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2、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1)多尿:是血糖升高,身体通过尿液努力排除糖分的结果。
(2)多饮:是因为排尿多,身体需要补充水分的结果。
(3)多食: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糖分,能量缺乏的结果。
(4)体力和体重下降:这是能量不足,脂肪及蛋白质消耗的结果。
(5)皮肤搔痒:高血糖刺激神经末稍所致。患者容易发生疖、痈等皮肤感染。
(6)视力下降:高血糖及眼科并发症所致。
(7)其它:如手足麻木、心慌气短、腹泻便秘、尿潴留和阳痿等。
3、糖尿病医学上分为几类型
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糖尿病。
4、什么是Ⅰ型糖尿病
是胰岛素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分泌不足。绝大多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多于青少年起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5、什么是Ⅱ型糖尿病
是由早期胰岛素抵抗为主伴分泌不足到晚期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属于继发型,大多数人属于这一类,多在40岁以后发生,起病比较缓和隐蔽,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不一定用胰岛素治疗。此类患者占我国糖尿病病人的95%以上。
6、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临时形成的糖尿病,是在孕期的第28周左右,因为胚胎开始生长,大量激素可以抵抗胰岛素的分泌等,体内不能产生足够水平的胰岛素而使血糖升高的现象。
7、什么是特殊糖尿病
除了I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以外的各种糖尿病,包括胰腺疾病造成的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各种遗传疾病伴发的糖尿病以及药物导致的糖尿病等。该种类型繁多,但患病人数则远不及Ⅱ型糖尿病。
8、糖尿病是遗传的吗
现在多认为部分糖尿病系多基因遗传疾病,不是由某个基因决定的,而是基因量达到或超过其阈值时才有发病的可能。而且只有小部分的糖尿病患者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
9、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1)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在100-125mg/dL之间)或葡萄糖耐量减低者(糖耐量餐后2小时血糖在140-200mg/dL之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就是父母一方、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病史的,这些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一般没有家族史的人要高出2倍以上;
(3)体型肥胖者,尤其那些大肚子细腿的人,不仅易患糖尿病,而且常常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
(4)已经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早发冠心病者;
(5)以往怀孕时曾有过血糖升高或生育巨大儿(体重4公斤以上)的女性;
(6)出生时体重低或婴儿期体重比一般小孩轻的人;
(7)年龄≥45岁者,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长,自45岁后明显上升,至60岁达高峰。
(8)吸烟、体力活动少、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
(9)长期使用一些影响糖代谢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10、肥胖的人为什么易患糖尿病
(1)肥胖的人是摄食量过高,刺激胰岛细胞(【胰岛B细胞】:是胰岛细胞的一种,属内分泌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起调节血糖含量的作用。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过度分泌,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
(2)肥胖即脂肪细胞数目多体积大,对胰岛素需求多,胰岛细胞负荷过重,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
(3)由于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及亲和力下降,导致胰岛素的生物活性降低,导致糖尿病。
(4)由于脂肪细胞增多,靶细胞膜上的胰岛受体减少,靶细胞内也有受体后缺陷。对胰岛素不敏感,而产生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糖尿病。
11、糖尿病怎么治疗
(1)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其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病人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
(2)糖尿病饮食治疗,使糖尿病人做到合理用餐,给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
(3)运动疗法,让病人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血糖水平正常和身体健康。
(4)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脂、降压及其他药物,使病人维持全面正常状态。
(5)糖尿病病情的监测,使病人定期得到血尿等各项指标,心电图及眼底检查,以期仔细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12、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那几种
13、糖尿病病人是否都必须使用降糖药物
糖尿病病人都得进行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那么他们是不是都得吃药、打针1型糖尿病病人当然得打针,但2型糖尿病病人就不一定了,有人统计过2型糖尿病病人约有20%不需要用降糖药物,单凭饮食和运动疗法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如果一个1型糖尿病病人初诊时空腹血糖不到11.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不到16.7mmol/L,就说明病人胰岛还是有一定功能的,此时应嘱咐病人好好控制饮食,加强锻炼1个月以观后效。如果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可根据情况,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当然,如果一开始病人血糖就很高,比如说空腹血糖高于200mg/dl,餐后两小时高于300mg/dl,那就得及时用药了。如果空腹血糖高于300mg/dl,尿中有较多的酮体,就需要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了。
14、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15、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饮食
应坚持低糖、低脂、正常蛋白质的饮食原则。禁止食用含糖量高的甜食。水果要视病情而定,病情不稳定时或严重时不吃,控制得较好时,可少量吃,且要观察对血糖的影响,血糖明显增高时,最好不吃。烟、酒等辛辣刺激之品也应停用。
求医网温馨提示:以上都是关于糖尿病的基础常识的介绍,希望增加大家对糖尿病的了解,已患糖尿病的人要积极地治疗,合理的饮食,控制自己的血糖。未患糖尿病的人,要注意糖尿病的预防,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饮食生活习惯,让糖尿病远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