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脊髓损伤研究进展,展望神经外科发展未来健康科普科技赋能好医生

纵观神经外科百年发展史,已走过三个历史时期,即经典神经外科时期、显微神经外科时期、微创神经外科时期。如今,现代医学科学迅猛发展,我国神经外科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新的时代。

多措并举提升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是最常见的创伤之一,它并未像其他急性疾病,发病后有较高的致死率,但脊髓损伤致残率较高,通常造成永久性残疾,并且患病率逐步递增。脊髓损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痪,延续终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通常,慢性脊髓损伤患者会面对以下问题:肢体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及其他并发症。

因此,目前临床更多集中在慢性脊髓患者的治疗,旨在帮助患者功能重建。例如,天坛医院利用支架、干细胞等医学技术对陈旧性脊髓损伤进行治疗;对于脊髓未完全损伤患者,运用脊髓硬外膜电刺激等方法,改善肌张力、疼痛等问题,以进一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对于大小便失禁等患者,采用骶神经电刺激术,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其中一种方式为通过骶神经刺激仪调控骶神经的电脉冲,使排尿或排便的神经电生理恢复正常及达到平衡;另一种方式为使用人工膀胱等装置。

未来,赵继宗院士团队将继续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开展合作,针对脊髓完全损伤患者,共同研发脑机接口技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新植物药注射液对急性期脊髓损伤/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石杉碱甲主要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等具有记忆认知功能及情绪行为障碍的患者治疗。对于脑损伤、脊髓损伤患者,神经修复则是研究重点。目前石杉碱甲注射液在改善记忆功能方面的作用较为确切,因此希望通过临床研究,可以发现其是否对运动及其他神经功能具有修复作用。

脊髓损伤、脑损伤等原发性损伤,一般2d内多发展为继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是造成患者后遗症的重要因素,也往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过程中,继发性损伤往往是由早期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早期的预防、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对减轻后遗症非常重要。目前有研究表明,石杉碱甲注射液具有早期的抗炎作用,因此,团队预期探究石杉碱甲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早期预防继发性损伤、减少患者后遗症使用。

在对脊髓损伤模型小鼠进行不同剂量的石杉碱甲注射液治疗过程中,通过病理学研究和行为学研究证实,石杉碱甲注射液对白介素中几种炎性因子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于脑组织损伤面积有明显改善的作用,如缩小水肿面积、对急性期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高剂量石杉碱甲注射液对于截瘫小鼠的运动恢复有影响。

新研究或成为急性期脊髓损伤/脑损伤患者治疗新曙光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脊髓损伤、脑损伤的药物种类较少。在脊髓损伤早期治疗中,抗炎症药物缺乏,激素治疗是认可度较高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患者使用后不良反应严重,治疗后期致残率增加。在近年发布的指南、神经创伤等学术会议中,已不推荐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如果未来可以通过研究证实石杉碱甲注射液的消炎作用,同时不会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其或可用于神经损伤、脊髓损伤、脑损伤、脑外伤、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早期治疗。

目前,石杉碱甲注射液在临床多用于记忆认知功能及情绪行为障碍的治疗。通过研究发现,石杉碱甲注射液对脊髓损伤模型小鼠的药理药效作用和对神经炎症反应及对神经损伤修复等的作用机制。近日,团队与万邦德制药集团签订石杉碱甲注射液研究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助力我国神经外科医学发展。

中国神经外科学科整体发展情况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神经外科发展的百年历史中,我国神经外科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神经外科时期。早期由于受到诊疗方法限制,患者多因肿瘤或脑外伤所致颅内压增高。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显微神经外科时期。因显微镜有良好的照明,清晰度高,可帮助临床医务工作者更准确地切除病灶、肿瘤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相较于上一阶段具有显著优越性,可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手术致死、致残率,很快受到神经外科医生重视,并逐步扩大至几乎所有神经外科手术。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微创神经外科时期。在此阶段,临床医务工作者需要做到的不仅是切除病灶,同时要保护患者的脑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基于神经网络科学和数字化脑成像技术的神经调控领域,将神经外科学推向神经网络外科新的阶段。

随着科学不断深入研究,神经外科脑网络研究也更加细致,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能够帮助在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单仅是从大脑皮层、脑叶中诊断,而是可以从大脑相互联系的网络中进行诊疗。在此阶段,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不仅要做到保护脑功能,还需帮助其恢复脑功能。对于偏瘫、截瘫、失语、失聪等患者,脑机接口技术能帮助其恢复脑功能,这也是目前阶段神经外科发展的方向,希望未来可以通过该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我国神经外科领域在创新药物方面新进展

目前,在神经外科用药创新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脑胶质瘤诊疗的药物研发。当下,脑胶质瘤仅通过手术和放疗方式无法彻底治愈,因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和国内多个神经外科研究中心开展了对复发脑胶质瘤的药物研发。目前,天坛医院的研究项目已进入第三期临床阶段,药物有望在近年内上市。另一方面是脑血管造成血管痉挛的药物研发也有了突破,希望能尽快服务于患者。

与优质企业开展长期战略科研合作

目前,我国众多临床单位不断深化产、学、研一体化道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正是在这样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从临床出发,提出科研需求,再得到医药集团的支持进行科学研究和产品研发。石杉碱甲注射液作为我国自主研发药物,自上市以来,在脑血管病认知障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在未来,研发团队能与万邦德制药集团有进一步合作,研发出更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造福更多患者。

1122

收藏

精彩专题

生命早期营养支持管理与新进展

营向希望一起行动——肿瘤营养诊疗提升行动...

基层肿瘤防治高质量综合提升项目-科普视频...

“一带一路,健康新疆”华佗工程临床营养健康...

2型糖尿病的规范治疗思路与新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眼病新进展

大咖解说全科培训新局面

大咖共谋中国疼痛学科的未来

共建、共创和共享,瓦里安直接对话中国肿瘤...

大咖纵论卒中防治

大咖纵谈CSCO

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

大咖解说“心”时代的融合之路

78thCMEF进行时

RSNA2018精彩荟萃

中西医纵谈消化内镜

China-Hospeq2018

智能重构未来,洞见医疗新机遇

智能化肿瘤放疗与服务生态系统建设

放疗临床技术应用热点话题

客服热线:400-780-2600学术推广:010-56262766服务信箱:webmaster@mail.haoyisheng.com

THE END
1.降经济背景下医学相关领域将如何崛起1.6.0: 未来的展望 总结而言,在2022年的学习环境中,如果你对未来有所规划,那么选择一个紧密联系实际应用并且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医学相关专业是一个明智之举。这不仅能够帮助你实现个人职业目标,还能为推动整个行业前沿创新贡献力量。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大环境下,不断更新知识库,并适应新兴趋势是每位求职者都必须面对的问https://www.ksvuxaujo.com/ao-zhou-liu-xue/498468.html
2.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展望:2024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因其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临床实际问题处理能力,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各科的医疗、预防工作以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医学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https://www.jiaoyu400.com/news/show-1174902.html
3.正在爆发的智能体,能否成为大模型落地医疗的新动力?在医疗领域,智能体是否能够在结合大模型能力的基础上,满足医疗用户复杂多变的需求,进而在医疗诊断、科研创新、医学教育等多个关键领域中实现深度应用与融合?同时,专业智能体能否成为推动大模型在医疗领域成功落地的关键?攒经验、能协同,智能体发展潜力大 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其设计目标是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互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631188580547759&wfr=spider&for=pc
4.未来医学发展方向是整合医学整合医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把现有所有的知识进行整合,而不是简单的冶病,因为治病只是医学的其中一个部分。整合医学是一种认识论、方法学,通过它可以形成新的医学体系。整合是一个永恒的过程,所以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必由之路、必定选择。https://economy.southcn.com/node_77edcbf916/2a3ebd208c.shtml
5.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个体化诊疗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在题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个体化”的思想正逐步渗入到医学实践中,这昭示着21世纪的医学将不再是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27/23/5413150_89479205.shtml
6.从卫生经济学看:中医代表未来医学发展方向从卫生经济学看:中医代表未来医学发展方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https://bbs.pinggu.org/jg/jingji_weishengjingjixue_1058017_1.html
7.中西医“双向奔赴”是未来医学发展方向——人民政协网中西医“双向奔赴”是未来医学发展方向 “中医、西医在治疗疾病中各有所长,面对不同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两者各有优势和短板,只有有效整合中西医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好各自优势,才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在17日举行的全国政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https://www.rmzxb.com.cn/c/2024-06-18/3564148.shtml
8.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疾病的诊治中,现代医学的发展正经历着颠覆性的变革,人们对疾病的诊治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愈发的苛求完美的治疗效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生物医学工程被更多的临床医师和研究者们所重视,而在生物学、工程学及医学的完美结合下诞生的介入https://www.biomart.cn/68680/news/3100791.htm
9.多模态技术全面概述:核心原理关键技术与未来趋势展望多模态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讨论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少样本学习、人机交互等前沿方向。 通过阅读本博客,您将能够: 理解多模态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关键方法,为深入研究或应用奠定基础。 了解多模态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启发创新思路。 认识多模态技术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为攻克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114209/article/details/142713226
10.金诃:藏药浴到底有啥优势?揭秘藏药浴背后的美丽传说与世界未来医学发展方向一致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强调医生的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 藏医学既承接了中医学药学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宇宙的协调统一,又具有西http://www.hotds.com/news/html/33324.html
11.未来的医学技术6篇(全文)预防医学的发展未来论文【1】 摘要:当今医学已经不仅是生物科学,更重要的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结合,若是医学长期可持续发展期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适应,有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三者之间进行有效整合。 20世纪初公共卫生逐渐兴起,并更加专业化,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发挥作用较大。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wrs6ixk.html
12.精准医疗的“探路者”——威海市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发展纪实打造区域医学检验中心,明确实验室未来发展方向 实验室成立两年多来,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临床科室和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支持。也正因如此,中心实验室的发展受到了各级的关注,关于她的未来,更是倍受瞩目和期待。 2018年6月,原威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决定共建区域精准医http://www.shiliyiyuan.cn/peers/related/show-2671.html
13.扩散模型(DiffusionModel)最新综述!51CTO博客6.2 未来发展方向 从算法和应用的角度,我们在本小节中提出了一些预期的方向。一方面,应该对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更多的尝试,包括离散空间、去量化空间和潜伏空间。同时,需要进行探索不同的最终状态噪声类型和扰动核的实验,如正态分布、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以扩大扩散模型的多样性。此外,一个明确的损失优化机https://blog.51cto.com/u_15810690/5925240
14.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展方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将秉承“‘肺’尽心思,助您健康呼吸”的科训,陆续开展呼吸支持、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在CT/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等技术。人才培养方面,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不断更新知识,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将医疗质量视为科室发展的生命线,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竭诚为广大https://www.mcxrmyy.cn/col.jsp?id=169