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医院累计完成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骨科天玑手术机器人手术达867台。
2022年10月,湖北省卫健委印发《委市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将在全省打造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十堰市共有10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建设,其中6个落户太和医院,分别是心血管、呼吸、神经、重症、骨科、儿科。
为确保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太和医院相继出台多个方案,全方位推进建设。其中,该院出台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从提升诊断服务能力、疑难病种覆盖率、关键技术覆盖率、先进设施设备配备、高层次人才引进、前瞻性科研项目立项、国家级重点专科申报、新技术辐射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
在科研方面,十堰市太和医院始终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围绕干细胞与代谢性疾病、干细胞分化与免疫调控等研究方向,致力于聚焦常见病、罕见病防治等新技术,开展了多项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今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该院院生命科学研究所郭兴荣教授主持的《ANGPTL8介导小胶质细胞焦亡在阿尔茨海默症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获得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截至目前,该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已连续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累计获批各级各类经费500余万元。近年来,该院累计有200多个项目得到了国家和省资金支持,这些研究项目有的已在临床转化应用,使诊断更精准、防病更早期、治疗更科学。有的正向更高层次攀登。
在人才建设方面,太和医院加快我院卓越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出台《太和人才支持计划》,重在引进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以及临床、科研高学历人才。对引进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聘任为研究所负责人、学科指导人或学科带头人,并提供可观的科研启动经费,在薪资和安家费上给予优厚待遇。今年8月,太和医院与青年科学家、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创始人祁小龙签订聘任协议,为提高该院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能力以及门静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今年该院新引进博士18名,全院博士总数达120人,柔性引进外聘专家5名,累计柔性引进外聘专家总数达到80人,为加快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早见成效提供了保证。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能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形成区域内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医疗服务‘高地’,为着力解决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治疗,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引领区域医学技术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罗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