46837.html
4.如何向新闻媒体爆料(通用3篇)如何向新闻媒体爆料(通用3篇) 篇1:如何向新闻媒体爆料 在网上购物,所有人都担心假货,因为网络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假货的巨大利润。很多光临酷美乐购的消费者就曾有过酷美乐购是不是骗子的怀疑,最后,酷美乐购也用事实说话,把消费者心中的骗子论彻底打消。平心而论,现在网购骗子太多,特别是淘宝上面的高级骗子专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61vswno.html
5.怎样向新闻媒体爆料?如何将新闻报道吸引人媒体报道怎么发表向新闻媒体爆料、撰写吸引人的新闻报道以及发表媒体报道,都是新闻传播中的重要环节。以下将分别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答: 一、向新闻媒体爆料 确定新闻真实性: 在向新闻媒体爆料之前,首先要确保所爆料的新闻是真实可靠的。虚假新闻不仅会对公众造成误导,还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https://m.sohu.com/a/818454471_122073012/
6.Contents/premium.mdatmaster·Newslab2020/Contents·GitHub如何看待国内社交平台公开IP属地? 如何理解并说服长辈避免通过营销号获取信息? 如何看待《财新》所处的环境? 回复会员通讯604期《互联网必然抖音化?》 607 加拿大网络新闻法:平台向媒体付钱? 2022/8/12 政府协调与仲裁之下的议价; 法案引发的争议; 法案怎样调整会更好? https://github.com/Newslab2020/Contents/blob/master/premium.md
7.如何找媒体求助爆料,联系方式在哪营销学院如何找媒体求助爆料,联系方式在哪 方法有: 1、可以拨打当地媒来体求自助热线求助。 2、可以投稿到当地报社等媒体。 3、可以上一些媒体官网留言求助。 打电话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一般新闻媒体平台都会有爆料热线电话,可以拨打这类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的热线电话,但是这种热线会出现占线或者用户忙的情况,因为这个热线https://www.jumeinet.com/yingxiao/2022-03-09/43452.html
8.[长江新闻号]媒体爆料:汇丰银行为了脱罪而暗地里“阴”华为[长江新闻号]英国大选提前 苏纳克的“政治豪赌” 英国通胀“高烧不退” 经济持续低迷 [长江新闻号]英国大选提前 苏纳克的“政治豪赌” 保守党开启脱欧乱局 支持率持续下滑 [长江新闻号]时隔四年半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 韩方:会议将成为恢复三方合作体系的转折点 [长江新闻号]英国大选提前 苏纳克的“政治豪赌”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33921/aa5affbe1e574263b1534f5d86db12c4/index.shtml
9.十年前向媒体投诉,女子再买遭拒售,商家:满足不了她的要求消费者质疑:由于曾向媒体爆料 因此商家不愿销售 对于商家的回复,李女士倍感愤怒,《说明》中提到的向新闻单位曝光一事,让她回忆起第一次向该商家购买产品时发生的一幕。 李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2008年,由于便秘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在广告中了解到益生康健有一款芦荟胶囊治便秘比较有效,在询问商家客服得到确定的回答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626543
10.吴宇森加盟《全民电影》章子怡炮轰求婚假新闻海外爆料吴宇森加盟《全民电影》 章子怡炮轰求婚假新闻,4月4日,电视综艺节目《全民电影》举办发布会,宣布导演吴宇森、演员章子怡正式签约成为该栏目导师。当日上午,有媒体爆料汪峰购置游艇向章子怡求婚,遭到章子怡微博严词辟谣。现场,她也再次回应此事,怒斥当前媒体环境糟糕,https://www.1905.com/newgallery/hdpic/746833.shtml
11.大象夜读梅西没得洗了!媒体人爆料中国足协官网已删其新闻媒体人爆料中国足协官网已删其新闻 全文2411字,阅读需要7分钟 或者选择AI主播读给您听▽▽▽ 2月4日,迈阿密国际在香港大球场与中国香港明星队进行表演赛,梅西未能上阵引发球迷极大不满。时隔3天后,也就是7日晚,梅西在日本的表演赛作为替补登场,令舆论更加愤怒,香港特区政府表示,“我们和球迷一样,都是极度失望”https://www.hntv.tv/rdyyb/article/1/1755503006490963969
12.刷单被骗赌博输光他们为何敢向媒体虚假爆料?这些“刷手”与“赌徒”在被骗和输光后,竟然明目张胆在电视台、社交媒体上进行不实爆料,谎称自己是受害者。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在八部委联合开展“网剑行动”,严打“刷单”等网络市场顽疾的背景下,一些希望通过“刷单”不当得利的“刷手”们却公然通过媒体、社交媒体频繁虚假爆料,以“付了款没收到货”为由四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170887
13.市澈争中的媒体: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到底考的是金融风暴还是郑板桥?天天换说法,新闻上说的到底算不算数?”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报道,一个网友帖子引发了新闻媒体上三个版本的“作文题”混战,广大市民莫衷一是。 如此争夺市场引起的新闻乱象,如今已成媒体一景。在网络时代,一些媒体为“抢新闻”,将网友爆料帖直接拿来报道,而不核实真实性,事后再更正澄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8/03/content_2785186.htm
14.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由于网上信息的碎片化,第一现场的真相往往没有那么简单,拍摄的网友不像记者一样,先去多方核实求证,再作出判断,仅凭主观猜想,编辑少许文案就上传到微博、抖音、快手等互动平台,或者拿着现有视频向当地媒体爆料,部分媒体为追求一定的时效性,在未经过考证前也随大流将其转载传播,容易出现事实偏差。在后期真相浮出时,https://www.xizang.gov.cn/xwzx_406/xwrp/202302/t20230204_339971.html
15.中国企业应如何面对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中国企业可以从地方媒体做起,寻求正面报道,继而按图索骥,逐步接触国际主流媒体,为其提供专访企业领导的机会,或给其“爆料”,把新产品的发布或新战略的实施预先透露给记者(正如那封被“泄露”的特斯拉内部邮件一般)。 做到以上两点的关键是中国企业海外传播的“内力”——一个好的海外媒体发言人,企业海外高管对新闻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LMwVeo90kQz
16.新媒体背景下广电新闻传播现状及发展对策广播电视媒体还可以利用网络直播实时性、互动性强的优势,在网上直播新闻的报道采访,记者和主播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了解受众所关心的问题,从而围绕受众的关注点进行报道采访。广播电视媒体还可开发自己的APP 软件,发展、维护固定的受众群体。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向媒体爆料,因此广播电视媒体要在网上完善自己的曝光https://www.fx361.com/page/2023/0321/192370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